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a semirigid tetracarboxylate ligand for highly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e^(3+)and 4-nitrophenol
1
作者 BAI Yu WANG Jijiang +4 位作者 TANG Long YUE Erlin BAI Chao WANG Xiao ZHANG Yuq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7-1226,共10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CP){[Cd_(2)(L)(1,4-bimb)_(1.5)(DMF)_(2)]·DMF}n(1)(H_(4)L=5,5'-[1,1'-biphenyl-4,4'-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1,4-bimb=1,4-bis(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has been d...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CP){[Cd_(2)(L)(1,4-bimb)_(1.5)(DMF)_(2)]·DMF}n(1)(H_(4)L=5,5'-[1,1'-biphenyl-4,4'-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1,4-bimb=1,4-bis(imidazole-1-ylmethyl)-benzene)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rough solvothermal reaction.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Cd(Ⅱ)is connected by H4L and 1,4-bimb to form a 2D network,and 1,4-bimb further expands the 2D network into a 3D framework.CP 1 can be used as an excellent fluorescence sensor for Fe^(3+)and 4-nitrophenol(4-NP),with low detection limits and good anti-interference.The detection limits of Fe^(3+)and 4-NP were 0.034 and 0.031μmol·L^(-1),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chanism was studied.1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e Fe^(3+)and 4-NP content in the Yanhe River water sample.CCDC:2351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Fe^(3+) 4-NITROPHENOL fluorescenc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zinc sulfate open frameworks based probe materials and detection of Pb^(2+)and Fe^(3+)ions
2
作者 LU Pingping ZHANG Shuguang +1 位作者 ZHANG Peipei NI Aiyun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9-968,共10页
A zinc sulfate open framework matrix,[Zn(SO_4)(DMSO)](1),was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evaporationusing dimethyl sulfoxide(DMSO)as the solvent.A compositeP@1,which exhibits fluorescence an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 A zinc sulfate open framework matrix,[Zn(SO_4)(DMSO)](1),was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evaporationusing dimethyl sulfoxide(DMSO)as the solvent.A compositeP@1,which exhibits fluorescence an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properties,was prepared by doping 2,6-naphthalic acid(P)into matrix1at a low con-centration.P@1emitted a green RTP that was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and lasted for approximately 2 s.P@1exhib-ited selective phosphorescence enhancement response towards Pb^(2+),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52μmol·L^(-1).Themain detection mechanism is the Pb—O coordination-induced phosphorescence enhancement in the system.Inter-estingly,P@1also functioned as a dual-channel probe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Fe^(3+)ions through fluorescencequenching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038μmol·L^(-1).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eti-tive energy absorption betweenP@1and Fe^(3+)ions.CCDC:23885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sulfate matrix DOPING phosphorescence and fluorescence probes Pb^(2+)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synthesis,and detection of Al^(3+)of two zinc complexes based on Schiff base ligands
3
作者 YANG Yuanyu XUE Jianhua +3 位作者 BAI Yujia CUI Lulu YANG Dongdong MA Q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7-1216,共10页
