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以智的语言哲学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元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2-684,共3页
方以智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著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经很自觉地将训诂工作擢升到作为追求天道的理想方法。他在"欲挽虚窃,必重实学"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言者... 方以智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著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经很自觉地将训诂工作擢升到作为追求天道的理想方法。他在"欲挽虚窃,必重实学"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言者,载道之器"、"文章即性道"和"文章薪火"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训诂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俞樾的训诂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其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治学方法,在其代表作《群经平议》和《诸子平议》中提出了许多训诂思想和原则,并在训诂实践中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解决群经、诸子中的疑难问题。这些思想和...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治学方法,在其代表作《群经平议》和《诸子平议》中提出了许多训诂思想和原则,并在训诂实践中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解决群经、诸子中的疑难问题。这些思想和方法对晚清训诂学以及后代训诂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训诂 思想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书虚字集释》的历史检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00-106,119,共8页
 裴学海撰《古书虚字集释》是继杨树达《词诠》之后于三十年代出版的又一部重要的虚词著作。本文从辞书发展史及近现代学术史的角度,检讨了这部虚词名著在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成就与不足,以期对当今的汉语语文词典尤其是虚词词典的编纂...  裴学海撰《古书虚字集释》是继杨树达《词诠》之后于三十年代出版的又一部重要的虚词著作。本文从辞书发展史及近现代学术史的角度,检讨了这部虚词名著在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成就与不足,以期对当今的汉语语文词典尤其是虚词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虚字集释》 释义方式 义项设置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