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nction of IgD on lymphocyte activation and effect of hIgD-Fc-Ig fusion protein on human PBMC proliferation
1
作者 Wen-sheng CHEN Qiong HUANG +3 位作者 Yu-jing WU Heng-shi CHEN Jin DO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7-1018,共2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gD on T/B cell activation and construct h IgD-Fc-Igfusion protein to competitive inhibition IgD binding with IgDR.METHODS T/B cells were sorted by magnetic c...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gD on T/B cell activation and construct h IgD-Fc-Igfusion protein to competitive inhibition IgD binding with IgDR.METHODS T/B cells were sorted by magnetic cell sorting.The differences of m IgD and IgD-R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T/B cell subtypes were detected by FCM.Serum IgD level was detected by ELISA.Human IgD-Fc-IgG1-Fc sequence was amplified by cross-PCR and then subcloned into PET28 a(+) empty vector.After prokaryotic expression through escherichia coli,we obtained the h IgD-Fc-Igfusion protein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h IgD-Fc-Igfusion protein.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 and fibroblast like synoviocytes(FLS) proliferation were detected using a cell counting kit-8(CCK-8).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CD3^+/CD4^+,CD3^+/IgD^+,CD3^+/CD4^+/IgD^+,CD3^+/IgD-R+and CD3^+/CD4^+/IgD-R+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A patients comparing to healthy people.IgD can stimulate PBMC proliferation.IgD(1,3,10,30 μg·mL^(-1)) stimulate PBMC proliferation significantly after 24 h.We obtained stable and active h IgD-Fc-Igfusion protein.The h IgD-Fc-Igfusion protein showed no effect on PBMC proliferation.But it could downregulate human IgD protein promoting proliferation effects in human PBMC.CONCLUSION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IgD and IgD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B cell activation in RA patients and the h IgD-Fc-Igfusion protein may competitively inhibit IgD′s function and may play an therapeutic role in autoimmun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globulin D fusion protein hIgD-fc-Ig PBMC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1-Fc融合蛋白对哮喘小鼠Th1/Th2和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津萌 卿吉琳 +4 位作者 朱莉雅 魏燕 赵艺莲 叶超 陈治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6,527,共9页
目的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1,TIM-1)-Fc融合蛋白并探讨TIM-1-Fc融合蛋白对卵白蛋白(ova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 目的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1,TIM-1)-Fc融合蛋白并探讨TIM-1-Fc融合蛋白对卵白蛋白(ovabumin,OVA)诱导的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TIM-1-Fc融合蛋白。采用腹腔注射OVA氢氧化铝溶液致敏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TIM-1-Fc干预组。每次干预前20 min,使用40μL卵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OVA-NS)滴鼻,TIM-1-Fc融合蛋白干预包括TIM-1-Fc滴鼻组(每只小鼠每次给予1μg/40μL TIM-1-Fc滴鼻)和TIM-1-Fc注射组(每只小鼠每次给予6μg/200μL TIM-1-Fc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2(type 2 T helper cells,Th2)、辅助性T细胞17(type 17 T helper cells,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成功构建TIM-1-Fc融合蛋白,成功构建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与哮喘组相比,TIM-1-Fc融合蛋白干预后显著减轻了哮喘小鼠气道炎性损伤和肺组织损伤;TIM-1-Fc融合蛋白干预能显著降低外周血中TIM-1^(+)CD4^(+)T细胞和TIM-1^(+)Th17细胞比例,使TIM-1^(+)Treg细胞增多,显著降低Th2、Th17细胞比例,提高Treg细胞比例,调节哮喘中Th1/Th2和Th17/Treg免疫失衡。结论TIM-1-Fc融合蛋白改善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IM-1-Fc融合蛋白对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1 TIM-1-fc融合蛋白 过敏性哮喘 TH1/TH2 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TNFR II-IgG Fc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菌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义浜 施立楠 +3 位作者 唱韶红 巩新 熊凌霜 吴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519,共5页
