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胺强化Fe(Ⅲ)-NTA络合物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磺胺甲恶唑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真然 彭藴斓 +1 位作者 刘义青 付永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3-1172,共10页
针对Fe(Ⅱ)/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ate,PDS)高级氧化技术存在的pH值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研究构建Fe(Ⅲ)-氨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羟胺(Hydroxylamine,HAm)/PDS体系,以在中性条件下高效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 针对Fe(Ⅱ)/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ate,PDS)高级氧化技术存在的pH值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研究构建Fe(Ⅲ)-氨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羟胺(Hydroxylamine,HAm)/PDS体系,以在中性条件下高效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研究结果显示,Fe(Ⅲ)-NTA/HAm/PDS体系在pH=7条件下对SMX的降解率可达91%,该体系降解SMX的主要活性物种为·SO_(4)^(-)和·OH。SMX在Fe(Ⅲ)-NTA/HAm/PDS体系中的降解效率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且增加Fe(Ⅲ)、PDS的用量会加速SMX降解。NTA的引入可将Fe(Ⅱ)/PDS体系的pH值应用范围由酸性拓展至弱碱性,与此同时,向体系内加入HAm可有效减少铁泥的产量。根据检测到的降解产物,提出SMX在Fe(Ⅲ)-NTA/HAm/PDS体系中可能的降解途径包括断键反应、羟基化反应、氨基氧化反应。双酚AF、双氯芬酸、土霉素等其他新污染物也能在Fe(Ⅲ)-NTA/HAm/PDS体系中被高效去除,表明该体系在新污染物的降解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磺胺甲恶唑 羟胺 fe()-NTA络合物 过二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强化Fe(Ⅲ)-NTA/H_(2)O_(2)类芬顿体系降解磺胺甲恶唑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承欢 刘义青 +1 位作者 彭藴斓 付永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4,共6页
为改善传统芬顿法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Fe(Ⅲ)-NTA/HAm/H_(2)O_(2)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不同pH、Fe(Ⅲ)浓度对该体系降解SMX的影响,探究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并评估... 为改善传统芬顿法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Fe(Ⅲ)-NTA/HAm/H_(2)O_(2)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不同pH、Fe(Ⅲ)浓度对该体系降解SMX的影响,探究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并评估了该体系对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能。实验结果表明,Fe(Ⅲ)-NTA/HAm/H_(2)O_(2)体系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对SMX的降解率可达85%以上,并且SMX的去除率随着Fe(Ⅲ)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识别出HO•为体系中降解SMX的主要活性物种,并根据SMX的降解产物提出了SMX可能的三条降解途径:羟基化、氨基氧化和断键反应。相较于传统芬顿法,Fe(Ⅲ)-NTA/HAm/H_(2)O_(2)体系的pH应用范围显著拓宽,铁泥产量明显减少,并且该体系也能有效降解罗丹明B、橙黄G、双氯芬酸、土霉素等其他有机污染物,说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羟胺 fe()-NTA络合物 过氧化氢 类芬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草酸盐络合物/H_2O_2/UV体系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南圣 刘筱红 +1 位作者 罗凡 吴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研究了活性物质 Fe(Ⅲ) -草酸盐络合物和氧化剂 H2 O2 结合起来形成的光催化氧化复合体系对以活性艳红 X- 3B为代表的七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在 2 5 0 W高压汞灯照射下 ,复合体系对初始浓度为 1 0 0 mg/L的染料溶液 ,处理 2 4 ... 研究了活性物质 Fe(Ⅲ) -草酸盐络合物和氧化剂 H2 O2 结合起来形成的光催化氧化复合体系对以活性艳红 X- 3B为代表的七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在 2 5 0 W高压汞灯照射下 ,复合体系对初始浓度为 1 0 0 mg/L的染料溶液 ,处理 2 4 min后 ,脱色率均达 90 %以上 ,COD去除率为33%~ 70 %。