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g-PDEAEMA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曦 刘守信 +3 位作者 徐超 韩雅楠 光娜儿 李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7-1892,共6页
由聚N,N-二乙基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EAEMA)与铁纳米颗粒复合制得的纳米铁基复合材料。纳米铁微球表面钝化形成Fe3O4后,将多巴胺基引发剂修饰在Fe3O4的表面,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将DEAEMA单体聚合在修饰了多巴胺基... 由聚N,N-二乙基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EAEMA)与铁纳米颗粒复合制得的纳米铁基复合材料。纳米铁微球表面钝化形成Fe3O4后,将多巴胺基引发剂修饰在Fe3O4的表面,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将DEAEMA单体聚合在修饰了多巴胺基引发剂的表面获得Fe-g-PDEAEMA复合微球。显微结果表明修饰PDEAEMA后,复合微球的分散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XRD数据表明在纳米铁表面生成了一层Fe3O4壳。利用透光率测定研究了复合微球的p H敏感性,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悬浮性良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沉降,复合微球具有p H敏感性。通过还原降解酸性大红染料,表明Fe-g-PDEAEM复合微球与纳米铁相比,其还原性有所提高,合成的Fe-g-PDEAEMA复合微球可用于氯代烃等氯化物污染的水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聚N N-二乙基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EAEMA)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 fe-g-pdeaema复合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反溶剂结晶法制备掺杂铝粉的复合微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 杨文博 +1 位作者 吕英迪 陶胜洋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4-1734,共11页
纳米铝粉作为高能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含能复合材料领域。然而,制备高球形度铝粉掺杂的复合微球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采用喷雾与反溶剂结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一种制备纳米铝粉与有机分子形成复合功能微球的喷射-结晶途径。通过自主设计... 纳米铝粉作为高能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含能复合材料领域。然而,制备高球形度铝粉掺杂的复合微球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采用喷雾与反溶剂结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一种制备纳米铝粉与有机分子形成复合功能微球的喷射-结晶途径。通过自主设计的内混三流式空气雾化喷嘴,将前驱液雾化成液滴,反溶剂接收浴接收后,溶剂与反溶剂发生快速的相互扩散和传质过程,含能分子模拟物蔗糖八乙酸酯(SOA)在液滴内部析出,将铝粉包裹在内,洗涤干燥后得到铝粉掺杂的复合微球。通过调控合适的雾化、溶剂与反溶剂、添加剂等条件,成功解决了干燥后复合微球球形度低、微球之间相互团聚等现象,最终制备出粒径分布窄、形貌均一、分散性较好、球形度和密实度较高的掺杂铝粉的微球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聚合物添加剂 掺杂 蔗糖八乙酸酯 纳米铝粉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PS/TiO_2复合纳米微球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赵彦保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5,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添加剂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边界膜元素的组成及化学状态 .结果表...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添加剂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边界膜元素的组成及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油酸 / PS/ Ti O2 复合微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失效载荷 .表面分析结果表明 ,复合纳米微球的抗磨作用取决于其摩擦化学反应所生成的含有 Ti O2 及部分添加剂分解产物的复合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PS/TIO2 复合纳米 种子聚合 抗磨性能 液体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热敏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蔡力锋 林旺 +2 位作者 林素英 蔡丽芳 黄旭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8-1430,1436,共4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埃洛石纳米管(HNTs)表面包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制备了HNTs/PNIPAM热敏复合微球。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粒度仪、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复合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复合微球...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在埃洛石纳米管(HNTs)表面包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制备了HNTs/PNIPAM热敏复合微球。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粒度仪、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复合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复合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粒径约为1.8μm,比表面积约为18.2m2/g;其体积相转变温度约为33.6℃,具有热敏性。实验条件下,复合微球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率为99.4%,吸附MB后的复合微球在室温下再生60min后,MB解吸附趋于平衡,进一步在40℃进行解吸附时,微球中MB可以进一步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纳米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热敏 复合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稳定Pickering乳液制备PS/TiO_2纳米管复合微球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方 史铁钧 +2 位作者 周讯 周海鸥 吴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6-1530,共5页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水热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进行了表面改性,并用改性的纳米管为稳定剂,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TiO2纳米管复合微球。