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掺杂TiO_(2)-Fe_(2)O_(3)/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吕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介孔结构。同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实,在空气条件下煅烧后,衍生物仍保留了N和C成分。此外,将制备的N掺杂树枝状双金属结构多孔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结果表明:N掺杂TiO_(2)-Fe_(2)O_(3)/C比N掺杂非Fe参与的TiO_(2)/C和非N非Fe掺杂TiO_(2)/C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且N掺杂TiO_(2)-Fe_(2)O_(3)/C对MB染料的有效降解率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MOFs fe基-MOFs TiO_(2)-fe_(2)O_(3)/C N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La掺杂和氧缺陷对CeO_(2)表面吸附As_(2)O_(3)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
作者 卢鲲鹏 张凯华 张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61,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荷转移密切相关。纯CeO_(2)表面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能绝对值大于−4.22 eV,电荷转移量为(−0.19)−(−0.31)e,As_(2)O_(3)得到电荷带负电,起表面受主作用,因此吸附量较小。FeCeO(110)表面新增Fe顶位和Bridge-2桥位两个吸附位,其中,Fe顶位为化学吸附,Fe掺杂改变了FeCeO表面电子分布和晶格结构,但并未改变As_(2)O_(3)与Fe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因此,As_(2)O_(3)仍呈负离子形式吸附。LaCeO(110)表面新增了三个吸附位:La顶位、Bridge-3桥位和Hollow-2空位,La掺杂改变了As_(2)O_(3)与La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使得As_(2)O_(3)失电子呈正离子吸附,起表面施主作用,因此,吸附能力增强。无O_(2)环境下,单一O缺陷LaCeO(110)表面吸附能力低于完整LaCeO表面;有O_(2)环境下,O缺陷有利于As_(2)O_(3)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铈 fela掺杂 As_(2)O_(3)吸附 O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La^(3+)共掺杂TiO_2光电极对表面活性剂的光电催化降解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华 董慧曦 +1 位作者 刘运松 杨姗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8,4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La3+共掺杂TiO2/玻璃电极,并将其作为工作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金属Ag片为对电极,0.1 mol/L Na2SO4为支持电解质,建立了三电极光电催化体系,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制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降解。实...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La3+共掺杂TiO2/玻璃电极,并将其作为工作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金属Ag片为对电极,0.1 mol/L Na2SO4为支持电解质,建立了三电极光电催化体系,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制的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表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Fe3+/La3+共掺杂TiO2/玻璃电极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实验同时考察了初始CODCr、外加偏压、电极面积、外加H2O2浓度以及涂覆层数对光电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初步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为:初始CODCr为20 mg/L,外加偏压为1.5 V,电极面积为44 cm2,外加H2O2浓度为55 mmol/L,涂覆层数为3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TIO2薄膜 fe3+/la3+掺杂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La^(3+)共掺杂纳米TiO_2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娟 王博 +2 位作者 张新磊 常加忠 王振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Fe3+/La3+共掺杂的纳米TiO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在紫外光下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Fe3+/La3+共掺杂的纳米TiO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在紫外光下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La3+的掺杂能有效减小TiO2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提高了TiO2纳米粉体的分散性;Fe3+/La3+共掺杂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加,在紫外光下2h后,Fe3+/La3+共掺杂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fe3+/la3+掺杂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多孔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倩祎 程爱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将TiO_(2)加入NH_(2)-MIL-101(Fe)前驱体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iO_(2)/NH_(2)-MIL-101(Fe),进一步经高温热处理得到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TiO_(2)/C、N-Fe_(2)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 