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末-CMC-SiO_(2)电喷雾涂膜工艺优化及其对鸡蛋保鲜效果
1
作者 陈龙 柳诚刚 +3 位作者 陈南方 李建芳 朱静 邢淑婕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72-184,共13页
目的为延缓鸡蛋贮藏期间品质的下降,使用CMC、纳米SiO_(2)、甘油、茶末等成分制备复合膜,研究复合膜对鸡蛋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复合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指标,确定最优的纳米SiO_(2)粒径,通过单因素试验(纳米SiO_(2)添加量... 目的为延缓鸡蛋贮藏期间品质的下降,使用CMC、纳米SiO_(2)、甘油、茶末等成分制备复合膜,研究复合膜对鸡蛋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复合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指标,确定最优的纳米SiO_(2)粒径,通过单因素试验(纳米SiO_(2)添加量、CMC添加量、甘油添加量、茶末添加量)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水平,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并将优化得到的膜用于鸡蛋保鲜,探究保鲜效果。结果最优水平为纳米SiO_(2)粒径30 nm,纳米SiO_(2)添加量0.3 g,CMC添加量1.5 g,甘油添加量3 mL,茶末添加量1 g,将其应用于鸡蛋保鲜,在16 d内贮藏效果明显提升,鸡蛋的质量损失率上升程度、哈夫值下降程度、气室直径增加程度都有所减轻。结论利用茶末-CMC-SiO_(2)电喷雾涂膜工艺优化制备的复合膜,该复合膜对延长鸡蛋保质期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复合膜 羧甲基纤维素(CMC) 纳米sio_(2) 茶末 鸡蛋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用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张志华 吴广明 +4 位作者 沈军 付甜 杨帆 夏长生 王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2,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纳米SiO2 颗粒 ,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机将SiO2 纳米颗粒分散到聚氨酯树脂中制备出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 (DMA)、量... 采用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纳米SiO2 颗粒 ,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机将SiO2 纳米颗粒分散到聚氨酯树脂中制备出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 (DMA)、量热示差扫描仪 (DSC)分别表征了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颗粒均匀分布在聚氨酯中 ,并与聚氨酯的基团发生了反应 ;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纯聚氨酯树脂更高的模量和内耗峰强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并具有一个最佳值 ;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但随SiO2 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又有所提高 ;纳米SiO2 掺杂对聚氨酯树脂的耐低温的性能影响不大 ,却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能 ,从而使聚氨酯树脂使用温度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物性 溶胶-凝胶反应 树脂 纳米技术 人造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Ⅱ):纳米SiO_2在PET中的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锐 武荣瑞 +1 位作者 张大省 徐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4-37,共4页
研究了分散方法、纳米材料的加入体系、分散时间、分散剂的种类及SiO2 的加入量对纳米SiO2 在PET/纳米SiO2 中分散性的影响 ,用TEM对其分散情况进行表征 ,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探讨与研究。其结果表明 :采用球磨分散法并以氨基硅烷A1 1 2 ... 研究了分散方法、纳米材料的加入体系、分散时间、分散剂的种类及SiO2 的加入量对纳米SiO2 在PET/纳米SiO2 中分散性的影响 ,用TEM对其分散情况进行表征 ,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探讨与研究。其结果表明 :采用球磨分散法并以氨基硅烷A1 1 2 0分散剂时分散效果最佳 ;当分散时间达 7 5h时 ,分散液中SiO2 基本以纳米尺寸存在 ;将分散液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熔体中并在球磨状态下进行酯交换SiO2 的分散效果最好 ,1 0 0nm以下的SiO2 达 95 0 7% ;体系中随SiO2 量的增加 ,其分散性变差 ,当纳米SiO2 的加入量为 1 %~ 4 %时 ,粒径在 1 0 0nm以下的SiO2 由 88%下降到 6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二氧化硅 制备 分散性 研究 PET/纳米sio2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试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超 王起才 +3 位作者 于本田 张戎令 代金鹏 王云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研究纳米二氧化硅-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将砂浆试件浸泡在不同温度下的3%硫酸钠溶液中进行侵蚀试验,以抗折强度和抗蚀系数作为指标对其抗蚀性进行评价,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试件进行对比。采用微观... 为研究纳米二氧化硅-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将砂浆试件浸泡在不同温度下的3%硫酸钠溶液中进行侵蚀试验,以抗折强度和抗蚀系数作为指标对其抗蚀性进行评价,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试件进行对比。采用微观分析方法对腐蚀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优异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掺量的增加,抗蚀性能增强;随着温度的降低,试件的侵蚀速率加快,270d的抗蚀系数及抗折强度逐渐降低。