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基催化剂催化CO还原NO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书宁 李巧艳 +3 位作者 王梦雪 周宇璇 薛晶 梁美生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72-590,共19页
钢铁厂工业烟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以及氧气、水蒸气等对催化剂有毒害的组分。CO-SCR(CO-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旨在通过催化剂作用将CO和NO同时去除,并且需要保证催化剂在烟气温度下、在... 钢铁厂工业烟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以及氧气、水蒸气等对催化剂有毒害的组分。CO-SCR(CO-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旨在通过催化剂作用将CO和NO同时去除,并且需要保证催化剂在烟气温度下、在有毒气氛下保持高活性。为此,系统地讨论了近年来用于CO-SCR反应的铁基催化剂,通过介绍不同形貌结构催化剂的特点及活性,从增加催化剂缺陷的方法和优点、贵金属掺杂对催化剂的改性效果、载体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客观地总结了不同铁基催化剂在CO-SCR反应中的优缺点,然后分析了CO-SCR反应性能与不同铁基催化剂间的构效关系,并探讨了铁基催化剂及其改性催化剂作用下的CO-SCR反应机理。最后,通过分析实际烟气条件和铁基催化剂在无氧或者低浓度氧条件下的适用性,对铁基催化剂的合理设计、低温CO-SCR活性的提升和抗氧中毒能力的提高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去除 CO-SCR fe催化剂 fe催化剂改性 fe基催化剂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基催化剂催化甲醛氧化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荆湄赞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26,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铈、贵金属铈基催化剂和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铈基催化剂在甲醛催化氧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影响铈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如载体的结构与性质、贵金属和过渡金属的种类及结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催化剂... 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铈、贵金属铈基催化剂和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铈基催化剂在甲醛催化氧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影响铈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如载体的结构与性质、贵金属和过渡金属的种类及结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等。结合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阐明了铈基催化剂催化甲醛氧化反应机理,为设计高性能甲醛催化氧化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氧化 反应机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和N_(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明淑君 李新楠 +4 位作者 庞磊 苏长罗 程春晖 杨小东 李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是减少N_(2)O排放的最具潜力的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均依赖于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为实现NO_(x)和N_(2)O的同步高效去除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路径。综述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探讨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拓扑结构、助剂金属掺杂,以及反应环境中共存气体对其理化性质、NH_(3)-SCR活性和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具体而言,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Fe物种形成与分布受到制备方法和分子筛拓扑结构的显著影响。助剂金属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含量,还能改善Fe物种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此外,共存气体(如NO、O_(2)和H2O)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N_(2)O分解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催化剂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分子筛催化剂 NH_(3)-SCR N_(2)O直接催化分解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基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机理
4
作者 李贵贤 李金莲 +3 位作者 邵婷娜 李晗旭 田涛 董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8,329,共13页
苯羟基化制苯酚是C—H键向C—O键转化及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该文论述了钒基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以钒活性中心为主线,着重从自由基、非自由基和双催化活性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了双催化活性中心催化... 苯羟基化制苯酚是C—H键向C—O键转化及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该文论述了钒基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以钒活性中心为主线,着重从自由基、非自由基和双催化活性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了双催化活性中心催化剂高效催化的本质和重要性。提出此类催化体系及催化机理能够解决苯环上C—H键难活化和苯酚的深度氧化等问题,是经济与安全并存的苯酚合成方法,依托已有的催化反应机理,开发更稳定且高性能的催化剂,以促进烃类有机化合物资源利用的原始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反应机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基催化剂上CO_(2)辅助丙烷脱氢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倩 聂小娃 +1 位作者 丁凡舒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2,共13页
