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能化合物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泽山 庞爱民 +1 位作者 何金选 雷晴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从提升固体推进剂能量的技术途径出发,通过提高燃烧反应放热量、热能转化效率、固含量与燃烧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固体推进剂对含能氧化剂、含能黏合剂、金属燃料和含能增塑剂的结构性能需求。与炸药需求不同,固体推进剂含能组分的发展策... 从提升固体推进剂能量的技术途径出发,通过提高燃烧反应放热量、热能转化效率、固含量与燃烧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固体推进剂对含能氧化剂、含能黏合剂、金属燃料和含能增塑剂的结构性能需求。与炸药需求不同,固体推进剂含能组分的发展策略更注重化合物的有效氧含量、氢元素含量、质量生成焓等性能。贯通适用于固体推进剂的含能化合物的高通量设计、合成与应用评价研发流程,挖掘并突破CHNO类含能化合物的潜力与分子体系的局限性,加速新型含能化合物的研发效率是固体推进剂含能化合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含能化合物 氧化剂 黏合剂 燃料 增塑剂 比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文杰 唐璐 +2 位作者 陆继长 刘江平 罗永明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5-746,共12页
控制与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催化氧化法因其低温、高效以及副产物无毒害等特点成为去除VOCs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钙钛矿型氧化物(ABO_(3))是催化氧化VOCs的高效稳定催化剂。为了提高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催... 控制与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催化氧化法因其低温、高效以及副产物无毒害等特点成为去除VOCs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钙钛矿型氧化物(ABO_(3))是催化氧化VOCs的高效稳定催化剂。为了提高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必要针对性地分析钙钛矿型氧化物的设计,以去除不同类型的VOCs。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氧化VOCs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钙钛矿型氧化物在VOCs催化氧化中不同的设计策略,包括形貌调控、A位和B位取代、缺陷工程和负载型钙钛矿催化剂,阐明了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催化性能与其材料组成、形貌、表面性质(氧物种、缺陷)和本身性质(氧空位浓度、晶格结构)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VOCs催化氧化的反应机制和降解途径,并展望了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机制研究的前景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钙钛矿型氧化物 结构设计 催化氧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猪肉脯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王岸娜 崔启含 吴立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7-266,共10页
该文以3D打印制备的猪肉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贮藏温度(25、35、45、55℃)和不同贮藏时间(0、3、6、9、16、23、30、37、44 d)条件的理化指标、蛋白氧化指标、脂质水解氧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及贮藏温... 该文以3D打印制备的猪肉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贮藏温度(25、35、45、55℃)和不同贮藏时间(0、3、6、9、16、23、30、37、44 d)条件的理化指标、蛋白氧化指标、脂质水解氧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及贮藏温度升高,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L^(*)、a^(*)、b^(*)呈下降趋势(P<0.05);羰基含量、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呈上升趋势(P<0.05);55℃贮藏条件下游离巯基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二酪氨酸相对荧光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趋势。45℃贮藏30 d与55℃贮藏23 d时,酸价分别为4.13、4.25 mg/g,已超出安全标准;二酪氨酸相对荧光强度在贮藏结束时分别为贮藏0 d时的171%、173%、203%、344%。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共检测出23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有19种关键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在贮藏后期的高温样品中生成较多,对产品品质影响较大。3D打印猪肉脯贮藏温度宜低于35℃,此条件下产品氧化,水分流失等速度较缓,更有利于产品品质保持。研究结果为3D打印制备的猪肉脯产品贮藏条件与品质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猪肉脯 贮藏品质 蛋白氧化 脂质水解氧化 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化合物对动物应激缓解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邢媛媛 陈宇 +1 位作者 郑彦楷 李大彪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0-2118,共9页