采用红外光谱(IR)、光学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HRT...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水热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进行了表面改性,并用改性的纳米管为稳定剂,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TiO2纳米管复合微球。采用红外光谱(IR)、光学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TiO2纳米管以及复合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三相接触角仪测试并优化了TiO2纳米管的表面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当mKH-570/mTiO2=15%时,改性TiO2纳米管表面润湿性最佳,能很好地稳定Pickering乳液聚合,聚合后可以得到壳层为致密均匀TiO2纳米管,核为聚苯乙烯的复合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 水热法 Pickering乳液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VB_(12)的吸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卢月美 巩前明 梁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97-1702,共6页
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微球(CNTs/CTS),并对其进一步炭化、活化制得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CNTs/AC).以此复合微球为吸附材料,探索了其对中分子代表物质VB12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含量70%(w)的复合微球经水蒸... 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微球(CNTs/CTS),并对其进一步炭化、活化制得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CNTs/AC).以此复合微球为吸附材料,探索了其对中分子代表物质VB12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含量70%(w)的复合微球经水蒸气适当活化后球形度好、吸附性能优异,其对VB12的吸附量达23.59mg·g-1,分别是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的5.4和2.7倍.分析表明这是由于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具有发达的中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壳聚糖 复合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米-纳米复合结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凯兵 肖侠 +1 位作者 陈振华 李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98-1402,共5页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为交联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征了高吸油树脂微球的微观形貌,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同时与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树脂的吸油及疏水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球是由许多纳米粒子聚集而成的中空微米级微球;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树脂吸油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到达饱和吸油率所需时间减少;交联剂用量为3%(质量分数)的树脂吸油性能达到最好,对甲苯、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20.78及28.32g/g,4h内对甲苯的吸收基本饱和;而采用悬浮聚合所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对甲苯和三氯甲烷的饱和吸油率分别为11.26、24.18g/g,12h吸油达到饱和;喷雾干燥及悬浮聚合制备的树脂与水的接触角分别为111.14与85.39°,表面能分别为38.10与42.85mJ/m2,采用喷雾干燥制备的高吸油树脂中空微球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喷雾干燥 米-纳米复合结构 中空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SnO_2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利娟 赵彦保 +2 位作者 吴志申 张治军 党鸿辛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7,67,共3页
采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MMA Sn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 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 红外光谱(IR), 热分析 (TG 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 (XRD) 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四球试验机上对其摩擦学行为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 采用原位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MMA Sn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 并通过透射电镜 (TEM), 红外光谱(IR), 热分析 (TG DTA)和X-射线粉末衍射 (XRD) 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四球试验机上对其摩擦学行为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 PMMA SnO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失效负荷, 并推测其抗磨机理是微球的滚动和成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PMMA 核壳结构 种子乳液聚合法 复合 磨机 制备 研究结果 TG X-射线粉末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SiO_2复合微球与其性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卫红 范晓东 +1 位作者 田威 黄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7,21,共5页
以两亲性纳米SiO2为稳定剂构筑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不同尺寸及形貌的聚苯乙烯/纳米SiO2(PS/SiO2)复合微球,并分析了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机理。通过傅里叶变换... 以两亲性纳米SiO2为稳定剂构筑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不同尺寸及形貌的聚苯乙烯/纳米SiO2(PS/SiO2)复合微球,并分析了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机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仪(GPC-MALLS)、热失重分析(TGA)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IBN引发所得复合微球为微米级(0.5μm^2.0μm),而APS引发产物为亚微米级(0.1μm^0.5μm),两者引发所得聚合物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4.780×104g/mol及3.411×105g/mol;复合微球的热性能因纳米SiO2的存在而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苯乙烯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伟国 孙伟航 +4 位作者 曲宗凯 冯晓磊 荣峻峰 陈旭 杨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6-1221,共6页
