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含量对FeCo基纳米晶合金高温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龙 王治 +2 位作者 贾芸芸 葛桂贤 唐光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74-377,共4页
采用循环加热、冷却过程中测定交流初始磁导率的方法,研究了纳米晶Nix(Fe0.5Co0.5)73.5-xNb3Si13.5B9Cu1(x=5,10,15,20,25,30)合金在由室温升至380-730℃范围内的高温磁性与Ni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双相纳米晶(Fe0.5Co0.5)73.5... 采用循环加热、冷却过程中测定交流初始磁导率的方法,研究了纳米晶Nix(Fe0.5Co0.5)73.5-xNb3Si13.5B9Cu1(x=5,10,15,20,25,30)合金在由室温升至380-730℃范围内的高温磁性与Ni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双相纳米晶(Fe0.5Co0.5)73.5Nb3Si13.5B9Cu1合金相比,当Ni含量x≥15时可显著提高FeCo基纳米晶合金的初始磁导率,但同时降低了合金的居里温度。初步探讨了产生这种高温磁性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基纳米晶合金 居里温度 高温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制备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2
作者 袁媛 韩勇 +2 位作者 唐思思 周飞扬 刘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25-2939,共15页
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具有超高强度、硬度和韧性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超细/纳米级WC粉末粒度小、活性大,控制超细/纳米级WC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快速长大粗化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获得超细... 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具有超高强度、硬度和韧性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超细/纳米级WC粉末粒度小、活性大,控制超细/纳米级WC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快速长大粗化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获得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从原料粉末制备、新型烧结技术开发、晶粒长大抑制剂添加和新型硬质合金设计等方面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优化的制粉和烧结工艺获得的WC粉末的粒度以及烧结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对比各种晶粒生长抑制剂对WC基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比较新型的烧结方法,如低压热等静压烧结(Sinter-HIP)、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和微波烧结(MS)对WC基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阐述典型的新型纳米级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包括无黏结剂硬质合金和高熵黏结相的硬质合金,并展望超细/纳米晶WC基硬质合金的发展前景和研究重点,以期为现代超细/纳米晶硬质合金材料及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纳米 WC硬质合金 抑制剂 新型烧结技术 新型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10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3
作者 文程志 王善林 +3 位作者 信纪军 孙文君 王成成 冯殿远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39,共8页
为了实现两块2 mm厚的IC10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对接焊,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两块板中间填加GH4169焊丝,并对其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金相形貌可知,左右两侧晶粒的生长方向大致沿温度梯度方向,根据EBSD结果可知,... 为了实现两块2 mm厚的IC10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对接焊,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两块板中间填加GH4169焊丝,并对其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金相形貌可知,左右两侧晶粒的生长方向大致沿温度梯度方向,根据EBSD结果可知,焊缝左侧晶粒取向与母材一致为单晶组织,焊缝右侧为多晶组织.在多晶内发现了纳米孪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后得出结果,700℃的高温拉伸最大抗拉强度为762 MPa,再对焊接接头进行高温拉伸,得到的接头抗拉强度高达948 MPa,接头力学性能已经超过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 高温合金 纳米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纳米晶合金的介观结构(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全民 许启明 +2 位作者 方允樟 莫婵娟 杨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团聚结构是影响铁基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和GMI效应的重要介观结构。本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高分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对铁基纳米晶合金薄带横断面的介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铁基纳米晶合金薄带中具有纳米晶粒的团聚结构,其大小约为20... 团聚结构是影响铁基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和GMI效应的重要介观结构。本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高分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对铁基纳米晶合金薄带横断面的介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铁基纳米晶合金薄带中具有纳米晶粒的团聚结构,其大小约为200nm。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推断这个团聚结构大约由104个纳米晶粒组成,称之为介观结构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纳米合金 团聚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AFM) 介观结构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基纳米晶合金薄带的压磁式压力传感器的研究
5
作者 石延平 臧勇 周庆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7-551,共5页
对一种利用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薄带作为敏感材料的新型压磁式压力传感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出特性以及主要参数的选择。然后通过试验,分析了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以及温度变化对输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对一种利用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薄带作为敏感材料的新型压磁式压力传感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介绍了该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出特性以及主要参数的选择。然后通过试验,分析了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以及温度变化对输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最大线性误差为2.22%(满量程),最大不重复误差为0.97%(满量程),未经放大的最大灵敏度为0.2073μV/Pa,零点每摄氏度温漂小于1.22%(满量程)。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以及测压范围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压磁效应 Fe纳米合金薄带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退火脆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国忠 李艳辉 +1 位作者 吴立成 张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5-171,共7页
