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Fe(Ⅲ)和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彭毛 陈娟 宋功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酸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及离子干扰情况,发现DNA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GTF-Fe(Ⅲ)体系荧光。通过离子强度和热变性DNA实验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加替沙星、Fe(Ⅲ)和DNA之间存在沟槽结合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加替沙星 fe() DNA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Fe(Ⅲ)体系离子液体气浮浮选荧光光谱法分离/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良 闫永胜 +1 位作者 李华明 孙汉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4,共4页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的新方法——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最优化浮选条件为:以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和乙酸乙酯(EA)的混合溶剂(φ=1/0.9...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的新方法——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最优化浮选条件为:以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和乙酸乙酯(EA)的混合溶剂(φ=1/0.9)为浮选剂,以Fe(Ⅲ)为捕集剂,pH值为7.6,气体流速为40 mL·min-1,浮选时间为50 min。富集TCs-Fe(Ⅲ)配合物的[Hmim]PF6-EA相用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46.5c+4.32(c: μg·10 mL-1),相关系数r=0.999 1。实测了鱼塘表面水体和沉积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达到94.2%~100.4%,RSD<3.2%(n=5)。红外光谱分析显示TCs-Fe(Ⅲ)配合物没有和离子液体发生反应,离子液体在气浮溶剂浮选中只起到溶剂作用。该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离/富集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溶剂浮选 四环素 TCs-fe() 配合物 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与紫外光谱联合表征样品中猝灭剂赋存状态:以胡敏酸与Fe(Ⅲ)相互作用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卫华 伍鲧 +4 位作者 姚亮 黄显怀 王佳琴 申慧彦 薛同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3-787,共5页
利用三维荧光-紫外光谱表征了荧光猝灭剂的赋存状态,当样品体系中存在Fe(Ⅲ)的情况下,胡敏酸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而其紫外光谱基本不受影响。考察了胡敏酸荧光强度I值(Ex/Em=300 nm/510nm)和紫外吸光度A值(UV300)的变化,I/A比值越小,说... 利用三维荧光-紫外光谱表征了荧光猝灭剂的赋存状态,当样品体系中存在Fe(Ⅲ)的情况下,胡敏酸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而其紫外光谱基本不受影响。考察了胡敏酸荧光强度I值(Ex/Em=300 nm/510nm)和紫外吸光度A值(UV300)的变化,I/A比值越小,说明水样中猝灭剂Fe(Ⅲ)浓度越高。当胡敏酸为10,15和20 mg·L^(-1)时,根据Stern-Volmer公式I/I_0=1-f_c×K_c×[c]/(1+K_c×[c])以及拟合函数I/A=f×[k/(CFe^(3+)+c)+b],拟合得到荧光猝灭常数K_c=1.08~1.15,比例系数f_c=1.10~1.14之间,胡敏酸荧光强度值与吸光度比值(I/A)及铁离子浓度(C_(Fe^(3+))相关曲线系数f=0.83~1.19,k=587.19~612.19,c=0.87~0.92,b=-87.09^-46.36,拟合曲线相关性R^2均为0.99。Stern-Volmer公式描述了Fe(Ⅲ)对胡敏酸荧光的猝灭作用,但实际样品测定时难以获得无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I_0。基于荧光强度I_0与紫外吸光度A之间的内在联系,两者比值I/A与Fe(Ⅲ)浓度c的拟合函数亦可以反映Fe(Ⅲ)对胡敏酸荧光的影响。利用拟合公式预测城市污水厂及纳污河流样品的树脂分离富集液中铁离子浓度,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实际测量值相比,铁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铁离子浓度大于0.4 mg·L^(-1)时)预测结果较好,可以判断猝灭剂的存在及相应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铁离子 荧光猝灭 非线性拟合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荧光分析新体系Fe(Ⅲ)-H_2O_2-糠醛缩7-氨基-8-羟基喹啉-5-磺酸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英 洪朝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本文对Fe(Ⅲ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新试剂糠醛缩 7 氨基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简称F7A8Q5S)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试剂F7A8Q5S本身荧光很弱 ,被氧化后呈现强荧光 ,其荧光峰为λex/λem =3 3 0 / 4 0 5(nm) ,Fe(Ⅲ )的含量在 0 0~ 4 ... 