Pt基双金属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CO_(2)在Pt基催化剂上辅助丙烷脱氢的微观反应机理与优势能量路径尚不明确,为此,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Pt(111)表面及Pt3Mn(111)表面上丙烷直接脱氢反应(PDH)及CO_(2)辅助丙烷... Pt基双金属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丙烷脱氢催化剂,CO_(2)在Pt基催化剂上辅助丙烷脱氢的微观反应机理与优势能量路径尚不明确,为此,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Pt(111)表面及Pt3Mn(111)表面上丙烷直接脱氢反应(PDH)及CO_(2)辅助丙烷脱氢反应(CO_(2)-ODH)的反应网络与关键步骤。计算结果表明:CO_(2)的加入可以降低PDH速控步骤的能垒,对于消耗表面H有利,促进了丙烷脱氢反应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丙烯,从而改变了反应路径和反应动力学;CO_(2)在消除积炭反应中的能垒较高,但是Mn的引入有利于CO_(2)消除积炭。此外,第二金属组分Mn的引入,不但有利于产物丙烯脱附,还提高了C—C裂解能垒,从而提高了丙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二氧化碳 辅助 Pt催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过程中氧析出反应的机理及铱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雪 王意波 +4 位作者 王显 祝建兵 葛君杰 刘长鹏 邢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628,共13页
可持续能源的迅速发展,使绿色清洁的氢能源成为热点。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可高效生产高纯度氢气。IrO_(2)作为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槽阳极氧析出反应(OER)的商用电催化剂,既能在强酸性、高强度腐蚀条件下保持稳... 可持续能源的迅速发展,使绿色清洁的氢能源成为热点。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可高效生产高纯度氢气。IrO_(2)作为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槽阳极氧析出反应(OER)的商用电催化剂,既能在强酸性、高强度腐蚀条件下保持稳定,又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由于Ir的稀缺性和昂贵的价格,提高Ir基催化剂的OER活性,开发低Ir催化剂就显得至关重要。对其反应机理的认知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设计优异的OER催化剂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从OER机理出发,对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吸附物逸出机理(AEM)和晶格氧逸出机理(LOER)两种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随后,根据所提出的这两种机理,介绍了OER催化剂设计的基本准则,即调控Ir基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改善反应中间物种在催化活性位点上的吸附能,从而提高OER催化活性。并从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形貌控制、载体材料3个方面简单概述了最近OE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OER催化剂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 氧析出反应 Ir催化剂 吸附物逸出机理 晶格氧逸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O反应Fe基催化剂活化与活性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晨亮 温媛 +1 位作者 赫文秀 刘全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3,共7页
Fe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易得、操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物相复杂、活性相不确定、反应性能有待提升等诸多缺点也是Fe基催化剂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Fe基催化剂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反应(FTO)的研究进展,... Fe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易得、操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物相复杂、活性相不确定、反应性能有待提升等诸多缺点也是Fe基催化剂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Fe基催化剂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反应(FTO)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活化过程、辨析了活性相对FTO反应性能的影响。指出活化过程与气氛直接相关,且整体呈现由表相向体相递进反应的趋势。还原气中含CO时,催化剂表相会生成活性物相FexC,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发生ε-Fe_(2)C→ε′-Fe_(2.2)C→χ-Fe_(2.5)C→θ-Fe_(3)C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烯烃反应 fe催化剂 活化 活化过程 活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助催化剂在光催化产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海涛 张芳 +2 位作者 王一凡 黄芳 孙传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光催化分解水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于驱动燃料电池或其他能源转换设备,这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实验发现,很多光催化剂存在可见光利用率低和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的问题。为了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 通过光催化分解水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于驱动燃料电池或其他能源转换设备,这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实验发现,很多光催化剂存在可见光利用率低和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的问题。为了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光催化剂产氢效率,研究者们尝试了多种催化剂改性方式,加入助催化剂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传统的贵金属助催化剂虽然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价格高,不利于大量生产应用。钴(Co)是一种廉价易得的过渡金属,作为助催化剂其效果有时可与铂(Pt)等贵金属相当。