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自1988年被发现以来,因其低矫顽力、高磁导率、低铁损、低磁致伸缩系数等优异特性,尤其是高频下突出的软磁性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Finemet合金已作为高频变压器等设备的铁心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 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自1988年被发现以来,因其低矫顽力、高磁导率、低铁损、低磁致伸缩系数等优异特性,尤其是高频下突出的软磁性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Finemet合金已作为高频变压器等设备的铁心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一系列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新型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研发,将进一步促进电子、电力设备的小型化和节能化。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通常是由其前驱体非晶带材经退火处理结晶化制备获得。在热处理过程中带材会产生脆性,这不仅增加了铁心加工成形的难度,也使得铁心在实际工况下易失效,严重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材料工作者对其退火脆性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退火脆化产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非晶前驱体在低于初始结晶化温度下退火导致结构弛豫引起的韧-脆性转变,以及结晶化后由α-Fe相析出引起的合金脆性增加。目前,评价带材的韧-脆性主要采用相对断裂应变(Relative strain at fracture,εf)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Q)这两个参量。虽然εf值的离散性较大,但由于测定方法简便且能够定量地反映合金的脆化程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带材退火脆性的研究。通常合金的退火脆性随α-Fe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细化α-Fe晶粒则有利于抑制合金的退火脆性倾向。当合金中α-Fe相体积分数在70%以下时,合金的硬度随α-Fe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此时硬度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合金脆化的程度。添加合金元素、优化热处理工艺以及采用新型热处理方法等均可以细化纳米晶合金的组织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退火脆性倾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退火脆化机制、韧-脆性评价方法,分析了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退火脆性间的关系,总结了抑制退火脆性的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纳米软磁合金 退火脆性 合金 热处理工艺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黄劲松 刘咏 +2 位作者 陈仕奇 刘祖铭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21-1332,共12页
概括了锆基非晶系的各种体系 ,介绍了制备锆基非晶的各种方法 ,综述了锆基非晶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分析了锆基非晶在晶化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和动力学 ,以及晶化过程中的纳米晶、准晶与组织、结构的变化 ,并对锆基非晶合金... 概括了锆基非晶系的各种体系 ,介绍了制备锆基非晶的各种方法 ,综述了锆基非晶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分析了锆基非晶在晶化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和动力学 ,以及晶化过程中的纳米晶、准晶与组织、结构的变化 ,并对锆基非晶合金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制备 性能 热稳定性 动力学 纳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的制备 被引量:40
8
作者 范景莲 黄伯云 +1 位作者 曲选辉 李益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变。采用SEM和EDX对球磨后粉末形貌和颗粒成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合金 球磨 高比重合金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软磁块体合金的形成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斌 易丹青 +2 位作者 刘岩 陆昌伟 于惠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38-1144,共7页
采用MA法和低温高压固结工艺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软磁合金粉末和块体合金,借助XRD、DSC、SEM、TEM手段分析了它们的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以及粉末的热稳定性、块体合金的相对密度.结果表明:(1)经过70h MA后,可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 采用MA法和低温高压固结工艺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软磁合金粉末和块体合金,借助XRD、DSC、SEM、TEM手段分析了它们的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以及粉末的热稳定性、块体合金的相对密度.结果表明:(1)经过70h MA后,可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9.5nm、bcc结构的单相α-Fe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粉末;(2)在DSC的升温曲线中,分别出现四个强弱不一的放热峰,依次对应着发生了畸变的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结构弛豫过程、少量非晶晶化过程以及过饱和固溶体的相析出过程,且过饱和固溶体析出过程分两个阶段完成;(3)在P=5.5GPa,Pw=980W,t=5min的烧结条件下,可获得相对密度约98.4%、平均晶粒尺寸约12.5nm的单相α-Fe纳米晶块体合金,该块体合金的软磁性能为:比饱和磁化强度Ms=1.71×10-7wb·m/g,矫顽力Hc=8.22×103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软磁合金 MA 高压成型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球磨制备纳米晶铝/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坤 李炯利 +4 位作者 陈军洲 王旭东 何晓磊 武岳 张海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8-72,共5页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采用低温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晶铝及其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在材料研制和工装设备研发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国内在纳米晶铝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最后,对纳米晶...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采用低温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晶铝及其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在材料研制和工装设备研发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国内在纳米晶铝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最后,对纳米晶铝/铝基复合材料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合金 复合材料 低温球磨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非晶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红旺 佟伟平 +2 位作者 赵骧 左良 王建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48,52,共4页