以活性艳红 X- 3B为对象 ,研究各种反应条件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p H=3~ 6范围内 ,脱色率速率较大 ;在染料初始浓度为 2 0~ 2 0 0 mg/L范围内 ,脱色速率随浓度增大而降低 ;Fe( Ⅲ ) /草酸盐配比为 40 /2 0 0 ( mmol/L)时脱色效果最好 ;H2 O2 投加量为 4~ 40 mg/L时 ,脱色速率随 H2 O2 投加量的增加而增长较快 ,在 40~ 1 0 0 mg/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草酸盐络合物 H2O2 UV 染料废水 脱色 COD去除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Fe(Ⅲ)和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毛 陈娟 宋功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酸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及离子干扰情况,发现DNA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GTF-Fe(Ⅲ)体系荧光。通过离子强度和热变性DNA实验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加替沙星、Fe(Ⅲ)和DNA之间存在沟槽结合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加替沙星 fe() DNA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Fe(Ⅲ)体系离子液体气浮浮选荧光光谱法分离/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良 闫永胜 +1 位作者 李华明 孙汉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4,共4页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的新方法——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最优化浮选条件为:以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和乙酸乙酯(EA)的混合溶剂(φ=1/0.9... 将离子液体应用于气浮溶剂浮选,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 TCs)抗生素的新方法——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最优化浮选条件为:以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和乙酸乙酯(EA)的混合溶剂(φ=1/0.9)为浮选剂,以Fe(Ⅲ)为捕集剂,pH值为7.6,气体流速为40 mL·min-1,浮选时间为50 min。富集TCs-Fe(Ⅲ)配合物的[Hmim]PF6-EA相用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46.5c+4.32(c: μg·10 mL-1),相关系数r=0.999 1。实测了鱼塘表面水体和沉积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加标回收率达到94.2%~100.4%,RSD<3.2%(n=5)。红外光谱分析显示TCs-Fe(Ⅲ)配合物没有和离子液体发生反应,离子液体在气浮溶剂浮选中只起到溶剂作用。该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痕量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离/富集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溶剂浮选 四环素 TCs-fe() 配合物 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2 位作者 杨声 郭峰 王廷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22-925,938,共5页
合成了壳聚糖Fe(Ⅲ)配合物,利用IR、UV、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对常见的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的壳聚糖在配合前后,其结构表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 合成了壳聚糖Fe(Ⅲ)配合物,利用IR、UV、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对常见的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的壳聚糖在配合前后,其结构表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抑菌性能比水溶性壳聚糖本身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壳聚糖fe()配合物 表征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H配合物同时引发水中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封享华 丁世敏 +2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Nikolai Bazhin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甲基橙)为25~200μmolL时,pH=3.0是最佳值;c(Fe(Ⅲ))的增加同时有利于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c(Cr(Ⅵ))为25μmolL时,其自身光还原的初始速率最大,甲基橙光氧化反应初始速率则随c(Cr(Ⅵ))和c(甲基橙)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Cr(Ⅵ)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壳聚糖/壳寡糖的制备工艺及水溶性壳寡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俊玲 赵福龙 +2 位作者 夏军 张晓波 王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皮皮虾壳作基本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稀碱溶液浸泡,除去虾壳中的钙质等无机质和蛋白等有机成分,以浓碱脱除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制得壳聚糖.再以其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得到水溶性壳寡糖.将所制水溶性壳寡糖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设... 以皮皮虾壳作基本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稀碱溶液浸泡,除去虾壳中的钙质等无机质和蛋白等有机成分,以浓碱脱除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制得壳聚糖.