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聚偏二氟乙烯膜电导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欢 周继承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 以FeCl_(3)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_(3)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_(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FeCl_(3)-GICs填料及复合导电膜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评测。结果表明,FeCl_(3)-GICs产品层间距从石墨原料的0.335 nm增加至0.94 nm;其粉末电导率从石墨原料的2.86×10^(4) S/m提高到9.09×10^(4) S/m,导电性能提高3倍以上。以FeCl_(3)-GIC为导电填料制备的复合导电膜不仅可以将PVDF膜的水平方向电导率提高10个数量级,且具有电导率分布的各向异性;此外,复合导电薄膜表现出极好的柔性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l_(3)-石墨化合物 石墨高分子复合导电膜 电导率 各向异性 聚偏二氟乙烯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FeCl_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英文)
2
作者 任慧 张同来 乔小晶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8-140,148,共4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出FeCl3 石墨层间化合物 ,将其在空气或某些液体媒介中放置一段时间 ,运用XRD、TG DTG测试技术研究了FeCl3 GIC的结构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FeCl3 GICs在空气中很稳定 ,在水、酸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但在... 采用熔盐法合成出FeCl3 石墨层间化合物 ,将其在空气或某些液体媒介中放置一段时间 ,运用XRD、TG DTG测试技术研究了FeCl3 GIC的结构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FeCl3 GICs在空气中很稳定 ,在水、酸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但在碱性溶剂及某些有机溶剂中不稳定。FeCl3 GICs的热分解温度约为 3 3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 三氯化铁 稳定性 熔盐法 热分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CuCl_2石墨层间化合物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慧 焦清介 +1 位作者 沈万慈 崔庆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3-786,共4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熔盐法合成FeCl3 CuCl2 GICs工艺参数对插入率、阶结构、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加热时间及原料配比 ,揭示出石墨层间化合物工艺与结构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石墨化合物 CUCL2 fecl3 反应温度 熔盐法 工艺参数 合成 改变 GIC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l_2-FeCl_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制备
4
作者 曹宏 宾晓蓓 +2 位作者 蔡细荣 王学华 马恩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5期9-11,共3页
对CoCl2-FeCl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EGICs)的制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保持其它制备条件不变,仅改变膨胀石墨(EG)与FeCl3的配比即可合成不同阶结构的EGICs;随着n(EG)∶n(FeCl3)增大,EGICs趋向于高阶,在一定配比下可合成纯阶样品;原料配... 对CoCl2-FeCl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EGICs)的制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保持其它制备条件不变,仅改变膨胀石墨(EG)与FeCl3的配比即可合成不同阶结构的EGICs;随着n(EG)∶n(FeCl3)增大,EGICs趋向于高阶,在一定配比下可合成纯阶样品;原料配比固定,提高反应体系的Cl2分压有利于制得纯净的EG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l2 fecl3 石墨化合物 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三元FeCl_3-NiCl_2-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蔡爱军 李富进 +1 位作者 刘洪波 张红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熔盐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NiCl2与FeCl3的混合物为插层剂合成三元FeCl3 NiCl2 GIC。考察了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因素对产物阶结构和产物中Ni与Fe原子比的影响,探讨了NiCl2与...  采用熔盐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NiCl2与FeCl3的混合物为插层剂合成三元FeCl3 NiCl2 GIC。考察了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因素对产物阶结构和产物中Ni与Fe原子比的影响,探讨了NiCl2与FeCl3在石墨层间的插层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反应体系中石墨与氯化物的摩尔比、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恒温时间,可以得到阶结构和Ni/Fe原子比不同的FeCl3 NiCl2 GIC,产物中的Ni/Fe原子比随反应体系中NiCl2与FeCl3的摩尔比的增大、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石墨/氯化物的摩尔比为3∶1,NiCl2/FeCl3的摩尔比为3∶7,反应温度为400℃,反应时间为72h时,所得产物为一阶FeCl3 NiCl2 GIC。反应过程中存在FeCl3先插入石墨层间,然后NiCl2逐渐替换FeCl3的插层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石墨化合物 fecl3 NiCl2 天然石墨 摩尔比 反应温度 反应时 G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制备及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宏 马恩宝 +2 位作者 王学华 宾晓蓓 李阳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在N2保护下用熔盐法合成了FeCl_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简称FeCl_3-EGICs)。研究表明,在FeCl3过量、360℃、12h的条件下可得到纯一阶产物;460℃、12h为纯二阶。293K时,一阶FeCl3_EGICs的电导率为7.513×106S·m-1,二阶为6.87×... 在N2保护下用熔盐法合成了FeCl_3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简称FeCl_3-EGICs)。研究表明,在FeCl3过量、360℃、12h的条件下可得到纯一阶产物;460℃、12h为纯二阶。293K时,一阶FeCl3_EGICs的电导率为7.513×106S·m-1,二阶为6.87×106S·m-1,分别是原料膨胀石墨的3.7倍和3.4倍。