铝基非晶态合金及其非晶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高韧、轻质、廉价、耐蚀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该领域玻璃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纳米晶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Trg准则不适用于判断铝基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无玻璃转变的合... 铝基非晶态合金及其非晶复合材料具有高强、高韧、轻质、廉价、耐蚀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该领域玻璃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纳米晶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Trg准则不适用于判断铝基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无玻璃转变的合金亦可具有强的玻璃形成能力。纳米晶化产物的小尺寸是由析出物周围溶质富集、阻碍长大造成的;高密度成因仍存在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51)Fe_(18)Nb_6Si_(15)B_(10)纳米晶合金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支起铮 董帮少 +1 位作者 陈文智 连法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采用Hopkinson效应分析方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非晶Co51Fe18Nb6Si15B10合金初始磁导率μi与温度的关系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μi-t曲线的变化呈现四种类型:Hopkinson峰、圆滑峰、长尾特征和单调上升特征;微观结构的... 采用Hopkinson效应分析方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非晶Co51Fe18Nb6Si15B10合金初始磁导率μi与温度的关系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μi-t曲线的变化呈现四种类型:Hopkinson峰、圆滑峰、长尾特征和单调上升特征;微观结构的转变可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单相非晶合金和双相纳米晶合金在升温过程磁性参量的变化,讨论了α-Fe(Co)纳米晶相的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纳米合金 化Hopkinson效应 磁导率 CURIE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添加Ti_(40)Zr_(25)Cu_9Ni_8Be_(18)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山圣峰 田晓生 +2 位作者 于涛 贾元智 马明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93,共6页
利用铜模铸造法制备直径为3mm的(Ti_(40)Zr_(25)Cu_9Ni_8Be_(18))100-xYx(x=0,1.0,1.5,2.0,3.0)合金棒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式扫描量热计(DSC)和单轴压缩测试设备对合金的组织、玻璃形成能力和力... 利用铜模铸造法制备直径为3mm的(Ti_(40)Zr_(25)Cu_9Ni_8Be_(18))100-xYx(x=0,1.0,1.5,2.0,3.0)合金棒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式扫描量热计(DSC)和单轴压缩测试设备对合金的组织、玻璃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元素含量为1.0%(原子分数,下同)时,合金的衍射结果为非晶态;Y元素含量为1.5%时,诱发了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在高分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非晶基体上析出5~20nm左右的晶化相,含Y为1.5%的合金抗压强度高达1990MPa,塑性应变高达3.0%;Y添加后合金断口处剪切带数量增加。多剪切带之间的交错,阻碍不均匀形变,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合金 Y添加 力学性能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鹏军 仵海东 +1 位作者 范培耕 周安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93,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最近几年来Cu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Cu基大块非晶合金在玻璃形成能力、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非晶-纳米晶合金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Cu基大块非晶合金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Cu大块非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Cu大块非-纳米合金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粉体的SPS烧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葛 王兴华 +1 位作者 王海舰 李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91-496,502,共7页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纳米晶合金块体磁性材料。采用XRD、SEM和DSC分析了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粉体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热物性参数;利用Gleeble3500、SEM和VSM分析了烧结温度、升温...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纳米晶合金块体磁性材料。采用XRD、SEM和DSC分析了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粉体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热物性参数;利用Gleeble3500、SEM和VSM分析了烧结温度、升温速率、烧结压力、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烧结工艺参数对烧结块体抗压强度、压缩断口形貌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压力的增大和冷却速率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烧结块体的抗压强度;升温速率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使烧结块体的抗压强度先增高后降低;同时,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使烧结块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先降低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纳米合金 机械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 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Y-Fe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其热稳定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红旺 罗磊 +2 位作者 沈莹莹 李晨希 李荣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2,共5页
为了分析Al-Y-Fe三元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采用熔体急冷法制备了Al(100-2x)YxFex(其中x=3,4,5,6,7,8,9)、Al89Y5Fe6、Al88Y5Fe7和Al87Y5Fe8合金条带.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急冷态和部分晶化后条带的... 为了分析Al-Y-Fe三元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采用熔体急冷法制备了Al(100-2x)YxFex(其中x=3,4,5,6,7,8,9)、Al89Y5Fe6、Al88Y5Fe7和Al87Y5Fe8合金条带.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急冷态和部分晶化后条带的结构,运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结果表明,Al88Y6Fe6、Al84Y7Fe7、Al89Y5Fe6和Al88Y5Fe7可以形成完全非晶合金;Al88Y5Fe7非晶合金280℃等温退火30 min析出纳米尺寸Al晶体,370℃等温退火30 min Al晶体发生进一步长大并有金属间化合物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Al-Y-Fe非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纳米 等温退火 化温度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NiAl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郭建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3-1027,共15页
介绍在NiAl金属间化合物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有:NiAl合金超塑性及其机理研究;NiAl合金韧脆转变及其机理;纳米晶NiAl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内生颗粒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及强韧化机制;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JJ-3合金的发展。
关键词 NIAL 超塑性 韧脆转变(BDT) 纳米NiAl NiAl高温材料 JJ-3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