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麒 刘盛 +3 位作者 钟宇 陈仁 李小明 曾光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研究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法对老龄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通过调整初始pH,Fe-C投加量,铁碳质量比,H_2O_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同时对Fe/C微电解,Fenton以及Fe/C微电解-Fenton的处理... 研究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法对老龄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通过调整初始pH,Fe-C投加量,铁碳质量比,H_2O_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同时对Fe/C微电解,Fenton以及Fe/C微电解-Fenton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e/C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表现出最好的处理性能,其最佳处理条件为:初始pH 3,Fe-C投加量52g/L,Fe/C 3,H_2O_2投加量12mL/L,接触反应1h后,COD去除率达到75%.此外,渗滤液的BOD5/COD也从0.075提高到0.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化性 垃圾渗滤液 fe/c微电解-fento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超声波/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处理仲丁灵农药废水 被引量:13
2
作者 邱俊 朱乐辉 +1 位作者 裴浩言 孙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
采用Fe/C微电解-超声波/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处理高色度、高COD、高盐分、高毒性的仲丁灵农药废水。试验结果表明:(1)Fe/C微电解处理仲丁灵农药废水的最佳条件:pH为4,铁屑投加量为0.5mol/L,Fe与C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为4h。(2)Fento... 采用Fe/C微电解-超声波/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处理高色度、高COD、高盐分、高毒性的仲丁灵农药废水。试验结果表明:(1)Fe/C微电解处理仲丁灵农药废水的最佳条件:pH为4,铁屑投加量为0.5mol/L,Fe与C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为4h。(2)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pH为4,FeSO4.7H2O投加量为0.03mol/L,H2O2投加量为0.4mol/L,反应时间为2h。(3)在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下,超声波/Fenton氧化对COD去除率最高(平均约为80%)。(4)当吸附时间为2h、pH为6、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时,COD去除率可达90.5%。(5)采用Fe/C微电解-超声波/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处理后,COD、色度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微电解 超声波/fenton氧化 活性炭吸附 仲丁灵农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Fenton协同氧化-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霄 崔康平 +1 位作者 王郑 冯莹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59,共5页
采用Fe/C微电解与Fenton协同氧化-混凝沉淀-A/O组合工艺对蒽醌类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单元的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C微电解与Fenton协同氧化处理单元,当H_2O_2投加量为3 mL/L、HRT为100min、pH为3时,单级COD和色度去除... 采用Fe/C微电解与Fenton协同氧化-混凝沉淀-A/O组合工艺对蒽醌类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单元的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C微电解与Fenton协同氧化处理单元,当H_2O_2投加量为3 mL/L、HRT为100min、pH为3时,单级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0.67%和92.73%,BOD5/COD由初始的0.07升高至0.45;在混凝沉淀单元,当pH为8,PAC、PAM的投加量分别为200、2 mg/L,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单级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5.41%和88.33%,BOD5/COD提高至0.57;通过后续生化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为68 mg/L,色度为30倍,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9.01%和99.82%,出水NH_4^+-N、T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65、19.22、0.38 mg/L,出水水质均达到了GB 4287-2012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类染料废水 fe/c微电解 feNTON氧化 A/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法去除制药废水中磷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雷春生 王桂玉 王侃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用Fe/C微电解法处理制药废水中的含磷物质,并与加入直接铁屑对废水中总磷的去除方法加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法经过4~6小时曝气后对总磷的去除率在80.0%~85.9%;再经过4小时曝气后调节至碱性情况下,总磷的去除... 用Fe/C微电解法处理制药废水中的含磷物质,并与加入直接铁屑对废水中总磷的去除方法加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法经过4~6小时曝气后对总磷的去除率在80.0%~85.9%;再经过4小时曝气后调节至碱性情况下,总磷的去除率为96.0%~99.4%,铁碳微电解法的去磷效率远高于直接加入铁屑除磷,同时铁碳微电解法对废水中的COD也有一定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微电解 制药废水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深度处理综合染料废水 被引量:10
5
作者 邹海明 于群英 +2 位作者 谢越 王艳 李飞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9,共4页