Two new complexes,[Zn_(2)(L1)(HL1)(NO_(3))]·CH_(3)OH(1)and[Zn_(3)(L2)(L3)_(3)Cl]·CH_(3)OH(2),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one-pot’method based on cinnoline-3-ylhydrazine ligand and zinc with 2-hydroxy-... Two new complexes,[Zn_(2)(L1)(HL1)(NO_(3))]·CH_(3)OH(1)and[Zn_(3)(L2)(L3)_(3)Cl]·CH_(3)OH(2),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one-pot’method based on cinnoline-3-ylhydrazine ligand and zinc with 2-hydroxy-4-methoxybenzaldehyde and 2-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 ligands,respectively,where H_(2)L1=5-methoxy-2-(phthalazin-1-ylhydrazonomethyl)-phenol,H_(2)L2=2-methoxy-6-(phthalazin-1-yl-hydrazonomethyl)-phenol,HL3=2-(1,8-dihydro-[1,2,4]triazolo[3,4-α]phthalazin-3-yl)-6-methoxy-phenol.Complexes 1 and 2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i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etc.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innolin-3-yl-hydrazine ligand and 2-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 form two types of Schiff bases(H_(2)L2 and HL3)when in situ reacting and coordinating with Zn(Ⅱ),and HL3 also has two coordination modes.In addition,the fluorescence performance showed that complex 1 can achieve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sensing of Al^(3+)in water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6.37μmol·L^(-1).CCDC:2413978,1;24139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omplex Schiff base fluorescENCE Al^(3+)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 for Calcium Ions and Manganese Ions Based on MXenes Quantum Dots
4
作者 HUANG Wei ZHONG Shuang-yu +3 位作者 LI Chang LIN Chun-xiao RONG Ming-cong NIU Li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9-1899,共11页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is significant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human health.In this paper,blue fluorescent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MQDs,λ_(em)=445 nm)are prepared using Ti_(3)C_(2)MXene as the precursor.Through the chelation effect of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a blue and red dual-emission fluorescent probe,MQDs-EDTA-Eu^(3+)-DPA,was constructed.Herein,dipicolinic acid(DPA)acts as an absorbing ligand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ropium ions(Eu^(3+))at 616 nm through the“antenna effect”.The blue fluorescence of MQDs serves as an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2+)can quench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Mn^(2+)can be excited to emit purple fluorescence at 380 nm after coordinating with DPA,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 serves as the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Based on the above two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hanges,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are established.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616)/IF_(445))exhibi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a^(2+)in the range of 35-120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98μmol/L.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380)/IF_(616))shows good linearity with Mn^(2+)in the range of 0-14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8.6 nmol/L.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2+)and Mn^(2+)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ineral water(Nongfu Spring,Ganten,and Evergrande),with recovery rates of 80.6%-117%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of 0.76%-4.6%.Additionally,by preparing MQD-based fluorescent test strips,visual detections of Ca^(2+)and Mn^(2+)are achieved.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MQDs in the field of visual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ions in wate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ion manganese ion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visual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型离子液体探针制备及其荧光检测Fe^(3+)性能
5
