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控溅射Fe-N薄膜及Fe-N/TiN多层膜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飚 乔祎 +4 位作者 周剑平 赵春生 张永平 常香荣 田中卓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 N薄膜和Fe N/TiN多层膜。结果表明 ,在常温下 ,使用较小的氮、氩比溅射 ,生成的Fe N薄膜主要是含氮α Fe固溶体 ,并且N原子进入α Fe晶格是饱和磁化强度提高的一个原因。Fe N/TiN多层膜的层间耦合作用以及减小每一...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 N薄膜和Fe N/TiN多层膜。结果表明 ,在常温下 ,使用较小的氮、氩比溅射 ,生成的Fe N薄膜主要是含氮α Fe固溶体 ,并且N原子进入α Fe晶格是饱和磁化强度提高的一个原因。Fe N/TiN多层膜的层间耦合作用以及减小每一Fe N层厚度而引起的晶粒尺寸的减小可以有效地降低薄膜的矫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磁性 溅射沉积 fe-n薄膜 fe-n/Tin多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催化N,N-二乙氨基乙醇与含芳香环的羧酸的酯化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明德 林敏 +2 位作者 陈进 李招英 杨俊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3.4%~3.8%,溶剂为二甲苯,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化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SO4^2-/fe2O3 催化 n n-二乙氨基乙醇 含芳香环羧酸 酯化反应 植物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Fe_4N薄膜的制备及其磁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丽 支文 +4 位作者 赵利军 王欣 马楠 金丹红 郑伟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5-278,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N2为放电气体(N2/(Ar+N2)=10%),在玻璃和NaCl(100)单晶片上分别沉积获得Fe-N薄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基片和基片温...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N2为放电气体(N2/(Ar+N2)=10%),在玻璃和NaCl(100)单晶片上分别沉积获得Fe-N薄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基片和基片温度等条件对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Cl单晶为基片获得单相γ′-Fe4N薄膜,与玻璃基片相比可降低其生成的基片温度并可扩大形成温度的范围,且比饱和磁化强度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混合法制备Sm-Fe-N磁性薄膜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树滋 王强 +4 位作者 张兆安 宋根宗 徐送宁 马腾才 宫泽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1-233,共3页
利用离子束混合方法在Sm质量分数为20%的Sm-Fe多层薄膜中,当注入能量为60keV的N离子时,成功地制备出Sm-Fe-N磁性薄膜.经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当N离子的注入剂量为1×1... 利用离子束混合方法在Sm质量分数为20%的Sm-Fe多层薄膜中,当注入能量为60keV的N离子时,成功地制备出Sm-Fe-N磁性薄膜.经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当N离子的注入剂量为1×1017/cm2时,形成Sm2Fe17Nx磁性薄膜;而N离子的注入剂量为2×1017/cm2时,Sm-Fe多层薄膜转变成非晶磁性薄膜,而且Sm2Fe17Nx磁性薄膜和Sm-Fe-N非晶磁性薄膜的磁性(饱和磁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磁性薄膜 薄膜 离子束混合法 永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对直流磁控溅射Fe-N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力 郑晓航 +1 位作者 周庚衡 薛宗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3-775,780,共4页
为了揭示偏压对溅射态Fe-N薄膜磁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偏压下制备了Fe-N薄膜.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薄膜的相结构、厚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磁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偏... 为了揭示偏压对溅射态Fe-N薄膜磁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偏压下制备了Fe-N薄膜.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薄膜的相结构、厚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磁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偏压有利于薄膜中非晶的形成,且随着偏压的增大,薄膜的厚度增加,表面粗糙度降低.Fe-N薄膜的磁性能表明,随着偏压的增加,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偏压的增加导致Fe-N薄膜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从而引起磁性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偏压 膜厚 表面粗糙度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高饱和磁化强度Fe-N薄膜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恩永 陈逸飞 +1 位作者 李志青 白海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分别在具有20nmFe衬底的Si(100)和NaCl单晶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Fe-N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氮气分压和基片温度对Fe-N薄膜相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气...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分别在具有20nmFe衬底的Si(100)和NaCl单晶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Fe-N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氮气分压和基片温度对Fe-N薄膜相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气分压为2.66×10-2Pa,基片温度为100~150℃时,最有利于α-″Fe16N2相的形成.在此条件下制备的Fe-N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高达2.735T,超过纯Fe的饱和磁化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饱和磁化强度 射频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溅射沉积Fe-N-O薄膜的形貌与结构分析(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国栋 杨 川 高国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3-785,共3页
