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_N2机理甲苯歧化反应脉冲动力学
1
作者 李绪渊 李兆琳 薛敦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以氦为载气,在480~540℃及20~100ml/min 范围内,研究了 H-Y 分子筛催化剂上甲苯歧化反应脉冲动力学,导出了基于表面反应为控速步骤的双分子机理脉冲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测定了反应的有关动力学参数.认为,甲苯歧化,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本文以氦为载气,在480~540℃及20~100ml/min 范围内,研究了 H-Y 分子筛催化剂上甲苯歧化反应脉冲动力学,导出了基于表面反应为控速步骤的双分子机理脉冲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测定了反应的有关动力学参数.认为,甲苯歧化,在本文实验条件下,是按照双分子吸附的S_N2机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歧化反应 动力学 机理 S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水杨醛类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Fe^(3+)的识别
2
作者 赵成兄 辛慧芳 +1 位作者 伍丹 孙赞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7,共9页
以5-溴-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不同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以2∶1的摩尔比缩合制备了1,4-丁烷二亚胺-4-溴-2-甲氧基苯酚(Br-4C)、1,5-戊烷二亚胺-4-溴-2-甲氧基苯酚(Br-5C)、1,6-己烷二亚胺-4-溴-2-甲氧基苯酚(Br-6C)3... 以5-溴-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不同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以2∶1的摩尔比缩合制备了1,4-丁烷二亚胺-4-溴-2-甲氧基苯酚(Br-4C)、1,5-戊烷二亚胺-4-溴-2-甲氧基苯酚(Br-5C)、1,6-己烷二亚胺-4-溴-2-甲氧基苯酚(Br-6C)3种新型席夫碱。使用红外光谱(IR)、核磁氢谱(~1H NMR)、核磁碳谱(13C NMR)表征其结构,并对Br-4C进行单晶X射线衍射(SXRD)和赫什菲尔德表面分析(HSA)。此外,还研究了上述化合物的固态发光行为,Br-4C、Br-5C和Br-6C分别在365、396、396 nm激发波长下表现为宽的发射光谱(500~700 nm)。同时研究了3种席夫碱在常见溶剂中的发光行为,结果显示它们均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发光最强,在水中发光最弱。因此,采用荧光光谱法在DMF溶液中研究了Br-4C、Br-5C和Br-6C对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3种探针对Fe^(3+)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此外,在自然光下,探针Br-4C、Br-5C和Br-6C的试纸条也可以检测Fe^(3+),3种探针还可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缩合反应 席夫碱 荧光探针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MgMo/MCM22催化剂乙烯与2-丁烯岐化制丙烯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声骏 刘盛林 +3 位作者 辛文杰 谢素娟 王昌东 徐龙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3-746,共4页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MgMo/MCM 2 2催化剂的乙烯和 2 -丁烯歧化制丙烯反应性能 ,考察了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再生条件 ,表明催化剂经氧化性气氛 (空气 )或惰性气体 (N2 )预处理后都表现出较高活性和稳定性 ,而氢气预处理却降低反应性能 ;...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MgMo/MCM 2 2催化剂的乙烯和 2 -丁烯歧化制丙烯反应性能 ,考察了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再生条件 ,表明催化剂经氧化性气氛 (空气 )或惰性气体 (N2 )预处理后都表现出较高活性和稳定性 ,而氢气预处理却降低反应性能 ;催化剂积碳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失活催化剂于 5 5 0℃空气中烧碳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化 MgMo/MCM22催化剂 预处理 失活 再生 乙烯 丙烯 2-丁烯 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催化氧化2,4-二氯苯氧乙酸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治国 周威明 +1 位作者 董里 史惠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利用Fe2 +/H2 O2 对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2 4 D)进行催化氧化 ,通过GC 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 2 4 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 .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 ,如乙醇酸、乙醛酸、... 利用Fe2 +/H2 O2 对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2 4 D)进行催化氧化 ,通过GC 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 2 4 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 .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 ,如乙醇酸、乙醛酸、顺丁烯二酸 .提出了 2 4 D的Fe2 +/H2 O2 降解的可能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乙醇酸 催化氧化 H2O2 乙醛酸 反应过程 中间产物 FE^2+ 邻氯苯酚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胡敏酸与Fe^3+、Al^3+、Mn^2+金属离子配位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强 魏世强 黄玉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69,共4页
