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C三维气凝胶自支撑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1
作者 姚熙晨 王书贤 +2 位作者 汪云 王诚 张创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7-1396,共10页
以过硫酸铵引发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三维多孔气凝胶为载体,以二茂铁为金属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系列不同铁负载量的Fe/N/C催化剂。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 以过硫酸铵引发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三维多孔气凝胶为载体,以二茂铁为金属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系列不同铁负载量的Fe/N/C催化剂。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及稳定性。当二茂铁载量为12 mg时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最佳,其半波电位达0.691 V(vs RHE),平均电子转移数为3.97,表明反应过程接近理想的四电子路径。另外,该催化剂经10000圈循环伏安测试后,半波电位仅衰减11 mV,展现出较好的电化学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c催化剂 气凝胶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制高级醇Fe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婷婷 牛强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5,共13页
高级醇(HA)可作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础原料。CO_(2)加氢制备高级醇(CO_(2)-HAS)具有流程短、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该技术兼具碳减排和高附加值利用的双重意义。Fe基催化剂的低成本和高活性优势使其具备工业应用潜力,但仍存在反应网络... 高级醇(HA)可作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础原料。CO_(2)加氢制备高级醇(CO_(2)-HAS)具有流程短、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该技术兼具碳减排和高附加值利用的双重意义。Fe基催化剂的低成本和高活性优势使其具备工业应用潜力,但仍存在反应网络复杂、C—C键生成难控制、高级醇收率不理想等问题。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CO_(2)-HAS的固有限制和适宜的工艺条件,简述了高级醇生成的转化路径和Fe物种演变。进一步阐述了反应条件、助剂、制备方法和载体等因素对Fe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Fe基多功能催化反应偶联的构建策略以及对性能的促进机制。基于此,指出中间物种的定向转化和C—C偶联的精准调控是Fe基催化剂设计的关键考量。预测3D打印自催化技术将助力Fe基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多元化的技术整合可能是CO_(2)-HAS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方式之一。廉价的绿氢制备技术与CO_(2)捕集技术的突破与耦合将推动CO_(2)-HAS的高质量发展并成为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高级醇 fe催化剂 cc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67)Zr_(0·33)O_2对CH_4燃烧催化剂Fe_2O_3/Al_2O_3的改性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清泉 张丽娟 +2 位作者 陈耀强 王敏 龚茂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04-1708,共5页
固定n(Ce)/n(Zr)比为0·67/0·33,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CeO2-ZrO2-Al2O3固溶体.采用这些固溶体作载体,以Fe2O3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BET结果显示,将适量Ce0·67Zr0·33O2引入到Al2O3载体中有助于催化... 固定n(Ce)/n(Zr)比为0·67/0·33,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CeO2-ZrO2-Al2O3固溶体.采用这些固溶体作载体,以Fe2O3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BET结果显示,将适量Ce0·67Zr0·33O2引入到Al2O3载体中有助于催化剂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TPR结果显示,载体中引入适量的Ce0·67Zr0·33O2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XRD结果表明,Fe2O3在CeO2-ZrO2-Al2O3载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况,老化前后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基本无明显变化.特别是当载体中m(Ce0·67Zr0·33O2)∶m(Al2O3)的值为1∶2时,Fe2O3/CeO2-ZrO2-Al2O3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显示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和抗高温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ZrO2-al2O3 fe2O3系整体式催化剂 甲烷催化燃烧 催化性能 抗高温老化 fe2O3/al2O3 燃烧催化剂 改性作用 cH4 氧化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Fe-N/C为阴极催化剂的Al-H2O2半燃料电池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永梅 徐暘 +2 位作者 高原 曹殿学 王贵领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5-1127,共3页
以铝合金为阳极,Fe-N/C为阴极组装了金属过氧化氢半燃料电池,研究了H2O2浓度、KOH浓度、电解液流速及测试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为0.6 mol/L、KOH浓度为3 mol/L、电解液流速为80 mL/min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3 V,... 以铝合金为阳极,Fe-N/C为阴极组装了金属过氧化氢半燃料电池,研究了H2O2浓度、KOH浓度、电解液流速及测试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为0.6 mol/L、KOH浓度为3 mol/L、电解液流速为80 mL/min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3 V,最大功率密度达到51 mW/cm2。恒电流放电表明电池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2O2半燃料电池 fe-N/c阴极催化剂 H2O2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3-Co3O4/Al2O3催化剂催化含氯尾气脱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玲 张彤 +3 位作者 赵斌 薛建伟 李福祥 吕志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2-2436,共5页