以硅藻土为原料,通过镁热还原反应得到多孔硅,进一步利用砂磨得到纳米多孔硅,然后通过球磨将其与片状石墨和沥青均匀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造粒,高温煅烧后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对所得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以硅藻土为原料,通过镁热还原反应得到多孔硅,进一步利用砂磨得到纳米多孔硅,然后通过球磨将其与片状石墨和沥青均匀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造粒,高温煅烧后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对所得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较高的可逆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为790 mA·h/g,容量保持率可达96.7%)及较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 多级缓冲结构 纳米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制备PS/SiO_2复合纳米微球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段春英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平余 张治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9-472,共4页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 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 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MMA、PS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微球粒径约15nm,颗粒较均匀,并且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辐射 制备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纳米 摩擦性能 核壳结构 纳米润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PSt/T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志申 赵彦保 +2 位作者 周静芳 张治军 党鸿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Oleate/PSt/TiO 2 nanosphere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seeding polymeriz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TEM、FTIR、DSC and TGA. The antiwear ability of the oleate/PSt/TiO 2 nanospheres as additives in base oil was evaluat... Oleate/PSt/TiO 2 nanosphere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seeding polymeriz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TEM、FTIR、DSC and TGA. The antiwear ability of the oleate/PSt/TiO 2 nanospheres as additives in base oil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oleate/PSt/TiO 2 nanosphere composites have good wear and extreme pressure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复合纳米 种子聚合 摩擦学性能 二氧化钛 制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天江 赵燕红 +1 位作者 程辰 曹荣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0,81,共6页
针对长庆低渗透油藏特点,提出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2-巯基苯甲酸、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等为原料制备聚合物微球,以烷醇酰胺聚氧乙烯聚醚磺酸盐与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针对长庆低渗透油藏特点,提出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2-巯基苯甲酸、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等为原料制备聚合物微球,以烷醇酰胺聚氧乙烯聚醚磺酸盐与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为原料制得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微球混合液的油水界面张力,考察了聚合物微球与混合液的调驱性能,优选了复合调驱注入方式,并在安塞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为50~300 nm,具有水化膨胀特性,膨胀倍数为20~100倍。微球在水化膨胀过程中产生聚集特性,分散性、球形度均较好,且粒径呈高斯正态分布。表面活性剂适宜用量为3 g/L。聚合物微球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混合液黏度增大,微球分散相颗粒屏蔽了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以及形成胶束的能力,导致油水界面张力降幅变小,不利于表面活性剂驱油。聚合物微球溶液对岩心的封堵性较好,微球质量浓度大于4 g/L时的封堵率约80%。体积比为1∶1的聚合物微球与表面活性剂段塞式注入岩心的驱油效果好于二者混合式注入。该体系在安塞油田现场的应用效果显著,累计增油357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复合调驱 提高采收率 安塞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油酸/氟化镧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抗磨性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治华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油酸/氟化镧复合纳米微球,通过TEM、XRD、FTIR、TG-DTA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30nm,作为新型...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油酸/氟化镧复合纳米微球,通过TEM、XRD、FTIR、TG-DTA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30nm,作为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 制备 表征 聚苯乙烯 油酸 氟化镧 核壳结构 抗磨性能 润滑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乳胶微球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鲲 李守平 +2 位作者 崔陇兰 毛卫民 吴其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4-57,4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聚合物乳胶纳米复合微球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分类、纳米复合机理、材料性能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其在未来工业中的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 导电聚合物 纳米复合乳胶 聚苯胺 聚吡咯 无机物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法制备多孔纳米Fe3O4/SiO2复合磁性微球及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伊希斌 沈晓冬 +1 位作者 崔升 李永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了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金属氯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将Fe3O4纳米颗粒分散于SiO2基体中的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并用超临界干燥法对其进行干燥。