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海藻和微生物中,具有安全、高效、毒副作用小、残留少等优点,在食品、医药、保健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糖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 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海藻和微生物中,具有安全、高效、毒副作用小、残留少等优点,在食品、医药、保健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糖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有益菌在肠道中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从而缓解动物的免疫应激。此外,多糖类化合物可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和氧自由基水平,从而缓解动物的氧化应激,较少应激对畜禽生长性能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糖类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免疫应激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开发安全、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类化合物 免疫应激 氧化应激 缓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环氧丙烷调控四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CVOCs催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桂林 陈英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1,207,共9页
利用助凝剂1,2-环氧丙烷(PO)对Cu_(a)ZrCeTiO_(x)催化剂进行设计与优化,考察了P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参数为PO添加质量为7.5 g、老化时间为24 h、老化温度为60℃、焙烧温度为500℃。以二氯甲烷为处理对象,在4... 利用助凝剂1,2-环氧丙烷(PO)对Cu_(a)ZrCeTiO_(x)催化剂进行设计与优化,考察了P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优参数为PO添加质量为7.5 g、老化时间为24 h、老化温度为60℃、焙烧温度为500℃。以二氯甲烷为处理对象,在40 h的测试时间中,整体转化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且尾气的CO_(2)选择性下降幅度较小,依然具备较强的深度催化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挥发性有机废气 催化氧化 1 2-环氧丙烷 Cu_(a)ZrCeTiO_(x)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WC复合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与扩散分析
6
作者 李德元 孙继博 +2 位作者 李光全 张楠楠 祝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目的】碳钢因其较差的抗氧化性能,在高温工况下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Ni-Al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实际工业领域应用众多。针对含有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涂层,研究其高温抗氧化涂层的进一步应用,提... 【目的】碳钢因其较差的抗氧化性能,在高温工况下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Ni-Al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实际工业领域应用众多。针对含有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涂层,研究其高温抗氧化涂层的进一步应用,提高碳钢的高温使用寿命,拟在碳钢表面制备Ni-Al反应改性涂层。【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碳钢基体上制备Ni-WC涂层,随后在其上利用电弧喷涂制备Al涂层,在800℃不同时间扩散处理下使得涂层内的Ni-Al发生反应,以得到金属间化合物并增强其高温抗氧化性能。通过记录氧化增重曲线测试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在高温氧化过程中Al/Ni-WC复合涂层在Al/Ni界面处原位生成了富铝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Al/Ni-WC涂层经800℃扩散处理过程中,首先形成富Al的NiAl 3,且其表面Al原子与大气中的氧原子反应形成了Al_(2)O_(3)。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在Al/Ni界面形成的NiAl 3相转变为抗高温氧化能力更优异的Ni_(2)Al_(3)相,两种Ni-Al金属间化合物本身具有高熔点和高温抗氧化性能,且在Al/Ni-WC复合涂层表面形成的Al_(2)O_(3)减缓了氧原子的扩散过程。Al/Ni-WC复合涂层试件的扩散层厚度随着扩散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类似线性增长趋势。经800℃扩散处理后,Al/Ni-WC涂层中NiAl 3层的增厚速率较快,且在加热10 h后原位反应生成了更厚的Ni_(2)Al_(3)层。经800℃扩散处理20 h后,经过原位反应得到了比NiAl 3层稍厚一些的Ni_(2)Al_(3)层。由于Ni_(2)Al_(3)层熔点更高且更稳定,因而经过800℃扩散处理后的Al/Ni-WC涂层具有更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经900℃/50 h扩散处理后的Al/Ni-WC涂层经循环氧化后存在陶瓷相Al_(2)O_(3)、WC和NiAl相,在陶瓷相和NiAl相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测得不同扩散时间下Al/Ni-WC涂层的扩散层厚度,得到了Ni和Al之间的扩散关系式,其扩散反应动力指数为0.79045,复合涂层对碳钢基体的保护作用明显提高。【结论】在氧化过程中形成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Al_(2)O_(3)膜与涂层中原有WC相的共同作用下碳钢基体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氧化增重实验可知,在Ni层中增加陶瓷相以后,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高温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碳钢基体,因而对碳钢基体的保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碳钢 原位生成 Al/Ni-WC复合涂层 Al/Ni界面 高温抗氧化性能 Ni-Al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体系氧化诱导下猪肉蛋白质与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雯 杨柳 +2 位作者 谢心蕊 李保国 王欣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3-462,473,共11页
