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Si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琦 贾建刚 +2 位作者 赵红顺 刘建军 吴海涛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8,共7页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Fe3Si金属间化合物。选用AISI304不锈钢作对比,研究了Fe3Si在800℃和900℃空气环境中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利用XRD,SEM,EPMA等测试设备对Fe3Si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800℃,900℃下,Fe3Si金属间化合物都...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Fe3Si金属间化合物。选用AISI304不锈钢作对比,研究了Fe3Si在800℃和900℃空气环境中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利用XRD,SEM,EPMA等测试设备对Fe3Si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800℃,900℃下,Fe3Si金属间化合物都表现出较AISI 304不锈钢更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其在800℃的氧化动力学近似表现为抛物线、线性复合规律9,00℃下则转变为单一的二次抛物线规律。800℃下,Fe3Si初始的氧化膜生长机制受Si的扩散过程控制,而后因氧化膜剥落严重而转变为Si的氧化反应控制;900℃下,Fe3Si的氧化动力学过程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Si的扩散是氧化膜生长机制的主因,辅有Fe从SiO2膜向外扩散的传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si金属间化合物 氧化动力学 高温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Fe_3Si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瑞 谢泉 +1 位作者 万明攀 黄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11,共5页
综述了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Fe_3Si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介绍了球磨时间、球料比、分散剂等球磨参数对Fe_3Si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热处理工艺对Fe_3Si合金的影响,以及Fe_3Si机械合金化后粉体的成形烧结工艺及... 综述了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Fe_3Si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介绍了球磨时间、球料比、分散剂等球磨参数对Fe_3Si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热处理工艺对Fe_3Si合金的影响,以及Fe_3Si机械合金化后粉体的成形烧结工艺及性能。讨论了制备金属间化合物Fe_3Si机械合金化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si 金属化合物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制备金属间化合物Fe_3Si
3
作者 陈站 张晋敏 +3 位作者 赵清壮 朱培强 郑旭 谢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2-448,482,共8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MA)和真空热压烧结(HP)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Fe3Si。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用于分析化合物的物相、显微形貌、致密度和磁学性质。研究表明球磨55h可达到完全合金化,Si溶... 采用机械合金化(MA)和真空热压烧结(HP)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Fe3Si。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用于分析化合物的物相、显微形貌、致密度和磁学性质。研究表明球磨55h可达到完全合金化,Si溶入Fe中形成饱和固溶体α-Fe(Si),晶粒尺寸约7~8nm。热压烧结后,α-Fe(Si)固溶体发生有序转变生成Fe3Si。磁性能测量表明:样品的矫顽力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饱和磁化强度随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fe3si 机械合金化 热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压烧结制备Fe_3Si基金属间化合物
4
作者 马瑞 谢泉 赵清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共3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直接烧结Fe、Si混合粉末,制备了Fe3Si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热压烧结时间对烧结产物微观结构、硬度及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22MPa热压烧结0.5~4h均可得到高度有序的Fe3Si块体,且随烧结时间的延长,烧结...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直接烧结Fe、Si混合粉末,制备了Fe3Si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热压烧结时间对烧结产物微观结构、硬度及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22MPa热压烧结0.5~4h均可得到高度有序的Fe3Si块体,且随烧结时间的延长,烧结产物中Fe3Si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当烧结时间长于2h,Fe3Si的有序度有所降低。同时烧结产物的硬度和密度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其中烧结时间2h时烧结产物具有最佳硬度和密度,分别为90.7HRC和4.62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si 金属化合物 真空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硬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扬善 余新泉 +3 位作者 薛烽 梅建平 黄海波 王仕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6-67,30,共3页
本项目在Fe_3Al的加工工艺和用合金化改善Fe_3Al的性能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不同特性的Fe_3Al基合金的成分配方系列,以及可以制备各种Fe_3Al型材(棒、板、管等)和大型铸锭(件)和锻坯(件)的工艺路线及完整的工艺参数。运... 本项目在Fe_3Al的加工工艺和用合金化改善Fe_3Al的性能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不同特性的Fe_3Al基合金的成分配方系列,以及可以制备各种Fe_3Al型材(棒、板、管等)和大型铸锭(件)和锻坯(件)的工艺路线及完整的工艺参数。运用本项目的技术制备的Fe_3Al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热腐蚀和冲蚀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几个典型零件的应用研究,展示出Fe_3Al作为可用于苛刻环境下工作的抗高温冲蚀零部件材料和电加热材料的应用前景、为实现Fe_3Al材料的实用化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金属化合物 力学性能 氧化 腐蚀 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灿明 孙宏飞 +1 位作者 宋强 万殿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7-29,37,共4页
以Fe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与WC混合粉末作为喷涂材料,采用热喷涂的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出复合涂层。对涂层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涂层组织致密,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fe3AL 金属化合物 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Fe_3Al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汪才良 朱定一 卢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69,73,共4页