再以其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得到水溶性壳寡糖.将所制水溶性壳寡糖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设定各项条件,使二者进行配位反应.经系列实验证实,得出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85℃,时间9 h,NaOH质量分数45%,料液比1∶300.所得产品脱乙酰度为89.6%,收率(壳聚糖/甲壳素)为73.1%,其他各项指标也均为优良级.制备水溶性壳寡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65℃,时间6 h,醋酸质量分数4.0%,H2O2质量分数4.0%,产品平均粘均分子质量为2.9 ku,外观为淡黄色粉末,溶解性能优良.通过对FT-IR和UV谱图的分析,证实了水溶性壳寡糖Fe(Ⅲ)配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水溶性壳寡糖 水溶性壳寡糖fe()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手性邻苯酚胺衍生物的半醌Fe(Ⅲ)络合物的镜面对称性破缺及其绝对构型关联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檑 万仕刚 +3 位作者 陈成栋 林以玑 方雪明 章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3-1191,共9页
以2-苯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H2L) 和 FeCl2·4H2O 为原料制备了一对手性半醌 Fe(III) 络合物Λ-mer-[Fe(LISQ)3]和Δ-mer-[Fe(LISQ)3] (LISQ: 2-苯亚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 mer : 经式构型), 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结合单晶压... 以2-苯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H2L) 和 FeCl2·4H2O 为原料制备了一对手性半醌 Fe(III) 络合物Λ-mer-[Fe(LISQ)3]和Δ-mer-[Fe(LISQ)3] (LISQ: 2-苯亚胺基-4,6-二叔丁基苯酚, mer : 经式构型), 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结合单晶压制片膜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确定了该络合物的绝对构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此类半醌络合物[M(LISQ)3] (M=Cr, Fe, Co)的惟手性金属中心绝对构型与固体 CD 光谱之间的关联. 此外, 还对 10 份合成的[Fe(LISQ)3]的大宗产物粉末与单晶的固体 CD 谱进行了比对分析, 以及对 1 份合成产物进行 10 次重结晶的固体CD 光谱表征. 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结晶过程中发生了镜面对称性破缺 (MSB), 对映体过量 (ee) 值在15%-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醌fe()络合物 镜面对称性破缺 绝对构型 固体CD光谱 单晶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氰基铁(Ⅲ)酸盐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国玲 王蒙蒙 +2 位作者 唐新学 张然 倪中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4-1570,共7页
利用三氰基铁酸盐(Bu_(4)N)[FeⅢ(Tp)(CN)_(3)](Tp=氢化三(1-吡唑基)硼酸)与配体2,9-二吡唑基-1,10-菲咯啉(dpzpen)以及高氯酸镍反应合成了一例氰根桥联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Fe_(4)Ni_(2)(Tp)_(4)(CN)_(12)(dpzpen)_(2)]... 利用三氰基铁酸盐(Bu_(4)N)[FeⅢ(Tp)(CN)_(3)](Tp=氢化三(1-吡唑基)硼酸)与配体2,9-二吡唑基-1,10-菲咯啉(dpzpen)以及高氯酸镍反应合成了一例氰根桥联的Fe^(Ⅲ)_(4)Ni^(Ⅱ)_(2)六核配合物[Fe_(4)Ni_(2)(Tp)_(4)(CN)_(12)(dpzpen)_(2)]·12H_(2)O·3CH_(3)OH (1)。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具有近似菱形的Fe^(Ⅲ)_(2)Ni^(Ⅱ)_(2)骨架结构,另外2个Fe则通过氰根延伸在菱形的外侧。磁性研究表明在配合物1中氰根桥联的Fe和Ni表现出铁磁相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配合物1的结构模型,对它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Fe-Ni之间的磁耦合常数,得到的最佳磁耦合常数J3d(15.73 cm^(-1))>J2d(3.53 cm^(-1))≈J1d(3.50 cm^(-1))与Ni-N键的键长以及Ni-N≡C键角的变化趋势有关(J3d:0.206 5 nm,169.8°;J2d:0.206 2 nm,163.1°;J1d:0.198 7 nm,161.6°)。以上结果表明Ni-N键长越短,Ni-N≡C键角越大,Fe与Ni之间的铁磁耦合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氰基铁酸盐 feNi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磁性-结构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草酸配合物光分解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甲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92-796,共5页