利用二极溅射的方法在不同衬底上沉积了Fe N O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先进实验分析手段对二极溅射沉积Fe N O薄膜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分析。XPS和TEM的结果表明,薄膜的主要成分为FeO和... 利用二极溅射的方法在不同衬底上沉积了Fe N O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先进实验分析手段对二极溅射沉积Fe N O薄膜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分析。XPS和TEM的结果表明,薄膜的主要成分为FeO和少量的Fe16N2多晶体组成,生长上存在择优取向;表面均匀、致密、平整,晶粒大小在5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O薄膜 SEM XPS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适用于高密记录写入磁头的Fe-N薄膜矫顽力的研究
8
作者 李丹 张静 +2 位作者 雷牧云 田中卓 潘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用RF磁控溅射方法,在高功率下制备厚度为2μm的薄膜,当N含量在5.9~8.5%原子分数范围内,形成α′+α″相时,4πMs=2.2T,Hc=58.6A/m,可以满足针对高存储密度的GMR/感应式复合读写磁头中写入磁头的需要。用该方法在不同的本底真空度下制备... 用RF磁控溅射方法,在高功率下制备厚度为2μm的薄膜,当N含量在5.9~8.5%原子分数范围内,形成α′+α″相时,4πMs=2.2T,Hc=58.6A/m,可以满足针对高存储密度的GMR/感应式复合读写磁头中写入磁头的需要。用该方法在不同的本底真空度下制备Fe N薄膜,发现较高真空下比较低真空下制备的Fe N薄膜磁学性能要好。P=1000W时,较高真空下制备的Fe N薄膜的矫顽力为34.8A/m,较低真空下制备的Fe N薄膜的矫顽力为58.6A/m。AFM测试表明,在功率条件相同情况下,较高真空下制备的Fe N薄膜表面光滑、平整、起伏小、薄膜致密;而较低真空下制备的Fe N薄膜,表面粗糙、起伏大、薄膜较疏松、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矫顽力 磁头 RF磁控溅射 磁记录密度 磁记录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Fe-N薄膜结构、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丽丽 王欣 +2 位作者 宫杰 郑伟涛 宗占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38-1842,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和N2作为放电气体,在单晶Si(100)衬底上沉积了Fe-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成分、形貌和磁性能分析...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和N2作为放电气体,在单晶Si(100)衬底上沉积了Fe-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成分、形貌和磁性能分析,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Fe-N薄膜的结构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控制衬底温度可以获得单相γ-′Fe4N化合物薄膜;γ-′Fe4N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磁记录介质及磁头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衬底温度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片表面的磁场对磁控溅射法制备Fe-N薄膜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朱炎 狄国庆 +2 位作者 陈亚杰 赵登涛 杨海峰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Fe N薄膜。发现未退火的薄膜基本处于非晶或微晶状态 ,退火或在沉积时对基片施加一磁场 ,可使晶粒变大 ,并出现对应内部存在应力的γ′ Fe4N的 (110 )晶面的择优取向。特别是外加的磁场使得Fe N薄膜具有明显...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Fe N薄膜。发现未退火的薄膜基本处于非晶或微晶状态 ,退火或在沉积时对基片施加一磁场 ,可使晶粒变大 ,并出现对应内部存在应力的γ′ Fe4N的 (110 )晶面的择优取向。特别是外加的磁场使得Fe N薄膜具有明显改善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磁性能 晶粒 - 薄膜 磁控溅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N合金板条马氏体的组织构成
11
作者 陈士仁 唐电 《金属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7-52,共6页
采用适射电子显微镜对五种Fc—C—N合金的板条马氏体的束内和束界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板条马氏体组织中存在填塞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组织是由一簇簇平行排列的大小板条,以及填充在马氏体板条间,束界和界隅内的不定外形的填... 采用适射电子显微镜对五种Fc—C—N合金的板条马氏体的束内和束界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板条马氏体组织中存在填塞马氏体。板条马氏体组织是由一簇簇平行排列的大小板条,以及填充在马氏体板条间,束界和界隅内的不定外形的填塞马氏体和条间残余奥氏体薄膜或膜片所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n合金 马氏体 板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磁控溅射沉积Fe-N薄膜的磁电性质研究
12
作者 方贺男 陈俊霖 +1 位作者 李影 彭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3,共3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以Ar和N2作为溅射气体,在400℃下于石英玻璃衬底上沉积Fe-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以及I-V曲线测量对薄膜的结构、化学环境、表面形貌以及磁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以Ar和N2作为溅射气体,在400℃下于石英玻璃衬底上沉积Fe-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以及I-V曲线测量对薄膜的结构、化学环境、表面形貌以及磁电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具有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样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高温磁控溅射 磁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掺杂二维多孔碳双功能催化剂及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龙涛 支春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在石墨烯表面负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同时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表面分散Fe-2,2-Bipy螯合物,通过高温煅烧分解制备了Fe, N掺杂多孔碳催化剂材料。