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粒度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海燕 贺跃辉 +4 位作者 沈培智 陈刚 江垚 黄伯云 徐南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13-1515,共3页
研究了粉末粒度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粉末粒径在60μm以上时,随着粉末粒径的增加,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总孔隙度和开孔隙度变化不大,即粉末粒度不是决定FeAl多孔材料孔隙度的主要因素;粉末粒度是... 研究了粉末粒度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粉末粒径在60μm以上时,随着粉末粒径的增加,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总孔隙度和开孔隙度变化不大,即粉末粒度不是决定FeAl多孔材料孔隙度的主要因素;粉末粒度是决定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最大孔径的主要因素,在18~125μm的粒度范围内,多孔体最大孔径与粉末粒径之间严格遵循dm=0.4.dp的直线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粒度 feal金属问化合物 多孔材料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44
2
作者 高海燕 贺跃辉 沈培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8-71,共4页
FeAl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温材料,在最近的研究中受到极大的重视,由于其具有长程有序的特殊结构,从而带来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如优异的高温抗氧化和抗硫化性、相对较低的密度和低廉的价格等。但室温脆性是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个显... FeAl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温材料,在最近的研究中受到极大的重视,由于其具有长程有序的特殊结构,从而带来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如优异的高温抗氧化和抗硫化性、相对较低的密度和低廉的价格等。但室温脆性是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个显著弱点。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包括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硫化性和室温脆性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金属化合物 抗氧化性 抗硫化性 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型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海霞 吴运新 +1 位作者 巩前明 袁帅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1-386,共6页
对B2型FeAl合金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FeAl合金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熔铸法和粉末冶金两种。FeAl合金的室温韧性可以通过合金化、细化晶粒、热处理和复合韧化等方法改善。合金化对提高FeAl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有效,通过... 对B2型FeAl合金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FeAl合金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熔铸法和粉末冶金两种。FeAl合金的室温韧性可以通过合金化、细化晶粒、热处理和复合韧化等方法改善。合金化对提高FeAl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有效,通过引入第二相粒子实现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的效果最好,合金的使用温度有望提高到7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金属化合物 制备 韧化 高温强度 蠕变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柏亮 吴引江 +1 位作者 周济 梁永仁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铁粉与铝粉直接反应,制备出孔隙度达40%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其孔隙形成是基于Kirkendall效应的反致密化反应合成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烧结的办法,抑制了FeAl烧结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导致的坯料变形,同时对控制FeAl孔隙度作用明显。
关键词 反应烧结 feal金属化合物 孔隙 反应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高温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洪涛 杨冠军 +1 位作者 李长久 鲍崇高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Al合金粉末,并用冷喷涂法将其沉积在基体——2520耐热不锈钢上,通过后续热处理原位制备了致密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研究了该涂层从室温至800℃下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冷喷涂FeAl合金涂层组织致密,具有不同...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Al合金粉末,并用冷喷涂法将其沉积在基体——2520耐热不锈钢上,通过后续热处理原位制备了致密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研究了该涂层从室温至800℃下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冷喷涂FeAl合金涂层组织致密,具有不同于传统热喷涂涂层的层状组织结构,该涂层在950℃下热处理后转变为无粒子界面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冷喷涂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在400~800℃的范围内磨损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提高;在700℃下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磨损失重仅为2520耐热不锈钢的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feal 金属化合物 热处理 组织结构 高温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郦定强 林栋梁 徐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4-17,共4页
