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对雄性泥鳅生殖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玉明 陈杰 +2 位作者 王曰文 胡家会 陈凤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44-1447,共4页
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精子为受试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研究了亚铁离子(Fe2+)对雄性泥鳅的生殖毒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置30、60和300μmol/L 3个Fe2+浓度梯度。泥鳅精子暴露0、0.5、1.0、2.0和4.0h... 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精子为受试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研究了亚铁离子(Fe2+)对雄性泥鳅的生殖毒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置30、60和300μmol/L 3个Fe2+浓度梯度。泥鳅精子暴露0、0.5、1.0、2.0和4.0h后激活,测定运动百分数、时间和速度等精子运动参数。结果表明,60mol/L的Fe2+溶液明显影响泥鳅的精子运动时间和相对速度(P<0.05)。高浓度的Fe2+能够抑制泥鳅精子运动,对泥鳅具有潜在生殖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离子(fe2+) 泥鳅 精子运动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对脲醛树脂胶ζ电位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郭丽萍 刘明 +2 位作者 雷家珩 杜小弟 史恒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对Fe2+/H2O2影响脲醛树脂(UF)胶ζ电位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时,脲醛树脂胶粒的ζ电位平均值约-32.5mV,粒子带负电,并以单分散形式存在。随着Fe2+离子或H2O2加入量的增加,脲醛树脂胶ζ电位... 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对Fe2+/H2O2影响脲醛树脂(UF)胶ζ电位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时,脲醛树脂胶粒的ζ电位平均值约-32.5mV,粒子带负电,并以单分散形式存在。随着Fe2+离子或H2O2加入量的增加,脲醛树脂胶ζ电位的绝对值迅速减小,从而使胶粒间排斥势垒降低,胶粒发生聚集,体系粘度随之增大并最终产生凝胶。其中,Fe2+离子对脲醛树脂胶粒的ζ电位和粘度η变化的影响幅度比H2O2更为明显。pH值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pH值约为9时,体系具有最大的ζ电位,除此之外,pH值增大或减小ζ电位的绝对值均迅速减小,其中pH>9时ζ电位的绝对值下降幅度更为明显。采用胶体的双电层理论对Fe2+/H2O2影响脲醛树脂胶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胶体稳定性 fe2+离子 H2O2 Ζ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Fenton氧化降解染料阳离子红GTL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亚平 韦朝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8-693,共6页
利用Ce-Fe/Al2O3为催化剂的非均相光Fenton体系降解阳离子红GTL,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及不同工艺过程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依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降解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探讨阳... 利用Ce-Fe/Al2O3为催化剂的非均相光Fenton体系降解阳离子红GTL,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及不同工艺过程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依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降解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探讨阳离子红GTL的降解路径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功率为11W的低压汞灯照射下,非均相光Fenton体系能够有效地降解结构稳定的阳离子红GTL,在pH=6.0,反应温度为20℃,时间为90min,Ce-Fe/Al2O3催化剂用量为2g/L,H2O2质量浓度为0.34g/L,含50mg/L阳离子红GTL模拟废水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为92.40%;降解路径为:助色基团脱落,偶氮键断裂,苯环化合物和小分子醇、醛等中间产物形成,中间产物继续降解为小分子有机酸,最终产物为Cl-,NO3-,SO42-,CO2和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fenton 离子染料:Ce—fe/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改性聚合氯化铝的结构及应用
4
作者 苏朋娟 孙根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系列Fe2+改性聚合氯化铝(Fe2+-PAC)。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分析,表明将Fe2+引入聚合氯化铝(PAC)并非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聚集体粗短紧实,形貌规整...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和氯化铝为原料,制备了系列Fe2+改性聚合氯化铝(Fe2+-PAC)。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的综合分析,表明将Fe2+引入聚合氯化铝(PAC)并非简单的混合,而是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聚集体粗短紧实,形貌规整,尺寸较大且均匀;新型Fe2+-PAC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的PAC,在其最佳投加量2.0 mmol/L条件下,浊度、色度、COD去除率分别为93.09%、78.57%、5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合氯化铝 fe2+离子 结构 造纸废水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