研究了Fe2O3-Co3O4/Al2O3催化剂催化含氯尾气脱氢性能,分别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温度、不同铁钴氧化物负载量和不同焙烧温度下尾氯脱氢性能,并采用XRD、SEM、FTIR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2O3和Co3O4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 研究了Fe2O3-Co3O4/Al2O3催化剂催化含氯尾气脱氢性能,分别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温度、不同铁钴氧化物负载量和不同焙烧温度下尾氯脱氢性能,并采用XRD、SEM、FTIR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2O3和Co3O4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在催化剂用量为0.5 g,Fe2O3负载量为2.0%,Co3O4负载量为1.2%,400℃焙烧和150℃反应温度下,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脱氢性能,H2转换率为96%,且总体上H2-Cl2反应选择性>H2-O2反应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co3O4/al2O3催化剂 含氯尾气 催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和退火处理对Fe-12Mn-7Al-0.2C-0.6Si钢组织及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刘焕优 耿一帆 +2 位作者 刘帅 陈林 冯运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8,共6页
对冷轧Fe-12Mn-7Al-0.2C-0.6Si钢进行退火处理,测试不同退火温度对试验钢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利用OM、XRD、EBSD等技术手段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及拉伸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经冷轧退火处理后,组织中含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随... 对冷轧Fe-12Mn-7Al-0.2C-0.6Si钢进行退火处理,测试不同退火温度对试验钢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利用OM、XRD、EBSD等技术手段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及拉伸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经冷轧退火处理后,组织中含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随退火温度升高,奥氏体相含量增加;随退火温度升高试验钢屈服和抗拉强度降低,塑性升高;拉伸变形初期应变主要集中在奥氏体相,随拉伸进一步进行应变向铁素相转移;综合考虑两相比例分数以及Al、Mn元素的偏聚现象,计算得到试验钢800℃退火后奥氏体相的层错能为40.4 mJ/m^(2)。结合EBSD观察结果,奥氏体相的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 双相钢 微观组织 应变分布 层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负载型FeS/Al_2O_3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凝 张凯琳 +2 位作者 韦立宁 彭楠楠 侯爵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用原位合成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和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纳米Fe2O3/Al2O3催化剂前驱体,并进一步将其还原和硫化制成FeS/Al2O3催化剂用于H2S分解制氢的反应中,同时用BET、XRD、TPR和IR等对催化剂或前驱体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孔... 用原位合成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和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纳米Fe2O3/Al2O3催化剂前驱体,并进一步将其还原和硫化制成FeS/Al2O3催化剂用于H2S分解制氢的反应中,同时用BET、XRD、TPR和IR等对催化剂或前驱体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孔径分布、还原性和吸附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制备的FeS/Al2O3催化剂平均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和硫化,H2S在该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化学吸附态较强,H2S容易发生解离,初活性高于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60 h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催化制氢 feS al2O3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浸渍法制备Fe_3O_4/γ-Al_2O_3催化剂及其表征、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越男 吕效平 韩萍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05-2809,共5页
Fe3O4 catalyst supported on spherical γ-Al2O3 was prepared with and without ultrasonic treatment during the impregnation step,and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oate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with Fent... Fe3O4 catalyst supported on spherical γ-Al2O3 was prepared with and without ultrasonic treatment during the impregnation step,and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oate wastewater was conducted with Fenton reagent.Then,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XRD,ICP-AES and SEM,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Fe3O4 dispersity on γ-Al2O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supported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ultrasonic treatment for dimethoate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ultrasonic treat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gradation rate doubled those of the catalyst obtained by impregnation.The probable cause was that for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ultrasonic treatment,Fe3O4 was well dispersed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or existed in non-crystalline amorphous state,and Fe content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ultrasonic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浸渍 非均相反应 fe3O4/γ- al2O3负载型催化剂 降解 feNTON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Fe元素对Pd/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江红 冯兰英 +2 位作者 朱红 郭志军 张新卫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7-850,共4页