养护温度的改变导致腐蚀产物的成分发生变化,5℃养护条件下腐蚀产物中钙矾石及碳硫硅钙石均存在,但以后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硫酸盐侵蚀 纳米sio2 低温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颗粒对PU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志华 沈军 +4 位作者 吴广明 夏长生 杨帆 孙骐 倪星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39,共3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 颗粒 ,并以此制备了SiO2 /PU复合材料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量热示差扫描仪和热重法分别表征了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纳米SiO2 能够均匀地以纳米尺寸分散于PU树...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 颗粒 ,并以此制备了SiO2 /PU复合材料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量热示差扫描仪和热重法分别表征了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纳米SiO2 能够均匀地以纳米尺寸分散于PU树脂中 ,并与PU中的基团发生了化学反应 ,形成了键合。SiO2 对PU树脂的耐低温性能影响不大 ,却提高了树脂的热稳定性能 ,使树脂的使用温度范围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颗粒 PU树脂 热稳定性 纳米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O_2复合电镀层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谭澄宇 梁英 +1 位作者 夏长清 郑子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试验在普通镀镍液中添加了 10~ 4 0 g/L的二氧化硅微粒 ,成功地制备了 Ni/Si O2 复合镀层 ,随后在 80 0℃下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微粒均可复合进入镀层 ,微粒的进入对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 ;初始氧... 本试验在普通镀镍液中添加了 10~ 4 0 g/L的二氧化硅微粒 ,成功地制备了 Ni/Si O2 复合镀层 ,随后在 80 0℃下进行了高温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粒径的微粒均可复合进入镀层 ,微粒的进入对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 ;初始氧化阶段 ,微粒的存在有利于提高镀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高温氧化过程中 ,还明显存在基底铜向镍镀层的扩散 ,这可能有利于增强镀层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高温氧化后在镀层表面主要生成 Ni O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o2复合镀层 高温氧化 纳米微粒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玉强 张彦奇 华幼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SiO2 进行了表面改性 ,用共混法制备了LLDPE/纳米SiO2 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该种新型复合材料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 ,并与球磨机分散、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 制备的LLDPE/纳米SiO2 复合...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SiO2 进行了表面改性 ,用共混法制备了LLDPE/纳米SiO2 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该种新型复合材料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 ,并与球磨机分散、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 制备的LLDPE/纳米SiO2 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纳米SiO2 对LLDPE具有一定的增强、增韧作用 ;复合材料的贮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SiO2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阻尼在 -15~ 30℃范围内逐渐降低 ;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能力较LLDPE明显提高。不同的分散、表面处理方法对纳米SiO2 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影响不同。仅填加 3份纳米SiO2时 ,常规分散、表面处理方法比基体树脂的红外吸收性能提高了 42 .5 % ,超声波分散、偶联剂表面处理方法比基体树脂提高了 10 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研究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钱琦 吴唯 吕先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采用普通毛细管流变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测定流变性能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团聚、分散和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采用偶联剂处理并包覆长链分子型分散剂后 ,可增加界面层厚度 ,形成相... 采用普通毛细管流变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测定流变性能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团聚、分散和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采用偶联剂处理并包覆长链分子型分散剂后 ,可增加界面层厚度 ,形成相间缓冲层 ,由此增大纳米颗粒与颗粒间的距离 ,使纳米颗粒团聚体变得松散 ,摩擦阻力有所下降 ,熔体流动性损失减少。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性基本随纳米SiO2 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当纳米SiO2 质量分数约为 3 %时 ,该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变性能近似于纯P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基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固化特性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敏 高俊刚 李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3,16,共4页
