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FTIR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小利 张黎明 刘烈淼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916,970,共9页
为建立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相应的粗提品和精制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在其FTIR光谱指纹区1800... 为建立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相应的粗提品和精制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在其FTIR光谱指纹区1800~500 cm^(-1)波数内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FTIR谱图中峰形、峰高和峰位等量化的差别与不同,精确地描绘出了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各自组分的物质特征,使之形成了似于人类的指纹,可以准确地对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进行指认和识别。另外,这种FTIR指纹图谱具有特征性强、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合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整体信息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银杏叶 银杏叶提取物 ftir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红外指纹图谱的双指标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万忠民 安坤 +3 位作者 王九峰 焦威 邵华武 阳小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4-599,共6页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甲醇提取物,获得不同产地太子参栽培品的FTIR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的计算,同时结合(共有峰率,变异峰...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甲醇提取物,获得不同产地太子参栽培品的FTIR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的计算,同时结合(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FTIR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太子参FTIR指纹图谱能够区分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差异,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能够为产区间和产区内太子参品质差异提供参考,两种分析方法结合可为该药材的质量分析、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ftir指纹图谱 双指标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蚕醇溶蛋白质的优化提取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立勇 黄佳滢 +3 位作者 朱锐灵 徐悦 汤建 闻崇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196-201,共6页
为优化僵蚕醇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建立相应的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HPLC(高效液相色谱)、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最佳工艺... 为优化僵蚕醇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建立相应的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HPLC(高效液相色谱)、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提取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最佳工艺,用SDS-PAGE、HPLC、FTIR建立僵蚕醇溶蛋白质指纹图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对僵蚕醇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进而用Box-Behnken法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僵蚕醇溶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g∶24.22mL,乙醇浓度38.73%,温度35℃,提取时间3.94 h,此时的提取率为0.5402%。用SDS-PAGE、HPLC、FTIR法建立僵蚕醇溶蛋白质指纹图谱,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僵蚕醇溶蛋白质分子量集中在16.7~36.2 ku;HPLC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僵蚕醇溶蛋白质的保留时间为2.048 min与3.354 min,其含量分别占总蛋白量的31.23%与32.93%;FTIR分析结果表明,僵蚕醇溶蛋白质在2927.71、1631.71、1457.24、1310.71 cm-1处有主要吸收峰。研究并建立了僵蚕醇溶蛋白质的优化提取条件,并获得了蛋白质的SDS-PAGE、HPLC、FTIR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醇溶蛋白质 响应面法 ftir指纹图谱 SDS-PAGE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结合有效成分定量分析在傣药灯台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妮娜 杨春勇 +1 位作者 王元忠 赵应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傣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瑰宝,同时也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建立灯台树叶片(傣语习称"摆埋丁别")、嫩茎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HPLC测定鸭脚树叶碱、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以快速鉴别和区分... 傣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瑰宝,同时也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建立灯台树叶片(傣语习称"摆埋丁别")、嫩茎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HPLC测定鸭脚树叶碱、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以快速鉴别和区分不同药用部位,探讨嫩茎对灯台叶整体质量的影响及红外光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傣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采集15批灯台叶和嫩茎红外光谱,平行三次,原始光谱经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纵坐标归一化、二阶求导等预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测定鸭脚树叶碱[乙腈-0.1%氨水(40∶60),检测波长287nm],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甲醇-0.1%甲酸水(88∶12),检测波长210nm]的含量。灯台叶及嫩茎原始光谱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小,经自动基线校正、自动平滑、纵坐标归一化和二阶求导处理后在3 000~2 800和1 800~500cm^(-1)波段中吸收峰数目和强度差异明显;由导数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得分图可得知叶片和嫩茎各为一类,且不同批次叶片之间的变异大于嫩茎;叶片中有效成分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嫩茎(鸭脚树叶碱含量为嫩茎中的3.8倍,熊果酸含量为嫩茎中的5.1倍,齐墩果酸含量为嫩茎中的4.2倍);叶片中鸭脚树叶碱、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平均含量分别为0.79,8.47,7.51mg·g^(-1),嫩茎中三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1,1.78,1.67mg·g^(-1),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均明显高于鸭脚树叶碱含量,而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相对稳定。灯台叶的整体质量优于嫩茎,市售掺杂嫩茎的灯台叶不能直接纳入傣药应用,应先进行一定的净选后再加以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液相色谱能快速对傣药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系统评价药材整体质量,可用于傣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指纹图谱 傣药 灯台叶 鸭脚树叶碱 熊果酸 齐墩果酸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Bounce ATR-FTIR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法计算烟用香精相似度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翼鹏 段焰青 +3 位作者 者为 刘秀明 李源栋 王家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03-1905,1944,共4页
采集2种不同风格特征烟用香精的Multi-Bounc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Multi-Bounce ATR-FTIR)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各筛选出30条光谱,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分别建立了2类... 采集2种不同风格特征烟用香精的Multi-Bounc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Multi-Bounce ATR-FTIR)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各筛选出30条光谱,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分别建立了2类不同风格特征烟用香精的相似度鉴别模型。使用鉴别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并评价使用效果。结果显示,当相似度高于90%时,可以判定属于同一类香精,且相似度越高,风格特征越接近;当相似度低于90%时,可以判定不属于同一类香精,且相似度越低,风格特征的差异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 Multi—Bounce ATR—ftir指纹图谱 Gram—Schmidt正交化法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