采用SEM, XRD, XPS对制备的催化剂材料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成分分析。采用旋转圆盘电极... 在石墨烯表面负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同时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表面分散Fe-2,2-Bipy螯合物,通过高温煅烧分解制备了Fe, N掺杂多孔碳催化剂材料。采用SEM, XRD, XPS对制备的催化剂材料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成分分析。采用旋转圆盘电极,CV曲线,LSV曲线对Fe,N掺杂多孔碳催化剂材料的氧还原(ORR)以及析氧(OER)电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将Fe, N掺杂多孔碳催化剂应用于锌-空气电池。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 N掺杂多孔碳催化剂材料显示出均匀的二维结构形貌, Fe元素含量为1.32%。催化剂在0.1 mol/L KOH溶液中半波电位为0.83 V,在1 mol/L KOH溶液中, 10 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为420 mV。将催化剂应用于锌-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功率密度达到245 mV/cm^2,并且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n掺杂 二维多孔材料 双功能催化剂 -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片生长γ′-Fe_4N薄膜的结构及其磁学性能
14
作者 刘伟达 陈蕊 +4 位作者 王丽丽 李宏广 安涛 张东辉 徐士翀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保持氩气流量不变,控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12.5%,15%,分别用Si(100)单晶和SrTiO_3(100)单晶基片制备Fe-N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对两种不同基片生长Fe-N薄膜的结构及磁学性能进行表征...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保持氩气流量不变,控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12.5%,15%,分别用Si(100)单晶和SrTiO_3(100)单晶基片制备Fe-N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对两种不同基片生长Fe-N薄膜的结构及磁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SrTiO_3(100)单晶基片上得到了单相γ′-Fe_4N薄膜,与Si(100)基片上的样品相比,SrTiO_3(100)更有利于诱导γ′-Fe_4N薄膜的取向性生长;当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5%时,制备单相γ′-Fe_4N薄膜的晶粒结晶度较好,且饱和磁化强度较高,矫顽力比Si(100)为基片获得的Fe-N薄膜样品低,软磁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基片 微观结构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向靶溅射α″-Fe_(16)N_2薄膜结构及其热稳定性
15
作者 许英华 姜恩永 +2 位作者 王怡 侯登录 赵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用对向靶反应溅射法制备了α″- Fe1 6 N2 薄膜 ,用 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对α″- Fe1 6 N2 的结构、磁性以及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结果表明 ,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α″- Fe1 6 N2 相逐... 用对向靶反应溅射法制备了α″- Fe1 6 N2 薄膜 ,用 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对α″- Fe1 6 N2 的结构、磁性以及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结果表明 ,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α″- Fe1 6 N2 相逐渐分解为 α″- Fe和 γ′- Fe4N两相 .对磁性的分析表明 ,造成饱和磁化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与其内在的结构差别有很大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磁化强度 对向靶溅射 fe16n2薄膜 热稳定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N和Fe共掺杂光催化剂制备及处理大红染料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九思 郭立新 +1 位作者 文卓琼 何兆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9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Pb、N和Fe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大红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考察了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共掺杂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当Pb、N和Fe与Ti的原子比为0.7∶1.5∶0.6∶100,焙烧2h,TiO2光催化剂活...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Pb、N和Fe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大红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考察了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共掺杂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当Pb、N和Fe与Ti的原子比为0.7∶1.5∶0.6∶100,焙烧2h,TiO2光催化剂活性最大,大红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三元共掺杂 n、Pb和fe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e双掺杂的纳米TiO_2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金建 张宇飞 +2 位作者 张廉奉 姚皓 