探究了钛元素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和1100℃大气环境下的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过程通过增重法测定,氧化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能谱和扫描电镜等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加钛和未加钛Fe-36.5Al... 探究了钛元素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和1100℃大气环境下的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过程通过增重法测定,氧化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能谱和扫描电镜等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加钛和未加钛Fe-36.5Al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可拟合为抛物线:(ΔW/S)2=Kpt+C。加钛FeAl合金在1000℃和1100℃时的Kp值分别为2.4,3.3mg2cm-4h-1;而未加钛FeAl合金在1000℃和1100℃时的Kp值分别为1.3,2.0mg2cm-4h-1。两种合金的表面氧化层有所不同,其中加钛FeAl合金的表面氧化物不仅有Al2O3,而且还有TiO。研究表明,钛元素对FeAl合金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来自合金表面TiO的形成以及剥落层与基体粘合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 金属化合物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延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郦定强 单爱党 +1 位作者 刘毅 林栋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4年第5期7-8,11,共3页
研究了Fe-36.5%(mol/mol)Al和Fe-40%(mol/mol)Al两种合金在室温下、不同的应变速率对拉伸性能的影响。表明在一定的应变速率范围内,两种合金的延伸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提高,合金的断裂方式与成... 研究了Fe-36.5%(mol/mol)Al和Fe-40%(mol/mol)Al两种合金在室温下、不同的应变速率对拉伸性能的影响。表明在一定的应变速率范围内,两种合金的延伸率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提高,合金的断裂方式与成分有关,与应变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应变速率 力学性能 fe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镁对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Fe_3Al和FeAl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建亭 殷为民 金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42-44,共3页
一、序言 由于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Fe<sub>3</sub>Al和FeAl具有良好 的高温抗氧化性、低密度和低成本等特性,而受到世界各 国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它的室温脆性是工程材 料应用的主要障碍。人们试图通过合金化来提... 一、序言 由于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Fe<sub>3</sub>Al和FeAl具有良好 的高温抗氧化性、低密度和低成本等特性,而受到世界各 国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它的室温脆性是工程材 料应用的主要障碍。人们试图通过合金化来提高这两种 化合物的塑性。以往的研究表明,少量Cr可以明显提高 变形Fe<sub>3</sub>Al合金的室温塑性;但我们的实验表明,Fe<sub>3</sub>Al 中加入2.5at%Cr并没有使铸态室温拉伸塑性明显提 高。微量硼可使FeAl拉伸断口由沿晶变为穿晶特征,塑 性提高,而延伸率的绝对值仍然不高。也有人用快速 凝固法来提高塑性,但工艺复杂,成本太高,难于实用化。 提高多晶Fe<sub>3</sub>Al和FeAl塑性的简单可行的方法仍然是合 金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利用合金化来改善塑性。 受高温合金合金化的启示,我们探讨了用微量镁合金 化改善Fe<sub>3</sub>Al和FeAl室温拉伸塑性的可能性。 二、试验方法 试验合金用工业纯铁、纯铝和铝镁中间合金作为原 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 长程有序 Fe3Al 力学性能 高温抗氧化性 拉伸塑性 金属化合物 精铸 拉伸断口 工业纯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膜应用于黄磷冶金新技术
9
作者 贺跃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0-330,共1页
黄磷是制造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盐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洗涤、农药,以及氧气吸收、气体分析、光谱分析等工业领域。
关键词 feal金属化合物 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 中南大学 黄磷 新技术 多孔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强韧化机理 被引量:41
10
作者 郭建亭 周兰章 李谷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共34页
综述了自198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组(郭建亭研究组)在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NiAl及其合金、Ni3Al及其合金、FeAl和Fe3Al及其合金、TiAl合金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环境脆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NiAl合金超塑性的发现及... 综述了自198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组(郭建亭研究组)在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NiAl及其合金、Ni3Al及其合金、FeAl和Fe3Al及其合金、TiAl合金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环境脆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NiAl合金超塑性的发现及其机理研究;稀土元素改善NiAl合金的室温塑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NiAl合金的韧脆转变行为及其机理;纳米晶NiAl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强韧化;内生颗粒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及强韧化机制;NiAl合金良好的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及自润滑机理的发现;NiAl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与JJ-3合金的发展;在国际上首先发现适量Zr可韧化无硼Ni3Al合金;为使Ni3Al强韧化硼含量应加至溶解度附近;FeAl合金反常屈服峰的发现及其机理研究;微量Mg可明显改善FeAl和Fe3Al合金的室温塑性;TiAl-W-Si合金的组织、相转变和界面精细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实质是氢致脆性;在国际上首先用第一原理方法(DVM)研究了L12型CO3Ti的环境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NiAl NI3AL feal FE3AL TiAl合金 环境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建鹏 朱振峰 曹玉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3,共3页
综述了Fe-Al、Ti-Al、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全新的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它以其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等特点,可望成为许多工业部门重要的结构材料,并且已经受到了材料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室温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x%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雄 黄本生 +2 位作者 余鸿雁 张顺顺 肖晓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3,共7页