目的: 在毕赤酵母菌中表达sTNFR Ⅱ-IgG Fc融合蛋白.检测融合蛋白是否形成二聚体,并对其N-糖链进行分析.方法: 从人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 经RT-PCR扩增目的基因sTNFRⅡ与IgG Fc, 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得到嵌合体基因sTNFRⅡ-IgG F... 目的: 在毕赤酵母菌中表达sTNFR Ⅱ-IgG Fc融合蛋白.检测融合蛋白是否形成二聚体,并对其N-糖链进行分析.方法: 从人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 经RT-PCR扩增目的基因sTNFRⅡ与IgG Fc, 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得到嵌合体基因sTNFRⅡ-IgG Fc, 并将其插入pPIC9载体中.以重组载体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中进行克隆与表达.采用ELISA筛选高表达sTNFRⅡ-IgG Fc融合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 对融合蛋白通过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其二聚体结构, 采用L929细胞检测融合蛋白抗TNF-α的生物学活性, 最后利用荧光辅助糖电泳(FACE)分析融合蛋白的N-糖链.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可分泌表达sTNFR Ⅱ-IgG Fc融合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 摇瓶培养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为2 mg/L.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 该融合蛋白能自然形成二聚体结构; 可抑制TNF-α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 其中和5×10^4 U/L TNF-α的EC50为170 μg/L.FACE分析融合蛋白N-糖链的大小为11 ~13个糖残基.结论: 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地表达了sTNFR Ⅱ-IgG Fc融合蛋白, 为在毕赤酵母菌中表达其他的Fc融合蛋白和抗体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 fc融合蛋白 巴斯德毕赤酵母菌 荧光辅助糖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R-Fc减轻LPS所致小鼠ALI炎症反应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袁伟锋 李理 +1 位作者 徐虹 黄文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87-2390,2395,共5页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TNFR-Fc)能否有效下调炎症反应而减轻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肺组织破坏。方法:小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TNFR-Fc+LPS组和对照组。气管内滴入LPS复制ALI小鼠模型,TNFR-Fc组在滴入LPS前24 h腹膜...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TNFR-Fc)能否有效下调炎症反应而减轻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肺组织破坏。方法:小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TNFR-Fc+LPS组和对照组。气管内滴入LPS复制ALI小鼠模型,TNFR-Fc组在滴入LPS前24 h腹膜腔注射TNFR-Fc(0.4 mg/kg),在滴入LPS后2 h收集标本,检测肺湿/干重、肺泡蛋白含量与肺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浓度及检测肺泡灌洗液与血清IL-1β、IL-6、IL-10与IFN-γ浓度。结果:TNFR-Fc显著降低血清TNF-α浓度(P<0.05),轻度降低肺湿/干重比例,显著降低BALF蛋白浓度(P<0.05),显著降低ALI评分数值(P<0.05)。TNFR-Fc显著降低致炎症细胞因子IL-6在BALF(P<0.05)与血清(P<0.05)中的浓度,轻度提高BALF中IL-10浓度(P>0.05),但其差异不显著,亦能显著提高血清IL-10浓度(P<0.05)。IL-1β与IFN-γ水平处理前后变化不显著。结论:TNFR-Fc中和ALI中过度表达的TNF-α,下调以IL-6为代表的炎症反应,减轻ALI的肺组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 急性肺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0-IgG1Fc段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和军 李频 +1 位作者 周小玲 郑祥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构建人CD80-IgG1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80-IgG1Fc/pcDNA3.1(+),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T-A克隆技术和亚克隆技术,构建人CD80膜外段-IgG1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80-IgG1Fc/pcDNA3.1(+),并将其转染入CHO细胞株... 目的构建人CD80-IgG1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80-IgG1Fc/pcDNA3.1(+),并在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T-A克隆技术和亚克隆技术,构建人CD80膜外段-IgG1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80-IgG1Fc/pcDNA3.1(+),并将其转染入CHO细胞株并筛选,进行稳定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CD80-IgG1Fc/pcD-NA3.1(+),并建立CHO细胞稳定表达株。