制备了纳米SiO2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o CFER)复合材料 ,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扫描电镜以及DSC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纳米SiO2 的加入较大地提高了o CFER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热稳定性等性... 制备了纳米SiO2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o CFER)复合材料 ,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扫描电镜以及DSC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纳米SiO2 的加入较大地提高了o CFER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热稳定性等性能 ;通过动态DSC测定确定了纳米SiO2 /o CFER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放热量 -ΔH =12 8J/g ,活化能为 48 9kJ/mol,反应级数n =0 871,频率因子A =3 4× 10 3 s-1;固化工艺参数为 :T凝胶 =71℃ ,T固化 =13 3℃ ,T后处理 =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C/M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静 谢凯 +2 位作者 陈一民 盘毅 雍成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7,54,共4页
本文在SiO2 M(M =Fe ,Co ,i)复合气凝胶骨架上采用气相催化裂解乙炔的方法合成出SiO2 C M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 ,用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仪、激光导热仪等对材料的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初步测试了其电磁吸波性能。结果表明 ,在S... 本文在SiO2 M(M =Fe ,Co ,i)复合气凝胶骨架上采用气相催化裂解乙炔的方法合成出SiO2 C M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 ,用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仪、激光导热仪等对材料的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初步测试了其电磁吸波性能。结果表明 ,在SiO2 C M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中 ,碳元素一般以纤维形式均匀分布于气凝胶骨架中 ,该材料具有低密度 ,低热导率 () 0 5~ 0 2W mk) ,在 2mm厚度 ,8— 18GHz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吸波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结构 吸波材料 二氧化硅气凝胶 碳纤维 金属超细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微粉和SiO_2微粉对刚玉-莫来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学伟 石干 孙庚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6-398,406,共4页
在板状刚玉细粉中添加粘土或Al2O3微粉 和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制成刚玉-莫来石试样,分 别于1200℃、1400℃和1600℃保温5h烧成后,测 定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烧后线收缩率,利用 XRD分析了试样在不同温度段的莫来石生成量,研 究了添... 在板状刚玉细粉中添加粘土或Al2O3微粉 和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制成刚玉-莫来石试样,分 别于1200℃、1400℃和1600℃保温5h烧成后,测 定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烧后线收缩率,利用 XRD分析了试样在不同温度段的莫来石生成量,研 究了添加Al2O3微粉和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对材料 的烧结性能和莫来石化的影响,并利用SEM观察了 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加入Al2O3微粉和 SiO2微粉均有利于材料的烧结;加入SiO2微粉的纯度 和晶形不同,对试样莫来石化的影响也不同,无定形 态SiO2微粉(即硅灰)的纯度越高,试样的莫来石生 成量也越高。(2)加粘土的试样,其显微结构中柱状 莫来石的晶体特征比较明显;而加入SiO2微粉的试 样,其莫来石晶体和刚玉晶体相互交错,晶粒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微粉 莫来石化 sio2微粉 试样 刚玉 显气孔率 纯度 线收缩率 无定形态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爱莲 杨冬玲 白金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40-43,共4页
试验了四种制备纳米SiO2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方法 ,结果表明 ,以KPS +NH3·H2 O引发乳液聚合和以偶联剂处理SiO2 纳米溶胶再进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稳定存在的无机纳米SiO2 /有机物复合乳液 ,其性能优于全丙乳液。而用HP... 试验了四种制备纳米SiO2 /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方法 ,结果表明 ,以KPS +NH3·H2 O引发乳液聚合和以偶联剂处理SiO2 纳米溶胶再进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稳定存在的无机纳米SiO2 /有机物复合乳液 ,其性能优于全丙乳液。