利用X线衍... 为了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金属氯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将Fe3O4纳米颗粒分散于SiO2基体中的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并用超临界干燥法对其进行干燥。利用X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和振动试样磁场计(VS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包覆完好、性能优良、分散性良好,制备颗粒的粒径为30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84.09 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SiO2 复合气凝胶颗粒 超临界干燥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月美 巩前明 +3 位作者 卢方平 梁吉 聂庆东 张秀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3-688,共6页
采用悬浮聚合、炭化、活化制得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而后利用重氮盐偶合法将对氨基苯磺酸接枝到此复合微球上,得到磺化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将其用于吸附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磺化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 采用悬浮聚合、炭化、活化制得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而后利用重氮盐偶合法将对氨基苯磺酸接枝到此复合微球上,得到磺化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将其用于吸附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磺化碳纳米管/活性炭复合微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洁,中孔发达,并且接枝有对氨基苯磺酸.此复合微球对LDL的吸附量随着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碳纳米管加入量为45%(w)时,LDL吸附量达6.564mg·g-1,是未添加碳纳米管的3.3倍.此复合微球在作为血液灌流LDL吸附剂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复合 磺化 低密度脂蛋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纳米晶-BaSO_4复合荧光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轶 张皓 +1 位作者 王春雷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63-2568,共6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层修饰技术在水溶性荧光CdTe纳米晶表面先后包覆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从而在纳米晶外表面引入—SO4-反应位点,以—SO4-为活性中心进一步制备了包覆CdTe纳米晶的BaSO4复合荧光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 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层修饰技术在水溶性荧光CdTe纳米晶表面先后包覆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从而在纳米晶外表面引入—SO4-反应位点,以—SO4-为活性中心进一步制备了包覆CdTe纳米晶的BaSO4复合荧光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复合微球的尺寸及组成.由于BaSO4的保护,CdTe-BaSO4复合微球荧光的耐酸性比CdTe原液的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表面修饰 硫酸钡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PSt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莉 韩兆让 +2 位作者 赵吉丽 李玉 刘春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802,共5页
用St ber方法合成了SiO2纳米微球,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SiO2纳米微球为核,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该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单分散性好.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合成不同大小的复合微球.对两种微球的形貌、尺寸、所携带... 用St ber方法合成了SiO2纳米微球,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SiO2纳米微球为核,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该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单分散性好.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合成不同大小的复合微球.对两种微球的形貌、尺寸、所携带官能团及表面元素变化情况进行了表征,讨论了SiO2纳米微球用量、乳化剂用量与反应介质配比等因素对SiO2/PSt纳米复合微球粒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PSt 纳米复合 单分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纳米微球填充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波 卢子兴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73,共9页
中空纳米微球可作为复合材料填充体使用.与相同粒径下的实心纳米颗粒相比,中空纳米微球密度更低,存在表/界面应力效应的面积更大,由此导致的不同力学行为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目的是研究表/界面应力对中空纳米微球填充复合材料力学行为... 中空纳米微球可作为复合材料填充体使用.与相同粒径下的实心纳米颗粒相比,中空纳米微球密度更低,存在表/界面应力效应的面积更大,由此导致的不同力学行为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目的是研究表/界面应力对中空纳米微球填充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广义自洽原理,利用考虑表/界面应力影响的四相球模型导出了中空纳米微球填充复合材料在单向载荷作用下的弹性场,获得了纳米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闭合形式解.然后,分析了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尺度相关性.算例结果表明,有效弹性常数和环向应力与经典解答不同,取决于表/界面性能、纳米中空微球粒径和壁厚.该结论对于中空纳米微球复合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中空纳米 表/界面效应 尺度相关性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