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CD80膜外段-IgG1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80-IgG1Fc/pcDNA3.1(+),并在CHO细胞中稳定表达,为下一步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0 IGG1 fc 融合蛋白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受体-IgG1 Fc段融合蛋白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婷 矫强 +2 位作者 徐芒华 徐旨梅 郭竹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09-912,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IgG1 Fc段融合蛋白(sTNF-αR-Fc)对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 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脂多糖)和sTNF-αR-Fc处理组...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IgG1 Fc段融合蛋白(sTNF-αR-Fc)对于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 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脂多糖)和sTNF-αR-Fc处理组(注射sTNF-αR-Fc和脂多糖)。多道生物信号分析系统监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变化并记录死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肝脏及心脏组织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平均动脉压和生存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sTNF-αR-Fc处理组TNF-α、IL-6水平下降,生存率提高(P<0.05)。结论sTNF-αR-Fc可以显著降低脂多糖所致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死亡率,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水平而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受体-IgG1fc段融合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多糖 感染性休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P185^(erbB2) scFv-Fc-IL-2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和激活免疫效应细胞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军 张玲 +6 位作者 顾洪涛 郭宁 施明 沈倍奋 毛海婷 李翠玲 温培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12-416,共5页
目的将抗人P185erbB2scFv-Fc-IL-2融合蛋白(HFI)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通过体外实验阐明HFI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和激活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机制,为HFI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将抗人P185erbB2scFv-Fc-IL-2融合蛋白(HFI)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通过体外实验阐明HFI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和激活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机制,为HFI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生物活性法检测细胞膜相关TNF杀伤活性;RT-PCR检测细胞穿孔素表达水平。结果HFI处理后,未观察到对SKOV3细胞增殖活性的直接抑制作用;SKOV3细胞表面杀伤相关分子ICAM-1、Fas表达率分别由24.85%、0.53%增高到85.36%、59.19%(P<0.01);人PBMC的增殖活性增强,CD3+CD8+T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分别由24.37%、6.90%提高到38.80%、13.45%(P<0.01);CD25、LFA-1、FasL表达水平分别由3·99%、86.52%、5.02%提高到12.96%、99.06%16.19%(P<0.01);穿孔素基因、膜相关TNF均表达增强,LAK样、NK样杀伤活性在各效靶比时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HFI提高SKOV3细胞杀伤相关分子ICAM-1、Fas表达水平,并且对人PBMC有明显的增殖活化作用,通过激活LFA-1/ICAM-1、Fas/FasL途径提高杀伤介质穿孔素和膜相关TNF的释放,增强LAK样、NK样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2 P185erbB2scFv—fc—IL-2融合蛋白 卵巢癌 免疫细胞因子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TNFR-Fc融合蛋白对大鼠MODS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战 方国恩 杜成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关系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Fc融合蛋白 (s TNFRp75 - Fc)在 MODS中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 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关系 ,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Fc融合蛋白 (s TNFRp75 - Fc)在 MODS中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 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 ,通过创伤 +感染二次打击 ,建立“双相迟发”大鼠 MODS模型 ,在模型基础上动物复苏时静滴 0 .4mg/ kg s TNFRp75 - Fc作为给药组。采用 Western印迹技术 ,对各组大鼠主要器官细胞膜表面 TNFR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 :给药组动物主要器官损害指标明显减轻 (P<0 .0 5 ) ,MODS发生率 (4 3.7% )和病死率 (12 .5 % )与模型组 (10 0 .0 %、5 0 .0 % )相比均显著降低 (P<0 .0 5 )。s TNFRp75 - Fc显著抑制血浆中 TNF-α活性。正常组 TNFR1和 TNFR2均为低水平表达 ,MODS模型鼠的两种 TNFR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 ;给予 s TNFRp75 - Fc后各器官中两种 TNFR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TNF-α及TNFR的表达在 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外源性 s TNFR的应用可能减少细胞膜 TNFR的表达。实验证明 s TNFRp75 - Fc可以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fc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Fc融合蛋白在DG4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质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骆海燕 谭婉珑 +1 位作者 张亚楠 洪厚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1,共8页
