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怀柔O_3污染过程初始VOCs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胡君 王淑兰 +4 位作者 吴亚君 张敬巧 张萌 王涵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6-775,共10页
为了解北京怀柔区夏季典型O_3污染过程中初始VOCs (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以φ计)的特征,识别其关键物种及主要来源,于2016年8月3—1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学楼顶开展强化观测,利用光化学物种比值法和连续反应模型法测算观测期... 为了解北京怀柔区夏季典型O_3污染过程中初始VOCs (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以φ计)的特征,识别其关键物种及主要来源,于2016年8月3—1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学楼顶开展强化观测,利用光化学物种比值法和连续反应模型法测算观测期间大气初始φ(VOCs),采用MIR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初始VOCs的OFP (O_3生成潜势),识别关键物种,并应用PMF (正交矩阵因子)模型对初始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怀柔区O_3污染过程中初始φ(VOCs)平均值为25. 27×10-9,如忽略化学损失,φ(VOCs)将被低估约18. 6%.初始VOCs的总OFP值为144. 6×10-9,VOCs物种对总OFP贡献率的顺序依次为醛酮类>烯烃>芳香烃>烷烃,异戊二烯、乙醛、己醛、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丙烯、1,2,4-三甲苯、丁酮、1,3,5-三甲苯是怀柔区O_3形成的关键活性物种. PMF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源对初始φ(VOCs)的贡献率(23. 5%)最高,其次是溶剂使用源(18. 3%)、植物排放源(18. 1%)、工业过程源(17. 6%)、生物质燃烧源(12. 1%)和煤炭燃烧源(10. 5%).研究显示,在北京怀柔区典型O_3污染过程中,减少机动车尾气源、溶剂使用源、上风向工业过程源的排放是控制怀柔区VOCs的有效措施,而控制异戊二烯、乙醛、己醛、间/对-二甲苯、甲苯等关键活性物种则是有效抑制VOCs排放对O_3生成贡献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VOCs初始浓度 O3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l浓度对Fe^(3+)/SCN^-平衡体系影响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唐文秀 钱扬义 +2 位作者 陈雪飞 王立新 陈秋伶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9,共5页
利用手持技术设计2组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和不同质量的KCl晶体对Fe^(3+)/SCN^-平衡体系的影响。发现KCl溶液和晶体均使Fe^(3+)/SCN^-平衡体系颜色变浅,且变浅程度随KCl浓度和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继而设计4个实验以探究KCl的... 利用手持技术设计2组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和不同质量的KCl晶体对Fe^(3+)/SCN^-平衡体系的影响。发现KCl溶液和晶体均使Fe^(3+)/SCN^-平衡体系颜色变浅,且变浅程度随KCl浓度和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继而设计4个实验以探究KCl的影响原因。结果表明:KCl使Fe^(3+)/SCN^-平衡体系颜色变浅原因是盐效应和配体取代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的主次作用目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SCN^-平衡体系 KCl浓度 色度计传感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葡萄酒中Fe^2+/Fe^3+浓度比及其氧化还原态的平衡
3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3期77-77,共1页
铁离子在葡萄酒抗氧化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是酒中主要的抗氧化剂,这些物质的氧化反应受还原态Fe^2+和氧化态Fe^3+之间相互转化的调节,而葡萄酒中Fe^2+/Fe^3+的浓度比又受氧氧化Fe^2+和多酚还原Fe^3+相对比率的影响.多酚还原... 铁离子在葡萄酒抗氧化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是酒中主要的抗氧化剂,这些物质的氧化反应受还原态Fe^2+和氧化态Fe^3+之间相互转化的调节,而葡萄酒中Fe^2+/Fe^3+的浓度比又受氧氧化Fe^2+和多酚还原Fe^3+相对比率的影响.多酚还原Fe^3+会受亚硫酸盐的催化,氧氧化Fe^2+则受酒中铜离子的催化,但是前者的反应速度要比后者略慢,而且在此过程中,Fe^3+还会抑制自身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白葡萄酒 还原态 浓度 FE^3+ FE^2+ 平衡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离子在低品位铜矿生物浸出中的行为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斌 荆秀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生物浸出中容易产生铁矾而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速度。