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M与FeSO_4·7H_2O复配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墙方娅 卞华松 许凌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6-158,162,共4页
采用淀粉、丙烯酰胺等为主要原料制取了天然高分子有机絮凝剂 ST- AM,并重点研究 ST- AM与无机混凝剂Fe SO4 · 7H2 O复配使用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ST- AM与 Fe SO4 · 7H2 O复配使用对染料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性能 ... 采用淀粉、丙烯酰胺等为主要原料制取了天然高分子有机絮凝剂 ST- AM,并重点研究 ST- AM与无机混凝剂Fe SO4 · 7H2 O复配使用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ST- AM与 Fe SO4 · 7H2 O复配使用对染料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性能 ,色度去除率达 70 %~ 99.9% ,CODcr去除率达 5 2 .8%~ 6 5 .6 % ,并且絮体的沉降速度加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M feso7h2o 复配法 有机絮凝剂 染料废水 脱色性能 废水处理 去除率 7水硫酸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very of magnetite from FeSO_4·7H_2O waste slag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calcium hydroxide as precipitant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旺 彭映林 郑雅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2-70,共9页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FeSO4·7H2O waste slag generated from TiO2 industry is an urgent need, and Fe3O4 particles are currently being widely used in the wastewater flocculation field. In this work, magnetite wa...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FeSO4·7H2O waste slag generated from TiO2 industry is an urgent need, and Fe3O4 particles are currently being widely used in the wastewater flocculation field. In this work, magnetite was recovered from ferrous sulphate by a nove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calcium hydroxide as the precipitant.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the obtained spherical magnetite particles are well crystallized with a Fe304 purity of 88.78%, but apt to aggregate with a median particle size of 1.83 μm. Magnetic measurement reveals the obtained Fe304 particles are soft magnetic with a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81.73 A-m2/kg. In addition, a highly crystallized gypsum co-product is obtained in blocky or irregular shape. Predictably,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addi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application of low-cost Fe3O4 particles in water treatment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o7h2o Tio2 industry MAGNETITE Co-PRECIPITATIoN calcium hydroxide magnetic seeding floc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_2/FeSO_4存在下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及嵌段共聚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淼清 黄剑莹 +4 位作者 颜明发 林明华 林强 陈一虹 邹友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44-1547,共4页
用NaNO2/FeSO4·7H2O体系替代TEMPO在有机相中合成分子量可控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及酯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乙酯(EA)等]聚合,得到两嵌段共聚物.其多分散性指数小于1.5,体现了可... 用NaNO2/FeSO4·7H2O体系替代TEMPO在有机相中合成分子量可控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及酯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乙酯(EA)等]聚合,得到两嵌段共聚物.其多分散性指数小于1.5,体现了可控聚合的特征.用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进行活性链增长,单体的转化率较高.嵌段共聚物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结构经1HNMR和GPC表征.NaNO2/FeSO4·7H2O体系在纯有机相中的应用降低了活性聚合的成本,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活性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物 NaNo2/feso7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含Cr(Ⅵ)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君丽 邵友元 易筱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7,共5页
为了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含Cr(Ⅵ)废水,提出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Cr(Ⅵ)废水以20 mL/min连续10.5 h流经离子交换柱,Cr(Ⅵ)的吸附率高达99.9%;用5%NaOH溶液洗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 为了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含Cr(Ⅵ)废水,提出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Cr(Ⅵ)废水以20 mL/min连续10.5 h流经离子交换柱,Cr(Ⅵ)的吸附率高达99.9%;用5%NaOH溶液洗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液含Cr(Ⅵ)高达6 918.7 mg/L。FeSO4.7H2O还原处理浓缩后的高浓度含Cr(Ⅵ)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7,反应时间30 min,搅拌速度100 r/min,FeSO4.7H2O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2倍,此条件下Cr(Ⅵ)去除率高达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r(Ⅵ)废水 离子交换树脂法 feso4·7h2o还原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对辽河沉积物中DDT、HCB缺氧生物降解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帅杰 全燮 +2 位作者 赵慧敏 陈景文 薛大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测定了 Fe SO4 .7H2 O对辽河沉积物中滴滴涕 (DDT)、六氯苯 (HCB)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 ,Fe SO4 .7H2 O对辽河沉积物中 DDT和 HCB的缺氧生物降解起抑制作用 .外加 Fe SO4 .7H2 O时 DDT、HCB的缺氧降解动力学常数 KD... 测定了 Fe SO4 .7H2 O对辽河沉积物中滴滴涕 (DDT)、六氯苯 (HCB)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 .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 ,Fe SO4 .7H2 O对辽河沉积物中 DDT和 HCB的缺氧生物降解起抑制作用 .外加 Fe SO4 .7H2 O时 DDT、HCB的缺氧降解动力学常数 KDDT =0 .0 1 70 d- 1 ,KHCB=0 .0 0 69d- 1 ,均分别小于无外加 Fe SO4 .7H2 O时的 0 .0 2 1 3 d- 1 和 0 .0 0 77d- 1 .在有外加碳源葡萄糖或乙酸钠时 ,Fe SO4 .7H2 O对辽河沉积物中 DDT的缺氧生物降解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外加 Fe SO4 .7H2 O时 DDT的缺氧降解动力学常数 K葡萄糖 ,DDT=0 .0 3 89d- 1 ,K乙酸钠 ,DDT =0 .0 3 2 7d- 1 ,均分别大于无外加 Fe SO4 .7H2 O时的 0 .0 2 5 6d- 1和 0 .0 2 69d- 1 .但 Fe SO4 .7H2 O对 HCB在辽河沉积物中缺氧生物降解的影响则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六氯苯 缺氧生物降解 feso7h2o 亚铁离子 辽河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亚铁+PAM处理废乳化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仲旭 郑艳芬 +1 位作者 李国会 耿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5,共4页
破乳是乳化液废水治理的前提。本文针对某铝业公司热轧车间产生的乳化液废水,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对废浮化液进行了破乳试验,研究了硫酸亚铁+PAM对废乳化液的混凝-上浮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亚铁加入量和pH值对破乳的影响较大,PAM加入量对... 破乳是乳化液废水治理的前提。本文针对某铝业公司热轧车间产生的乳化液废水,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对废浮化液进行了破乳试验,研究了硫酸亚铁+PAM对废乳化液的混凝-上浮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亚铁加入量和pH值对破乳的影响较大,PAM加入量对破乳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从技术可行和运行成本两方面考虑,确定了最佳破乳条件,即硫酸亚铁加入量为0.4%、PAM加入量为0.004%、溶液的pH值控制在8的条件下,油去除率可达96%,COD去除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乳化液 混凝 破乳 硫酸亚铁(feso7h2o) 聚丙烯酰胺(PAM)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