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豆素型离子液体探针制备及其荧光检测Fe^(3+)性能
1
作者 邵鑫翔 周炜骅 +1 位作者 邹佳欣 车思莹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3-氯-7-羟基-4-甲基香豆素(HDQ)和三己基十四烷基羟基化磷([P66614][OH])通过酸碱去质子化反应制备了香豆素型离子液体探针[HDQ][P66614]。采用1HNMR、FTIR、MS、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HDQ][P66614]进行了表征。通过检测灵敏度、选择性... 3-氯-7-羟基-4-甲基香豆素(HDQ)和三己基十四烷基羟基化磷([P66614][OH])通过酸碱去质子化反应制备了香豆素型离子液体探针[HDQ][P66614]。采用1HNMR、FTIR、MS、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HDQ][P66614]进行了表征。通过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实验,考察了探针[HDQ][P66614]对Fe^(3+)的检测限(LOD)、特异性和抗金属阳离子干扰的检测能力,对其检测机理进行了分析,将探针[HDQ][P66614]用于豆干、香蕉干、果冻中Fe^(3+)的检测。结果表明,探针[HDQ][P66614]中HDQ作为荧光信号基团和特异性识别基团,与Fe^(3+)以物质的量比1∶4进行络合形成了非荧光复合物;Fe^(3+)在60~600μmol/L的范围内,与探针[HDQ][P66614]溶液的荧光强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LOD=0.6μmol/L;探针[HDQ][P66614]合成简单、检测Fe^(3+)响应时间10 s,探针[HDQ][P66614]在pH=2~12内对Fe^(3+)均有荧光猝灭响应,当pH远离7时,猝灭现象更明显;探针[HDQ][P66614]对Fe^(3+)的检测表现出特异性和对Al^(3+)、Ca^(2+)、Cr^(3+)等10种金属阳离子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Fe^(3+)回收率在95.4%~106.6%,相对标准偏差0.53%~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荧光探针 Fe^(3+) 快速检测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Eu-MOF材料的构筑及对Fe^(3+)与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荧光检测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冀超 李文 +2 位作者 张丽荣 华佳 刘云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它们的高效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新型的荧光传感检测材料.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具有fcu拓扑结构的Eu-MOF材料,[(C... 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它们的高效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新型的荧光传感检测材料.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具有fcu拓扑结构的Eu-MOF材料,[(CH_(3))_(2)NH_(2)]_(2)[Eu_(6)(μ_(3)-OH)_(8)(EDDC)_(6)]·8DMA·3MeOH·6H_(2)O[JLUMOF128,H_(2)EDDC=(E)-4,4′-(乙烯-1,2-取代基)二苯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荧光配体H_(2)EDDC的引入,JLU-MOF128表现出显著的荧光性能,在DMF溶液中对Fe^(3+)、2,4,6-三硝基苯酚(TNP)和2,4-二硝基苯酚(2,4-DNP)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Ksv值分别为2.09×10^(4),8.49×10^(4)和5.75×10^(4)L/mol,检测限分别为5.99,1.51和1.93μmol/L.在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检测方面,JLU-MOF128是一种理想的多感应荧光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金属-有机骨架 荧光检测 Fe^(3+)离子 硝基芳香族爆炸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煤基发光碳点的室温快速合成及其在Fe^(3+)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程仲富 吴雪岩 +5 位作者 刘磊 何龙 杨祖国 曹畅 吕燕 郭继玺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4-1115,共12页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发光器件、生物检测、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合成过程复杂、产率低等挑战。本文以煤为原料,以甲酸和双氧...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发光器件、生物检测、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合成过程复杂、产率低等挑战。本文以煤为原料,以甲酸和双氧水为氧化剂,在室温下可大量合成煤基发光碳点,考查了氧化剂的添加量、反应时间对煤基发光碳点的产率及反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基发光碳点产率高达54%,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光稳定性、耐盐性和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制备的煤基发光碳点可用于Fe^(3+)离子的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低于600 nmol L^(-1)。该合成方法为煤的高附加值利用和设计开发煤基新材料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合成 发光 Fe3+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检测-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Fe^(3+)、Cu^(2+)、Zn^(2+)、Fe^(2+)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 张新申 蒋小萍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5期26-30,共5页
利用低压离子色谱柱,选用酒石酸-柠檬酸混合液作为洗脱体系,将Fe3+、Cu2+、Zn2+、Fe2+四种离子完全分离,柱后采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进行衍生反应,于波长560nm处进行检测。四种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 14... 利用低压离子色谱柱,选用酒石酸-柠檬酸混合液作为洗脱体系,将Fe3+、Cu2+、Zn2+、Fe2+四种离子完全分离,柱后采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进行衍生反应,于波长560nm处进行检测。四种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 14mg/L,0 006mg/L,0 003mg/L,0 05mg/L。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检测 低压离子色谱 测定 FE^3+ CU^2+ ZN^2+ F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涛 张成娟 +1 位作者 雷卓 王正家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对比度低、缺陷区域过小且存在反光,传统方法很难进行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改进DeepLabV3网络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表面凹坑缺陷图像特征,采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图...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对比度低、缺陷区域过小且存在反光,传统方法很难进行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和改进DeepLabV3网络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表面凹坑缺陷图像特征,采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凹坑缺陷对比度。