作者 邵鑫翔 周炜骅 +1 位作者 邹佳欣 车思莹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3-氯-7-羟基-4-甲基香豆素(HDQ)和三己基十四烷基羟基化磷([P66614][OH])通过酸碱去质子化反应制备了香豆素型离子液体探针[HDQ][P66614]。采用1HNMR、FTIR、MS、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HDQ][P66614]进行了表征。通过检测灵敏度、选择性... 3-氯-7-羟基-4-甲基香豆素(HDQ)和三己基十四烷基羟基化磷([P66614][OH])通过酸碱去质子化反应制备了香豆素型离子液体探针[HDQ][P66614]。采用1HNMR、FTIR、MS、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HDQ][P66614]进行了表征。通过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实验,考察了探针[HDQ][P66614]对Fe^(3+)的检测限(LOD)、特异性和抗金属阳离子干扰的检测能力,对其检测机理进行了分析,将探针[HDQ][P66614]用于豆干、香蕉干、果冻中Fe^(3+)的检测。结果表明,探针[HDQ][P66614]中HDQ作为荧光信号基团和特异性识别基团,与Fe^(3+)以物质的量比1∶4进行络合形成了非荧光复合物;Fe^(3+)在60~600μmol/L的范围内,与探针[HDQ][P66614]溶液的荧光强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LOD=0.6μmol/L;探针[HDQ][P66614]合成简单、检测Fe^(3+)响应时间10 s,探针[HDQ][P66614]在pH=2~12内对Fe^(3+)均有荧光猝灭响应,当pH远离7时,猝灭现象更明显;探针[HDQ][P66614]对Fe^(3+)的检测表现出特异性和对Al^(3+)、Ca^(2+)、Cr^(3+)等10种金属阳离子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Fe^(3+)回收率在95.4%~106.6%,相对标准偏差0.53%~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荧光探针 Fe^(3+) 快速检测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香豆素衍生物MOF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Al^(3+)的荧光增强识别
6
作者 孙超凡 张兴天 +3 位作者 侯丽伟 张永 唐万侠 马文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2-1500,共9页
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BDC-NH_(2))和六水合硝酸锌为原料,室温下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OF-5-NH_(2),将香豆素衍生物7-N,N′-二乙氨基香豆素-3-氨基硫脲亚氨采用浸渍法封装到MOF-5-NH_(2)的孔道中,制备了荧光探针MOF-5-NH_(2)@Couma... 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BDC-NH_(2))和六水合硝酸锌为原料,室温下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OF-5-NH_(2),将香豆素衍生物7-N,N′-二乙氨基香豆素-3-氨基硫脲亚氨采用浸渍法封装到MOF-5-NH_(2)的孔道中,制备了荧光探针MOF-5-NH_(2)@Coumarin。利用SEM、XRD、FTIR和XPS对MOF-5-NH_(2)和MOF-5-NH_(2)@Coumarin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探针MOF-5-NH_(2)@Coumarin对Al^(3+)的特异性荧光增强响应识别能力,以及在常见金属阳离子(K^(+)、Ca^(2+)、Na^(+)、Mg^(2+)、Fe^(3+)、Co^(2+)、Cu^(2+)、Zn^(2+)、Ag^(+)、Cd^(2+)、Pb^(2+)、Cr^(3+)、Hg^(2+)、Ni^(2+))存在情况下的抗干扰荧光识别Al^(3+)的性能。评价了其可逆识别和实际水样(湖水、自来水)中识别Al^(3+)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醇中,探针MOF-5-NH_(2)@Coumarin对Al^(3+)具有特异性荧光增强响应识别能力,检出限为0.163μmol/L,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裸眼识别的能力,检测时间<300 s;且MOF-5-NH_(2)@Coumarin可以实现对Al^(3+)可逆识别,并能用于实际水样中Al^(3+)的识别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香豆素 封装 荧光识别 Al^(3+)检测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并甘氨酸甲酯Turn-On型Fe^(3+)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宏达 周莹健 +1 位作者 吴晓璟 王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5-801,共7页
铁离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元素之一。设计合成了基于罗丹明B-甘氨酸甲酯的Turn-On型Fe^(3+)荧光探针,利用^(1)HNMR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探针中加入Fe^(3+)后展现出明显的荧光信号,当加入其他分析物(Fe^(2+)、Hg^(2+)、Z... 铁离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元素之一。设计合成了基于罗丹明B-甘氨酸甲酯的Turn-On型Fe^(3+)荧光探针,利用^(1)HNMR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探针中加入Fe^(3+)后展现出明显的荧光信号,当加入其他分析物(Fe^(2+)、Hg^(2+)、Zn^(2+)、Ba^(2+)、Al^(3+)、Co^(2+)、Cd^(2+)、K^(+)、Na^(+)、Mn^(2+)、Pd^(2+)、Pb^(2+)、Ca^(2+)、Ni^(2+)、Cu^(2+)、Ag^(+))后,探针荧光信号几乎无明显变化,探针对Fe^(3+)具有卓越地选择性,不受其他竞争分析物的干扰;根据反应动力学分析确定探针识别Fe^(3+)是非常迅速的过程,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为4.97×10^(-2) s^(-1);依据荧光光谱滴定实验可知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量与Fe^(3+)浓度的改变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计算出最低检测浓度为0.21μmol·L^(-1)。最后,成功地将探针应用于A549细胞体内进行Fe^(3+)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罗丹明B-甘氨酸甲酯 Fe^(3+)检测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Fe^3+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学霞 周希 +2 位作者 刘美红 王春鹏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6,共7页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强酸环境中进行氧化水热反应制备碳量子点(CQDs),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优的合成条件为碱木质素用量1.3 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 h,Na BH_4用量1.3 g。采用透射电镜(TEM)及激光粒度分析(DLS)对CQDs...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强酸环境中进行氧化水热反应制备碳量子点(CQDs),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优的合成条件为碱木质素用量1.3 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 h,Na BH_4用量1.3 g。采用透射电镜(TEM)及激光粒度分析(DLS)对CQDs形貌及尺寸进行表征,显示CQDs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尺寸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5 nm。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CQDs结构及组成元素,表明CQDs表面含有大量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表征CQDs光学性质,其荧光量子产率达17.3%。以CQDs为探针,采用比色法将其用于Fe^(3+)检测,结果表明:CQDs对Fe^(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0~400μmol/L范围内溶液吸光度与Fe^(3+)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5 4),检测限可达0.136μmol/L。同时,合成的CQDs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其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性能 比色法 Fe^3+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碳点的制备及对Fe^(3+)检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世明 郑祖阳 +2 位作者 韩春晖 李瑶瑶 庄建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6,共9页