用Fe作为掺杂元素,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溃还原方法制备了Pd:Fe原子比分别为1:1、2:1、1:2的Pd-Fe/C催化剂.采用TEM和XRD技术对合金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获得的Pd-Fe/C催化剂合金粒子在载体上分布均匀,粒径<5nm,Fe... 用Fe作为掺杂元素,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溃还原方法制备了Pd:Fe原子比分别为1:1、2:1、1:2的Pd-Fe/C催化剂.采用TEM和XRD技术对合金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获得的Pd-Fe/C催化剂合金粒子在载体上分布均匀,粒径<5nm,Fe的掺杂量对Pd/C催化剂晶体结构有很大影响,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分析了三个不同比例的Pd-Fe/C催化剂和Pd/C催化剂对氢和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得出:在相同的峰值电位下,几种催化剂的电流密度大小顺序为:Pd-Fe/C(1:1)>Pd-Fe/C(2:1)>Pd/C>Pd-Fe/C(1:2).结果表明,适量掺杂Fe提高了Pd/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且Pd:Fe原子比为1:1时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Pd—fe/c催化剂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Al_2O_3催化剂制备及催化降解酸性染料废水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吕树祥 魏佳 +1 位作者 胡炀 邱元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Fe2O3/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降解模拟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对于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高浓度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3.0、H2O2投加质量浓度9.4 g/L、...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Fe2O3/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降解模拟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对于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高浓度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3.0、H2O2投加质量浓度9.4 g/L、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1.5 g/L。在此工艺条件下酸性大红染料废水的降解率为99%,CODCr的去除率>83%。而对于质量浓度≤100 mg/L的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在此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接近100%。且催化剂连续使用6次后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al2O3催化剂 催化降解 酸性大红-3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Cu/Al_2O_3催化剂上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长斌 贺泓 +1 位作者 余运波 张润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 ( 473~ 72 3K)内 ,红外谱图中不存在有机含氮化合物 ( R— ONO和R— NO2 )的特征振动吸收峰 .作为反应中间体—NCO的前驱体 ,有机含氮化合物在 Cu/Al2 O3 催化剂表面难以生成是造成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活性低的直接原因 .在 Cu/Al2 O3 催化剂上 ,N O2 吸附能够优先发生 ,并以 NO3-物种的形式覆盖在大部分催化剂表面 .动态原位红外光谱实验发现 ,这种 NO3-表面物种与C3H6 的反应性较差 ,使生成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关键反应难以发生 ,但此时的催化剂表面有利于 C3H6 和 O2的完全氧化反应 ,这是导致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较低的根本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条件 cu/al2O3 负载型催化剂 c3H6 选择性还原 NO 氧化铝 丙烯 尾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掺杂促进Fe/N/C催化剂氧还原活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驰 张雪 +2 位作者 周志有 张新胜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5-1883,共9页
向Fe/N/C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再引入S掺杂是进一步提高其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探究活性提高的原因,本文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前驱体,氯化钙为模板,氯化铁为铁源,通过添加硫氰化钾(KSCN)来控制热解催化剂的S掺杂量。通过对比分... 向Fe/N/C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再引入S掺杂是进一步提高其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探究活性提高的原因,本文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前驱体,氯化钙为模板,氯化铁为铁源,通过添加硫氰化钾(KSCN)来控制热解催化剂的S掺杂量。通过对比分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S掺杂促进Fe/N/C催化剂氧还原活性的原因。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_2吸脱附等温线测试结果表明,S元素可抑制含铁纳米粒子的形成,促使形成多孔碳结构,提高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适量S前驱体可实现较高的S掺杂含量,得到最优的活性,过量的S反而会导致Fe和S的掺杂量同时降低,影响活性。DFT计算结果表明在Fe-N_4大环中引入S掺杂,可增强O_2分子和中间体OOH与Fe-N_4结构中的Fe的相互作用,促进形成Fe―O键,从而导致O―O键的键能显著降低,为后续反应O―O键的断裂提供可能,促进ORR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c材料 S掺杂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C氧还原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活性位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驰 赖愉姣 +2 位作者 周志有 张新胜 孙世刚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0-408,共9页