采用Fenton氧化体系(Fendon oxidation system,FOS)研究了不同氧化水平(0、1、5、10、20 mmol/L H_(2)O_(2))下猪背最长肌的蛋白质及脂质的氧化作用及其与品质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氧化程度的升高,猪背最长肌的离... 采用Fenton氧化体系(Fendon oxidation system,FOS)研究了不同氧化水平(0、1、5、10、20 mmol/L H_(2)O_(2))下猪背最长肌的蛋白质及脂质的氧化作用及其与品质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氧化程度的升高,猪背最长肌的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S23(自由水比例)、L^(*)、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TBARS(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值、羰基含量等均显著增加,而a^(*)、b^(*)、硬度、咀嚼性、黏性、表面疏水性先增加后降低,S22(不易流动水比例)、巯基含量、弹性、回复性、内聚性均减小;典型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变化显著,二聚体(2-戊酮D、2-丁酮D)、杂环类化合物(2,6-二甲基吡嗪、吡啶)及酸类(乙酸)物质增多。相关性分析表明,肉品品质变化是脂质和蛋白交互氧化的结果,脂质和肌原纤维蛋白氧化进一步导致了样品保水性的降低,色泽、风味和质构的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背最长肌 Fenton氧化体系 脂质氧化 蛋白氧化 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抑菌活性及体外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邱谦 桑锐 +5 位作者 王巍 刘馨蔓 于明弘 刘晓童 于天 张雪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9-198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鸡胚成纤维细胞(DF-1)损伤模型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桑白皮、黄芩、蒲公英、甘草等10味中药制备中药复方呼宁散,牛津杯法测定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鸡胚成纤维细胞(DF-1)损伤模型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桑白皮、黄芩、蒲公英、甘草等10味中药制备中药复方呼宁散,牛津杯法测定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TTC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核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CCK-8法检测LPS和呼宁散对DF-1细胞的毒性,建立LPS诱导的DF-1细胞损伤模型并给药,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关键蛋白表达量,相关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Keap1/Nrf2信号通路中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关键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鸡肺源大肠杆菌对呼宁散呈中度敏感,且MIC为250 mg·mL^(-1),MBC为500 mg·mL^(-1);呼宁散可抑制鸡肺源大肠杆菌的生长,提高细菌培养液中AKP、可溶性蛋白和核酸含量。在细胞试验中,呼宁散可降低LPS诱导的DF-1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含量,抑制TLR4、NF-κB p65蛋白的过度表达;呼宁散可降低LPS诱导的DF-1细胞ROS和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和GSH含量,进一步提高Nrf2、NQO1、HO-1蛋白的表达量,抑制Keap1蛋白的过度表达。中药复方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并且可通过调控TLR4/NF-κB和Keap1/Nrf2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对LPS诱导的DF-1细胞损伤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呼宁散 鸡肺源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文霞 唐玉朝 +4 位作者 尹翠琴 王坤 伍昌年 张良霄 高和气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2,共6页
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必需元素之一,高氟或低氟的摄入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简述了金属氧化物的除氟机理,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的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化并归纳... 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必需元素之一,高氟或低氟的摄入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简述了金属氧化物的除氟机理,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的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化并归纳了改性金属氧化物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共存离子、反应温度对改性金属氧化物除氟效果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改性金属氧化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机理 金属氧化物 掺杂改性 复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及不同形态银化合物对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 europaea的胁迫效应
10
作者 王鑫凤 黄亚惠 +1 位作者 唐珠 杨新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68,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纳米银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及不同形态银化合物对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 europaea的抑制效应,并揭示其对N.europaea的胁迫机制,为评估AgNPs及其在环境中转化形成银化合物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方...