构建GLP-1-Fc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在DG44细胞株中实现表达。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构建表达GLP-1-Fc融合蛋白的重组DG44细胞株,通过甲氨喋呤的加压筛选及有限稀释法挑选出表达量较高的单克隆细胞株,经无血清驯化培养获得悬浮生长的细胞株... 构建GLP-1-Fc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在DG44细胞株中实现表达。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构建表达GLP-1-Fc融合蛋白的重组DG44细胞株,通过甲氨喋呤的加压筛选及有限稀释法挑选出表达量较高的单克隆细胞株,经无血清驯化培养获得悬浮生长的细胞株。收集发酵培养上清,通过离心、过滤及亲和层析等方法对目的蛋白GLP-1-Fc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Dot blot、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Edman降解等方法进行目的蛋白的质量分析,以建立GLP-1-Fc融合蛋白发酵、纯化工艺,探索该融合蛋白的质量检测方法。本实验成功构建了表达GLP-1-Fc融合蛋白的重组DG44悬浮型细胞株,通过该工艺流程,GLP-1-Fc融合蛋白表达量达到400 mg/L,纯度达95%,分子量约为3.0×10~4。该生产工艺能够获得与理论目标蛋白相一致的、且结构稳定GLP-1-Fc融合蛋白,其质量检测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fc融合蛋白 DG44细胞株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国辉 康志杰 +8 位作者 黄斯勇 何飞 徐恒 张丽 伍艳兰 牛晓丽 马长升 韩骅 梁英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10-91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用RT-PCR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在测序正确后,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构建好的PIC-Fc载体,得到PIC-hJagged1ext-Fc。用MD平...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用RT-PCR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在测序正确后,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构建好的PIC-Fc载体,得到PIC-hJagged1ext-Fc。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法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采用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结果表明: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序列分析显示所构建的含p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得到正确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Jagged1在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GGED1 hJagged1^ext-fc 造血干/祖细胞 NOTCH 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2胞外区/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英文)
11
作者 张鹏 鄢和新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构建PCP 2胞外区(PCP 2EC)与人免疫球蛋白IgG 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研究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PBLIISK PCP 2为模板扩增PCP 2EC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Gplus;重组... 目的:构建PCP 2胞外区(PCP 2EC)与人免疫球蛋白IgG 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研究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PBLIISK PCP 2为模板扩增PCP 2EC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Gplus;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OS 7细胞和293细胞,可溶性表达PCP 2EC/Fc融合蛋白,并通过金葡菌蛋白A特异性纯化;以此融合蛋白作为基质,观察原代培养神经元的黏附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PCP 2EC/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预期设计相符;进一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PCP 2EC/Fc蛋白可以促进原代培养神经元的黏附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PCP 2EC/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获得有活性的PCP 2 胞外区可溶性分子,初步研究发现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后续神经及其他领域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胞外区 IgG 免疫球蛋白娄 fc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蛭素和人IgG-Fc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功能评价
12