研制高活性的Fe/N/C氧还原催化剂对于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实现商业化应用有重要意义.为实现Fe/N/C催化剂的理性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其活性位结构.本文发展一种研究活性位结构的新策略,以预先合成好的聚间苯二胺基Fe/N/C催化剂(Pm PDA-Fe Nx... 研制高活性的Fe/N/C氧还原催化剂对于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实现商业化应用有重要意义.为实现Fe/N/C催化剂的理性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其活性位结构.本文发展一种研究活性位结构的新策略,以预先合成好的聚间苯二胺基Fe/N/C催化剂(Pm PDA-Fe Nx/C)为起始物,对其在1000~1500 o C高温下再次进行热处理并使其失活,通过关联催化剂热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与氧还原催化性能来揭示活性位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活性中心结构被破坏,铁原子析出团聚并形成纳米颗粒,氮元素挥发损失,导致催化剂失活.XPS分析显示,低结合能含氮物种的含量与催化剂的ORR活性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表明活性中心很可能是由吡啶N和Fe-N物种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c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活性位 吡啶型N fe-N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温度对NiO/Al2O3催化剂的裂解C9烃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孔远 刘赟 +2 位作者 朱玉磊 张朋伟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49,共5页
以工业成型Al2O3为载体,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NiO负载量(w)为20%的NiOA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XPS,TEM等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含有双环戊二烯(DCPD)和苯乙烯的甲苯-正庚烷溶液作为模型化合物,在10mL固定床加氢反应装置上考察了... 以工业成型Al2O3为载体,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NiO负载量(w)为20%的NiOA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XPS,TEM等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含有双环戊二烯(DCPD)和苯乙烯的甲苯-正庚烷溶液作为模型化合物,在10mL固定床加氢反应装置上考察了硫化温度对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0~320℃硫化温度范围内,随硫化温度的升高,硫化程度先升高后降低,NiO/Al2O3催化剂适宜的硫化温度为300℃;在300℃硫化时,硫化镍晶粒的粒径较小,分散均匀;在反应温度180℃、压力3.5MPa、体积空速3.5h^-1、氢油体积比400的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达97.32%,DCPD转化率达94.78%,二氢双环戊二烯选择性达7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c9 预硫化 NiO/al2O3 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l_2O_3催化剂上C_3H_6选择性还原脱除烟气中NO
15
作者 闫志勇 高翔 +3 位作者 吴杰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3,共5页
在Autosorb-1-C物理化学吸附仪上测定了Ag/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等物理特性,并采用该催化剂和C3H6还原剂对NO脱除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和空速范围内,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氮活性;除温度和... 在Autosorb-1-C物理化学吸附仪上测定了Ag/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等物理特性,并采用该催化剂和C3H6还原剂对NO脱除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和空速范围内,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氮活性;除温度和空速外,催化剂中Ag的负载量、C3H6与NO的摩尔比、烟气中氧含量和NO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反应性能有较大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50℃~500℃,最佳Ag负载量为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氮 Ag/al2O3催化剂 c3H6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晶型对Fe基催化剂的CO_2加氢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红贤 宁文生 +1 位作者 陈春华 张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7-1392,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FeAl母体,采用浸渍法添加Zn、K和Cu助剂制成催化剂,利用低温N2物理吸附、XRD、H2-TPR等手段对FeAl母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它们的CO2加氢反应性能。XRD结果表明,加入Al助剂、并采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能... 以共沉淀法制备FeAl母体,采用浸渍法添加Zn、K和Cu助剂制成催化剂,利用低温N2物理吸附、XRD、H2-TPR等手段对FeAl母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它们的CO2加氢反应性能。XRD结果表明,加入Al助剂、并采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能促进γ-Fe2O3晶相生成,其中,Al2O3/Fe2O3质量比为10%的母体具有最强的γ-Fe2O3衍射峰;加入Al使得母体中的!-Fe2O3晶粒粒径变小,引起比表面积明显增大;浸渍助剂过程没有改变上述两种效应。母体比表面积增大提高了助剂Cu的分散度,促进了催化剂还原,但γ-Fe2O3晶相的生成才是催化剂的CO2加氢反应活性被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催化剂 al含量 fe2O3晶型 cO2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Fe-N-C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倩倩 刘大军 何兴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0-748,共9页