将TiO_(2)加入NH_(2)-MIL-101(Fe)前驱体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iO_(2)/NH_(2)-MIL-101(Fe),进一步经高温热处理得到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TiO_(2)/C、N-Fe_(2)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分光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组成及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溶液进行降解,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N均匀掺杂在Fe_(2)O_(3)中,TiO_(2)复合C、N掺杂Fe_(2)O_(3)后禁带宽度减小,模拟太阳光照射2.5 h后,在0.1 g/L TiO_(2)/C、N-Fe_(2)O_(3)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作用下,10 mg/L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95%,速率常速为0.0192 min^(-1),效果较TiO_(2)和C、N-Fe_(2)O_(3)有明显提高。所得复合材料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MOFs衍生多孔C、N掺杂Fe_(2)O_(3)与TiO_(2)的复合缩短了带隙,强化了空穴与电子的分离从而提高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MOFs 光催化 TiO_(2)/C、N掺杂fe_(2)O_(3)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e_2O_3共掺杂纳米TiO_2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立清 刘宗耀 +4 位作者 唐新村 唐琳 郭三霞 李海龙 何益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98-2103,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Fe2O3共掺杂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以锐钛矿存在的纳米颗粒,直观地显示了物质的形貌,掺杂B能极大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Fe2O3共掺杂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以锐钛矿存在的纳米颗粒,直观地显示了物质的形貌,掺杂B能极大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以二氯苯酚(DCP)为降解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分别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掺杂B能使吸收光谱红移至可见光区,而进一步掺杂Fe2O3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B/fe2O3 溶胶-凝胶 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下Fe^(3+)掺杂对K_2La_2Ti_3O_(10)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威 董新法 +2 位作者 陈之善 陈胜洲 林维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的Fe-K2La2Ti3O10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不同掺杂量对K2La2Ti3O10的性质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的Fe-K2La2Ti3O10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不同掺杂量对K2La2Ti3O10的性质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K2La2Ti3O10在400-650nm范围内显示强吸收,光谱响应扩展到可见光区(λ>400nm),掺杂Fe3+后,K2La2Ti3O10的可见光区的光催化制氢活性显著提高,掺杂量为nFe/nTi=0.04时活性最佳,当催化剂用量为0.1g,反应液为CH3OH(30mL)+H2O(90mL)时,产氢量达到1.92μmol·h-1,为未掺杂时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fe^(3+)掺杂 K2la2Ti3O(10) 可见光 水分解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及钴离子掺杂Fe_3O_4:有机碱共沉淀制备和磁性质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宇翔 张莉苹 +4 位作者 梁晓娟 魏静 郇伟伟 贾祥臣 刘向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8-676,共9页
以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为沉淀剂合成了纳米Fe3O4和Co2+掺杂的纳米Fe3O4粒子。分别讨论了碱用量,铁盐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有机碱及PEG-4000的分散性等因素对纳米Fe3O4的形貌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Fe3O4为30nm左右的反尖晶石... 以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为沉淀剂合成了纳米Fe3O4和Co2+掺杂的纳米Fe3O4粒子。分别讨论了碱用量,铁盐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有机碱及PEG-4000的分散性等因素对纳米Fe3O4的形貌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Fe3O4为30nm左右的反尖晶石型面心立方结构,有机碱除了起沉淀剂作用,还能够提高纳米Fe3O4的分散性。本文还讨论了不同Co2+掺入量的纳米Fe3O4粒子的磁性质,结果表明Co2+掺杂的纳米Fe3O4粒子的矫顽力在不同掺入量的下有较大的改变。当Co2+掺入量为10.0%时,纳米Fe3O4的矫顽力达到最大值,为1628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Co2+掺杂 沉淀 磁性质 高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Eu^(3+)掺杂La_3PO_7荧光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欧娅 付兵 +2 位作者 朱莉萍 陈雪羽 杨锦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4-980,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Eu^(3+)掺杂La_3PO_7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合成体系的p H值、Eu^(3+)掺杂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共...