本文对Fe(Ⅲ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新试剂糠醛缩 7 氨基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简称F7A8Q5S)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试剂F7A8Q5S本身荧光很弱 ,被氧化后呈现强荧光 ,其荧光峰为λex/λem =3 3 0 / 4 0 5(nm) ,Fe(Ⅲ )的含量在 0 0~ 4 0 0 μg·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 ,检测下限为 4 68ng·L-1,由此建立了新试剂F7A8Q5S催化荧光测定痕量Fe(Ⅲ )的新方法 ,方法用于铸造铝合金中Fe(Ⅲ )的含量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 荧光分析法 过氧化氢 F7A8Q5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Ds- Fe(Ⅲ)复合荧光碳点的合成及检测氟离子的应用
5
作者 唐帅 罗亚雄 李永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8-1852,共5页
以柠檬酸、乙二胺、水杨酸和Fe(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对氟离子特异性响应的复合荧光碳点(RCDs-Fe(Ⅲ))。随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碳点合成和氟离子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点合成最优原料配比为2 mL乙二胺、2 g柠檬酸和0.2 g水杨... 以柠檬酸、乙二胺、水杨酸和Fe(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对氟离子特异性响应的复合荧光碳点(RCDs-Fe(Ⅲ))。随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碳点合成和氟离子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点合成最优原料配比为2 mL乙二胺、2 g柠檬酸和0.2 g水杨酸;最优检测条件:反应体系溶剂为pH 5.0的盐酸溶液,Fe(Ⅲ)浓度为150 mg/L,复合碳点浓度为0.5%,碳点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370,460 nm。在最优检测条件下,RCDs-Fe(Ⅲ)检测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1~25 mg/L,检出限为0.82 mg/L。复合碳点测定牙膏中氟离子的结果与对比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乙二胺 水杨酸 fe() 荧光碳点 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性及抗离子干扰氮掺杂碳量子点检测Fe(Ⅲ)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永俊 黄加玲 +5 位作者 曹功勋 刘凤娇 满珊 骆嘉燚 黄昭景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以柠檬酸和甲基红分别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锅法一步水热制备尺寸均匀(平均3.99 nm)、表面富含酚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的氮掺杂碳量子点(Fe-N-CQDs),该材料有良好的水分散性、酸碱缓冲性和Fe(Ⅲ)的强选择性。以Fe-N-CQDs为荧光传感器... 以柠檬酸和甲基红分别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锅法一步水热制备尺寸均匀(平均3.99 nm)、表面富含酚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的氮掺杂碳量子点(Fe-N-CQDs),该材料有良好的水分散性、酸碱缓冲性和Fe(Ⅲ)的强选择性。以Fe-N-CQDs为荧光传感器,可在低pH值(1.5)和常见金属阳离子(0.5 mmol/L,Zn^(2+)、Cr^(3+)、Ca^(2+)、Hg^(2+)、Ni^(2+)、Na^(+)、Mg^(2+)、Al^(3+)、Cd^(2+)、Co^(2+)、Mn^(2+)、Zn^(2+)、Fe^(2+)、Cu^(2+)、Pb^(2+))共存条件下,对富含金属的酸性废水、酸化保存的天然水样中Fe(Ⅲ)实现准确的荧光识别检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2.3~200μmol/L和2.3μmol/L。为酸性环境水体中Fe(Ⅲ)的检测提供有效的荧光探针,解决CQDs选择性不强及不适用于低pH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耐酸性 抗离子干扰 fe()荧光识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依诺沙星与铁(Ⅲ)及其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光东 宋功武 蔡朝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4,共4页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依诺沙星 (ENX)及其铁络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Fe(Ⅲ )、DNA均能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ENX分子的荧光。并且用荧光法测定了ENX -Fe(Ⅲ )和ENX -DNA二元络合物的组成和形成常数。ENX -DNA的光谱图在有Fe(Ⅲ )存在...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依诺沙星 (ENX)及其铁络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Fe(Ⅲ )、DNA均能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ENX分子的荧光。