文中就这一问题,围绕与Fe3+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Fe3+离子的氧化作用,又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在驯化适应低酸条件下浸矿细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 生物浸出中容易产生铁矾而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速度。文中就这一问题,围绕与Fe3+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Fe3+离子的氧化作用,又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在驯化适应低酸条件下浸矿细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酸性介质pH值、铁浓度、细菌氧化活性、氧化还原电位Eh值之间的关系,能使铁产生的沉淀降到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离子 生物浸出 低品位铜矿 行为分析 氧化还原电位 介质pH值 浸出速度 目的矿物 氧化作用 浸矿细菌 氧化活性 分析表 浓度 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硫和Fe^(3+)对低硫铀矿生物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世俊 周仲魁 +2 位作者 葛玉波 孙占学 王丝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针对铁、硫含量较低的铀矿,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Fe^(3+)及单质硫的方法强化铀矿生物浸出,研究外源Fe^(3+)、单质硫对浸出体系中pH、氧化还原电位值Eh、铁离子浓度、铀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初始浓度分别为0、1、2、3和4g/L时... 针对铁、硫含量较低的铀矿,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Fe^(3+)及单质硫的方法强化铀矿生物浸出,研究外源Fe^(3+)、单质硫对浸出体系中pH、氧化还原电位值Eh、铁离子浓度、铀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初始浓度分别为0、1、2、3和4g/L时,铀浸出率分别为81.85%、92.61%、89.15%、86.28%和86.09%,Fe^(3+)浓度为1g/L时浸出铀浓度最大,不同初始浓度的Fe^(3+)对铀矿浸出具有显著影响。在2g/L Fe^(3+)体系中,添加2g/L单质硫与未添加单质硫相比,pH上升较慢,铀浸出率提高1.63个百分点;SEM-EDS分析表明,与原矿相比,铁体系中矿物表面粗糙且矿石结构疏散,矿石颗粒比表面积增加,浸出渣样中伴随黄钾铁矾等沉淀的产生,添加2g/L单质硫的体系中黄钾铁矾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铀矿 生物浸出 Fe^(3+)浓度 单质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作用下煤矸石中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和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金韬 孟庆俊 +3 位作者 凤阳 胡振琪 崔雅红 冯启言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8,共8页
硫铁矿含量较高的煤矸石在水、氧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性矿山废水(AMD),而Fe^(3+)是该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强氧化剂。为了研究Fe^(3+)作用下各类型煤矸石的氧化特征,设置不同初始Fe^(3+)浓度的酸性条件,对来源于3种煤系、不同... 硫铁矿含量较高的煤矸石在水、氧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性矿山废水(AMD),而Fe^(3+)是该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强氧化剂。为了研究Fe^(3+)作用下各类型煤矸石的氧化特征,设置不同初始Fe^(3+)浓度的酸性条件,对来源于3种煤系、不同硫含量的煤矸石样品KL、DZ、SX及黄铁矿样品进行氧化产酸模拟试验,并通过产酸模拟试验中的[SO_(4)^(2−)]/[Fe^(2+)]化学计量比来验证试验体系遵循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各试样的氧化速率随液相中初始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第1~7 d为煤矸石及黄铁矿的快速氧化反应期,氧化产酸反应主要受化学反应的控制,试验条件下该阶段黄铁矿的氧化速率可达5.23×10^(-5) mol/(L·h),而KL、DZ、SX的最大氧化速率分别为1.91×10^(-5) mol/(L·h)、1.1×10^(-7) mol/(L·h)和1.5×10^(-6) mol/(L·h)。煤矸石试样的氧化产酸过程与纯黄铁矿有显著区别:黄铁矿的氧化速率高于煤矸石,但煤矸石的铁溶出率却高于黄铁矿。不同煤矸石的氧化特征有较大差异:净产酸潜力最低的煤矸石DZ(22.89 kg/t,以H_(2)SO_(4)计,后同)氧化速率低于其他矸石样品;净产酸潜力值相当的KL(92.21 kg/t)和SX(90.58 kg/t)在Fe^(3+)的氧化反应过程中有较大差异,表现在[SO_(4)^(2−)]/[Fe^(2+)]化学计量比上。其中KL有着与黄铁矿相似的比值规律,遵循FeS_(2)在对应条件下的氧化机理,但SX的[SO_(4)^(2−)]/[Fe^(2+)]化学计量比远高于理论值,DZ的[SO_(4)^(2−)]/[Fe^(2+)]化学计量比总体最高,这可能由煤矸石的产碱矿物导致的。总体而言,煤矸石所含矿物情况和风化程度造成其产酸过程的差异,含硫量越高的煤矸石其产酸污染潜力随风化程度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程度及含硫量 Fe^(3+)初始浓度 氧化速率 净产酸量 化学计量比 酸性矿山废水(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宇 龚燕 +1 位作者 王晓琳 余立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4,52,共5页