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纳米银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及不同形态银化合物对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 europaea的抑制效应,并揭示其对N.europaea的胁迫机制,为评估AgNPs及其在环境中转化形成银化合物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将AgNPs和不同形态的银化合物加入N.europaea培养液,培养12 h后收集菌体,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菌体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邻苯三酚法测定抗氧化酶,即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在AgNPs和Ag^(+)、Ag_(2)O、Ag_(2)SO_(4)、Ag_(2)CO_(3)、AgCl各自对应的EC_(80)胁迫下,N.europaea细胞形态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84.4μg·L^(-1)AgNPs和10.11μg·L^(-1)Ag_(2)SO_(4)胁迫下N.europaea细胞受损明显,而203.37μg·L^(-1)Ag_(2)CO_(3)处理下N.europaea细胞形态几乎无影响;但在AgNPs和不同形态银化合物胁迫下,N.europaea胞内MDA和LDH含量与不添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CK)相比仅轻微上升,菌株细胞膜没有渗漏;与CK相比,各处理组在EC_(80)胁迫下,N.europaea胞内ROS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Ag_(2)SO_(4)处理组中胞内ROS水平最高,为CK的23.17倍;在AgNPs和Ag^(+)、Ag_(2)O、Ag_(2)SO_(4)、Ag_(2)CO_(3)、AgCl各自对应的EC_(80)胁迫下,N.europaea细胞的SOD和CAT活性相对于CK均显著升高(P<0.05),Ag^(+)处理组中N.europaea细胞的SOD活性最高,为CK的2.23倍,Ag_(2)O处理组N.europaea细胞的CAT活性最高,为CK的6.07倍;为抵御氧化胁迫,与CK相比,各处理组中N.europaea胞内GSH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AgNPs在水环境中可能转化形成的Ag^(+)、Ag_(2)O、Ag_(2)SO_(4)、Ag_(2)CO_(3)、AgCl等形态均可导致N.europaea出现氧化应激现象,评估AgNPs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环境风险应该考虑其在污水中不同赋存形态带来的胁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银化合物 氨氧化细菌 氧化应激 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敖畅 张新妙 +1 位作者 栾金义 王雅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6,共5页
探讨了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重点总结了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策略和光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能带结构、晶相结构和操作条件等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展望了光催化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光催化 有机废水 光催化材料 氧化 废水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化合物改性球形ADN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屈炜宸 晏嘉伟 +6 位作者 夏文韬 李磊 杜芳 吴鹏 林昱辉 何健明 陶博文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改善ADN的吸湿性,研究采用乳液法和液相法分别将疏水性胺基化合物油胺、4-氟苄胺接枝在球形ADN(PADN)表面制备改性球形ADN(PMADN-1和PMADN-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P... 为改善ADN的吸湿性,研究采用乳液法和液相法分别将疏水性胺基化合物油胺、4-氟苄胺接枝在球形ADN(PADN)表面制备改性球形ADN(PMADN-1和PMADN-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PADN,PMADN-1和PMADN-2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干燥器平衡法对其进行了吸湿性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胺基化合物油胺、4-氟苄胺成功接枝于球形PADN,改性球形PMADN-1和PMADN-2的球形形貌未被破坏,热分解温度由ADN原料的196.3℃分别提升至198.3℃和200.7℃、撞击感度由17.95 J提升至24.35 J和28.80 J(平均值)。在25℃、57%RH下放置144 h后改性球形PMADN-1和PMADN-2的吸湿率为1.37%、1.07%,相较于ADN原料分别降低74.95%和80.44%,且无板结现象、表面无液态水出现,显示出优异的防吸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酰胺铵 固体推进剂 胺基化合物改性 氧化剂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油添加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13
作者 彭静娜 杞廷美 +3 位作者 张月江 付晓萍 林奇 包媛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5,共9页
为研究澳洲坚果油、牛油果油按比例添加到核桃油中的氧化稳定性,以过氧化值、酸价为评价指标,筛选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植物油脂。以澳洲坚果油为研究对象,按质量分数10%、20%、30%、40%与核桃油复配,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不同储藏阶段... 为研究澳洲坚果油、牛油果油按比例添加到核桃油中的氧化稳定性,以过氧化值、酸价为评价指标,筛选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植物油脂。以澳洲坚果油为研究对象,按质量分数10%、20%、30%、40%与核桃油复配,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不同储藏阶段复配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及同步荧光指标,评价澳洲坚果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60℃加速氧化过程中,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显著高于牛油果油(P<0.05),加速氧化结束时澳洲坚果油POV值为(0.83±0.12)mmol/kg,酸价为(0.34±0.00)mg/g。复配植物油脂与空白组相比,40%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组合效果最好,过氧化值为(10.17±0.31)mmol/kg,酸价为(0.28±0.05)mg/g,羟自由基清除率为(39.29±0.77)%,总还原力为0.234±0.003,荧光光谱显示随着澳洲坚果油添加量增加300~350nm处的荧光强度下降幅度减弱,添加澳洲坚果油可以有效提高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延长核桃油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复配调和 氧化稳定性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对PFAS的电化学去除性能
14
作者 张森崇 吕继涛 +3 位作者 王森 吕继磊 王少龙 王亚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4,共11页