以碱木质素(Alkali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_(2)O_(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以碱木质素(Alkali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_(2)O_(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LE-CDs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OH)、羧基(—COOH)和氨基(—NH_(2))等官能团,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及寿命分别为19.20%和6.03 ns。利用ALE-CDs为荧光探针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发现ALE-CDs对Fe^(3+)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荧光强度与Fe^(3+)浓度(0~50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e^(3+)检出限约为1.6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乙二胺 碳点 荧光猝灭 Fe^(3+)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方法合成纳米碳点及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艺 邢晶晶 +2 位作者 孙思佳 吴頔 曾乐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9-1254,共6页
以黄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荧光纳米碳点,实现了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纳米碳点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仪对纳米碳点的荧光性能以及加入不同金属离子后的荧光强度变... 以黄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荧光纳米碳点,实现了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纳米碳点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仪对纳米碳点的荧光性能以及加入不同金属离子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碳点分散性良好,尺寸约为3 nm左右。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峰位于435 nm;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2 h时,纳米碳点的荧光性能最佳。Fe^3+的加入能猝灭纳米碳点的荧光,而其他金属离子不会引起纳米碳点荧光强度和发射峰位置的改变,表明绿色方法合成的纳米碳点实现了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点 水热法 黄瓜 绿色合成 Fe^3+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同时定量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B_(1)、B_(2)和B_(3)
11
作者 张佳林 马立才 +3 位作者 侯璐 孟和那仁 温凯 侯晓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65-271,共7页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定量检测玉米中伏马毒素B_(1)、B_(2)和B_(3)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利用活化酯法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和伏马毒素抗体的偶联物,将伏马毒素抗原包被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T线,通过优化不同T线包被条数,最终建立伏...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定量检测玉米中伏马毒素B_(1)、B_(2)和B_(3)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利用活化酯法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和伏马毒素抗体的偶联物,将伏马毒素抗原包被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T线,通过优化不同T线包被条数,最终建立伏马毒素竞争性免疫层析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和与国标方法分析结果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包被两条T线建立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107.68~168.28μg/kg,定量限为283.46~444.63μg/kg;与伏马毒素B_(1)、伏马毒素B_(2)和伏马毒素B_(3)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85.59%和72.72%,与其它5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均无明显交叉;加标回收率范围88.37%~117.42%,变异系数小于10%;该方法与国标方法GB 5009.240-2016中规定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检测结果的符合度在92.17%~107.21%之间。建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能满足对玉米中伏马毒素B_(1)、B_(2)和B_(3)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微球 伏马毒素B_(1) 伏马毒素B_(2) 伏马毒素B_(3) 玉米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室温合成IRMOF-3用于检测水中的烯啶虫胺
12