本文总结了不同Co基助催化剂,如Co的硫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磷化物等助催化剂在光解水产氢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产氢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Fe_2O_3的Zr基钙钛矿催化剂对逆水煤气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牛茹洁 王成章 +4 位作者 刘晓越 易春雄 陈梁 米铁 吴正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BaZr_(0.9)Y_(0.1)O_3,并用BaZr_(0.9)Y_(0.1)O_3作为载体负载Fe_2O_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负载型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同时考察了制备的催化剂的逆水煤气反应催...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BaZr_(0.9)Y_(0.1)O_3,并用BaZr_(0.9)Y_(0.1)O_3作为载体负载Fe_2O_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负载型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同时考察了制备的催化剂的逆水煤气反应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aZr_(0.9)Y_(0.1)O_3粉体1200℃煅烧5 h时,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BaZr_(0.9)Y_(0.1)O_3对逆水煤气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负载少量的Fe_2O_3催化剂可以明显促进CO_2还原,在空速为1.13 h^(-1),温度为650℃时,CO收率可以达到31%;催化剂经过长时间运行催化效果良好,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催化剂 Zr催化剂 逆水煤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β-羟乙基乙二胺在铜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
10
作者 孟袆 许正双 +2 位作者 陈立功 王多禄 冯亚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of N β dydroxyethylethylenediamine (HEDA) on copper under catalysis for the synthesis of piperazine was studied.The structures of reaction mix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GC MS.The prelimina...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of N β dydroxyethylethylenediamine (HEDA) on copper under catalysis for the synthesis of piperazine was studied.The structures of reaction mix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GC MS.The preliminary study demonstrats that the above reaction is an intermolecular catalytic amination of alcohol and was proved to proceed through dehydrogenation and hydrogenation.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HEDA may undertake the bimolecular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Furthermore,the simi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between starting material and products,between products and products,possibly occur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by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胺化 双分子歧化 哌嗪 合成 催化剂 N-β-羟乙乙二胺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和部分氧化反应机理的原位及非原位谱学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翁维正 龙瑞强 +1 位作者 陈明树 万惠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9-359,共11页
采用原位红外和原位显微 Raman光谱技术及 XPS、吡啶 (Py)吸附的漫反射 UV谱、Py-TPD、CO2 - TPD等方法对含氟稀土基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 (OCM)反应活性氧物种、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考察 .在 O2 预处理和 /或工作条件下的 Sr F2 / L... 采用原位红外和原位显微 Raman光谱技术及 XPS、吡啶 (Py)吸附的漫反射 UV谱、Py-TPD、CO2 - TPD等方法对含氟稀土基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 (OCM)反应活性氧物种、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进行了考察 .在 O2 预处理和 /或工作条件下的 Sr F2 / L a2 O3 ,Sr F2 / Nd2 O3 ,L a OF,Ba F2 / L a OF和 Ba F2 / Ce O2 等催化剂上原位观测到超氧物种 (O-2 ) ,并在其中前 4种催化剂上检测到 O-2 物种与CH4 反应生成的气相 C2 H4 ,CO2 和表面碳酸盐等 OCM反应主、副产物 .这些结果为 O-2 是相应催化剂上 OCM反应的活性氧物种首次提供了直接的光谱证据 .研究结果还表明 ,催化剂的 OCM反应性能与其表面酸碱性的强弱并无简单的对应关系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原位显微 Raman光谱技术对 Si O2 和γ- Al2 O3 负载的 Rh、Ru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 (POM)制合成气反应的研究表明 ,由 CH4 直接氧化生成 CO和 H2 是 Rh/ Si O2 上 POM反应的主要途径 ,而燃烧 -重整机理是 Ru/ γ-Al2 O3 和 Ru/ Si O2 上 CO和 H2 生成的主要途径 ,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氧 (O2 -)物种浓度的差异很可能是导致这两种催化剂体系上 POM反应机理不同的主要原因 ,其本质可能源于 Rh和 Ru对氧的亲合力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 部分氧化 氧物种 反应机理 原位红外光谱 原位显微Raman光谱 含氟稀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C催化剂上甲醇羰化制醋酸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岱石 马正飞 姚虎卿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研究Ni/AC催化剂上甲醇常压气相羰基化制醋酸的基础上 ,结合甲醇液相羰基化和加压情况下气相羰基化的反应情况 ,对常压气相羰基化制醋酸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 ,探讨该体系的反应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中间态CH3 CO... 在研究Ni/AC催化剂上甲醇常压气相羰基化制醋酸的基础上 ,结合甲醇液相羰基化和加压情况下气相羰基化的反应情况 ,对常压气相羰基化制醋酸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 ,探讨该体系的反应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中间态CH3 CO -Ni2 + -I不会被直接还原为零价Ni而释放出乙酰碘 ,所有的羰基化反应都通过该中间态进行 ;除醋酸甲酯水解途径外 ,也存在由甲醇与CH3 CO -Ni2 + -I直接作用生成醋酸的可能性 ;二甲醚的产生并非通过甲醇与碘甲烷直接发生反应 ,而主要是在碘甲烷和活性炭的共同催化作用下在活性炭载体上通过甲醇脱水反应实现 ,Ni也起到一部分催化作用。