开发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NPMC)对于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简单合成的由Fe3C纳米粒子包裹在介孔N掺杂碳(Fe-NC)中的NPMC材料,包括MIL-100(Fe)与葡萄糖和尿素的物理混合,以... 开发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NPMC)对于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简单合成的由Fe3C纳米粒子包裹在介孔N掺杂碳(Fe-NC)中的NPMC材料,包括MIL-100(Fe)与葡萄糖和尿素的物理混合,以及随后在惰性气体下的热解。由此获得的Fe-N-C-900(在900℃下制备的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高耐久性和对ORR卓越的甲醇耐受性,其催化性能与商业Pt/C在碱性介质中的催化性能相当。Fe-N-C-900在OR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这是由于其较大的BET比表面积,较大的孔体积,氮掺杂剂,活性Fe3C纳米粒子以及其中活性官能团之间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金属有机框架 fe3c纳米粒子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阴极非铂Fe/N/C和Co/N/C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术伟 张靖 邓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7-1092,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阴极和阳极的电催化剂仍以铂为主,由于铂的价格昂贵,资源匮乏,这是造成PEMFC成本高的原因之一,大大限制了其被广泛地应用。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用量,寻求廉价催化剂,提高电极催化剂性能成为电极催化剂研究的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阴极和阳极的电催化剂仍以铂为主,由于铂的价格昂贵,资源匮乏,这是造成PEMFC成本高的原因之一,大大限制了其被广泛地应用。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用量,寻求廉价催化剂,提高电极催化剂性能成为电极催化剂研究的主要目标。对于阴极催化剂,研究重点一方面是改进电极结构,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是寻求高效廉价的可替代贵金属的催化剂。介绍了一种非贵金属的阴极电催化剂(Fe/N/C和Co/N/C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的发展历程、载体的影响、前驱体的影响(Fe/Co)、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催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及催化机理初探和稳定性。该体系的催化剂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其活性也相比早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制约其应用的一大因素是其稳定性,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该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c co/N/c 非贵金属催化剂 活性评价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Ni_2O_3/Al_2O_3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氧化靛蓝废水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卓 梅华 +2 位作者 陈晓蓉 於德伟 高传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
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系列Fe2O3/Ni2O3/Al2O3催化剂。采用TG-DTA,XRD及E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确定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460℃。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同时考察m(三氧化二镍)/m(三氧化二铝)、m(三氧化二铁)/m(三... 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系列Fe2O3/Ni2O3/Al2O3催化剂。采用TG-DTA,XRD及E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确定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460℃。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同时考察m(三氧化二镍)/m(三氧化二铝)、m(三氧化二铁)/m(三氧化二镍)、m(次氯酸钠)∶m(靛蓝废水)、pH对印染靛蓝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m(三氧化二镍)/m(三氧化二铝)=0.3,m(三氧化二铁)/m(三氧化二镍)=0.04,m(次氯酸钠)∶m(靛蓝废水)=1∶11,pH=7,反应温度为20℃,常压反应时间为2 h时,COD的去除率为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沉淀法 fe2O3/Ni2O3/al2O3催化剂 次氯酸钠 活性氧 靛蓝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Al_2O_3-Pd/C组合催化剂催化热解油加氢制备供热燃料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洁 张忠涛 +2 位作者 李萍 邢靖晨 常建民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2,共6页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对热解油进行提质改性,以期作为供热燃料。以NiMo/Al_2O_3-Pd/C为组合催化剂,在一定温度(300℃)和压力(8 MPa)下,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热解油催化加氢实验。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加氢油进行结构...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对热解油进行提质改性,以期作为供热燃料。以NiMo/Al_2O_3-Pd/C为组合催化剂,在一定温度(300℃)和压力(8 MPa)下,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热解油催化加氢实验。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加氢油进行结构表征与组分分析;测试加氢油的产率、元素含量、H/C比和热值,分析组合催化剂对热解油的加氢提质效果。结果表明,经NiMo/Al_2O_3-Pd/C组合催化剂催化得到的加氢油,油产率达到41.08%,含碳量由55.21%提高至76.20%,含氧量由38.06%降低至14.09%,H/C比由0.28增加至1.14,热值达到36.24 MJ/kg,满足供热燃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油 催化加氢 NiMo/al2O3 PD/c 组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