染料废水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低BOD5/COD),是废水治理的难点热点之一。在前期研究的工艺(混凝、气浮、水解酸化、好氧)基础上采用Fe/C微电解系统处理好氧池出水。结果表明:在pH为3.5,铁炭比1∶1.2... 染料废水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低BOD5/COD),是废水治理的难点热点之一。在前期研究的工艺(混凝、气浮、水解酸化、好氧)基础上采用Fe/C微电解系统处理好氧池出水。结果表明:在pH为3.5,铁炭比1∶1.2,反应时间35 min的条件下,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85%以上,出水中COD在60 mg/L以下,色度在42度以下,达到《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fe/c微电解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法处理压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万里平 赵立志 孟英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3-55,共3页
首次将Fe/C微电解用于处理混凝后的压裂废水 ,分别考察了微电解 pH值、停留时间、Fe/C体积比、铁屑粒度、氯化铵加量对Fe/C微电解的影响程度 ,并通过计算确定了铁屑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 ,在 pH值为 2 ,停留时间取 2 5min ,Fe/C体积比... 首次将Fe/C微电解用于处理混凝后的压裂废水 ,分别考察了微电解 pH值、停留时间、Fe/C体积比、铁屑粒度、氯化铵加量对Fe/C微电解的影响程度 ,并通过计算确定了铁屑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 ,在 pH值为 2 ,停留时间取 2 5min ,Fe/C体积比为 1~ 1.5 ,铁屑粒度为 6 0~ 80目 ,氯化铵加量为 10 0 0mg/L时 ,经过Fe/C微电解 ,压裂废水色度去除率接近 10 0 % ,COD去除率可达 5 8% ,处理每方压裂废水消耗铁屑约 0 .2 8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fe/c微电解 化学需氧量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与Fe/C微电解预处理头孢菌抗生素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岳秀萍 张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生产7-ACA(头孢菌抗生素中间体)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验采用Fenton氧化和Fe/C微电解两种方法预处理此类废水,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二者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对... 生产7-ACA(头孢菌抗生素中间体)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验采用Fenton氧化和Fe/C微电解两种方法预处理此类废水,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二者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对COD去除率为46.1%,处理后废水的ρ(BOD)/ρ(COD)提升至0.36,反应时间为1h;Fe/C微电解法对COD去除率为44.7%,处理后废水的ρ(BOD)/ρ(COD)提升至0.43,反应时间为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cA(头孢菌抗生素中间体) feNTON氧化法 fe/c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锂电池阴极生产废水 被引量:7
8
作者 瞿炯炯 刘锋 +3 位作者 郭富成 王栋 李少华 邵金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29,共5页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法对锂电池阴极材料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结合GC-MS分析,确定各参数的最佳反应条件值。实验结果表明,控制铁碳比为3∶1,铁屑投加量为150 g/L,p H=3,反应时间为60 min时,运...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法对锂电池阴极材料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结合GC-MS分析,确定各参数的最佳反应条件值。实验结果表明,控制铁碳比为3∶1,铁屑投加量为150 g/L,p H=3,反应时间为60 min时,运用Fe/C微电解可以对锂电池阴极生产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46%左右;以Fe/C微电解出水为基础,调节进水p H=3、H2O2(30%)投加量为2 m L/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在室温下对原水COD的去除率为71%左右。B/C也由0.11提高到0.45,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同时通过GC-MS进一步验证,确定Fe/C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NMP(N-甲基吡咯烷酮)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微电解 feNTON法 锂电池阴极生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微电解-Fenton氧化-接触氧化处理葡萄酒废水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国冬 王雪真 +2 位作者 廖欣怡 张朝辉 杨继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5-98,104,共5页
采用Fe/C微电解与Fenton协同氧化-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葡萄酒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各影响因素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Fe/C微电解-Fenton协同氧化处理过程中,当HRT为90 min、铁炭质量比为1.5:1、铁炭投加量为115.6 m... 采用Fe/C微电解与Fenton协同氧化-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葡萄酒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各影响因素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Fe/C微电解-Fenton协同氧化处理过程中,当HRT为90 min、铁炭质量比为1.5:1、铁炭投加量为115.6 mg/L、H_2O_2投加量为128.4 mL、pH为3.79时,初次处理后的COD和多酚去除率分别为78.21%、85.17%,BOD_5/COD由初始的0.39升高至0.54;通过二次处理的COD、多酚去除率、BOD_5/COD分别提高到93.63%、95.42%、0.6;后续生化处理后的最终出水COD、BOD、多酚浓度分别为87.5、19.4、4.7 mg/L,总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2%、90.9%、99.3%,出水SS、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12.6、3.26、18.13、0.42 mg/L,色度为16倍,pH为7.3,出水水质均达到了GB 27631-2011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废水 fe/c微电解 feNTON氧化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NaAlO2-微电解-Fenton处理精制棉废水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泽 吴广文 +3 位作者 王波 张方方 李灿 周毅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85,共4页
