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0)/C诱导铜盐还原耦合化学沉淀法脱除废水硫氰酸盐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志奇 聂慧敏 赵永祥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焦化废水是一类伴随焦炭生产而形成的有机-无机组分共存、环境危害大的工业废水,其高含量的硫氰酸盐将毒害微生物、抑制生物活性,影响废水生化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硫氰酸盐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等体积浸渍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系... 焦化废水是一类伴随焦炭生产而形成的有机-无机组分共存、环境危害大的工业废水,其高含量的硫氰酸盐将毒害微生物、抑制生物活性,影响废水生化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硫氰酸盐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等体积浸渍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系列生物炭负载零价铁材料(Fe^(0)/C),用X射线衍射和氮气吸-脱附技术进行物性结构表征;模拟焦化废水,利用零价铁还原铜盐耦合硫氰酸亚铜合成反应,实现硫氰酸根回收利用。表征结果表明:Fe^(0)/C是无定形碳负载零价铁材料,比表面积较小(小于1 m^(2)/g)。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废水硫氰酸盐质量浓度为2.50 g/L、铜盐浓度为0.03 mol/L、pH为5.5、温度为40℃条件下反应10 min,3Fe^(0)/C(铁质量分数为3%)对硫氰酸盐脱除率达到99%,实现了模拟焦化废水中硫氰酸盐的高效脱除,获得了附加值较高的硫氰酸亚铜产品,丰富了焦化废水物化-生化处理技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c材料 碳热还原 硫氰酸盐废水处理 脱除率 硫氰酸亚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C微电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活性红X-3B 被引量:7
2
作者 易俊 吴先威 +3 位作者 王燕 陈丽君 吴梦霞 戴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4-48,52,共6页
构建Fe^0/C微电解+过硫酸盐(PS)耦合体系,以活性红X-3B模拟废水为样本考察其处理能力。结果表明,Fe^0/C体系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约85%和55%,投加PS显著提升脱色率至98%,COD去除率至75%;Fe^0/C+PS耦合体系适宜m(Fe^0)/m(C)为2:1,PS浓度35 m... 构建Fe^0/C微电解+过硫酸盐(PS)耦合体系,以活性红X-3B模拟废水为样本考察其处理能力。结果表明,Fe^0/C体系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约85%和55%,投加PS显著提升脱色率至98%,COD去除率至75%;Fe^0/C+PS耦合体系适宜m(Fe^0)/m(C)为2:1,PS浓度35 mmol/L,初始p H为3.0~7.0。Fe^0/C+PS处理活性红X-3B废水30 min时脱色率即达到98%,其后不再有明显变化,但COD去除率从30 min的58%逐渐增加到90 min的75%,说明Fe^0/C活化的SO_4^(·-)有足够能力氧化偶氮键,但还不足以全面氧化偶氮键断裂形成的有机物碎片或群体。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果验证了SO_4^(·-)对偶氮键的氧化能力。Fe^0/C+PS体系对难降解的腐殖酸类物质有较好的氧化效果,预处理可明显改善废水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c微电解 过硫酸盐 SO4^·- 活性红X-3B 三维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Fe_(3)C羊粪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磺胺嘧啶 被引量:6
3
作者 唐亚鑫 黄雯 +3 位作者 张建强 曾祥英 骆泽 张雪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91-4005,共15页
以Fe_(3)O_(4-)羊粪生物炭为原料,热解制备铁功能化的生物炭复合材料(Fe^(0)/Fe_(3)C-SMB700)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磺胺嘧啶(SDZ).结果表明,在700℃下制备的Fe^(0)/Fe_(3)C-SMB700,因双铁Fe^(0)/Fe_(3)C功能化结构、高度石墨化... 以Fe_(3)O_(4-)羊粪生物炭为原料,热解制备铁功能化的生物炭复合材料(Fe^(0)/Fe_(3)C-SMB700)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磺胺嘧啶(SDZ).结果表明,在700℃下制备的Fe^(0)/Fe_(3)C-SMB700,因双铁Fe^(0)/Fe_(3)C功能化结构、高度石墨化及层状多孔结构表现出最强的催化活性.在最优反应条件下(0.3 g·L^(−1) PMS和0.6 g·L^(−1)催化剂),10 mg·L^(-1)的SDZ在50 min内被完全去除.Fe^(0)/Fe_(3)C-SMB700可通过外部磁铁进行有效回收,并且经过5次循环使用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猝灭实验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自由基与非自由基途径均对SDZ的降解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自由基途径以Fe0激活PMS产生SO_(4)·^(−)为主,非自由基途径主要通过Fe_(3)C改变碳电子分布产生1O2,而Fe^(0)/Fe_(3)C-SMB700的石墨碳层结构为非自由基途径提供了良好的电子转移场所.综上,本研究通过以废制废的方式制备双铁功能化的催化材料,不仅实现了粪源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为有机废水高效的处理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盐 磺胺嘧啶 羊粪生物炭 Fe^(0) Fe_(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