刘艳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3-82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Fe双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借助XRD、XPS对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晶粒尺寸、晶粒比表面积和晶格畸变率等的分析,研究了N、Fe双掺杂对TiO2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Fe双掺杂抑制了TiO2由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Fe双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借助XRD、XPS对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晶粒尺寸、晶粒比表面积和晶格畸变率等的分析,研究了N、Fe双掺杂对TiO2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Fe双掺杂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明显延缓了TiO2相的转移;N、Fe双掺杂可明显减小晶粒尺寸,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无论掺杂与否,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TiO2晶粒的尺寸变大,比表面积减小,但不掺杂的TiO2表现出较大的晶粒尺寸和较小的比表面积;掺杂后,温度的影响减弱;在N、Fe双掺杂的纳米TiO2晶体中,N元素以Ti—N和N—O两种结合键的方式存在,Fe元素则以Fe2O3形式存在;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制备的纳米粉末样品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晶粒比表面积和晶格畸变率则逐渐减小,掺杂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nfe双掺杂 TiO2光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靶磁控溅射FeCoN薄膜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辉 韩莉 +3 位作者 孙淑晶 孙光东 赵翠梅 王欣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利用改进后的对靶磁控溅射系统,以N2/Ar混合气体为溅射气体,在未加热的Si(111)衬底上沉积FeCo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不同Co靶溅射功率对FeCoN薄膜样品的结... 利用改进后的对靶磁控溅射系统,以N2/Ar混合气体为溅射气体,在未加热的Si(111)衬底上沉积FeCo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不同Co靶溅射功率对FeCoN薄膜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Fe靶功率为160 W(电流I=0.4 A),当Co靶功率为2.4 W(I=0.04 A)时,薄膜由Co溶入ε-Fe3N中形成的ε-(Fe,Co)3N化合物相构成;当Co靶功率为58 W(I=0.2 A)时,获得了Fe3N/Co3N化合物相,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151.47 A.m2/kg,矫顽力(Hc)为3.68 kA/m;当Co靶功率为11.9 W(I=0.07 A)时,制备出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α″-(Fe,Co)16 N2化合物相,薄膜的Ms=265.08 A.m2/kg,Hc=8.24 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n薄膜 α″-(fe Co)16n2 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19
作者 李宏 廖鑫 +1 位作者 吴恩辉 马兰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TiC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强度、良好塑韧性、成型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现有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大部分选用高纯Ti粉、Fe粉、C粉、B4C粉等为原料合成制备。本研究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主要原... TiC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强度、良好塑韧性、成型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现有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大部分选用高纯Ti粉、Fe粉、C粉、B4C粉等为原料合成制备。本研究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酸浸浸出工艺制备新型TiC铁基复合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碳热还原及酸浸工艺参数对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产物物相组成影响较大,随温度上升,Fe以Fe_(0.9)Si_(0.1)的形式存在逐渐变为以Fe_(3)Si的形存在;在球料比4∶1、还原温度1 550℃、还原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物相组成主要为Fe_(3)Si、Ti(C,N)、过量C和MgAl_(2)O_(4)等;在10%HCl、固液比20∶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酸浸除去了多余杂质,成功制备了TiC/Fe复合材料;酸浸前后形貌和粒径变化不大,酸浸前粒径为22μm、酸浸后为23μm;需要注意,所制备的TiC/Fe复合材料增强相TiC不纯,多以Ti(C,N)的形式存在,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球料比和碳热还原时间以及尽可能增大碳热还原温度可有效避免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fe复合材料 钒钛铁精矿 煤粉 原位合成 碳热还原-酸浸 TiC纯度 TI(C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钡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滨 李从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07-110,114,共5页
以硝酸钡、硝酸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相钡铁氧体(BaFe12O19)纳米粉体,并进一步研究了n(Fe)/n(Ba)、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组成、形貌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以硝酸钡、硝酸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相钡铁氧体(BaFe12O19)纳米粉体,并进一步研究了n(Fe)/n(Ba)、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组成、形貌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样品的组成、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不变时,样品的晶粒尺寸随着n(Fe)/n(Ba)的增大而变大,磁性能随n(Fe)/n(Ba)的增大而增强;当n(Fe)/n(Ba)不变时,样品的晶粒尺寸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当n(Fe)/n(Ba)=12时,在800℃煅烧2h得到单一晶型的钡铁氧体粉体。1000℃时样品的磁性能最佳,饱和磁化强度(Ms)为70.88A.m2/kg,矫顽力(Hc)为372.89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钡铁氧体 n(fe)/n(Ba)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