采用CaO/NaAlO2预处理-微电解-Fenton工艺对经物化-生化处理后的精制棉废水进行处理。当控制n(Ca^2+)∶n(Al^3+)比为4∶1,n(Ca^2+)∶n(Cl^-)为11∶1时,氯离子去除率达84.11%,COD去除率达81.25%,高于Fenton法、Fe/C微电解法、Fe/C微电解-... 采用CaO/NaAlO2预处理-微电解-Fenton工艺对经物化-生化处理后的精制棉废水进行处理。当控制n(Ca^2+)∶n(Al^3+)比为4∶1,n(Ca^2+)∶n(Cl^-)为11∶1时,氯离子去除率达84.11%,COD去除率达81.25%,高于Fenton法、Fe/C微电解法、Fe/C微电解-Fenton联用的较优COD处理效果(42.5%、20.21%、65.625%),GC-MS分析表明,经CaO/NaAlO2-微电解-Fenton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大量减少,只有少量γ-谷甾醇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NaAlO2预处理 fenton fe/c微电解 废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兆连 孙敏 +3 位作者 杨峰 王海玲 徐炎华 李爱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5,共6页
采用Fe/C微电解和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初始pH、药剂投加量、药剂投加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Fe/C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m(Fe)/m(C)为4、ρ(Fe/C)为0.... 采用Fe/C微电解和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初始pH、药剂投加量、药剂投加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Fe/C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m(Fe)/m(C)为4、ρ(Fe/C)为0.6 g/L、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COD降至5 960 mg/L,COD去除率达51.8%。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在Fe/C微电解最佳条件下,H2 O2投加量为11 mL/L,反应时间为100 min,出水COD为4 480 mg/L,COD总去除率为63.8%。垃圾渗滤液中的腐殖酸类有机质经过Fe/C微电解或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后变成小分子产物,与Fe/C微电解相比,Fenton氧化对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质有更强的氧化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fe/c微电解 feNTON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瑶 胡翔 +1 位作者 李春喜 何正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5,共4页
使用铁炭微电解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并探讨了铁炭微电解法降解[BMIM]PF6的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影响铁炭微电解降解[BMIM]PF6的因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炭铁比、pH、反应时间;铁炭微... 使用铁炭微电解法降解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并探讨了铁炭微电解法降解[BMIM]PF6的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影响铁炭微电解降解[BMIM]PF6的因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炭铁比、pH、反应时间;铁炭微电解降解[BMIM]PF6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铁粉用量3g.l-1、水样pH2.5、炭铁比2、反应时间为60—90min;在此条件下,[BMIM]PF6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该降解反应为三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fe/c微电解 [BMIM]PF6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颖 林嘉薇 胡勇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6,共10页
通过向河道中投加铁碳填料和反硝化菌复合包的方式,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曝气辅助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技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投加30 g/kg、反硝化菌接种量为15 mg/kg、曝气量为60 m L/min和曝气时间为9 ... 通过向河道中投加铁碳填料和反硝化菌复合包的方式,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曝气辅助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及净化水质技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投加30 g/kg、反硝化菌接种量为15 mg/kg、曝气量为60 m L/min和曝气时间为9 h/d的最佳组合下运行仅28 d后,上覆水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8.6%、65.7%和96.4%,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底泥TOC去除率达48.8%;底泥中BD-P和Na OH-P组分显著增加;底泥可转化态N含量显著减少;表层5~10 cm底泥由深黑色变为浅褐色.在耦合体系中,铁碳微电解可促进底泥及上覆水中碳、氮磷污染物的转化与去除;反硝化菌促进脱氮反应;曝气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活性.三者的协同作用削减黑臭底泥污染物并净化水质,为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道 fe/c微电解 反硝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酸化废水COD去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万里平 赵立志 +1 位作者 孟英峰 曾志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8-320,共3页