对Fe3Al基合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包括:Fe3Al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加工性能的改善、Fe3Al基合金的超塑性变形工艺、Fe3Al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热处理对Fe3Al基合金的强韧化作用。着重论述了Fe3Al基合金的制备方... 对Fe3Al基合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包括:Fe3Al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加工性能的改善、Fe3Al基合金的超塑性变形工艺、Fe3Al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热处理对Fe3Al基合金的强韧化作用。着重论述了Fe3Al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强韧化措施、热处理以及复合材料等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近年来Fe3Al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在工程上的一些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金属化合物 热处理 超塑性 fe3Al基复合材料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邢毅 麻洪秋 况春江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267,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Fe3Al多孔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对Fe3Al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过滤特性的影响,考察了制得的Fe3Al多孔材料的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Fe3Al烧结多孔材料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渗透特性和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fe3AL金属化合物 多孔材料 过滤元件 高温气体除尘 耐腐蚀性能 烧结温度 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工艺参数 过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Al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特点及熔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思一 吕广庶 +1 位作者 陈慧民 胡风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10期340-341,337,共3页
叙述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介绍了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强调指出由于该材料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研究了用感应电炉在大气条件下熔炼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 叙述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介绍了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强调指出由于该材料优良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研究了用感应电炉在大气条件下熔炼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产工艺过程,成功地浇注出金属铸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金属化合物 性能特点 工艺研究 fe-AL金属化合物 抗高温氧化性能 熔制 生产工艺过程 结构特征 应用价值 耐腐蚀性 大气条件 感应电炉 金属铸件 耐磨性 熔炼 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金属间化合物Ni_3Si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雪斌 马勤 +1 位作者 季根顺 周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24-26,共3页
综述了有序金属间化合物 Ni_3Si 材料的基本特性及其脆性改善以及制备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验指出了当前 Ni_3Si 材料研究的重点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NI3si 脆性 合金化 制备 镍硅合金 机械合金化 电弧熔炼法 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敷Ti_5Si_3增强金属间化合物耐磨复合材料涂层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刘元富 王华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 Ni- 5 9Ti- 2 1Si合金粉末为原料 ,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 BT9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含 Ti5Si3金属间化合物的耐磨复合材料涂层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及 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 ;同... 以 Ni- 5 9Ti- 2 1Si合金粉末为原料 ,利用激光熔敷技术在 BT9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含 Ti5Si3金属间化合物的耐磨复合材料涂层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及 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 ;同时考察了复合材料涂层在室温滑动干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能 .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涂层主要组织包括Ti5Si3增强相、金属间化合物 Ni Ti2 与少量β钛基固溶体及 Ti5Si3共晶 ;其组织结构均匀 ,与基体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 ;复合材料涂层具有硬度高、抗粘着磨损能力强的特点 ,在滑动干摩擦试验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及良好的承载能力 ;其磨损质量损失随载荷增大变化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敷 Ti5si3增强金属化合物耐磨复合材料 涂层 组织 耐磨性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英才 李静 尹衍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抗氧化性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密度低,强度高,抗氧化性好...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抗氧化性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密度低,强度高,抗氧化性好,摩擦因数稳定,耐磨性好;不同摩擦阶段具有不同的磨损机制,主要包括磨粒磨损、裂纹萌生与扩展、微区脆性剥落以及氧化磨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金属化合物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粉末烧结法制备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伟 李艳红 李镇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8-50,共3页