采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以铌片作为基底,制备了6种不同硼掺杂量的掺硼金刚石(Nb/BDD)电极,探究了不同硼掺杂量对Nb/BDD电极电化学性能及氧化全氟辛酸(PFOA)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全氟及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s)的电化学去除... 采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以铌片作为基底,制备了6种不同硼掺杂量的掺硼金刚石(Nb/BDD)电极,探究了不同硼掺杂量对Nb/BDD电极电化学性能及氧化全氟辛酸(PFOA)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全氟及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s)的电化学去除.结果表明,随着硼掺杂量的增加,Nb/BDD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速率逐渐增加,但薄膜质量下降,导致其脱落率增加.以Na_(2)SO_(4)作为电解质,在30 mA/cm^(2)电流密度下,以Nb/BDD电极为阳极在120 min内使PFOA的降解率达到78.3%,矿化率在240 min内达到78.1%.在6种不同硼掺杂量的Nb/BDD电极中,中低掺杂的Nb/BDD电极对PFOA具有更高的降解和矿化能力,说明通过调控BDD的硼掺杂量可实现PFAS的高效电化学去除.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PFOA的电化学降解遵循碳链逐级去除的规律,其中,阳极与污染物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是降解的关键起始步骤.通过对不同链长全氟磺酸(PFSA)和全氟羧酸(PFCA)的电化学降解发现,碳链长度与PFAS的降解率和矿化率呈正比,因此,降解产生的短链产物是限制PFAS彻底矿化的主要原因.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短链和超短链PFAS的高效去除,以满足通过电化学技术实现PFAS完全无害化处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掺硼金刚石电极 电化学氧化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常温精脱硫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植龙 杨超 +3 位作者 苏哲林 王业双 梁美生 樊惠玲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4-1803,共10页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煤制气、沼气、天然气等工艺气体中。硫化氢不仅会腐蚀管道、毒化下游催化剂,而且危害人类健康,即使微量硫化氢也会致人死亡。此外,当硫化氢排放进入空气中其氧化产物二氧化硫会导...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煤制气、沼气、天然气等工艺气体中。硫化氢不仅会腐蚀管道、毒化下游催化剂,而且危害人类健康,即使微量硫化氢也会致人死亡。此外,当硫化氢排放进入空气中其氧化产物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后者会严重危害植被并污染地下水。因此,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维持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行,各种工艺气体中的硫化氢必须进行深度去除。氧化锌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脱硫剂,在工业生产中作为把关脱硫剂使用。常温下氧化锌脱除硫化氢更具有热力学优势,能将各种工艺气体中的硫化氢质量浓度降低至0.1mg/m^(3)以下,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种工艺和环保法规对原料气中硫化氢含量的要求。但受反应动力学影响,氧化锌常温脱硫活性非常低。为了提高氧化锌常温脱硫活性,适应日渐严格的环保法规及新兴工艺技术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对原料气中硫化氢含量的要求,总结了氧化锌脱硫过程中可能的脱硫机理,概述了晶粒尺寸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晶格缺陷、异质结构和相对湿度等主要因素对脱硫性能的影响机制,综述了负载型和多孔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使用后废脱硫剂的再生状况,以期为脱硫剂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脱硫 机理 孔隙结构 复合型脱硫剂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药物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16
作者 封潇添 马剑雄 +12 位作者 王岩 申佳慧 周丽芸 李奕扬 孙亚迪 董本超 李岩 杨培川 李光 马天成 崔洪伟 王祺钰 马信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1-749,共9页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给我国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肾虚和氧化应激分别是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中骨质疏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众多补肾药物具有通过调节Nrf2、Wnt/β-Catenin、TRAF6/c-Src/PI3K等信号...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给我国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肾虚和氧化应激分别是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中骨质疏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众多补肾药物具有通过调节Nrf2、Wnt/β-Catenin、TRAF6/c-Src/PI3K等信号通路保护成骨相关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或降低破骨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抑制骨吸收的功效。该文首先对氧化应激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阐述,并系统介绍了补肾中药和复方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目前有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不足之处,皆在为补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肾虚 氧化应激 补肾药 补肾中药复方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硼金刚石电极电化学氧化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鹏 孙海铭 +2 位作者 赵劲飞 廖结安 杨丙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5,61,共7页