采用Fe、Al金属粉末通过烧结反应合成多孔FeAl金属间化合物,但在特定的加热速率下,为了防止Fe与Al之间的自蔓延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添加不同比例的Si来实现其控制,并研究了添加Si前后的孔隙率、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物相组成以及抗氧化... 采用Fe、Al金属粉末通过烧结反应合成多孔FeAl金属间化合物,但在特定的加热速率下,为了防止Fe与Al之间的自蔓延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添加不同比例的Si来实现其控制,并研究了添加Si前后的孔隙率、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物相组成以及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Fe-Al-x%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最高孔隙率为60.31%,添加Si对孔隙率影响不大;通过高温烧结可获得成分均匀单一的FeAl;通过热分析发现添加Si对Fe、Al间的自蔓延反应有抑制作用,且添加Si后的多孔材料抗氧化性能均优于未添加的,在烧结温度为1000℃、添加4%Si时,FeAl多孔材料抗氧化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金属化合物 多孔材料 SI 孔隙率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的固相焊接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索娟娣 李文亚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4-57,共4页
近年来,在工程中受到大量关注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是Ni-Al系、Ti-Al系及Fe-Al系的A3B和AB型金属间化合物。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该类合金的焊接方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与挑战,目前国内外关于3类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研究已有较多相关报道。... 近年来,在工程中受到大量关注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是Ni-Al系、Ti-Al系及Fe-Al系的A3B和AB型金属间化合物。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该类合金的焊接方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与挑战,目前国内外关于3类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研究已有较多相关报道。本文主要综述了最常用的TiAl系及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固相焊接技术,包括扩散焊和摩擦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焊接研究 扩散焊 摩擦焊接 接头性能 TiAl feal 线性摩擦焊 显微硬度分布 中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系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谈萍 陈金妹 +4 位作者 汤慧萍 王建永 王建 杨保军 李亚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29-32,共4页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硫化腐蚀性能,被公认为是高温结构材料、高温气体除尘领域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材料,因而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系统地讨论了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氧化过程、机理以及研究的进...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高温氧化、硫化腐蚀性能,被公认为是高温结构材料、高温气体除尘领域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材料,因而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系统地讨论了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氧化过程、机理以及研究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feal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制备超细晶FeAl合金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肇麟 郭丽娜 +1 位作者 李莉 刘安强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11,共5页
Fe、Al混合粉末经高能球磨后,在560~620℃进行低温烧结。结果表明,低温烧结温度对合金组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12h球磨,在620℃烧结4h,可以得到超细晶FeAl金属间化合物。SEM、AFM和XRD的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均匀,呈等轴状,大小约为30nm左... Fe、Al混合粉末经高能球磨后,在560~620℃进行低温烧结。结果表明,低温烧结温度对合金组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12h球磨,在620℃烧结4h,可以得到超细晶FeAl金属间化合物。SEM、AFM和XRD的分析结果表明,晶粒均匀,呈等轴状,大小约为30nm左右。超细晶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硬度较低,断裂为韧窝断口,呈现塑性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合金 金属化合物 高能球磨 低温烧结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球磨Fe-Al合金制备FeAl涂层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立辉 李长久 +1 位作者 李成新 杨冠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5,共6页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和硫化、抗高温冲蚀性能与较高的高温强度,且密度小、成本低。将FeAl用作SOFC支撑体材料,不仅可提高SOFC的高温强度,而且可显著降低其制作成本。本研究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了Fe–35Al粉末,通过...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和硫化、抗高温冲蚀性能与较高的高温强度,且密度小、成本低。将FeAl用作SOFC支撑体材料,不仅可提高SOFC的高温强度,而且可显著降低其制作成本。本研究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了Fe–35Al粉末,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制备了FeAl涂层。利用XRD、SEM表征了球磨粉末及热处理前后涂层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球磨粉末,可以制备出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涂层经800℃热处理30h后,可提高FeAl相的有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机械合金化 feal金属化合物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支撑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超音速火焰喷涂FeAl-Al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向军淮 吴志诚 +2 位作者 彭文屹 白凌云 刘学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2,154,共6页