体系的热力学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C催化剂 热力学分析 反应机理 甲醇 醋酸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制高碳α-烯烃Fe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自琴 王康洲 +3 位作者 高新华 马清祥 赵天生 张建利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二氧化碳(CO_(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CO_(2)耦合绿氢技术制高附加值化学品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高碳α-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围绕非均相催化体系催化CO_(2)加氢制高碳α-烯...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二氧化碳(CO_(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CO_(2)耦合绿氢技术制高附加值化学品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高碳α-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围绕非均相催化体系催化CO_(2)加氢制高碳α-烯烃的相关研究,总结分析了CO_(2)加氢制高碳α-烯烃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反应机理、助剂、载体以及制备工艺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和构效关系。其中,设计高效催化剂有效调控C—O键活化和C—C链增长仍存在挑战。对CO_(2)加氢制高碳α-烯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CO_(2)加氢制高碳α-烯烃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fe催化剂 高碳α-烯烃 构效关系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添加对钴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芳芳 吴宝山 +3 位作者 周利平 高军虎 李莹 李永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3-1072,共10页
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利用全产物在线分析方法,研究了钴基催化剂上伯醇CnH2n+1OH(n=2,3,5,6)在惰性气氛(Ar)和氢气气氛下的反应行为以及添加CnH2n+1OH对费托(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表征.结果表明... 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利用全产物在线分析方法,研究了钴基催化剂上伯醇CnH2n+1OH(n=2,3,5,6)在惰性气氛(Ar)和氢气气氛下的反应行为以及添加CnH2n+1OH对费托(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表征.结果表明:碳数为n的醇在Ar气氛和H2气氛下反应主要有脱羰和脱水两条反应路径,分别生成碳数为n-1的烃和相同碳数的烃.低碳数醇(乙醇和正丙醇)的添加对费托合成产物分布无明显影响;而较高碳数的醇(正戊醇和正己醇)的加入使碳数为n-1以上烃的选择性显著增加,这是由于CnH2n+1OH加入后生成碳数为n-1和n的中间体可进一步发生链引发反应,生成更多的长链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费托合成 全产物在线分析 C2-C6伯醇 添加实验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包覆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景麟 林俊明 +2 位作者 陈文迪 岑洁 姚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694,共8页
Fe基催化剂是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一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对合成气氢碳比适应性广等优点。将Fe活性中心包覆在碳材料中形成Fe@C包覆结构可抑制纳米粒子团聚或迁移,通过限域效应可显著影响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综述了Fe@C型... Fe基催化剂是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一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和对合成气氢碳比适应性广等优点。将Fe活性中心包覆在碳材料中形成Fe@C包覆结构可抑制纳米粒子团聚或迁移,通过限域效应可显著影响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综述了Fe@C型催化剂的结构、主要制备方法、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及催化剂改性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对Fe@C包覆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开发获得能准确调控Fe@C核壳粒子纳米结构(缺陷、尺寸)和电子性质的新合成方法,制备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的Fe基催化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催化剂 核壳结构 费托合成反应 制备方法 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催化剂脱除逃逸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尚 王晓雪 +1 位作者 罗春欢 苏庆泉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5,53,共6页
氨气是PM_(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为了脱除以氨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_(3)-SCR)技术产生的脱硝烟气中的逃逸氨,基于固定床反应器对30-CuO/Al_(2)O_(3)的脱除逃逸氨反应机理进行了实验研... 氨气是PM_(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为了脱除以氨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_(3)-SCR)技术产生的脱硝烟气中的逃逸氨,基于固定床反应器对30-CuO/Al_(2)O_(3)的脱除逃逸氨反应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由于30-CuO/Al_(2)O_(3)具有载氧体的属性,当反应气体中不含O_(2)时仍发生了基于氧化态载氧体(CuO)的氨脱除过程,由此证明了基于30-CuO/Al_(2)O_(3)的氨脱除过程包含化学链燃烧反应机理,且基于化学链燃烧反应机理的氨脱除的N_(2)选择性明显高于基于选择性催化氧化机理(SCO)的氨脱除的N_(2)选择性。