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O-CaO-SiO_2-Al_2O_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
作者 付中华 张延玲 +1 位作者 李士琦 王玉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气流携带法对FeO-CaO-Si 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进行测定,并对温度、渣成分、Cl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970~1 030 K条件下FeO-CaO-Si 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饱和... 采用气流携带法对FeO-CaO-Si 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进行测定,并对温度、渣成分、Cl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970~1 030 K条件下FeO-CaO-Si 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饱和蒸气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Pb氯化物蒸气压值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碱度、FeO含量均对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影响很大,低碱度可提高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高FeO含量虽可增加ZnCl2饱和蒸气压,却降低了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Cl含量越高,该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cao-sio2-al2o3-zno-pbo-cl体系 气流携带法 饱和蒸气压 ZN Pb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SiO_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佩佩 孙和云 +1 位作者 樊佳妮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5-1431,共7页
运用电位滴定技术研究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依据滴定数据及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利用WinSGW软件计算得出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XOH+H+≡XOH2+(lgK1=5.06±0.05);... 运用电位滴定技术研究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依据滴定数据及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利用WinSGW软件计算得出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XOH+H+≡XOH2+(lgK1=5.06±0.05);≡XOH≡XO-+H+(lgK2=-8.45±0.10);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在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并用WinSGW软件模拟得出了Cu2+,Pb2+,Zn2+在该混合悬浮液体系中的表面配位常数:≡XOH+M2+≡XOM++H+[lgK=-2.20,-1.72,-2.90(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 Cu2+ Pb2+ Zn2+ 酸碱 表面配位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3AlF_6-AlF_3-LiF-MgF_2-Al_2O_3-Nd_2O_3-CuO熔盐体系电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廖春发 汤浩 +2 位作者 王旭 罗林生 房孟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TH2810DLCR数字电桥测试仪确定熔盐电阻,通过CVCC法研究Na3AlF6-AlF3-LiF-MgF2-Al2O3-Nd2O3-CuO熔盐体系电导率,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确定了温度、熔盐组分与熔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或CuO含量... 采用TH2810DLCR数字电桥测试仪确定熔盐电阻,通过CVCC法研究Na3AlF6-AlF3-LiF-MgF2-Al2O3-Nd2O3-CuO熔盐体系电导率,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确定了温度、熔盐组分与熔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或CuO含量增大时,熔盐电导率增大;而当Nd2O3和Al2O3含量增大时,熔盐电导率则逐渐减小;当温度一定时,同时加入相同质量比的Nd2O3和CuO,熔盐体系的电导率随Nd2O3、CuO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AlF6-alF3-LiF-MgF2-al2o3-Nd2o3-Cuo 熔盐体系 CVCC法 电导率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氧分压下CaO-SiO_2-Al_2O_3-FeO_x体系的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
4
作者 王楠 刘敏 +1 位作者 陈帅超 陈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8-1161,共4页