关键词 胡敏酸 Fe^3+、Al^3+、Mn^2+金属离子 红外光谱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电子材料促进芬顿反应中Fe^(3+)还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江涛 闫炫冶 +2 位作者 王桢钰 朱金薇 延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83,共15页
芬顿反应作为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种无选择性地将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甚至完全矿化去除。传统的芬顿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铁泥等固体废弃物沉淀,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芬顿反应作为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种无选择性地将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甚至完全矿化去除。传统的芬顿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铁泥等固体废弃物沉淀,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深入论述了芬顿反应过程中铁泥的产生原理,主要是由于Fe^(2+)催化H_(2)O_(2)产生羟基自由基之后,自身被氧化成Fe^(3+)而失去催化活性并从反应体系中沉淀作为固体废弃物排出。为使芬顿体系维持持续高效的催化性能,减少铁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大量的研究采用向芬顿反应体系中引入富电子材料来促进Fe^(3+)向Fe^(2+)的转化,包括零价铁、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羟胺、醌氢醌类、有机酸类和硼等。这些富电子材料在芬顿反应过程中能够为Fe^(3+)还原提供电子,促进Fe^(3+)/Fe^(2+)循环,提高芬顿反应效率,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本文还对富电子材料促进芬顿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提高芬顿反应效率和拓宽其应用场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电子材料 Fe^(3+)/Fe^(2+)循环 芬顿反应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熊裕华 李凤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7-611,共5页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60W紫外光辐射240h后,PE失重为8.43%,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使PE失重30.66%;用Fe3+掺杂后,0.5%Fe2O3/TiO2、1.0%Fe2O3/TiO2和2.0%Fe2O3/TiO2分别使PE失重35.91%、20.72%和13.30%.光催化剂加速了PE的失重,碳链的断裂和光氧化腐蚀,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的坑洞,降解产物中的小分子量的石蜡含量明显增高.Fe3+掺杂有一个最佳量,0.5%Fe2O3/TiO2光催化降解PE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Fe^3+参杂 聚乙烯薄膜 固相光催化降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β-甲基萘歧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远亮 白雪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了三氯化铝-氯化丁基甲基咪唑([Bmim]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β-甲基萘(-βMN)歧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反应。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Bmim]Cl-AlCl3离子液体酸强度及催化剂用量对-βMN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 研究了三氯化铝-氯化丁基甲基咪唑([Bmim]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β-甲基萘(-βMN)歧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反应。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Bmim]Cl-AlCl3离子液体酸强度及催化剂用量对-βMN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mim]Cl-AlCl3酸性离子液体对-βMN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2,6-DMN的选择性。在160℃,AlCl3/[Bmim]Cl的摩尔比为4∶1,催化剂质量分数14%,反应时间为3.5h的条件下,反应转化率为42.9%,2,6-DMN的选择性为40.6%,产率为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甲基萘 2 6-二甲基萘歧化反应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AlO2-双水解反应的实验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喻俊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4,共4页