作者 吴祖泽 汪坤 +4 位作者 李世崇 董晓娜 窦桂芳 葛志强 靳继德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新蛭素(EH)具有很好的抗凝血效果,但由于半衰期短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为延长EH的半衰期,制备人Ig G-Fc和EH的融合蛋白,并对其活性和药代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将合成的Fc-EH和Fc-L-EH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c DNAHC上,再将重... 新蛭素(EH)具有很好的抗凝血效果,但由于半衰期短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为延长EH的半衰期,制备人Ig G-Fc和EH的融合蛋白,并对其活性和药代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将合成的Fc-EH和Fc-L-EH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c DNAHC上,再将重组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蛋白A亲和柱纯化融合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表达情况,质谱法检测蛋白的分子质量和C端序列,体外凝块法和大鼠颈静脉血栓模型分别验证融合蛋白的体外抗凝活性和体内抗栓效果,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融合蛋白半衰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c DNAHC-Fc-EH和pcDNAHC-Fc-L-EH两个重组表达载体,融合蛋白Fc-EH和Fc-L-EH分子质量分别为68 476,u和70 542,u,蛋白的C端序列正确,Fc-EH和Fc-L-EH活性分别为256,ATU/mg和64,ATU/mg.大鼠颈静脉血栓实验表明,Fc-EH具有抗血栓作用,体内消除半衰期为39.4,h.融合蛋白Fc-EH能延长EH体内半衰期,为融合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新蛭素 抗凝活性 半衰期 fc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流加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及其表达的Fc融合蛋白糖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政 范里 谭文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145,共8页
旨在深入认识补料分批培养过程中,以半乳糖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和产物表达的影响。通过将补料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用等摩尔的半乳糖进行替换,综合考察了不同比例替换条件下CHO细胞的生长代谢和Fc融合蛋白的产物合成特... 旨在深入认识补料分批培养过程中,以半乳糖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和产物表达的影响。通过将补料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用等摩尔的半乳糖进行替换,综合考察了不同比例替换条件下CHO细胞的生长代谢和Fc融合蛋白的产物合成特性。结果显示:摇瓶的数据表明60%比例以上半乳糖的替代对细胞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培养后期的pH出现了大幅上升。同时随着半乳糖替代比例的增加,虽然代谢副产物乳酸的浓度有明显下降,但氨的生成却显著增多;此外,培养过程中谷氨酸和丙氨酸的浓度也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产物表达方面,在较低替代比例内(0%-40%),Fc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和总唾液酸含量都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随着替代比例的进一步升高(60%-100%),两者都逐渐降低。最后,在反应器内通过对培养pH的稳定控制,40%半乳糖替代过程的产物表达量和总唾液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3%和37%。补料培养基中以半乳糖替代葡萄糖进行补料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最终Fc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和总唾液酸含量,有助于建立高产高质的CHO细胞培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细胞代谢 糖基化 fc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5NTR-Fc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鉴定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素芳 王欣 +1 位作者 陈虹 黄秉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为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p75NTR Fc融合蛋白 ,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α因子 (α factor)和p75NTR Fc基因 ,经重叠PCR ,获得α factor p75NTR Fc基因 .DNA序列分析该融合基因后 ,插入pAO815载体并构建串联多拷贝表达载体pAO815... 为在酵母细胞中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p75NTR Fc融合蛋白 ,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α因子 (α factor)和p75NTR Fc基因 ,经重叠PCR ,获得α factor p75NTR Fc基因 .DNA序列分析该融合基因后 ,插入pAO815载体并构建串联多拷贝表达载体pAO815 3α factor p75NTR Fc .重组质粒电转化酵母GS115细胞后摇瓶培养 ,1%甲醇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经ProteinA亲和层析和SephadexG 10 0纯化 ,Western印迹、N末端测序进行蛋白质鉴定 ,ELISA及细胞培养进行生物活性分析 .SDS PAGE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分子形式存在于培养上清中 ,诱导第 4d的表达量最高 ,占上清总蛋白 6 0 %以上 ,ProteinA纯化后有 2条蛋白带 ,免疫印迹分析这 2条蛋白带均能和抗p75及抗IgG抗体结合 ,N末端序列测定证实 1条为完整p75NTR Fc ,1条为其蛋白酶降解带 .ELISA等分析表明 ,p75NTR Fc能与NGF结合 ,p75NTR Fc能抑制NGF对PC12细胞的分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 fc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基化修饰GLP-1-Fc(N126A)在酵母中的表达、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晓芳 王春艳 +1 位作者 顾宝华 田庆南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89,共4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激素,具有很好的综合降糖效果,但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只有短暂几分钟,限制了GLP-1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为延长GLP-1的半衰期,合成了GLP-1-Fc融合基因,将N-糖基化作用的受...