采用高温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10.13 Pa氧分压下,温度对CaO-Al2O3-FeOx及SiO2-Al2O3-FeOx两三元系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的影响.平衡试样的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SEM(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对CaO-Al2O3-FeOx体系而言,随着温度由1 450℃升... 采用高温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10.13 Pa氧分压下,温度对CaO-Al2O3-FeOx及SiO2-Al2O3-FeOx两三元系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的影响.平衡试样的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SEM(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对CaO-Al2O3-FeOx体系而言,随着温度由1 450℃升至1 550℃,液相区向高Al2O3区域扩展,且两个温度条件下其高Al2O3区域的平衡相关系均包括两相平衡共存以及三相平衡共存.另一方面,对于SiO2-Al2O3-FeOx体系,其液相区随温度升高向高铁区及莫来石初晶区扩展,同时该体系1 450℃下靠近SiO2-FeOx侧的平衡相关系与1 550℃下不同.此外,实验测定的液相线与基于FactSage的计算值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2o3-Feox体系 Sio2-al2o3-Feox体系 液相线 平衡相关系 中等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Al_2O_3-SiO_2体系高温还原条件下的物相变化
5
作者 陈俊红 宋文 +2 位作者 崔艳玲 孙加林 李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255,共3页
以闪速燃烧合成的Si3N4(w(Si3N4)≥95%,粒度≤0.044mm)、α-Al2O3微粉(w(Al2O3)≥99%,d50=1.2μm)及SiO2微粉(w(SiO2)≥92%,粒度≤1μm)为原料,按照m(Si3N4):m(Al2O3):m(SiO2)=4:4:2比例混合,液压成型为Φ20mm×20mm试样在埋炭(不... 以闪速燃烧合成的Si3N4(w(Si3N4)≥95%,粒度≤0.044mm)、α-Al2O3微粉(w(Al2O3)≥99%,d50=1.2μm)及SiO2微粉(w(SiO2)≥92%,粒度≤1μm)为原料,按照m(Si3N4):m(Al2O3):m(SiO2)=4:4:2比例混合,液压成型为Φ20mm×20mm试样在埋炭(不接触焦炭)条件下分别于1300、1400、1500、1600℃保温6h处理后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1300℃的新生物相主要为Si2N2O和方石英,SiO2微粉方石英化明显;1400℃的新生物相主要为Si2N2O、方石英和O’-SiAlON;1500℃的新生物相为Si2N2O、方石英、O’-SiAlON、X相及莫来石;与1500℃相比,1600℃的新生物相没有变化,但是Si2N2O、O’-SiAlON、X相及莫来石的生成量增加明显,方石英生成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al2o3-Sio2体系 0’-SiAIoN X相 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γ-Al_2O_3体系氧化还原过程中PtO_2和Pt分散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骏英 严洪杰 +2 位作者 孙晓东 杨永年 吴念祖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14,共7页
本文用TEM、HOT、XPS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含量PtO_2在γ-Al_2O_3载体上的分散状态,以及Pt/γ-Al_2O_3体系氧化还原过程中PtO_2及Pt的状态变化。结果表明,PtO_2可在载体上单层分散,其最大单层分散量(阈值)为0.0246g PtO_2/100m^2γ-Al_2O... 本文用TEM、HOT、XPS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含量PtO_2在γ-Al_2O_3载体上的分散状态,以及Pt/γ-Al_2O_3体系氧化还原过程中PtO_2及Pt的状态变化。结果表明,PtO_2可在载体上单层分散,其最大单层分散量(阈值)为0.0246g PtO_2/100m^2γ-Al_2O_3,当PtO_2量超过阈值时,出现剩余PtO_2物相。单层分散在载体上的PtO_2能被H_2还原为分散度很高的金属Pt,当它经使用老化后又能再经氧化转变成PtO_2,这种新生的PtO_2能够再度自发单层分散在载体上。此现象有助于说明Pt载负型催化剂氧化再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γ-al2o3 Pto2 体系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纳米铝和沉淀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3
7
作者 卢红霞 毛爱霞 +2 位作者 郝好山 杨会智 王海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以Al(NO3)3·9H2O、氨水和纳米铝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Al(OH)3溶胶,经过真空抽滤和高温煅烧获得了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纳米铝粉添加和煅烧温度对Al(OH)3溶胶质量以及Al2O3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Al(NO3)3·9H2O、氨水和纳米铝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Al(OH)3溶胶,经过真空抽滤和高温煅烧获得了纳米α-Al2O3粉体.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纳米铝粉添加和煅烧温度对Al(OH)3溶胶质量以及Al2O3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值为9时可以获得团聚少、分散性好的Al(OH)3溶胶,添加摩尔分数为3%的纳米铝粉作为籽晶可以使α-Al2O3的转变温度降至1000°C左右.实验获得的纳米α-Al2O3粉体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粉 Α-al2o3 粉体 溶胶 AL(oH)3 高温煅烧 制备 近似 转化温度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l_2O_3-MgO混合粉的氮化反应烧结行为