详细介绍了BDD电极的结构特征、电化学氧化机理,以及其在处理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BDD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展望了BDD电极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电极性能、降低成本,以及探索新型... 详细介绍了BDD电极的结构特征、电化学氧化机理,以及其在处理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BDD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展望了BDD电极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电极性能、降低成本,以及探索新型复合系统以提高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BDD)电极 阳极材料 电化学高级氧化 有机物氧化 工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夏季羰基化合物来源及其对大气氧化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杨雪 赵世阳 +3 位作者 张根 胡书豪 王金鹤 朱超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3,共13页
羰基化合物在大气光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大气自由基丰度、大气氧化性强度以及臭氧(O_(3))光化学反应产率.通过对2022年8月临沂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及相关物种外场观测,结果发现甲醛(HCHO)体积分数φ(HCHO)和乙醛(CH3CHO)体积分数φ(C... 羰基化合物在大气光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大气自由基丰度、大气氧化性强度以及臭氧(O_(3))光化学反应产率.通过对2022年8月临沂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及相关物种外场观测,结果发现甲醛(HCHO)体积分数φ(HCHO)和乙醛(CH3CHO)体积分数φ(CH_(3)CHO)分别为(4.95±2.01)×10^(−9)和(3.34±1.40)×10^(−9).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二次生成是HCHO和CH3CHO主要来源,分别贡献其总体积分数的34.28%和35.95%.用基于观测约束的模式(Observation-Based Model,OBM)分析发现影响甲醛二次净生成速率的主要前体物为生物源烯烃和人为源烯烃(主要是正丁烯、乙烯和丙烯).影响乙醛二次净生成速率的主要前体物是人为源烯烃(正丁烯和丙烯)、烷烃(正己烷和正丁烷)和苯.烯烃类物质是影响临沂市羰基化合物体积分数水平的关键前体物物种.羰基化合物对大气氧化性的贡献最强,占比高达为74.64%.本研究强调了烯烃对羰基化合物污染的重要影响,并指出光化学污染日,羰基化合物对大气氧化性的重要作用,对未来国内外中小城市羰基化合物污染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OBM模型 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 关键前体物 大气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人参对机体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19
作者 陈卉 郭衬衬 +5 位作者 潘雅琪 边爽 吉文鑫 龙超良 石永平 汪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9,共13页
探究复方人参(compound ginseng,CGS)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构建小鼠密闭缺氧模型、亚硝酸钠中毒模型、急性脑缺血模型以及全心缺血缺氧模型,观察CGS对小鼠的存活时间、喘气时间、喘气次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 探究复方人参(compound ginseng,CGS)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构建小鼠密闭缺氧模型、亚硝酸钠中毒模型、急性脑缺血模型以及全心缺血缺氧模型,观察CGS对小鼠的存活时间、喘气时间、喘气次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力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活力。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CGS的抗缺氧相关机制,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网络药理学筛选所得CGS活性成分与机体靶点之间的亲和性,检测小鼠体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CGS可以显著延长密闭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和全心缺血缺氧实验小鼠的存活时间以及急性脑缺血实验的喘气时间和喘气次数;CGS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LDH和CK活力,提升SOD、GSH-Px活性。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出226条CGS抗缺氧通路,其中关键通路有HIF-1α通路;密闭缺氧实验结果证实CGS可以显著提升HIF-1α表达,下调VEGF表达。综上,CGS具有耐缺氧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激活HIF-1α/VEGF通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氧利用率,增强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人参 抗缺氧 缺血性缺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耐热氧老化性能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露露 刘小红 +4 位作者 石红义 虞锦洪 李紫媛 王小飞 张凡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氧老化后的耐热性能会大幅下降,导致以其为原料的制品性能变差,使用寿命变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改善EPDM耐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分别从选择高耐热性EPDM基体、与耐热橡胶复配和添加防老剂3种主要途径来介绍... 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氧老化后的耐热性能会大幅下降,导致以其为原料的制品性能变差,使用寿命变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改善EPDM耐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分别从选择高耐热性EPDM基体、与耐热橡胶复配和添加防老剂3种主要途径来介绍提高EPDM耐热氧老化性能的方法,并对未来改善EPDM耐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方向作出了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热氧老化 耐热橡胶 防老剂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