文章研究了Fe( )-草酸配合物在可见光及太阳光照射下,对苯酚的光解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pH=5.0、cFe( )=0.040mmol/L、cH2C2O4=1.44mmol/L(草酸分3次加入)及光照3h的条件下,20mg/L的苯酚的降解率为91%。溶液pH值、铁与草酸浓度比和苯... 文章研究了Fe( )-草酸配合物在可见光及太阳光照射下,对苯酚的光解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pH=5.0、cFe( )=0.040mmol/L、cH2C2O4=1.44mmol/L(草酸分3次加入)及光照3h的条件下,20mg/L的苯酚的降解率为91%。溶液pH值、铁与草酸浓度比和苯酚浓度均对降解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草酸配合物 光解 苯酚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基桥联双核镝(Ⅲ)-铁(Ⅲ)配合物[DyFe(CN)_(6)(DMF)_(4)(H_(2)O)_(3)]·1.25H_(2)O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12
作者 李建荣 蔡丽珍 +3 位作者 郑艳 郭国聪 卜显和 黄锦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A dinuclear complex [DyFe(CN)6(DMF)4(H2O)3]·1.25H2O (DMF=N, N dimethylformamide) 1 based on the cyanide as linkage was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Dy?io... A dinuclear complex [DyFe(CN)6(DMF)4(H2O)3]·1.25H2O (DMF=N, N dimethylformamide) 1 based on the cyanide as linkage was 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Dy?ion is eight coordinations in a square antiprism arrangement and the Fe?ion is six coordinations oriented octahedrally. The neutral units [DyFe(CN)6(DMF)4(H2O)3] are held together by hydrogen bonds formed by lattice water molecules,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and nitrogen atoms of cyanide coming from other distinct complex units to afford a three dimensional framework. CCDC: 192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氰基桥联 双核Dy-fe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Fe(Ⅲ)与茜素绿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静 周林 +4 位作者 王薇 冯玉英 魏少华 周家宏 周延怀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漫反射光谱系统研究了Fe(Ⅲ)与茜素绿水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体摩尔比为1:3,茜素绿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Fe(Ⅲ)与茜素绿形成配合物后光稳定性降低,单线态...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漫反射光谱系统研究了Fe(Ⅲ)与茜素绿水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体摩尔比为1:3,茜素绿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Fe(Ⅲ)与茜素绿形成配合物后光稳定性降低,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绿 fe()配合物 光稳定性 单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异羟肟酸对Fe(Ⅲ)与羟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石四维 左臣 +4 位作者 郑卫芳 晏太红 吕洪彬 刘方 朱冬冬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3-199,共7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硝酸体系中羟胺(HAN)还原Fe(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应速率方程为-dc(Fe(Ⅲ))/dt=k·c^(0.56)(Fe(Ⅲ))·c^(0.88)(HAN),表观速率常数k=-(4.08±0.15)×10^(-4)(mol/L)-0.44·s^(-1);并研...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硝酸体系中羟胺(HAN)还原Fe(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应速率方程为-dc(Fe(Ⅲ))/dt=k·c^(0.56)(Fe(Ⅲ))·c^(0.88)(HAN),表观速率常数k=-(4.08±0.15)×10^(-4)(mol/L)-0.44·s^(-1);并研究了乙异羟肟酸(AHA)与Fe(Ⅲ)络合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速率方程变为-dc(Fe(Ⅲ))/dt=-(2.83×10-4-536c3(AHA))·c^(0.76)(Fe(Ⅲ))·c^(0.60)(HAN),反应速率常数随AHA浓度增大而降低,且与AHA浓度的3次方成线性关系,Fe(Ⅲ)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增大,而HAN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羟胺 乙异羟肟酸 络合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IES ON SCHIFF BASE COMPLEXES——Ⅳ.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Fe (SALDPT) SAL
15
作者 汪信 William T.Pennington James C.Fanning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6-53,共8页
制备了Fe(saldpt)sal单晶并作了晶体结构分析。晶体数据:单斜,空间群P2_1/C(#14),a=12.486(5),b=18.502(8),c=10.870(5)A,β=104.23(3)°,V=2434(2)A^3,Z=4,D_c=1.