8
作者 王玺堂 张文杰 +2 位作者 汪厚植 孙加林 洪彦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7-319,共3页
以金属铝、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铝及氧化镁细粉为原料,研究了Al-Al2O3-MgO体系混合粉料的氮化反应烧结行为 结果表明:Al/Al2O3、原料的种类、烧成温度等对试样的烧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及配比,... 以金属铝、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铝及氧化镁细粉为原料,研究了Al-Al2O3-MgO体系混合粉料的氮化反应烧结行为 结果表明:Al/Al2O3、原料的种类、烧成温度等对试样的烧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及配比,可得到比较适宜于直接制备MgAlON结合复合材料的基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al2o3-Mgo体系 氮化反应 烧结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对重熔原位α-Al_2O_(3p)/ZL109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进康 陈刚 +4 位作者 张振亚 赵玉涛 周祥 刘新 严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以Al-SiO_2为反应体系,借助半固态机械搅拌法,结合电磁搅拌分散工艺,制备5%α-Al_2O_(3p)/ZL109(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并对重熔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挤压铸造成型研究。结果表明:挤压铸造显著消除了复合材料因半固态机械搅拌卷气而引起的严重... 以Al-SiO_2为反应体系,借助半固态机械搅拌法,结合电磁搅拌分散工艺,制备5%α-Al_2O_(3p)/ZL109(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并对重熔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挤压铸造成型研究。结果表明:挤压铸造显著消除了复合材料因半固态机械搅拌卷气而引起的严重气孔缺陷,并细化基体α(Al)相晶粒;当压射比压达到80 MPa时,气孔缺陷完全消失,粗大的α(Al)树枝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针状共晶Si细化成短棒状;分布在晶界的α-Al_2O_3颗粒也在一定程度上细化α(Al)晶粒。经80MPa挤压铸造的重熔复合材料的T6热处理态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分别达到347 MPa和136 HB,与ZL109基体相比,提高5.8%和5.4%;与未挤压复合材料相比,提高20.9%和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o2体系 α-al2o3p/ZL109复合材料 挤压铸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Ce/γ-Al2O3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布洛芬废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秀秀 何壮 +4 位作者 丁鹏佳 朱津玉 潘子欣 李再兴 牛建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128,共5页
以γ-氧化铝(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Ce/γ-Al2O3催化剂,构建臭氧-Cu-Mn-Ce/γ-Al2O3催化臭氧化降解体系。在不同条件下,考察Cu-Mn-Ce/γ-Al2O3对布洛芬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XRD、TEM和BET表征。结果表明... 以γ-氧化铝(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Ce/γ-Al2O3催化剂,构建臭氧-Cu-Mn-Ce/γ-Al2O3催化臭氧化降解体系。在不同条件下,考察Cu-Mn-Ce/γ-Al2O3对布洛芬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XRD、TEM和BET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溶液p H=7、臭氧投加量为30 mg/min、Cu-Mn-Ce负载量为20%及催化剂质量为0.45 g的条件下,布洛芬废水中TOC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0.96%;Cu-Mn-Ce/γ-Al2O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废水中TOC的去除率从80.96%降低至75.31%,表明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Ce/γ-al2o3催化剂 布洛芬废水 非均相体系 催化臭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电解制取Al-Ti合金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旭光 邱竹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88-1090,共3页