而用HPC或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处理SiO2 纳米溶胶后再进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 ,必须要有合适孔径的超滤膜或合适的专用阳离子单体 ,才能制得稳定的复合型的高分子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乳液 纳米sio2 聚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偶联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引发 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N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填充PE-LLD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盛玲 华幼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TG法研究了纳米SiO2 含量、界面特性对纳米SiO2 填充PE LLD复合材料热降解和热氧降解性能的影响 ,并用Dole Ozawa方法研究了体系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热降解和热氧降解温度均随纳米SiO2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后者提高... 采用TG法研究了纳米SiO2 含量、界面特性对纳米SiO2 填充PE LLD复合材料热降解和热氧降解性能的影响 ,并用Dole Ozawa方法研究了体系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热降解和热氧降解温度均随纳米SiO2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后者提高更为显著。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纳米SiO2 填充PE LLD体系中加入大分子相容剂PE LLD g MAH后 ,其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均优于未加PE LLD g MAH体系。此外 ,纳米SiO2 含量对复合材料热降解表观活化能Ea 影响较大 ,填充体系的平均热降解表观活化能比基体明显提高 ,且随着SiO2 含量增加而增大 ;界面特性对Ea 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热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铝处于SiO_2气凝胶纳米孔中的光谱特性研究
14
作者 朱浩 丁维平 +1 位作者 郭学锋 都有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制备了块状的SiO2 气凝胶 ,把具有很好电致发光 (EL)和光致发光 (PL)性能的 8-羟基喹啉铝渗入到气凝胶的纳米孔洞中 .可见 -紫外吸收光谱表明 8-羟基喹啉铝在SiO2 气凝胶的纳米孔洞中发生了化学吸附 ,且吸附作用随着气凝胶密度的减小而... 制备了块状的SiO2 气凝胶 ,把具有很好电致发光 (EL)和光致发光 (PL)性能的 8-羟基喹啉铝渗入到气凝胶的纳米孔洞中 .可见 -紫外吸收光谱表明 8-羟基喹啉铝在SiO2 气凝胶的纳米孔洞中发生了化学吸附 ,且吸附作用随着气凝胶密度的减小而增强 ;PL谱中 8-羟基喹啉铝的光致发射谱峰从 4 70nm移至 4 50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纳米孔洞 化学吸附 二氧化硅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分散沥青粉与纳米SiO2复合制备刚性自防水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家文 王冲 熊光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95,共6页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性,将可再分散沥青粉(RAP)与纳米SiO2复合制备了刚性自防水混凝土。研究了RAP与纳米SiO2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折压比、接触角及渗水高度的影响,并结合XRD和SEM对混凝土微观机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性,将可再分散沥青粉(RAP)与纳米SiO2复合制备了刚性自防水混凝土。研究了RAP与纳米SiO2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折压比、接触角及渗水高度的影响,并结合XRD和SEM对混凝土微观机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RAP对混凝土工作性并无不利影响;RAP可在略微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同时大幅提高其抗折强度和折压比;加入RAP后混凝土憎水性、抗渗性及韧性均显著增加。RAP与纳米SiO2复合时,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与韧性有更明显的提高;RAP与纳米SiO2最优掺量分别为10.0%和1.0%。微观分析表明,纳米SiO2可加快乳化沥青破乳成膜,同时促使更多的C-S-H凝胶产生,使混凝土更密实和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自防水 可再分散沥青粉(RAP) 纳米sio 2 接触角 渗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纳米Fe@SiO_2及其处理含Pb(Ⅱ)废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岳 唐伟博 +3 位作者 肖治国 余宏伟 曾秀荣 鲁莽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与改进的Stbr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Fe@SiO_2,通过XRD、TEM表征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将制备的Fe@SiO_2用于废水中Pb(Ⅱ)的还原去除,考察不同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 采用液相还原与改进的Stbr法相结合的方法,一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Fe@SiO_2,通过XRD、TEM表征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将制备的Fe@SiO_2用于废水中Pb(Ⅱ)的还原去除,考察不同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SiO_2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多孔的SiO_2层包覆球形纳米零价铁(NZVI),NZVI粒径主要分布在25~50nm之间;随着TEOS投加量的增加,SiO_2层变厚,NZVI核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与未包覆NZVI相比,Fe@SiO_2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当TEOS投加量为10mL时,所制备的Fe@SiO_2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效果最好,在反应120min时吸附废水中Pb(Ⅱ)可达600mg/g,而未包覆型NZVI对废水中Pb(Ⅱ)的去除量仅为264.6 mg/g。