对DeepLabV3网络进行改进,使用ResNet101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引入位置注意力模块,使得模型更加关注于凹坑缺陷相关特征,提升网络的检测精度。改进后的网络在自制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达到85.98%,缺陷检测准确率达到9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深度学习 DeepLabV3 缺陷检测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表面凹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在Fe^(3+)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坤 张志秋 +1 位作者 马庆运 张纪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研究了用热解柠檬酸制备发蓝光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在此基础上,用(NH4)2CO3作N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 研究了用热解柠檬酸制备发蓝光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在此基础上,用(NH4)2CO3作N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此外,基于荧光淬灭原理,利用N-GQDs构建了一种检测Fe3+的荧光探针。研究表明,N-GQDs的荧光强度随Fe3+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0~60μmol/L范围内,N-GQDs荧光强度与Fe3+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该探针的检测限低达0.92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N 掺杂 FE^3+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胡敏酸与Fe^3+、Al^3+、Mn^2+金属离子配位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强 魏世强 黄玉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69,共4页
关键词 胡敏酸 Fe^3+、Al^3+、Mn^2+金属离子 红外光谱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离子对二氧化钛光电化学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美群 沈嘉年 +3 位作者 李谋成 武朋飞 刘冬 张玉娟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上多孔状纳米晶TiO2薄膜,以及不同Fe3+离子掺杂量的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Fe3+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薄膜吸收光谱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Fe3+的掺杂使薄膜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可见光照射下其光催化活性也有...  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上多孔状纳米晶TiO2薄膜,以及不同Fe3+离子掺杂量的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Fe3+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薄膜吸收光谱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Fe3+的掺杂使薄膜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在可见光照射下其光催化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光催化活性 光电化学 离子 催化性能 薄膜 离子掺杂 膜吸收 可见光照射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Fe^(3+)离子掺杂改性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德明 金宁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对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Fe3+离子掺杂改性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掺杂金属Fe3+离子的电位、电子轨道构型、化合价、离子半径、浓度和掺杂制备方式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通过掺杂过... 对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Fe3+离子掺杂改性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掺杂金属Fe3+离子的电位、电子轨道构型、化合价、离子半径、浓度和掺杂制备方式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通过掺杂过渡金属Fe3+离子改进TiO2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使反应的响应光谱向可见光扩展,并且有效地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半导体的光催化效率,通过改性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另外,针对掺杂机理尚不清楚、光量子效率仍然不高和回收困难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掺杂改性纳米TiO2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非耐热材料可以制成上浮型负载体,更利于回收,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离子 光催化性能 掺杂改性 过渡金属 研究进展 TIO2光催化剂 纳米TiO2 溶胶一凝胶法 光催化效率 性能研究 电子轨道 离子半径 禁带宽度 发展方向 直接利用 掺杂机理 量子效率 耐热材料 化合价 过掺杂 可见光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离子在低品位铜矿生物浸出中的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红斌 荆秀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生物浸出中容易产生铁矾而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速度。文中就这一问题,围绕与Fe3+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Fe3+离子的氧化作用,又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在驯化适应低酸条件下浸矿细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 生物浸出中容易产生铁矾而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速度。文中就这一问题,围绕与Fe3+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Fe3+离子的氧化作用,又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在驯化适应低酸条件下浸矿细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酸性介质pH值、铁浓度、细菌氧化活性、氧化还原电位Eh值之间的关系,能使铁产生的沉淀降到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离子 生物浸出 低品位铜矿 行为分析 氧化还原电位 介质pH值 浸出速度 目的矿物 氧化作用 浸矿细菌 氧化活性 分析表 铁浓度 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介导在呕吐毒素酶联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景东 李鲁宁 +2 位作者 孙秀兰 李在均 姚卫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4-326,共3页