研究了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过程中某些工艺参数,例如不同交联度离子交换膜的选择、不同碱离子发酵液以及原料液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对脱盐过程的影响。同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淡浓室流速比、淡室流速和浓室初始浓度三因素对... 研究了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过程中某些工艺参数,例如不同交联度离子交换膜的选择、不同碱离子发酵液以及原料液预处理方式等工艺对脱盐过程的影响。同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淡浓室流速比、淡室流速和浓室初始浓度三因素对电渗析脱盐操作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脱盐过程的工艺优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丙二醇 电渗析 发酵液 脱盐工艺 脱盐过程 离子交换膜 预处理方式 工艺参数 操作过程 初始浓度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交联度 流速比 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晖 曹志强 吴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本文以活性艳红X-3B为处理对象,研究了pH值,铁粉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零价铁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效果随铁粉投加量和温度的提高而提高,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效果影响不大。脱色反应可视为拟一... 本文以活性艳红X-3B为处理对象,研究了pH值,铁粉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零价铁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效果随铁粉投加量和温度的提高而提高,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效果影响不大。脱色反应可视为拟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艳红X-3B 零价铁 脱色效果 初始浓度 投加量 一级反应 染料 铁粉 反应温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对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东福 黄兵 张续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86-88,共3页
以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来源,以蔗糖为底物,考察不同价态铁离子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2+最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浓度Fe2+对产氢的影响。当Fe2+1000mg/L时,产氢率最大,达到364.8mL H2/g蔗糖、产氢... 以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来源,以蔗糖为底物,考察不同价态铁离子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2+最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浓度Fe2+对产氢的影响。当Fe2+1000mg/L时,产氢率最大,达到364.8mL H2/g蔗糖、产氢浓度56.5%,产氢量为空白样的1.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物制氢 不同价态Fe FE^2+ FE^3+ 浓度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卫民 谷士飞 于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66,共5页
为回收利用永平铜矿废矿石中的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资源,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接种量、初始Fe^2+浓度、矿浆酸度、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等条件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铜浸出的条件是接种量20%... 为回收利用永平铜矿废矿石中的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资源,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接种量、初始Fe^2+浓度、矿浆酸度、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等条件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铜浸出的条件是接种量20%,初始Fe^2+浓度0g/L,初始pH值1.2,浸出过程控制pH值小于1.50,矿石粒度5mm,矿浆浓度20%~25%;溶液中三价铁含量过高或产生铁的沉淀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浸矿效果;尽管浸矿细菌能很好地适应浸矿环境,但铜的浸出速度偏慢、浸出率偏低,有待于采取强化浸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细菌浸出 浸出条件 硫化铜矿石 低品位 原生 矿浆浓度 FE^2+ 初始PH值 浸矿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铁(Ⅲ)配位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进云 贾辉 +1 位作者 杨俊玲 齐东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了探究壳寡糖铁(Ⅲ)的配位结构和最佳合成条件,通过自制壳寡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 000)与FeCl_3溶液的反应,合成了壳寡糖铁(Ⅲ)配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Fe^(3+)浓度的变化,探究溶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 为了探究壳寡糖铁(Ⅲ)的配位结构和最佳合成条件,通过自制壳寡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 000)与FeCl_3溶液的反应,合成了壳寡糖铁(Ⅲ)配合物.