油田酸化废水由于所含添加剂种类繁多 ,且有机成分复杂 ,使COD值的降解难度增大。本实验以磨 140井为研究对象 ,通过大量室内实验 ,提出了“中和 -Fe/C微电解 -催化氧化 -活性炭吸附”四步法处理工艺。实践证明 ,该处理工艺流程简单、... 油田酸化废水由于所含添加剂种类繁多 ,且有机成分复杂 ,使COD值的降解难度增大。本实验以磨 140井为研究对象 ,通过大量室内实验 ,提出了“中和 -Fe/C微电解 -催化氧化 -活性炭吸附”四步法处理工艺。实践证明 ,该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废水 中和 fe/c微电解 催化氧化 活性炭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酮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谭钦文 尹光志 +1 位作者 李斗 李东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3,86,共3页
四川内江某化工厂环己酮生产废水主要成分为环己酮、环己醇、环己烷等难降解有机物,COD为30000~40000mg/L,pH为2~4,此外废水中还含有部分有机酸、Na2SO4、油类物质及少量的苯。依据试验结果,提出新增絮凝-铁碳微电解-pH调节的预处理工... 四川内江某化工厂环己酮生产废水主要成分为环己酮、环己醇、环己烷等难降解有机物,COD为30000~40000mg/L,pH为2~4,此外废水中还含有部分有机酸、Na2SO4、油类物质及少量的苯。依据试验结果,提出新增絮凝-铁碳微电解-pH调节的预处理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将原来的UASB改造为UBF。经4个多月的运行调试表明,该处理技术稳定可行,运行费用约为3.90元/m3,出水COD达到了400mg/L,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生产废水 fe/c微电解 U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分散染料废水电渗析脱盐可行性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宏瑞 蔡铭杰 王保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1,110,共4页
采用"MgO中和、Fe/C微电解、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高盐度分散染料废水进行生化前预处理工艺研究,小试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COD为8 000~12 000 mg/L、色度为2 000倍、含盐量由17.75%、酸度为5.2%当量硫酸的废水,经组合工艺前... 采用"MgO中和、Fe/C微电解、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高盐度分散染料废水进行生化前预处理工艺研究,小试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COD为8 000~12 000 mg/L、色度为2 000倍、含盐量由17.75%、酸度为5.2%当量硫酸的废水,经组合工艺前处理及ED膜脱盐后,COD去除率为78%;色度小于150倍,去除率为92.5%;含盐量小于1%,脱盐率高达94.8%;BOD5/COD从0.02~0.05上升至0.42。结果表明,应用该组合工艺对分散染料废水进行预处理和ED膜脱盐具有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预中和 fe/c微电解 混凝沉淀 ED膜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水解酸化-A/O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5
17
作者 梁培瑜 沈紫飞 +4 位作者 吴永明 吴施婧 邓觅 朱林 邓利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日益严格的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更高要求,针对传统工艺的改进提升成为当前重要研究内容。以处理效果更佳的两级“Fe/C微电解联合Fenton氧化”-混凝沉淀作为改进的高级氧化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高级氧化-水解酸化-... 日益严格的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更高要求,针对传统工艺的改进提升成为当前重要研究内容。以处理效果更佳的两级“Fe/C微电解联合Fenton氧化”-混凝沉淀作为改进的高级氧化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高级氧化-水解酸化-A/O组合工艺,研究了该组合工艺对南昌市某工业园印染废水处理厂的高COD(>9000 mg/L)、高氮(>700 mg/L)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高级氧化工艺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降低废水COD及TN,其中COD去除率由50.8%提高至72.5%;水解酸化阶段可对COD进行进一步去除,并使含氮有机物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提高废水可生化性;A/O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大部分NH_(4)^(+)-N和TN,其中缺氧反应阶段采用强化脱氮措施可有效强化A/O阶段对TN的去除。该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COD、NH_(4)^(+)-N、TN去除率分别为95.8%、33.8%、93.3%,出水COD、NH_(4)^(+)-N、TN分别为413.5、34.7、48.6 mg/L,满足当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微电解 水解酸化 A/O工艺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废水浓缩液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18
作者 周月东 张忠磊 +4 位作者 陈海 陈川红 何仕均 王诗宗 王建龙 《工业水处理》 2025年第8期182-189,共8页
石化废水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且通常含有氰、胺、酚、醇、有机酸碱、有机氯等毒性物质,导致单独的生化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佳。探讨了活性焦吸附、混凝、电子束辐照(EB)、Fe/C微电解、催化臭氧氧化、过硫酸氢钾氧化等单项技术及... 石化废水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且通常含有氰、胺、酚、醇、有机酸碱、有机氯等毒性物质,导致单独的生化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佳。探讨了活性焦吸附、混凝、电子束辐照(EB)、Fe/C微电解、催化臭氧氧化、过硫酸氢钾氧化等单项技术及其部分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浓缩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项技术中EB、Fe/C微电解对COD的去除效果好,且在经济性、可行性方面更具优势,各组合工艺对COD也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Fe/C微电解+EB工艺处理后出水COD最低。测定了各工艺出水B/C,结果表明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各工艺在提高石化废水浓缩液可生化性方面的优势,采用Fe/C微电解-活性污泥-EB-活性污泥组合工艺处理低盐度(盐质量分数≤1.05%)的石化废水浓缩液,处理后出水COD可以达到60 mg/L左右,而当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盐度为1.55%的浓缩液时,需在废水中加入0.5 g/L葡萄糖作为补充碳源以增强生化工艺对盐的抗性,最终使得出水COD稳定在60~7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浓缩液 fe/c微电解 电子束辐照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