采用粉末烧结技术对人工研磨得到的纯Fe,Al元素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烧结,并对烧结体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处理,制备出Fe3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了所制备的块体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 采用粉末烧结技术对人工研磨得到的纯Fe,Al元素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烧结,并对烧结体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处理,制备出Fe3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了所制备的块体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烧结试样经1100℃保温12h随炉冷至600℃保温1h空冷处理,可以得到较均匀、致密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烧结 fe3AL金属化合物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静 尹衍升 马洪涛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29,34,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3 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 ,对其烧结后的物相、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热压烧结Fe3 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以有序度较低的B2结构为主 ,具有较高的...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3 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 ,对其烧结后的物相、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热压烧结Fe3 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以有序度较低的B2结构为主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不同的载荷和滑动速度下具有不同的摩擦学特性 ,不同摩擦阶段的磨损机制主要包括磨粒磨损、塑性变形、裂纹萌生与扩展、微区脆性剥落以及氧化磨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金属化合物 B2结构 热压烧结 摩擦学特性 裂纹萌生 磨粒磨损 物相 磨损机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和Mo_5Si_3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结构材料及其合金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继 仲增墉 Changhai Li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4,共3页
对比分析了TiAl和Mo_5Si_3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特点、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并对这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化研究作了综述和展望。近来研究微量镁和镍在TiAl合金中的作用发现,微合金化可提高变形合金的热加工工艺性能和促进铸造合金组织的... 对比分析了TiAl和Mo_5Si_3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特点、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并对这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化研究作了综述和展望。近来研究微量镁和镍在TiAl合金中的作用发现,微合金化可提高变形合金的热加工工艺性能和促进铸造合金组织的细化,是TiAl金属间化合物进一步合金化研究的重要方向。根据模量计算和常用合金元素在Mo_5Si_3相中溶解度的测定结果,讨论了以合金化韧化Mo_5Si_3化合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高温结构材料 合金化 TIAL MO5si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Ti_5Si_3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莎 李玉新 +1 位作者 白培康 张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4,共3页
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Ti5Si3的制备技术及研究现状,并从改善其室温脆性和断裂韧度等方面简述了改善Ti5Si3性能的途径。
关键词 TI5si3 制备技术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Fe_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塑性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金元 梁秀兵 +2 位作者 刘燕 程江波 徐滨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Fe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特殊的微观组织结构及一系列优异的性能,但其室温塑性较差,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对于改善Fe3Al涂层塑性的方法有多种,效果较为明显的是合金化和热处理等技术。热处理能有效提高Fe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塑性,但... Fe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特殊的微观组织结构及一系列优异的性能,但其室温塑性较差,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对于改善Fe3Al涂层塑性的方法有多种,效果较为明显的是合金化和热处理等技术。热处理能有效提高Fe3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塑性,但其工艺繁琐,不利于工业应用。因此,研究工作重点应放在合金化增强其室温塑性方面。如加入最佳配比的多种合金元素(Cr、Nb、B、Ce等),综合发挥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及细晶强化的作用来改善其室温塑性,为Fe3Al涂层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金属化合物 合金化 耐磨防腐性能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覆制备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冬妹 王惜宝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19,24,共4页
为了提高钢铁表面的抗高温腐蚀性能,应用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弧熔覆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通过对熔覆层及其与钢基体界面的组织结构分析,认为该方法可以在钢基表面获得致密、无夹杂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层,合金层与基体... 为了提高钢铁表面的抗高温腐蚀性能,应用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弧熔覆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通过对熔覆层及其与钢基体界面的组织结构分析,认为该方法可以在钢基表面获得致密、无夹杂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层,合金层与基体间完全冶金结合;熔覆层主要由Fe3Al,FeAl和α-Fe相构成。在试验条件下所获得的铁铝合金层,其最高显微硬度可达到514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fe3AL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Ni_3Si合金的燃烧合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雪斌 马勤 +1 位作者 季根顺 张建斌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制备低放热反应体系的Ni3Si和Ni3(Si0 .9,Ti0 .1)合金粉体材料 ,研究了球磨时间、预热温度、合金化元素Ti对燃烧合成的影响 .实验证明 ,机械活化、热学活化和合金化元素Ti的加入均能降低点火温度 ,加速燃烧合成反应的进... 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制备低放热反应体系的Ni3Si和Ni3(Si0 .9,Ti0 .1)合金粉体材料 ,研究了球磨时间、预热温度、合金化元素Ti对燃烧合成的影响 .实验证明 ,机械活化、热学活化和合金化元素Ti的加入均能降低点火温度 ,加速燃烧合成反应的进行 .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 (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分析了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NI3si 燃烧合成 机械活化 预热 合金化 硅化镍 合金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少鹏 费敬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6-38,共3页
简述了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历程、性能、制备、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fe3AL 金属化合物 发展历程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