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Fe^(3+)浓度的变化,探究溶液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Fe^(3+)与壳寡糖配位反应的影响.利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差热与热重分析(TGA-DSC)、元素分析(EI)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参与反应的配位量随着pH增加而增大,当pH>3.5时Fe^(3+)形成沉淀导致配位反应无法进行;Fe^(3+)参与反应的配位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直至配位反应趋于平衡,考虑到实际生产周期和能源消耗,选择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最适宜反应温度为40℃;形成的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壳寡糖本身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配合物中壳寡糖与Fe^(3+)的摩尔配位比为3∶1,并由此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铁(Ⅲ)配合物 pH值影响 Fe^3+浓度 表征 配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碱驱油体系中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宏度 何涛 +1 位作者 吴一慧 万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3,371,共4页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126/WGN(2 4/0 6g/L)溶液中O126和WGN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加入电解质NaOH,NaCl或Na2CO3(9 0g/L)使吸附量增大,其中Na2CO3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液固比1∶4下,吸附后的不含和含电解质的溶液中O126和ORS 41的摩尔浓度比大体上接近初始比值(0 7971)。在大庆去油油砂上,吸附后ICO435/WGN/Na2CO3(5 33/0 67/10 0g/L)溶液中ICO435与WGN的摩尔浓度比,在液固比1∶4时为0 9063,接近初始比值(0 8919)。在人造岩心驱油中,注入O126/ORS 41/NaOH/HPAM(0 77/0 82/12 0/1 2g/L)驱油溶液0 3PV和HPAM(0 8g/L)溶液0 3PV后,流出液中O126和ORS 41的质量浓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比随累计流出体积(0 31~3 49PV)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认为:在接近实际驱油过程的液固比下(1∶3~1∶4),石油羧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的色谱分离较弱,在驱油液中可大体上保持初始比例。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石油羧酸盐 复配表面活性剂 吸附研究 驱油体系 NA2CO3 人造岩心 NaOH 初始比值 质量浓度 吸附量 液固比 混合溶液 净化污水 静态吸附 NaCl 影响程度 驱油溶液 变化趋势 驱油过程 色谱分离 工业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胶原固化单宁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对U(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贺伟 廖学品 石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4,29,共6页
以天然皮胶原纤维膜为底物,通过醛类化合物的交联剂作用,将毛杨梅单宁(myricarubra)固定在皮胶原纤维上,制备出新型的膜吸附材料.系统研究了这种膜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3K、pH5.0、U(Ⅵ)的初始浓度为2... 以天然皮胶原纤维膜为底物,通过醛类化合物的交联剂作用,将毛杨梅单宁(myricarubra)固定在皮胶原纤维上,制备出新型的膜吸附材料.系统研究了这种膜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3K、pH5.0、U(Ⅵ)的初始浓度为263.15mg/L时,每克固化单宁膜吸附U(Ⅵ)的平衡吸附量为56.83mg,而且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进一步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适宜的pH范围在5.0~8.0;这类膜材料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静态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连续吸附实验表明,当原料液中U(Ⅵ)的浓度为263.15mg/L、流出液体积为500mL时,单层膜的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而用三层膜时,当流出液体积达到1000mL时也未在流出液中检测到U(Ⅵ).该类膜吸附U(Ⅵ)后用0.1mol/L的HNO3很容易解吸,而且再生后其吸附容量和性能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Ⅵ) 膜材料 皮胶原 吸附研究 单宁 FREUNDLICH方程 制备 固化 平衡吸附量 吸附材料 吸附容量 醛类化合物 吸附动力学 胶原纤维 吸附特性 系统研究 初始浓度 pH范围 吸附平衡 吸附实验 速度方程 HNO3 纤维膜 交联剂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H_2O_2协同电解絮凝法处理餐饮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巧玲 张叶锋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244,共3页