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激素,具有很好的综合降糖效果,但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只有短暂几分钟,限制了GLP-1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为延长GLP-1的半衰期,合成了GLP-1-Fc融合基因,将N-糖基化作用的受体天冬酰胺突变为丙氨酸,构建了无糖基化修饰的GLP-1-Fc(N126A)融合表达载体,利用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GLP-1-Fc(N126A)融合蛋白,并利用r Protein A获得了高纯度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fc融合蛋白 酵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TNFR-Fc基因水稻种子特异表达载体构建
16
作者 段永波 赵丰兰 +4 位作者 姚磊 滕井通 盛玮 张爱民 薛建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9-594,581,共7页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中有很好的功效。目前TNFR-Fc主要通过动物细胞系生产,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使用水稻种子作为生物反应器有望大幅度降低TNFR-Fc的生产成本,提供优...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中有很好的功效。目前TNFR-Fc主要通过动物细胞系生产,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使用水稻种子作为生物反应器有望大幅度降低TNFR-Fc的生产成本,提供优质足量的目标产品。为使TNFR-Fc基因能够在水稻中高效表达,该研究拟构建经水稻偏好密码优化的TNFR-Fc基因的种子特异表达载体。通过对水稻和人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水稻最优密码对TNFR-Fc氨基酸序列进行逐一优化,命名为Rf TNFRFc,通过全基因合成法制备该基因片段;同时采用PCR法扩增水稻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Glu-4,构建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的Rf TNFR-Fc基因表达载体。结果表明:水稻与人多数氨基酸中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为一致,但在L、S、P、R这4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差异较大,优化时对这些密码子进行逐一替换,优化后30.8%的氨基酸密码子发生了变化;PCR扩增获得种子特异启动子,并连接至p CAMBIA1381载体,同时将全基因合成法制备的Rf TNFR-Fc基因连入该载体,PCR、双酶切验证及测序分析表明载体成功构建。该研究构建的Rf TNFR-Fc基因种子特异表达载体,为在水稻种子中大规模生产TNFR-Fc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 偏好密码优化 种子特异表达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胚抗原纳米抗体与人Fc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和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和性质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万美 陈玉娟 +6 位作者 周宇杭 陈泉 李飞 咸漠 冯东晓 年锐 宋海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0-35,共6页
通过对不同系统表达的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纳米抗体与人Fc融合蛋白(11C12-Fc)的表达、纯化及抗体性质等的比较分析,比较不同表达系统的特点及其对融合抗体性质的影响;从而为CEA融合纳米抗体在体内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构建... 通过对不同系统表达的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纳米抗体与人Fc融合蛋白(11C12-Fc)的表达、纯化及抗体性质等的比较分析,比较不同表达系统的特点及其对融合抗体性质的影响;从而为CEA融合纳米抗体在体内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两种11C12-Fc表达系统(Pichia pastoris和HEK293)相应的表达载体和菌株,分别进行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并对其纯化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等进行初步研究。成功构建了毕赤酵母、HEK293细胞两种CEA纳米抗体融合蛋白(11C12-Fc)表达系统并实现11C12-Fc的胞外分泌表达;通过protein A柱及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和浓度的11C12-Fc样品;通过突变糖基化位点的方式有效去除了毕赤酵母表达11C12的过度糖基化作用;并且其抗体亲和力较突变前未发生明显改变,与HEK293细胞表达的11C12-Fc都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毕赤酵母和HEK293系统均能够表达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11C12-Fc,后续的科研或生产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来合理选择表达系统。为后续的纳米抗体融合蛋白规模化生产、体内诊断与靶向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纳米抗体 fc片段 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HEK2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23R-CHR/Fc融合蛋白通过下调ENST00000522718抑制Act-HaCaT细胞炎症和增殖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黎明 蒋小猛 +3 位作者 高悦 马宇骁 曾爱中 郭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4-741,共8页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皮肤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前期rhIL23R-CHR/Fc融合蛋白显著改善银屑病小鼠症状并初步阐明药理机制的基础上,利用TNF-α刺激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建...