作者 徐堂煊 杨磊 +3 位作者 傅丽君 邹汉勋 黎承昊 杨月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6,共9页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也由于农药分子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毒性作用,使其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本研究采用简便快捷的室温合成方法制备了高荧光效率的IRMOF-3,将其应用于有毒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NIT,...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也由于农药分子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毒性作用,使其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本研究采用简便快捷的室温合成方法制备了高荧光效率的IRMOF-3,将其应用于有毒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NIT,nitenpyram)的荧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IRMOF-3为纯相晶体材料,具有在427 nm稳定的光致发光性质。IRMOF-3的蓝色荧光可被水环境中的NIT快速淬灭,在诸多干扰物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强抗干扰能力。以此建立的荧光分析方法在0~38μmol/L的NIT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相关性,检测限(LOD)低至0.35μmol/L,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回收率(95.16%~106.51%)且相对标准偏差(RSD)≤6.68%。对多种表征结果的分析说明荧光检测机理主要为NIT对于激发光的能量竞争吸收,而电子转移所导致的荧光淬灭也是IRMOF-3对NIT的荧光检测机理之一。综上所述,基于荧光分析法IRMOF-3实现了对水环境中NIT的高灵敏度含量检测,为未来NIT类水环境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MOF-3 烯啶虫胺 荧光检测 能量竞争吸收 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诚 冯锋 +4 位作者 陈泽忠 卢珍 白云峰 孟双明 林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Q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216nm/343nm...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Q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216nm/343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能被Pb(Ⅱ)猝灭.据此建立了QPyT测定Pb(Ⅱ)的新型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6×10-7~1.2×10-5mol/L,检测限为9.0×10-8mol/L.将其应用于水中Pb(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 铅离子检测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YAG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月芳 叶林华 裘燕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用激光加热基座法生长出端部掺Cr3+ 的YAG(Y3Al5O1 2 )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头 ,采用相关检测方法 ,在 0℃到180℃范围内对呈指数衰减的荧光寿命进行测量。系统的荧光寿命分辨率为 3μS ,最低测量精度为 1℃。该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测温准... 用激光加热基座法生长出端部掺Cr3+ 的YAG(Y3Al5O1 2 )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头 ,采用相关检测方法 ,在 0℃到180℃范围内对呈指数衰减的荧光寿命进行测量。系统的荧光寿命分辨率为 3μS ,最低测量精度为 1℃。该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测温准确、分辨率高、动态响应好等优点 ,可以应用于生物医疗和变电站等场所的温度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铬YAG传感头 荧光寿命 相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饲料中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TS40-3-2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建琴 赵江河 +3 位作者 史宗勇 李静怡 李敏 王俊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0,共6页
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作为目前在最多国家和地区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大豆,除榨取大豆油外,剩余的豆粕等副产品被用作动物饲料。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周边11个动物养殖户的饲料进行转基因标识情况专项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PCR技术... 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作为目前在最多国家和地区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大豆,除榨取大豆油外,剩余的豆粕等副产品被用作动物饲料。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周边11个动物养殖户的饲料进行转基因标识情况专项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PCR技术对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含有的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p4-EPSPS及大豆内标Lecti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1份饲料全部含有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成分,且其含量各不相同,其中蛋鸡饲料GTS 40-3-2转化体的含量最低,但所有饲料均无转基因标识。试验为我国转基因饲料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同时也对来源于转基因作物的原材料产品的合理应用以及通过转基因饲料喂养动物所产生的农畜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饲料 转基因大豆GTS 40-3-2 定性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5-3荧光层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云龙 李果 +3 位作者 李玉林 王继创 程蕾 张怡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建立联合检测HE4、CA15-3荧光免疫层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与荧光免疫层析相结合,联合检测HE4、CA15-3,并对检测时间、线性范围、最低检出限、精密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时间15 min,HE4和CA15-3线性范围分别为15.6... 目的:建立联合检测HE4、CA15-3荧光免疫层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与荧光免疫层析相结合,联合检测HE4、CA15-3,并对检测时间、线性范围、最低检出限、精密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时间15 min,HE4和CA15-3线性范围分别为15.6~1 500 pmol/L和7.8~500 U/ml;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4.33 pmol/L和5 U/ml;批内与批间精密性均小于15%;准确率均在90%以上;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平行检测60份临床样本,相关系数均在95%以上。结论:初步建立了定量联合检测血清中HE4、CA15-3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检测 HE4 CA15-3 荧光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探针签别CYP2C9*3基因