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Eu^(3+)掺杂La_3PO_7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合成体系的p H值、Eu^(3+)掺杂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可制备单一相单斜晶系的La_3PO_7:Eu^(3+)晶体。所制备La_3PO_7:Eu^(3+)样品可被280 nm波长紫外光有效激发,在617nm处发射出属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强烈红色光。当Eu^(3+)掺杂量高于4%时(摩尔分数)观察到浓度淬灭现象,其浓度猝灭机理为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PO7荧光材料 Eu3+掺杂 沉淀法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掺杂Ni_(0.35)Co_(0.15)Zn_(0.5)Fe_2O_4铁氧体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勇 程艳奎 +2 位作者 胡洋 刘光虎 任小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La3+掺杂Ni0.35Co0.15Zn0.5Fe2O4,并研究不同掺杂量对样品微观结构、电磁参数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对样品...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La3+掺杂Ni0.35Co0.15Zn0.5Fe2O4,并研究不同掺杂量对样品微观结构、电磁参数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对样品的静态磁性能及在1~12GHz的电磁参数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不同厚度(3 mm、5 mm、8 mm)下材料的反射损耗。研究表明,适量掺杂La3+能够提高Ni0.35Co0.15Zn0.5Fe2O4铁氧体的吸波性能,并使吸收频带向高频移动。其中样品Ni0.35Co0.15Zn0.5La0.04Fe2O4与石蜡混合厚度为5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28.4d B,小于-10d B带宽为3.7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3+掺杂 铁氧体 电磁参数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e和Al/Zr共掺杂Fe_2O_3催化剂用于煤焦油蒸汽催化裂解提质(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婷婷 李扬 +3 位作者 靳立军 王德超 姚德猛 胡浩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7-296,I0002,共11页
蒸汽催化裂化(SCC)为煤焦油的提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本研究以Al/Ce和Al/Zr共掺杂Fe_2O_3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在反应温度550℃、反应时间1 h下蒸汽催化裂化提质煤焦油的性能。催化剂表征显示掺杂的Fe_2O_3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 蒸汽催化裂化(SCC)为煤焦油的提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本研究以Al/Ce和Al/Zr共掺杂Fe_2O_3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在反应温度550℃、反应时间1 h下蒸汽催化裂化提质煤焦油的性能。催化剂表征显示掺杂的Fe_2O_3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XPS表征表明,晶格氧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掺杂可以增加O^-的浓度。催化蒸汽裂化结果表明,Al/Ce和Al/Zr共掺杂可以提高Fe_2O_3催化活性。轻焦油(沸点低于360℃)在Fe AlZr1、Fe AlZr2、Fe AlCe1和Fe AlCe2上的产率分别为63. 2%、58. 1%、60. 2%和55. 1%,高于Fe_2O_3上的产率49. 7%。来自水蒸气解离和催化剂中的活性氧共同参与了煤焦油的改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O-含量是决定蒸汽催化裂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蒸汽催化提质 掺杂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La_(0.7)Sr_(0.3-x)Ca_xCo_(0.9)Fe_(0.1)O_(3-)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洪浩 高文元 孙俊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6-498,522,共4页
以金属硝酸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La0.7Sr0.3-xCaxCo0.9Fe0.1O3-"(简称LSCCF,x=0.05,0.10,0.15,0.20)粉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DSC-TG)、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600℃,800℃,100... 以金属硝酸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La0.7Sr0.3-xCaxCo0.9Fe0.1O3-"(简称LSCCF,x=0.05,0.10,0.15,0.20)粉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DSC-TG)、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600℃,800℃,1000℃热处理4h后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晶体结构和粒度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脱水阶段、分解阶段、LaCoO3基氧化物形成阶段和LSCCF固溶体形成阶段;适宜热处理制度为800℃下保温4h,且制备出的LSCCF粉料为均一的钙钛矿结构。使用直流四极探针法测定了LSCCF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电导率,发现该体系材料在600~800℃范围的电导率都超过了250S·cm-1,其导电机制符合p型小极化子绝热孔隙理论,且能够满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la0.7Sr0.3-aCo0.9fe0.1O3 化学沉淀法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掺杂Co_(0.5)Ni_(0.5)(Fe_(0.5)Cr_(0.5))_2O_4尖晶石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浩 程俊华 陈建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2,共3页