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皮肤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前期rhIL23R-CHR/Fc融合蛋白显著改善银屑病小鼠症状并初步阐明药理机制的基础上,利用TNF-α刺激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建立银屑病细胞模型(Act-HaCaT),通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qRT-PCR,筛选rhIL23R-CHR/Fc融合蛋白调控Act-HaCaT细胞功能时发挥关键作用的lncRNA分子。研究结果表明,rhIL23R-CHR/Fc融合蛋白能够显著抑制Act-HaCaT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产生,通过筛选得到lncRNA ENST00000522718,并发现敲低ENST00000522718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产生,提示ENST00000522718在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rhIL23R-CHR/fc融合蛋白 增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32-IgG4(Fc)融合蛋白在CHO/DG44细胞中的表达
19
作者 张大为 高闻达 +3 位作者 张青 唐静 陈洋 刘全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32(IL-32)和IgG4 Fc段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建立稳定转染的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DG44)克隆,并检测其重组蛋白的表达。【方法】用PCR方法从脂多糖(LPS)激活的人CD4+T细胞cDNA中扩增...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32(IL-32)和IgG4 Fc段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建立稳定转染的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DG44)克隆,并检测其重组蛋白的表达。【方法】用PCR方法从脂多糖(LPS)激活的人CD4+T细胞cDNA中扩增出IL-32蛋白基因,并克隆到IgG4(Fc)-pOptiVEC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IL-32-IgG4(Fc)-pOptiVEC,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CHO/DG44细胞,进行RT-PCR检测,筛选阳性克隆,并对筛选的阳性克隆进行氨甲喋呤(MTX)加压筛选。利用ProteinG-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转染CHO/DG4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融合蛋白IL-32-IgG4(Fc),通过SDS-PAGE、Western-blot对融合蛋白IL-32-IgG4(Fc)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结果】PCR扩增获得了长度为564 bp的人IL-32蛋白基因cDNA,经测序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获得了IL-32蛋白基因片段,其长度为564 bp。筛选出了能稳定表达IL-32-IgG4(Fc)融合蛋白的CHO/DG44细胞克隆。亲和纯化后的IL-32-IgG4(Fc)融合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其分子质量约为50.0 ku,与预期结果一致。MTX加压后,IL-32-IgG4(Fc)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L-32蛋白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获得了能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32-IgG4(Fc)融合蛋白的CHO/DG44细胞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2-IgG4(fc) 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CHO/DG4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IgG Fc片段与FnBPB-ClfA串联表达及其对金黄色葡萄菌性奶牛乳腺炎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健 郝永清 +2 位作者 赵红梅 杜琳 李松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32,共6页
为了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黏附素FnBPB-ClfA基因表达蛋白对奶牛的免疫效力,应用RT-PCR扩增奶牛IgG Fc基因片段与构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FnBPB-ClfA黏附素基因串联构建质粒pMD19T-Fc-FnBPB-ClfA,并通过双酶切将其克隆于p... 为了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黏附素FnBPB-ClfA基因表达蛋白对奶牛的免疫效力,应用RT-PCR扩增奶牛IgG Fc基因片段与构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FnBPB-ClfA黏附素基因串联构建质粒pMD19T-Fc-FnBPB-ClfA,并通过双酶切将其克隆于pET32a(+),以构建质粒pET32a-Fc-FnBPB-ClfA并进行诱导表达。以盐酸左旋咪唑(LH)或氢氧化铝(ALUM)为佐剂,与纯化的重组蛋白(bFcFnBPB-ClfA)混合以首次免疫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乳头管灌注或首次免疫、二次免疫及三次免疫均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临近干奶期的奶牛。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对各组牛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监测,评价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以LH为佐剂免疫的(A组)牛21d时抗体水平最高,可达到1∶1 600;而以ALUM为佐剂免疫的B组和C组抗体水平分别为1∶800和1∶400。IgG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以LH为佐剂免疫牛的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其他免疫组。研究结果表明,以首次免疫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乳头管灌注的方式较好,并且bFc-FnBPB-ClfA与LH佐剂混合后免疫奶牛能最有效激发奶牛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牛IgG fc 重组蛋白fc—FnBPB—Cl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