采用工业铝电解质体系,在Na3AlF6 Al2O3中加入TiO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直接得到Al Ti合金·利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可行,合金中Ti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以上,超过已往文献报道·而且Ti与Al以化合... 采用工业铝电解质体系,在Na3AlF6 Al2O3中加入TiO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直接得到Al Ti合金·利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可行,合金中Ti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以上,超过已往文献报道·而且Ti与Al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此类产品可作为母合金使用·对熔盐电解法制备Al Ti合金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与Al Si合金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机理:Al还原了TiO2中的金属Ti,与预先放置的铝(阴极)构成Al Ti合金;Ti与Al同时在阴极析出,形成Al Ti合金·保持一定的条件,电解能够始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电解 Al-Ti母合金 Na3AlF6-al2o3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体系下亲水性ZSM-5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良清 张闻煦 +3 位作者 杨建华 鲁金明 殷德宏 王金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7-1171,共5页
用变温热浸渍法在廉价大孔α-Al2O3的载体管上涂覆大小晶种引入平整均匀的晶种层,随后在无有机模板剂的含氟体系下通过二次水热生长法制备了亲水性ZSM-5沸石分子筛膜。实验考察了小晶种液浓度对形成晶种层及ZSM-5沸石分子筛膜形貌和性... 用变温热浸渍法在廉价大孔α-Al2O3的载体管上涂覆大小晶种引入平整均匀的晶种层,随后在无有机模板剂的含氟体系下通过二次水热生长法制备了亲水性ZSM-5沸石分子筛膜。实验考察了小晶种液浓度对形成晶种层及ZSM-5沸石分子筛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将制备的ZSM-5沸石分子筛膜分别用于渗透汽化异丙醇脱水和乙酸脱水体系中。结果显示,小晶种液浓度为0.2wt%时,制备的ZSM-5沸石分子筛膜在75℃下对10wt%水/异丙醇和10wt%水/乙酸混合物体系均具有优良的分离性能,其渗透通量分别为3.64 kg/(m2·h)和0.61 kg/(m2·h),分离因子分别达3204和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沸石分子筛膜 大孔α-al2o3载体 变温热浸渍法 渗透汽化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铝 被引量:21
13
作者 朴玲钰 刘祥志 +1 位作者 毛立娟 鞠思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32-2236,共5页
采用由环己烷、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丁醇与水溶液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了纳米Al2O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分别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孔容进行... 采用由环己烷、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丁醇与水溶液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了纳米Al2O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分别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孔容进行了表征,该纳米Al2O3比表面积约450m2·g-1(随反应参数不同发生变化),均属γ-Al2O3,粒径均匀,颗粒直径小于10nm.考察了微乳液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之比r0、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φ、焙烧温度等关键因素对产物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0=20,φ=0.5,焙烧温度为500℃时,可以得到大比表面积、高孔容、分散性好及粒径分布均匀的γ-Al2O3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体系 Γ-al2o3 纳米粒子 比表面积 孔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盐红色长余辉发光釉的制备和发光性质(英文)
14
作者 李金银 余丽萍 +5 位作者 谭艺 张吉林 荣春英 廉世勋 周文理 李承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40,共7页
以SiO2-Al2O3-B2O3-SrO体系为基础釉,混入不同比例的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并将其涂布在陶瓷基体上进行高温煅烧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了长余辉釉的微观结构、晶相组成... 以SiO2-Al2O3-B2O3-SrO体系为基础釉,混入不同比例的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并将其涂布在陶瓷基体上进行高温煅烧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釉.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荧光光谱表征了长余辉釉的微观结构、晶相组成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SiO 2-Al2O3-B2O3-SrO体系玻璃是Ca0.8Zn0.2TiO 3:0.2%Pr3+,0.2%Na+,2%Bi3+发光粉的良好载体,能在熔融温度之上将荧光粉较好地包裹.当在950℃煅烧2 h,涂布釉浆3层,发光粉与基础釉的质量比为1∶3时,能获得釉面平整光洁的钛酸钙红色长余辉发光釉.该发光釉的色坐标为(0.683,0.317),非常接近理想的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B2o3-Sro体系 Ca0.8Zn0.2Tio+3:0.2%Pr3+ 0.2%Na+ 2%Bi3荧光粉 红色长余辉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