研究SO_(2)对逃逸氨脱除机理的影响发现,当反应气体中含有50μL/L SO_(2)时,与不含SO_(2)相比,350℃下的NO选择性从38.0%大幅降至2.7%,结合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认为,含有SO_(2)时的逃逸氨脱除机理以化学链燃烧反应机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氨 Cu催化剂 化学链燃烧 载氧体 SO_(2)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乙醇水汽重整催化剂:机理、失活与构效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华博 李民 罗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为了应对潜在的氢能利用需求,乙醇水汽重整反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镍基催化剂因其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成本优势而极具应用前景,同时在提高催化剂稳定性、降低反应温度、提高氢气收率等方面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更深入认识反应... 为了应对潜在的氢能利用需求,乙醇水汽重整反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镍基催化剂因其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成本优势而极具应用前景,同时在提高催化剂稳定性、降低反应温度、提高氢气收率等方面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更深入认识反应机理、失活机制和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是开发高效催化剂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镍基乙醇重整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总结,首先介绍了通过原位光谱、动力学以及理论计算等手段取得对反应中间物种与反应机理的新认识,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并且讨论了镍基催化剂的活性相、尺寸效应、助剂效应,双金属效应等问题,最后简单介绍了得益于基础研究进展的催化剂合成方面的成果,并提出对镍基乙醇水蒸气重整(ESR)剂未来发展的看法:在线/原位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将有助于真正理解镍基ESR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反应机理,而新材料,如碳化钼的应用可能在提高催化剂反应性能方面起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乙醇水蒸气重整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失活 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的镍基催化剂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楠 岑洁 姚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611,共6页
Ni基催化剂常用于甲烷干重整(DRM)反应,但是在反应过程中易因积碳和烧结而失活,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在DRM反应机理、反应温度与积碳的关系、Ni基催化剂烧结团聚、优化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等方面综述了适用于DRM反应的Ni基催化剂的研究进... Ni基催化剂常用于甲烷干重整(DRM)反应,但是在反应过程中易因积碳和烧结而失活,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在DRM反应机理、反应温度与积碳的关系、Ni基催化剂烧结团聚、优化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等方面综述了适用于DRM反应的Ni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设计具有更佳抗积碳和抗烧结性能的Ni基催化剂提供理论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催化剂 甲烷干重整 反应机理 积碳 烧结团聚 催化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分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世刚 李冰 +2 位作者 刘晓晖 郭勇 王艳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2,共13页
氢能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氢极低的体积能量密度及易燃易爆的特点,给氢气的大规模储运带来困难和危险。氨是一种无碳的氢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还有较成熟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氨的现场制氢可... 氢能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氢极低的体积能量密度及易燃易爆的特点,给氢气的大规模储运带来困难和危险。氨是一种无碳的氢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还有较成熟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氨的现场制氢可以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问题,所以氨气储氢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氨分解最高效的催化剂是Ru基催化剂,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在非贵金属基催化剂中,Ni基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且其成本相对较低,被认为十分具有应用潜力。然而,Ru基和Ni基催化体系在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本文综述了氨分解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Ru基催化剂、非贵金属Fe基和Ni基催化剂及双金属催化剂等,并对目前文献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氨分解 Ru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FC用Au基阳极催化材料及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粟劲苍 王先友 +2 位作者 易兰花 刘学 宋云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84,共4页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其阳极材料对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性能起关键作用,在目前已研究的贵金属阳极催化剂中,Au对BH4-有较好的直接氧化催化作用,可有效抑制BH4-的水解析氢,被认为是一种高法拉第效率的电... 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其阳极材料对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性能起关键作用,在目前已研究的贵金属阳极催化剂中,Au对BH4-有较好的直接氧化催化作用,可有效抑制BH4-的水解析氢,被认为是一种高法拉第效率的电催化材料,因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对近年来报道的DBFC用Au基阳极催化材料以及BH4-在Au阳极材料上的电氧化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并对该类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氢化物燃料池(DBFC) Au催化剂 反应机理 阳极催化剂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