呕吐毒素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检测。本文研究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离子液体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并将其应用于呕吐毒素(DON)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当呕吐毒素酶联免疫(ELISA)体系中含有0.014... 呕吐毒素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检测。本文研究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离子液体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并将其应用于呕吐毒素(DON)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当呕吐毒素酶联免疫(ELISA)体系中含有0.014g/mL的该离子液体时,其检测灵敏度提高了约33.92%。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54.95μg/kg和36.31μg/kg(前者不含离子液体)。重复测定多次,其半数抑制浓度平均值为36.85μg/kg,表明重现性较好。另外,该方法已用于啤酒和麦芽汁中DON加标测定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 呕吐毒素 酶联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紫外检测连续测定西瓜汁中NO_2^-和NO_3^-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立为 李敏 +1 位作者 闫小飞 宋新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78-578,580,共2页
关键词 食品分析 亚硝酸盐 硝酸盐 离子色谱 紫外检测 连续测定 西瓜汁 NO2^-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Fe^3+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学霞 周希 +2 位作者 刘美红 王春鹏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6,共7页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强酸环境中进行氧化水热反应制备碳量子点(CQDs),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优的合成条件为碱木质素用量1.3 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 h,Na BH_4用量1.3 g。采用透射电镜(TEM)及激光粒度分析(DLS)对CQDs...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强酸环境中进行氧化水热反应制备碳量子点(CQDs),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优的合成条件为碱木质素用量1.3 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 h,Na BH_4用量1.3 g。采用透射电镜(TEM)及激光粒度分析(DLS)对CQDs形貌及尺寸进行表征,显示CQDs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尺寸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5 nm。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CQDs结构及组成元素,表明CQDs表面含有大量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L)表征CQDs光学性质,其荧光量子产率达17.3%。以CQDs为探针,采用比色法将其用于Fe^(3+)检测,结果表明:CQDs对Fe^(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0~400μmol/L范围内溶液吸光度与Fe^(3+)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5 4),检测限可达0.136μmol/L。同时,合成的CQDs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其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性能 比色法 Fe^3+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离子敏感Ge-Sb-Se-Fe系薄膜的真空热蒸发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芳 杜丕一 +2 位作者 翁文剑 韩高荣 赵高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2-444,447,共4页
本文通过在低温下烧结靶材 ,利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了Ge/Sb/Se/Fe比例可控的Fe3 + 离子敏感Ge Sb Se Fe系薄膜。用XRD和PHS 9V型酸度计研究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薄膜的Fe3 + 离子敏感性能为 (5 0 375± 4 12 5 )mV/十倍浓... 本文通过在低温下烧结靶材 ,利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了Ge/Sb/Se/Fe比例可控的Fe3 + 离子敏感Ge Sb Se Fe系薄膜。用XRD和PHS 9V型酸度计研究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薄膜的Fe3 + 离子敏感性能为 (5 0 375± 4 12 5 )mV/十倍浓度 ,线性响应Fe3 + 浓度范围 (10 -2 ~ 10 -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FE^3+ 薄膜 可控 结构和性能 线性响应 电子束蒸发 真空热蒸发 PHS 靶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核{Zn_(2)(COO)_(4)}次级构筑单元的二维发光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对Fe^(3+)的检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佳祥 赵河 +1 位作者 刘淑芹 张建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3-1518,共6页
使用H_(2)L配体(H_(2)L=2-(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terephthalic acid)和Zn_(2)+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例基于双核{Zn_(2)(COO)_(4)}次级构筑单元的二维发光配位聚合物[Zn_(2)(L)_(2)(DMSO)_(2)(DMF)](1)(DMSO=二... 使用H_(2)L配体(H_(2)L=2-(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terephthalic acid)和Zn_(2)+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例基于双核{Zn_(2)(COO)_(4)}次级构筑单元的二维发光配位聚合物[Zn_(2)(L)_(2)(DMSO)_(2)(DMF)](1)(DMSO=二甲亚砜,DMF=N,N-二甲基甲酰胺)。拓扑分析表明1结构中的双核{Zn_(2)(COO)_(4)}单元可视为4连接节点,并与作为连接子的L_(2)-形成(4,4)-网拓扑构型。1表现出对Fe^(3+)离子的选择性发光猝灭响应,检测限为2.8μmol·L^(-1)。1对Fe^(3+)的检测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且可通过DMF溶剂洗涤实现再生,可多次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配位聚合物 Π-Π堆积作用 晶体结构 Fe^(3+)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碳点的制备及对Fe^(3+)检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世明 郑祖阳 +2 位作者 韩春晖 李瑶瑶 庄建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6,共9页