关键词 铁配合物 Schiff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铁(Ⅲ)-草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琳 张喆 +1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1,共5页
对铁 (Ⅲ ) 草酸盐配合物光解过程中产生的·OH进行了气相色谱法间接测定 在pH =3 5 ,异丙醇浓度为 1mmol·l- 1的条件下 ,经过 1 2 5W高压汞灯 (λ≥ 31 3nm)光照 80min ,Fe(Ⅲ ) /草酸盐配比为 9 3/1 2 0 7μmol·l... 对铁 (Ⅲ ) 草酸盐配合物光解过程中产生的·OH进行了气相色谱法间接测定 在pH =3 5 ,异丙醇浓度为 1mmol·l- 1的条件下 ,经过 1 2 5W高压汞灯 (λ≥ 31 3nm)光照 80min ,Fe(Ⅲ ) /草酸盐配比为 9 3/1 2 0 7μmol·l- 1的水溶液中 ,·OH的生成量为6 5 9μmol·l- 1,·OH生成反应符合表观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其生成速率为 0 72 6μmol·l- 1·min- 1.同时蜒究了溶液pH值、Fe(Ⅲ ) /草酸盐配比对·OH生成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铁()-草酸盐配合物 光解 气相色谱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铁(Ⅲ)配合物的电化学特征及其与DNA结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宏飞 杨频 +1 位作者 李青山 邬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71-675,共5页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描、吸收光谱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ADM-Fe(Ⅲ)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ADM-Fe(Ⅲ)配合物仍保留了ADM插入结合的特征,并形成一种稳定的DNA-Fe(Ⅲ)-ADM的三元结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铁配合物 心脏毒性 DNA 结合反应 A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Ⅲ)-羧酸配合物对水溶性染料的光化学脱色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凡 吴峰 +1 位作者 邓南圣 肖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7,共5页
铁-柠檬酸,铁-酒石酸,铁-丁二酸,铁-草酸配合物在高压汞灯(λmax=313nm,250W)的照射下,能使活性艳红X-3B染料水溶液脱色。染料初始浓度在10mg/L~50mg/L时,染料脱色为动力学一级反应,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 铁-柠檬酸,铁-酒石酸,铁-丁二酸,铁-草酸配合物在高压汞灯(λmax=313nm,250W)的照射下,能使活性艳红X-3B染料水溶液脱色。染料初始浓度在10mg/L~50mg/L时,染料脱色为动力学一级反应,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0~3.0时铁-柠檬酸,铁-滴石酸,铁-丁二酸的染料溶液脱色效果较佳,在pH4.0时铁-草酸的染料溶液脱色效果最好。铁/羧酸盐配比对染料脱色速率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染料 脱色 动力学 废水处理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UV-Vis体系中Cr(Ⅵ)还原和BPA降解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延湘 张旭 +2 位作者 张长波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增加Fe(Ⅲ)的浓度,有利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铬(Ⅵ)的光还原率及BPA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铬(Ⅵ)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Ⅲ)-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引发橙黄Ⅱ的脱色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峰 朱凡 +1 位作者 邓南圣 向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6-550,共5页
利用苯作为捕获剂确证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了羟基自由基 ,对染料橙黄Ⅱ在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引发下的光化学脱色规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2 5W高压汞灯 (λ≥ 36 5nm)照射下 ,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 利用苯作为捕获剂确证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了羟基自由基 ,对染料橙黄Ⅱ在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引发下的光化学脱色规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2 5W高压汞灯 (λ≥ 36 5nm)照射下 ,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氧化橙黄Ⅱ分子发色团使其脱色 ;8mg/L橙黄II溶液光照 1h后可脱色 6 0 %~ 70 % ;在 8~ 5 0mg/L初始质量浓度范围内 ,橙黄Ⅱ的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降低而升高 ,脱色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体系 pH值在 4 0~ 6 0之间脱色效果较好 ,而在Fe(Ⅲ )绝对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铁 (Ⅲ )与柠檬酸盐摩尔比小于 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柠檬酸盐配合物 橙黄Ⅱ 光降解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