采用电生H2O2协同电解絮凝法处理餐饮废水,研究了废水初始浓度、电解时间、电压、电极材料、pH等因素对降解餐饮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在1200mg/L以内、pH值为中性的餐饮废水,在10V电压、电磁搅拌、曝气条件下,电解15min后,COD... 采用电生H2O2协同电解絮凝法处理餐饮废水,研究了废水初始浓度、电解时间、电压、电极材料、pH等因素对降解餐饮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在1200mg/L以内、pH值为中性的餐饮废水,在10V电压、电磁搅拌、曝气条件下,电解15min后,COD去除率在80%以上.该法利用了铝阳极反应生成的絮凝剂Al(OH)3和阴极上电合成的H2O2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同时阳极产生的H+与阴极产生的OH-中和又促进了两极的反应,使有机物降解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法处理 餐饮废水 H2O2 实验研究 协同 AL(OH)3 COD去除率 CODCr 有机物降解 初始浓度 电解时间 电极材料 电磁搅拌 去除作用 反应生成 OH^- pH值 电合成 絮凝剂 铝阳极 H^+ 电压 阴极 曝气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实例
15
作者 覃奇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化学镀铜溶液 实例 专利 FE^3+ 质量浓度 电镀锡 电镀液 共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金刚石砂轮生物在线修整加工性能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林炜民 黄辉 马飞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生物在线修整(BID)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金属基砂轮修整技术。以清水为对照,采用不同Fe^3+质量浓度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磨削液,通过生物在线修整试验,比较及分析不同Fe^3+浓度对铁基金刚石砂轮磨削单晶碳化硅工件时的磨削力、工件表... 生物在线修整(BID)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金属基砂轮修整技术。以清水为对照,采用不同Fe^3+质量浓度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磨削液,通过生物在线修整试验,比较及分析不同Fe^3+浓度对铁基金刚石砂轮磨削单晶碳化硅工件时的磨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砂轮表面磨粒出露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组相比,生物修整可明显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随着生物修整液中Fe^3+浓度的提高,磨削力呈现下降趋势,磨削力比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至3.42。生物修整还可以有效降低加工粗糙度,修整液中Fe^3+浓度为3.0 g/L时,其表面粗糙度最低为259.67 nm。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生物修整有效地提高了磨削砂轮中磨粒的出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在线修整 铁基金刚石砂轮 Fe^3+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铜电解液中回收锑和铋的方法
17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3期85-85,共1页
包含以下步骤的从铜电解液回收锑和铋的方法:在铜电解液中浸入纯铜材料以将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使用稀硫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并调整酸度或酸浓度以选择性地洗脱铋和锑,其中如果在铋洗脱中铋的最终浓度调整至0.02g/L或更低... 包含以下步骤的从铜电解液回收锑和铋的方法:在铜电解液中浸入纯铜材料以将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使用稀硫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并调整酸度或酸浓度以选择性地洗脱铋和锑,其中如果在铋洗脱中铋的最终浓度调整至0.02g/L或更低,就可能在选择性的铋洗脱后的锑洗脱中使锑洗出液中铋的最大浓度保持在0.01g/L或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液 脱铋 回收 Fe^2+离子 Fe^3+离子 浓度调整 纯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探针材料可快速检测贫血症
18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骨架材料 荧光探针 贫血症 FE^3+ 金属离子浓度 国际合作 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