基于一道关于离子共存的高考题目设计了对比实验,比较了Fe^2+与Fe^3+两者水解反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Fe^2+能够与AlO2-等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反应的发生,反应类型比较复杂。根据AlO2-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分析... 基于一道关于离子共存的高考题目设计了对比实验,比较了Fe^2+与Fe^3+两者水解反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Fe^2+能够与AlO2-等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反应的发生,反应类型比较复杂。根据AlO2-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分析和讨论了其双水解反应的特性,指出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共存的离子均不能与AlO2-大量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 AlO2- 双水解反应 离子共存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EDTA)^(2-)溶液吸收NO气体的传质-反应过程
10
作者 王菲 刘有智 +2 位作者 袁志国 祁贵生 焦纬洲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90,共6页
湿式氧化法在处理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废气时存在难以快速氧化吸收NO的问题,导致NOx吸收效率较低。为解决此问题,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亚铁络合物FeⅡ(EDTA)2-作为吸收剂吸收NO气体,通过考察吸收液浓度、NO气体浓度等对... 湿式氧化法在处理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废气时存在难以快速氧化吸收NO的问题,导致NOx吸收效率较低。为解决此问题,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亚铁络合物FeⅡ(EDTA)2-作为吸收剂吸收NO气体,通过考察吸收液浓度、NO气体浓度等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分析了NO吸收的传质-反应过程,并且推导了NO吸收过程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NO吸收速率随NO浓度升高呈线性升高,FeⅡ(EDTA)2-吸收NO是一个拟一级快速反应过程。吸收过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小于5%,两者的一致性较好,可以用来描述NO吸收的传质-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Fe^Ⅱ(EDTA)^2- 传质-反应过程 鼓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章 唐文浩 唐天乐 《热带生物学报》 2018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利用斑马鱼成鱼,研究金红型纳米TiO_2(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TiO_2NPs)对斑马鱼的氧化损伤效应。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作为生物标志分子,考察斑马鱼成鱼染毒10 d后,鳃、肝脏和肠3种组织内SOD水平的变化... 利用斑马鱼成鱼,研究金红型纳米TiO_2(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TiO_2NPs)对斑马鱼的氧化损伤效应。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作为生物标志分子,考察斑马鱼成鱼染毒10 d后,鳃、肝脏和肠3种组织内SOD水平的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和荧光定量PCR(Q-PCR),对SOD在蛋白和分子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O_2NPs会导致斑马鱼鳃和肝脏组织内SOD活性的降低,但对肠组织内SOD的活性影响不大;在基因水平上,TiO_2NPs会导致sod基因表达上调2~3倍。由此推论,TiO_2NPs长期暴露会影响斑马鱼体内的SOD水平,导致鳃和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NP8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协同Fe^(3+)-EDTA在中性pH条件下催化类Fenton降解水中卡马西平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怡帆 孙剑辉 孙胜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19-2324,共6页
研究了Mn^(2+)协同Fe^(3+)-EDTA络合体催化类Fenton反应,在中性p H条件下对水中新兴污染物卡马西平的降解情况.考察了Mn^(2+)∶Fe^(3+)、EDTA∶Fe^(3+)和H_2O_2∶Fe^(3+)的物质的量比率、Fe^(3+)浓度和初始p H等关键因素对卡马西平降解... 研究了Mn^(2+)协同Fe^(3+)-EDTA络合体催化类Fenton反应,在中性p H条件下对水中新兴污染物卡马西平的降解情况.考察了Mn^(2+)∶Fe^(3+)、EDTA∶Fe^(3+)和H_2O_2∶Fe^(3+)的物质的量比率、Fe^(3+)浓度和初始p H等关键因素对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Mn^(2+)能够显著增强Fe^(3+)-EDTA络合体催化类Fenton反应体系的氧化能力.在0.1 mmol·L^(-1)Fe^(3+)、EDTA∶Fe^(3+)为2∶1、Mn^(2+)∶Fe^(3+)为1∶1、H_2O_2∶Fe^(3+)为150∶1和p H 7.0的条件下,经过20 min反应时间,卡马西平的降解率能够达到100%,表观降解速率常数达到0.6374 min^(-1).其增效机理是通过Mn^(2+)-EDTA与H_2O_2反应促进O_2^(·-)的产生,进而加速还原Fe^(3+)-EDTA至Fe^(2+)-EDTA,间接提高HO~·的产生速率.研究结果能够为水中卡马西平的有效去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FENTON反应 Fe^3+-EDTA络合体 羟基自由基(HO^·)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H_20_2/草酸铁络合物光解染料废水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书传 谢晶晶 +1 位作者 陈天虎 杨远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69,73,共4页
