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单个Cu原子与Cu_(13)团簇沉积到Fe(001)表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炫芝 张世旭 李公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5-871,共7页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相同初始沉积条件下的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与Fe(001)表面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两者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的初始入射能量范围均为1 e V/atom、3 e V/atom、5 ...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相同初始沉积条件下的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与Fe(001)表面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两者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的初始入射能量范围均为1 e V/atom、3 e V/atom、5 e V/atom和10 e V/atom,初始入射角度均为0°、10°、30°和45°,衬底温度分别为100 K、300 K和800 K.对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的原子动能、质心高度、迁移距离和最终沉积形貌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相同初始沉积条件下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在沉积过程中和沉积效果上的具体差异.模拟结果表明:单个Cu原子和Cu_(13)团簇与Fe(001)表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存在差异,Cu_(13)团簇表现出显著的集体效应.在特定沉积条件下,由于Cu_(13)团簇的集体效应,导致Cu_(13)团簇与Fe(001)表面的结合能力和在Fe(001)表面上的扩散能力均强于单个Cu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单个Cu原子 Cu13团簇 fe(001)表面 相互作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Fe_(2)Ge合金块体及其(001)表面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
2
作者 陈聪 岑伟富 +3 位作者 熊启杭 吕林 姚冰 杨吟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95-1902,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块体Fe_(2)Ge及其(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考虑了两种类型的终端(001)表面:Ge(Ⅰ)-(001)表面和Ge(Ⅱ)-(001)表面。电子结构方面,不同类型的Fe_(2)Ge(001)表面都表现出金属特...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块体Fe_(2)Ge及其(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考虑了两种类型的终端(001)表面:Ge(Ⅰ)-(001)表面和Ge(Ⅱ)-(001)表面。电子结构方面,不同类型的Fe_(2)Ge(001)表面都表现出金属特性,这与块体的金属性保持一致。通过计算它们的自旋极化率,得出Ge(Ⅰ)-(001)表面的自旋极化程度最高。磁性方面,在块体和Ge(Ⅱ)-(001)表面的Ge原子是铁磁自旋有序的,而在Ge(Ⅰ)-(001)表面第一层的Ge原子是亚铁磁自旋有序的。此外,Ge(Ⅱ)-(001)表面Ge原子的自旋磁矩优于块体中和Ge(Ⅰ)-(001)表面Ge原子的自旋磁矩。这些结果与Fe的d态和Ge的p态电子的杂化有关,本文中通过分析它们的态密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Ge(001)表面 电子结构 磁性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