以碱木质素(Alkali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_(2)O_(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以碱木质素(Alkali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_(2)O_(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LE-CDs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OH)、羧基(—COOH)和氨基(—NH_(2))等官能团,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及寿命分别为19.20%和6.03 ns。利用ALE-CDs为荧光探针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发现ALE-CDs对Fe^(3+)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荧光强度与Fe^(3+)浓度(0~50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e^(3+)检出限约为1.6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乙二胺 碳点 荧光猝灭 Fe^(3+)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香果壳的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对Fe^(3+)的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立 管朦 +3 位作者 李家耀 施扬范 韩维杰 刘新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36,共5页
以百香果壳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了碳量子点(CQDs)对Fe^(3+)的检测效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对碳量子点(CQDs)的形貌、结构、... 以百香果壳为原材料,采用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CQDs),考察了碳量子点(CQDs)对Fe^(3+)的检测效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对碳量子点(CQDs)的形貌、结构、基团、光谱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碳量子点形貌和分散性良好,尺寸约为7 nm。在435 nm的激发波长下,其发射峰位于512 nm处。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 h时,所得到的碳量子点的性能最好。Fe^(3+)对CQDs荧光有明显的猝灭现象,而其他金属离子的加入不会改变CQDs的荧光强度及发射峰位置,说明合成的CQDs可以实现对Fe^(3+)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壳 水热法 碳量子点 Fe^(3+)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位Fe^(3+)掺杂Na_(0.5)Bi_(0.49)TiO_(3)陶瓷的电导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斌 李博锐 +3 位作者 程婉婉 高玄玄 来龙飞 谢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02,共8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x=0,0.02,0.04和0.06的Na_(0.5)Bi_(0.49)Ti_(1-x)Fe_(x)O_(3-δ)(NBT)粉末材料,经压制成型并在1000~1150℃烧结制备了片状陶瓷样品。通过XRD,SEM和EIS测试研究了Fe^(3+)掺杂量x对NBT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T...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x=0,0.02,0.04和0.06的Na_(0.5)Bi_(0.49)Ti_(1-x)Fe_(x)O_(3-δ)(NBT)粉末材料,经压制成型并在1000~1150℃烧结制备了片状陶瓷样品。通过XRD,SEM和EIS测试研究了Fe^(3+)掺杂量x对NBT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T材料在掺杂Fe^(3+)后出现了新相NaBiTi_(6)O_(14),且含量随x的增加而变多。材料在掺杂后的烧结温度降低了100~150℃,同时材料的晶粒变得细小。在300~700℃测试温度范围内,x=0.02,0.04和0.06的样品的电导率在相同温度下都处于同一数量级,相对于x=0的样品的电导率提升了约1000倍。x=0.04的样品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在600℃和700℃的测试温度下,电导率分别达到9.8 mS/cm和17.0 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0.5)Bi_(0.49)TiO_(3) Fe^(3+)掺杂 电导率 离子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异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在呕吐毒素酶联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鲁宁 孙秀兰 +1 位作者 姚卫蓉 李在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离子液体1-异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i-Bmim]BF4),将其用于呕吐毒素(DON)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当体系中[i-Bmim]BF4的浓度为0.014g/mL时,其定量下限为1.41μg/L,比不含该离子液体体系的定量下限4.57μg/L提高了...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离子液体1-异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i-Bmim]BF4),将其用于呕吐毒素(DON)的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当体系中[i-Bmim]BF4的浓度为0.014g/mL时,其定量下限为1.41μg/L,比不含该离子液体体系的定量下限4.57μg/L提高了约69%;半数抑制浓度为30.20μg/L;重复测定多次,其半数抑制浓度平均值为29.71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26%;用T-2毒素代替DON进行了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含离子液体体系中DON与T-2毒素、NIV的交叉反应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0.1%、14.9%),而含有0.014g/mL该离子液体体系中DON与T-2毒素、NIV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5.3%、10.2%。方法用于啤酒和麦芽汁中DON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实验表明,当体系中[i-Bmim]BF4浓度为0.014g/mL,DON的加标浓度分别为50、70mg/L时,其样品加标回收率均为9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6%、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异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 呕吐毒素 酶联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方法合成纳米碳点及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艺 邢晶晶 +2 位作者 孙思佳 吴頔 曾乐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9-1254,共6页
以黄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荧光纳米碳点,实现了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纳米碳点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仪对纳米碳点的荧光性能以及加入不同金属离子后的荧光强度变... 以黄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荧光纳米碳点,实现了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纳米碳点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仪对纳米碳点的荧光性能以及加入不同金属离子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碳点分散性良好,尺寸约为3 nm左右。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峰位于435 nm;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2 h时,纳米碳点的荧光性能最佳。Fe^3+的加入能猝灭纳米碳点的荧光,而其他金属离子不会引起纳米碳点荧光强度和发射峰位置的改变,表明绿色方法合成的纳米碳点实现了对Fe^3+的特异性荧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点 水热法 黄瓜 绿色合成 Fe^3+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