对日光/H2O2/草酸铁络合物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及pH值、H2O2用量、Fe3+用量、草酸钠浓度、光强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H2O2/草酸铁络合物可使溶液中的活性艳红快速光解,晴好天气光照30m in溶液... 对日光/H2O2/草酸铁络合物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及pH值、H2O2用量、Fe3+用量、草酸钠浓度、光强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H2O2/草酸铁络合物可使溶液中的活性艳红快速光解,晴好天气光照30m in溶液可褪至无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铁络合物 H2O2 染料废水 日光 光解 FE^3+ 实验研究 反应时间 H202 活性艳红 晴好天气 pH值 草酸钠 脱色率 用量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二氯化铝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勇 周岳珍 +6 位作者 陈秀敏 舒凯 高腾飞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徐宝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9-695,共7页
对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AlCl_2的相关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760 K,60 Pa的条件下,Al_2O与C、Al_4C_3与Al_2O_3、Al_4O_4C与C均可发生氯化反应,AlCl_2的歧化反应在冷凝区也可以进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框架下... 对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AlCl_2的相关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760 K,60 Pa的条件下,Al_2O与C、Al_4C_3与Al_2O_3、Al_4O_4C与C均可发生氯化反应,AlCl_2的歧化反应在冷凝区也可以进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并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Al_2O与C的氯化反应和AlCl_2的歧化反应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的确有AlCl_2生成,吸附态的AlCl_2将进一步与Al_2O和C反应生成吸附态的AlCl分子,在C和AlCl_3(或AlCl_2)存在的条件下,Al_2O气体具有氯化活性,自由态的AlCl_2将在冷凝区歧解为AlCl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热力学 碳热氯化反应 歧化反应 Al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双(3′-氨基呋咱-4-基)-1,4-二氧杂-2,5-二氮杂环己-2,5-二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5
作者 王军 董海山 +1 位作者 黄奕刚 李金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98-1402,共5页
以3-氨基-4-酰胺肟基呋咱(AAOF)为原料合成出了含能化合物3-氨基-4-酰氯肟基呋咱(ACOF)。用稀碱3%~5%Na2CO3水溶液处理,ACOF脱去一分子HCl生成不稳定中间体3-氨基-4-氰基呋咱的氧化物(ACFO),随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3,4-二... 以3-氨基-4-酰胺肟基呋咱(AAOF)为原料合成出了含能化合物3-氨基-4-酰氯肟基呋咱(ACOF)。用稀碱3%~5%Na2CO3水溶液处理,ACOF脱去一分子HCl生成不稳定中间体3-氨基-4-氰基呋咱的氧化物(ACFO),随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3,4-二(氨基呋咱基)氧化呋咱(BAFF)及其异构体3,6-双(3’-氨基呋咱-4-基)-1,4-二氧杂-2,5-二氮杂环己-2,5-二烯(BADDD)。用IR、MS、^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ACOF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子和晶体结构测试表明,BADDD是一具有新颖化学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化合物 3-氨基-4-酰氯肟基呋咱(ACOF) 3 4-二(氨基呋咱基)氧化呋咱(BAFF) 3 6-双(3'-氨基呋咱-4-基)-1 4-二氧杂-2 5-二氮杂环己-2 5-二烯(BADDD) 合成 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界面Fe(Ⅱ)吸附与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交互反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克文 陶亮 +1 位作者 钟继洪 李芳柏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77-2182,共6页
研究了高岭土界面亚铁吸附与邻硝基苯酚(2-nitrophenol,2-NP)还原转化的交互作用。考察了反应pH值、界面吸附铁密度、反应温度(T)对2-NP的还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态Fe(II)为2-NP还原转化的关键物种,高龄土界面Fe(II)吸附能明... 研究了高岭土界面亚铁吸附与邻硝基苯酚(2-nitrophenol,2-NP)还原转化的交互作用。考察了反应pH值、界面吸附铁密度、反应温度(T)对2-NP的还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态Fe(II)为2-NP还原转化的关键物种,高龄土界面Fe(II)吸附能明显提高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2-NP的还原转化速率常数(k)随着反应pH值的升高、吸附铁密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nk与pH、吸附铁密度、1/T都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2-NP还原转化的活化能为87.15 kJ·mol-1,吸附反应的活化能为18.5 kJ·mol-1。该研究可为土壤矿物界面物理化学与氧化还原的交互反应过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反应 高岭土 2-NP FE^2+ 还原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3+/EDTA-2Na的类芬顿污泥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文迪 常沙 +4 位作者 黄殿男 傅金祥 李琳 张贺凯 焦美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51-2356,共6页