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响应曲面法(RSM)对Fe@SiO_2处理含Pb(Ⅱ)废水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二次响应面模型,分析模型得到Fe@SiO_2处理含Pb(Ⅱ)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pH值和反应时间对废水中Pb(Ⅱ)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最佳pH值为5,最佳反应时间为98min;而Fe@SiO_2投加量和Pb(Ⅱ)浓度对废水中Pb(Ⅱ)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太明显,最佳Fe@SiO_2投加量为1.00g/L,最佳Pb(Ⅱ)浓度为3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sio2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一步法 响应曲面法 Pb(II)去除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1-xCox/SiO2复合粉末的溶胶-凝胶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前 沈慧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获得Fe1-xCox/SiO2纳米粉末,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XRD和VS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FeCo合金晶粒尺寸和晶格常数a先增大后减小,在x=0.34处达到最大值;样品的饱和磁化...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获得Fe1-xCox/SiO2纳米粉末,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XRD和VS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FeCo合金晶粒尺寸和晶格常数a先增大后减小,在x=0.34处达到最大值;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在x=0.34处达到最大值;矫顽力则在x=0.34处出现最小值,具有较好的软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sio2复合粉末 溶胶-凝胶工艺 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纳米粉体制备Y_(2)O_(3)-MgO复相陶瓷
18
作者 江宏涛 秦海明 +2 位作者 冯少尉 陈红兵 蒋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7-1006,共10页
由于优异的光学和机械性能,Y_(2)O_(3)-MgO复相纳米陶瓷被认为是红外透明陶瓷的重要候选材料。尽管如此,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严重的光散射和不必要的吸收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这阻碍了该材料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的应用。在目前的工作中... 由于优异的光学和机械性能,Y_(2)O_(3)-MgO复相纳米陶瓷被认为是红外透明陶瓷的重要候选材料。尽管如此,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严重的光散射和不必要的吸收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这阻碍了该材料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的应用。在目前的工作中,先通过尿素沉淀法制备了Y_(2)O_(3)-MgO核壳结构纳米粉体,然后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下制备了Y_(2)O_(3)-MgO复相纳米陶瓷。通过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核壳结构纳米粉及复相纳米陶瓷。Y_(2)O_(3)-MgO核壳结构纳米粉体的尺寸约为250 nm,并且制备的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60 nm。透过率在6μm处为57%,维氏硬度为820 HV。粉末合成方法为复相纳米陶瓷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可以轻松调节粒径和不同组分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MgO复相纳米陶瓷 核壳结构纳米粉体 尿素沉淀法 放电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和柠檬酸的配比对Y_(2)O_(3)-MgO纳米粉体及其纳米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陈冠宇 吴南 +3 位作者 杨康 王元帅 孙旭东 李晓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8-1796,共9页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_(2)O_(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_(2)O_(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_(2)O_(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_(2)O_(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m/c)对纳米粉体团聚程度及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属离子和柠檬酸摩尔比为0.75时,粉体团聚程度最低,该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后制备出的Y_(2)O_(3)-MgO陶瓷具有均匀的相域,晶粒尺寸约为140 nm,3~6μm波段的透过率达到80%,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0.90 GPa、2.21 MPa·m^(-1/2),抗弯强度为22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透明陶瓷 纳米复相陶瓷 Y_(2)O_(3)-MgO 团聚程度 溶胶-凝胶 热压烧结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原位复合聚氨酯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黄国波 童筱莉 邬润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经预分散后加入聚氨酯 (PU)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有较好力学性能。透射电镜 (TEM )照片显示纳米SiO2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无机纳米粒子 原位复合 聚氨酯 力学性能 透射电镜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