17
作者 李庆勇 曲震寰 +1 位作者 祖元刚 付玉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0-1524,共5页
用一种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系统来签别碱基错配的CYP2C9*3基因,该系统选择两个分开的与靶点碱基相对应的12碱基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分别对24碱基、47碱基、质粒(3165bp)的靶点CYP2C9基因和CYP2C9*3基因进行杂交配对,结果该基激... 用一种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系统来签别碱基错配的CYP2C9*3基因,该系统选择两个分开的与靶点碱基相对应的12碱基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分别对24碱基、47碱基、质粒(3165bp)的靶点CYP2C9基因和CYP2C9*3基因进行杂交配对,结果该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系统能有效签别各种长度的CYP2C9基因和CYP2C9*3基因,背景干扰很低,灵敏度高,可尝试用于其他基因型的遗传多态性的签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签别 CYP2C9*3基因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Eu^(3+)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荧光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佳欣 王浩 谷庆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0-801,共12页
镧系金属有机骨框架(Lanthanide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Ln-MOFs)是以镧系离子为中心,与配体有机物组合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镧系离子与相应的有机配体结合,可组成不同性能的Ln-MOFs。在众... 镧系金属有机骨框架(Lanthanide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Ln-MOFs)是以镧系离子为中心,与配体有机物组合的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镧系离子与相应的有机配体结合,可组成不同性能的Ln-MOFs。在众多镧系元素中,Tb^(3+)和Eu^(3+)是良好的发光中心,常被用于组建发光Ln-MOFs。由Tb^(3+)/Eu^(3+)与有机配体形成的Ln-MOFs具有独特的荧光特性、较大Stokes位移以及长发光寿命等优点,在荧光检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综述了基于Tb^(3+)/Eu^(3+)的Ln-MOFs在离子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以及小分子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Ln-MOF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 Tb^(3+)/Eu^(3+) 荧光检测 检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餐饮油中3,4-苯并(α)芘的残留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丽娜 杨洁 +4 位作者 丁华 赵明明 胡定金 张秀艳 周有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5-608,共4页
建立了以反萃取法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3,4-苯并(α)芘(B[α]P)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地餐饮摊点中的55份食用油中的B[α]P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B[α]P含量在0.48~6.47μ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97... 建立了以反萃取法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3,4-苯并(α)芘(B[α]P)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地餐饮摊点中的55份食用油中的B[α]P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B[α]P含量在0.48~6.47μ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97μg/kg,其中炒制食品中B[α]P含量最高,其次为煎制食品,调配食品中含量最低。方差分析表明,未加工处理食用油的B[α]P含量与炒制食品、煎制食品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与调配食品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即长时间高温处理方式容易产生高水平的B[α]P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3 4-苯并(α)芘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体的发光性能及对Fe3+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足培 苏飞飞 +5 位作者 国荣 唐昱垚 金烁 于梓洹 李建 马淑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2-1358,共7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FLN/OS-LDH复合体(FLN:荧光素,OS:1-辛烷磺酸钠,LDH:镁铝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并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和对Fe^3+的识别性能.固态时,FLN不发光,而FLN/OS-LDH复合体呈黄绿色荧光(发射波长为565 nm),是荧光素(FLN)的特... 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FLN/OS-LDH复合体(FLN:荧光素,OS:1-辛烷磺酸钠,LDH:镁铝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并研究了其光致发光和对Fe^3+的识别性能.固态时,FLN不发光,而FLN/OS-LDH复合体呈黄绿色荧光(发射波长为565 nm),是荧光素(FLN)的特征发射光.在甲酰胺(FM)中可将该复合体方便剥离为胶状悬浮液,其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为绿光发射(531 nm).研究了复合体剥离液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特性,发现其对Fe^3+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很强,远优于其它离子(Mg^2+,Ni^2+,Co^2+,Cu^2+,Zn^2+,Pb^2+,Cd^2+和Hg^2+).该复合体与Fe^3+结合发生荧光猝灭现象,可将其用作检测Fe^3+的荧光传感器.Fe^3+检测限为1.27×10^-7 mol/L,猝灭常数(K sv)为3.44×10^2 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荧光化学传感 Fe^3+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