用固相合成法制备La3+掺杂Co0.5Ni0.5(Fe0.5Cr0.5)2O4尖晶石体系红外辐射材料,并通过DTA-TG、XRD和IRE-2型红外辐射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La3+含量的增加,La3+以不同的形式进入Co0.5Ni0.5(F... 用固相合成法制备La3+掺杂Co0.5Ni0.5(Fe0.5Cr0.5)2O4尖晶石体系红外辐射材料,并通过DTA-TG、XRD和IRE-2型红外辐射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La3+含量的增加,La3+以不同的形式进入Co0.5Ni0.5(Fe0.5Cr0.5)2O4体系中,当La2O3掺杂浓度为5%(质量分数)时,样品的法向全波段辐射率达到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红外辐射性能 掺杂 尖晶石 la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掺杂对BaTiO_3-Nb_2O_5-Fe_2O_3陶瓷的晶体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公安 蒲永平 +2 位作者 王瑾菲 庄永勇 陈小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8-912,共5页
研究了La2O3掺杂对BaTiO3-Nb2O5-Fe2O3(BTNF)基陶瓷的晶体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La2O3掺杂陶瓷的(200)和(002)晶面衍射峰都发生了明显分裂,说明陶瓷均以四方相为主晶相。随着La2O3含量的增加,四方率先增大后减小。用SEM研... 研究了La2O3掺杂对BaTiO3-Nb2O5-Fe2O3(BTNF)基陶瓷的晶体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La2O3掺杂陶瓷的(200)和(002)晶面衍射峰都发生了明显分裂,说明陶瓷均以四方相为主晶相。随着La2O3含量的增加,四方率先增大后减小。用SEM研究La2O3对BTNF基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2O3掺杂量的增加,试样的晶粒明显变小,La2O3显著的抑制了晶粒的生长。当La2O3掺杂量为0.15 mol%时,陶瓷晶粒生长比较均匀。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大体上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La2O3掺杂量为0.15 mol%时,有最大介电常数4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 la2O3掺杂 晶体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 La^3+掺杂对TiO2薄膜结构和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玲 王华 +1 位作者 许积文 周秀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425-242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TiO2薄膜,考察了Fe^3+、La^3+掺杂对TiO2薄膜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表面结构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的影响及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Fe^3+掺杂抑制了TiO2的晶相转变,促进了晶粒生长,扩大了光响应范围: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TiO2薄膜,考察了Fe^3+、La^3+掺杂对TiO2薄膜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表面结构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的影响及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Fe^3+掺杂抑制了TiO2的晶相转变,促进了晶粒生长,扩大了光响应范围:La^3+掺杂抑制了晶粒增长和晶相转变,薄膜的UV-Vis发生蓝移。最后提出了多相掺杂,多角度改性是提高薄膜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fe^3+、 la^3+掺杂 结构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Mg掺杂La_(0.9)Y_(0.1)Fe_(1-x)Mg_xO_3气敏材料及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瑾 朱忠其 +1 位作者 徐涛 柳清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9-1251,1256,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g掺杂的La0.9Y0.1Fe1-xMgxO3气敏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正交钙钛矿结构。气敏测试结果表明,Mg的掺入能明显改善La0.9Y0.1Fe1-xMgxO3的气敏特性,La... 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g掺杂的La0.9Y0.1Fe1-xMgxO3气敏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正交钙钛矿结构。气敏测试结果表明,Mg的掺入能明显改善La0.9Y0.1Fe1-xMgxO3的气敏特性,La0.9Y0.1Fe0.9Mg0.1O3气敏元件在工作温度为150℃时对1.0×10-6甲醛的灵敏度为4.9,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 9Y0 1fe1-xMgxO3 气敏特性 微波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Cr_2O_3共掺杂的CCTO陶瓷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蒲永平 董子靖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3-25,61,共4页