并且用荧光法测定了ENX -Fe(Ⅲ )和ENX -DNA二元络合物的组成和形成常数。ENX -DNA的光谱图在有Fe(Ⅲ )存在时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明能够形成ENX -Fe(Ⅲ ) -DNA三元络合物。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三元络合物的荧光强度与天然DN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进一步探讨了依诺沙星、Fe(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依诺沙星 fe() DNA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制备及荧光猝灭在Fe3+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谷苗苗 李姣 周爱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3-56,共4页
以梧桐叶为碳源,利用燃烧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碳量子点中含有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其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碳量子点在Fe(Ⅲ)离子存在下聚集,导致荧光强度降低,进而利用铁离子对碳量子点的荧光猝... 以梧桐叶为碳源,利用燃烧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碳量子点中含有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其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碳量子点在Fe(Ⅲ)离子存在下聚集,导致荧光强度降低,进而利用铁离子对碳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果,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铁离子含量的方法。比较了常见的16种金属离子(K^(+)、Ca^(2+)、Mg^(2+)、Al3+、Ba^(2+)、Zn^(2+)、Cr^(3+)、Mn^(2+)、Fe^(2+)、Co^(2+)、Ni^(2+)、Cu^(2+)、Pb^(2+)、Ag^(+))对CQDs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实验可以得出Fe^(3+)对CQDs的荧光猝灭作用最为明显;在最优条件实验下,Fe^(3+)浓度在2.5~100μmol/L范围内与CQDs的荧光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猝灭 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Fe3+的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延永 张亦琳 +2 位作者 葛颖 王学军 乔成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6-1061,共6页
以罗丹明B与苯胺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制得一种罗丹明B衍生物的荧光探针F-1[3’,6’-二(二乙基氨基)-2-苯基螺[异吲哚-3,9’-氧杂蒽]-1-酮],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确证。Fe^3+加入探针体系后,体系颜... 以罗丹明B与苯胺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制得一种罗丹明B衍生物的荧光探针F-1[3’,6’-二(二乙基氨基)-2-苯基螺[异吲哚-3,9’-氧杂蒽]-1-酮],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确证。Fe^3+加入探针体系后,体系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荧光显著增强,而不受其他金属离子(Na^+、K^+、Ca^2+、Mg^2+、Zn^2+、Hg^2+、Co^2+、Cd^2+、Ni^2+、Cu^2+、Mn^2+、Ag^+、Pb^2+、Cr^3+、Fe^2+)干扰。通过测定探针化合物F-1的离子选择性、离子竞争性、浓度梯度、Job’s曲线和pH对探针分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在p H=5~7的环境中,Fe3+浓度在2.0×10^–6~1.8×10^–5 mol/L时,探针F-1对其检测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具备定性、定量检测生物机体或者环境中痕量Fe3+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荧光 检测 罗丹明B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枣皮色素荧光光度法测定铁(Ⅲ)
10
作者 茹克亚.沙吾提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
沙枣皮经用水超声浸取可得呈黄色的沙枣皮色素提取液。将此提取液经装有AB-8吸附树脂的固相萃取柱净化,用乙醇-水(7+3)溶液作淋洗液从柱上洗脱该色素,并用真空蒸发得到具有荧光性质的色素溶液。由于铁(Ⅲ)与沙枣皮色素的结合反应,引起... 沙枣皮经用水超声浸取可得呈黄色的沙枣皮色素提取液。将此提取液经装有AB-8吸附树脂的固相萃取柱净化,用乙醇-水(7+3)溶液作淋洗液从柱上洗脱该色素,并用真空蒸发得到具有荧光性质的色素溶液。由于铁(Ⅲ)与沙枣皮色素的结合反应,引起沙枣皮色素荧光淬灭,且其荧光淬灭程度与铁(Ⅲ)浓度在2.0×10^(-6)~6.0×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以沙枣皮色素为探针测定铁(Ⅲ)的荧光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0×10^(-7)mol·L^(-1)。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9.5%~10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沙枣皮色素 荧光猝灭 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