在293K至分解温度范围内,FeCl3_EGICs具有金属电导特性,其电阻与温度间呈线性关系,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其机理为声子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化合物 fecl3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桂玲 戴柏青 韦永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 B3 LYP方法 ,对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 (A-GIC,AE-GIC和 T-GIC)进行计算 .从原子净电荷、 Mulliken重叠布居和轨道电子数等角度讨论了 A-GIC和 AE-GIC的电子结构与成键特性 ,初步阐明了结构与...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 B3 LYP方法 ,对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 (A-GIC,AE-GIC和 T-GIC)进行计算 .从原子净电荷、 Mulliken重叠布居和轨道电子数等角度讨论了 A-GIC和 AE-GIC的电子结构与成键特性 ,初步阐明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根据计算结果 ,结合热力学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金属石墨化合物 B3LYP计算 电子结构 热力学分析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FeCl_3-NiCl_2-GICs的表征及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丽 刘洪波 +2 位作者 李富进 邹艳红 何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7-373,共7页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FeCl3、NiCl2为插层剂,通过熔盐法制备了不同阶结构的三元FeCl3-NiCl2-GICs。采用XRD、SEM、EDS等对GICs的阶结构、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试样的导电性和微波吸收性能分别由粉末电阻率测定仪和网络矢量分析仪...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FeCl3、NiCl2为插层剂,通过熔盐法制备了不同阶结构的三元FeCl3-NiCl2-GICs。采用XRD、SEM、EDS等对GICs的阶结构、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试样的导电性和微波吸收性能分别由粉末电阻率测定仪和网络矢量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插层过程中宿主石墨沿c轴方向膨胀并在层面边缘留下侵蚀痕迹,随着阶数的升高边缘侵蚀程度逐渐减弱。不同阶结构的三元FeCl3-NiCl2-GICs中Cl元素在石墨层间均匀分布,而Fe、Ni元素在单个鳞片内则呈不均匀分布,Fe元素的相对百分含量由鳞片边缘向中心呈上升趋势,而Ni元素则完全相反。FeCl3-NiCl2-GICs的电阻率低于宿主石墨,且随着阶数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大,二阶FeCl3-NiCl2-GICs的导电性最好。FeCl3-NiCl2-GICs具有较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其最大反射损耗量随阶数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一阶FeCl-NiCl-GICs反射损耗量最大,在试样厚度为2mm时,其最大反射损耗量为-10.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合物 fecl3 NiCl2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FeCl_3-NiCl_2-GICs的制备与三元化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洪波 何欢 +3 位作者 杨丽 邹艳红 陈惠 魏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66,共5页
采用熔盐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FeCl3与NiCl2的混合物为插层剂制备三元FeCl3-NiCl2-GICs.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石墨粒度、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及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产物阶结构及Ni元素分布的影响.提出了4个指标作为三元GICs阶结构完善程... 采用熔盐法,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宿主,FeCl3与NiCl2的混合物为插层剂制备三元FeCl3-NiCl2-GICs.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石墨粒度、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及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产物阶结构及Ni元素分布的影响.提出了4个指标作为三元GICs阶结构完善程度及三元化进程的评价标准,它们分别为一阶相的体积分数V1、单个鳞片内Ni元素分布的均匀程度σ、试样中Ni元素的相对含量S和产物中Ni,Fe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反应物中NiCl2,FeCl3即Ni,Fe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比S′.确立了制备一阶FeCl3-NiCl2-GICs的最优工艺条件:石墨粒度为325目,保温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450℃及石墨与氯化铁、氯化镍的配比为3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合物 熔盐法 fecl3 Ni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吸附Al_(2)Cl_(6)分子的第一性原理与Monte Carlo研究
10
作者 苗中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4,共8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与蒙特卡罗方法研究Al_(2)Cl_(6)气体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性能与光电性质,结果表明:(1)石墨烯对Al_(2)Cl_(6)气体分子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两个Al原子的连线与石墨烯平面近乎平行且两个Al原子处于紧靠顶位的桥位位... 采用第一性原理与蒙特卡罗方法研究Al_(2)Cl_(6)气体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性能与光电性质,结果表明:(1)石墨烯对Al_(2)Cl_(6)气体分子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两个Al原子的连线与石墨烯平面近乎平行且两个Al原子处于紧靠顶位的桥位位置时最稳定;(2)温度升高不利于Al_(2)Cl_(6)气体分子吸附并存在阶跃式降低,气体逸度增加有利于吸附并存在阶跃式升高,Al_(2)Cl_(6)气体分子插入石墨/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宜将温度维持在AlCl_(3)沸点附近,并增加气体的压力;(3)Al_(2)Cl_(6)的吸附对石墨烯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调控,但没有明显改变石墨烯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以及“赝能隙”;(4)Al_(2)Cl_(6)的吸附对体系光学参数的影响十分明显,静态介电常数提高近5倍,使体系屏蔽效应有较大增强,在长波波段的吸收性能、反射性能及光电导也有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l_(3)-石墨/石墨烯插化合物 金属氯化物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蒙特卡罗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