采用氧化物混合工艺制备了La2O3和Cr2O3共掺杂的CaCu3Ti4O12(CCTO)陶瓷材料。通过XRD、介电温度特性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掺杂不同浓度的La2O3和Cr2O3对CCTO体系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掺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掺杂La2O3和Cr... 采用氧化物混合工艺制备了La2O3和Cr2O3共掺杂的CaCu3Ti4O12(CCTO)陶瓷材料。通过XRD、介电温度特性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掺杂不同浓度的La2O3和Cr2O3对CCTO体系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掺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掺杂La2O3和Cr2O3的CCTO陶瓷的介电损耗为~0.2,比纯的CCTO陶瓷样品低,而介电常数仍保持在~104;掺杂0.03at%La2O3和0.08at%Cr2O3的CCTO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为4.4×104,介电损耗可降至0.15.因此,通过共掺杂的方法可以在有效降低CCTO陶瓷介质损耗的同时,仍维持高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O陶瓷 la2O3、Cr2O3 掺杂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Ce^(4+)掺杂对纳米TiO_2-Fe_2O_3凝胶相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21-124,144,共5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掺杂La3+、Ce4+的TiO2-10wt%Fe2O3复合粉体,利用TG-DTA和XRD分析对凝胶的相变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0wt%Fe2O3凝胶在450℃发生非晶态向锐钛矿相的转变,而在500℃煅烧2 h后未发现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随...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掺杂La3+、Ce4+的TiO2-10wt%Fe2O3复合粉体,利用TG-DTA和XRD分析对凝胶的相变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0wt%Fe2O3凝胶在450℃发生非晶态向锐钛矿相的转变,而在500℃煅烧2 h后未发现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随La3+、Ce4+掺杂量的增加,锐钛矿晶粒呈现细化→长大的趋势;随La3+掺杂量的增加,对Fe2O3微晶的生成作用呈现促进→抑制的趋势,而对Fe3O4微晶的生成呈现抑制→促进的趋势;随Ce4+掺杂量的增加,对Fe2O3微晶的生成作用随掺杂量的增加呈促进→抑制→促进的趋势,而对Fe3O4微晶的生成呈现抑制→促进的趋势;La3+、Ce4+掺杂对TiO2相变过程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fe2O3 溶胶-凝胶 la3+/Ce4+掺杂 相变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共掺杂K2La2Ti3O10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性能
19
作者 陈之善 董新法 +1 位作者 党海峰 林维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45-185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Cr单独掺杂和共掺杂K2La2Ti3O10光催化剂,以CH3OH为牺牲试剂,500W氙灯辐射下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反应,通过检测产氢量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DRS)、XP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Cr单独掺杂和共掺杂K2La2Ti3O10光催化剂,以CH3OH为牺牲试剂,500W氙灯辐射下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反应,通过检测产氢量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DRS)、XP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掺杂K2La2Ti3O10扩大了光谱吸收范围,吸收光红移至可见光区(λ>400nm),光催化制氢活性显著提高。B、Cr共掺杂K2La2Ti3O10,共掺杂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可见光的响应,降低了K2La2Ti3O10表面的晶格氧含量,有利于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再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掺杂 K2la2TI3O10 协同作用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B_2O_3-CuV_2O_6掺杂对(Pb,Ca,La)(Fe,Nb)O_3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顾莹 江永长 +1 位作者 杨秋红 金应秀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3,257,共4页
研究了PbO-B2O3-CuV2O6(PBC)玻璃对(Pb,Ca,La)(Fe,Nb)O3(PCLFN)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当纯PCLFN陶瓷在1 150℃烧结,介电常数rε=103,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5 640 GHz,频率温度系数τf=7.1×10-6/℃。PBC玻璃添加剂能降低PCLFN陶... 研究了PbO-B2O3-CuV2O6(PBC)玻璃对(Pb,Ca,La)(Fe,Nb)O3(PCLFN)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当纯PCLFN陶瓷在1 150℃烧结,介电常数rε=103,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5 640 GHz,频率温度系数τf=7.1×10-6/℃。PBC玻璃添加剂能降低PCLFN陶瓷的烧结温度到1 050℃左右,同时能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随着PBC玻璃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从1.0%增加2.0%,陶瓷的Qf值减小。掺杂w(PBC)=1%玻璃、在1 050℃烧结的陶瓷样品,能获得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为Qf=5 392 GHz,τf=8.18×10-6/℃,rε=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B2O3-CuV2O6 (Pb Ca la)(fe Nb)O3 低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