目的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 Velocity Oxygen Fuel,HVOF)的粉末喂料设计,获取结构致密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并详细考察热处理对所制备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铁铝合金粉末喂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铝粉,改善喷涂效果,在316L不... 目的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High Velocity Oxygen Fuel,HVOF)的粉末喂料设计,获取结构致密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并详细考察热处理对所制备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铁铝合金粉末喂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铝粉,改善喷涂效果,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致密的FeAl-Al涂层,并进行真空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及维氏显微硬度计,详细分析了涂层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微观组织、成分、结构与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喷涂态FeAl-Al涂层厚度约为150μm,物相为Fe2Al5,未检测到单质Al。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Fe2Al5相的衍射峰逐渐增强。500℃热处理后,喷涂态涂层中扁平粒子间存在的细微孔隙大量消失,涂层致密性明显提高。但是800℃热处理后,涂层中产生了与界面平行的裂纹。喷涂态FeAl-Al涂层的硬度为465.06HV0.1,500℃热处理2 h后增加至472.06HV0.1,继续提高热处理温度,涂层的显微硬度则明显下降。结论在粉末喂料中引入质量分数为5%的Al粉,可明显改善超音速火焰喷涂效果,获得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的FeAl-Al涂层。合适的热处理能进一步消除喷涂缺陷,使涂层显微硬度增加,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feal金属化合物 feal-Al涂层 热处理 组织结构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极理论的新型FeAl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淑兰 饶秋华 +1 位作者 贺跃辉 张惠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43-1649,共7页
针对本课题组制备的一种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即FeAl多孔材料,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建立六边形多孔结构模型,利用微极理论和能量法推导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材料... 针对本课题组制备的一种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即FeAl多孔材料,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建立六边形多孔结构模型,利用微极理论和能量法推导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材料的相对弹性模量E_1/E_s随相对密度ρ~*/ρ_s增加而增大,且弯曲剪力对E_1/E_s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故中、高密度的多孔材料必须考虑弯曲剪力对E_1/E_s的影响;采用能量法精确计算微极弹性连续介质的结构位移,且考虑弯曲剪力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理论公式计算的弹性模量更接近于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弹性模量理论公式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金属化合物多孔材料 弹性模量 微极理论 能量法 单轴拉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NiAl(FeAl)/TiB_2+Al_2O_3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洪芝 黑鸿君 +1 位作者 谢艳春 曹丽丽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44,共4页
Al2O3+TiB2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导热、低膨胀系数、高耐磨性、高温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的性能,但由于两种材料都属于硬而脆的材料,复合后仍然存在脆性大、裂纹敏感性强、抗机械冲击性和温度急变形差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 Al2O3+TiB2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导热、低膨胀系数、高耐磨性、高温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的性能,但由于两种材料都属于硬而脆的材料,复合后仍然存在脆性大、裂纹敏感性强、抗机械冲击性和温度急变形差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陶瓷相中添加金属间化合物(NiAl或FeAl)。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主要组成相分别为Al2O3+TiB2、Al2O3+TiB2+NiAl及Al2O3+TiB2+FeAl,进行燃烧合成反应。通过对不同成分反应产物的相对密度、强度、断裂韧度对比,可知产物的相对密度在FeAl含量为15%时达到最高99.5%,Al2O3+TiB2+NiAl体系中在NiAl含量为20%时达到最高98.5%。随着金属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合成复合材料的硬度下降,而断裂韧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燃高温合成 Al2O3+TiB2复相陶瓷 金属化合物 NIAL fe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FeAl合金拉伸力学性能和断裂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郦定强 孙宝德 林栋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7,57,共4页
研究了从室温到1000C范围内,温度对二元及含Cr或Ti的Fe-36.5at.%Al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FeAl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温度在500~700C范围。5at.%Cr对FeAl合金的塑性和高温强度的提... 研究了从室温到1000C范围内,温度对二元及含Cr或Ti的Fe-36.5at.%Al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FeAl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温度在500~700C范围。5at.%Cr对FeAl合金的塑性和高温强度的提高有益处,而2at.%Ti对合金高温性能的改善有贡献。Cr或Ti的加入使FeAl合金发生中温脆性的温度范围缩小,并使合金的拉伸断裂方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feal合金 力学性能 温度 拉伸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