为解决芬顿技术在中性条件下氧化性能较低的问题,以浓缩池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Fe^3+/EDTA-2Na类芬顿技术处理污泥,对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泥饼含水率、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沉降性能(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 为解决芬顿技术在中性条件下氧化性能较低的问题,以浓缩池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Fe^3+/EDTA-2Na类芬顿技术处理污泥,对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泥饼含水率、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沉降性能(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及破解性能(污泥质量浓度、溶解性COD(SCOD)、胞外聚合物(EPS))的改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EDTA-2Na类芬顿反应能起到强氧化作用调理污泥,且在原污泥pH值条件下效果优于传统芬顿法。Fe^3+/EDTA-2Na类芬顿反应后污泥/泥饼含水率分别降至97.94%和77.87%,CST仅为17s,SV和SVI分别降至29%和49.15mL/g,MLSS和MLVSS较原污泥分别降低41.35%和40.91%,且污泥上清液中SCOD、蛋白质、多糖溶出最多,对污泥脱水、沉降、破解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Fe^3+/EDTA-2Na 类芬顿反应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韩科学家合作研发出LiO_2基锂-空气电池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兰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7-488,共2页
基于超氧化钠和超氧化钾的电池之前已经被研究报道过。由于锂-空气(Li-O2)电池具有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尽管已经有许多关于Li-O2电池的研究,然而还没有关于超氧化锂(Li O2)电池的报道。一些有关Li-O2电池的研究发现放电产物除了过氧... 基于超氧化钠和超氧化钾的电池之前已经被研究报道过。由于锂-空气(Li-O2)电池具有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尽管已经有许多关于Li-O2电池的研究,然而还没有关于超氧化锂(Li O2)电池的报道。一些有关Li-O2电池的研究发现放电产物除了过氧化锂(Li2O2)外,还形成了Li O2。此外,理论计算表明,某些形式的Li O2可能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这些研究还表明,可能会仅形成Li-O2电池所用的L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O2 氧化锂 超氧化钾 循环寿命 高能量密度 歧化反应 放电过程 生长机制 比容量 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实验中CCl4和I2的回收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明先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27,共1页
一般萃取液的回收只考虑了四氯化碳,且尚有不足之处,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摸索到一种简易的回收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往萃取液中逐滴滴入25—40%NaOH溶液,同时充分搅拌(或振荡),这时溶于CCl<sub>4</sub>的I<... 一般萃取液的回收只考虑了四氯化碳,且尚有不足之处,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摸索到一种简易的回收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往萃取液中逐滴滴入25—40%NaOH溶液,同时充分搅拌(或振荡),这时溶于CCl<sub>4</sub>的I<sub>2</sub>跟NaOH发生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4 I2 萃取液 回收方法 歧化反应 棕黑色 钠晶体 课外科技活动 蒸馏方法 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歧化催化剂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8-568,共1页
该发明涉及烯烃歧化催化剂,特别是丁烯歧化制丙烯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未采用HMS介孔分子筛作催化剂进行丁烯歧化反应及采用传统催化剂进行丁烯歧化制丙烯过程中产物乙烯和己烯选择性低的问题。该发明通过采用以含钨的HMS... 该发明涉及烯烃歧化催化剂,特别是丁烯歧化制丙烯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未采用HMS介孔分子筛作催化剂进行丁烯歧化反应及采用传统催化剂进行丁烯歧化制丙烯过程中产物乙烯和己烯选择性低的问题。该发明通过采用以含钨的HMS介孔SiO2分子筛为活性主体、以硅溶胶为粘结剂制备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丁烯歧化反应制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歧化 催化剂 介孔SIO2 歧化反应 介孔分子筛 技术方案 工业生产 HMS 丁烯 丙烯 粘结剂 硅溶胶 发明 乙烯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