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宁抚顺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
被引量:
5
1
作者
邢莹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9-1825,共7页
以辽宁抚顺地区产出的煤精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测量和变温实验,了解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结果显示:辽宁抚顺煤精红外吸收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光谱谱峰均集中于2 900~2 800和1 600~1 200cm^(-1)两个区域;低温氧化的过程红外光...
以辽宁抚顺地区产出的煤精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测量和变温实验,了解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结果显示:辽宁抚顺煤精红外吸收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光谱谱峰均集中于2 900~2 800和1 600~1 200cm^(-1)两个区域;低温氧化的过程红外光谱拟合处理表征煤精的热变异行为由ν(CH_2)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谱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ν(C-O)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谱带则随温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到石化过程中的氧化作用,煤精中的烷烃逐渐减少,而含氧官能团不断增加,由此推测煤精的生成环境是厌氧还原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官能团
热变异行为
煤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秘鲁蓝色蛋白石矿物学性质及致色机理初探
被引量:
7
2
作者
邢莹莹
亓利剑
王海涛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8-613,共6页
近年来蓝色蛋白石的研究仅限于矿物成分及致色机理,并未对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MPA)、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近年来蓝色蛋白石的研究仅限于矿物成分及致色机理,并未对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MPA)、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振动光谱、官能团表征、矿物组成及呈色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色蛋白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非晶态蛋白石,且振动光谱与天然蛋白石存在一定程度的频率位移。EMPA分析结果显示蓝色蛋白石主要元素为Si和Cu,且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为742 nm附近一吸收强度较高的宽谱带。综合电子探针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试结果得出,蓝色蛋白石的致色元素为Cu,在其内部呈典型平面正方形结构的[Cu^(2+)(H_2O)_4]^(2+),且Cu含量与其蓝色的体色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随着Cu含量增加蓝色体色更加浓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矿物组成
致色机理
蓝色蛋白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抚顺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
被引量:
5
1
作者
邢莹莹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9-182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49)资助
文摘
以辽宁抚顺地区产出的煤精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测量和变温实验,了解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结果显示:辽宁抚顺煤精红外吸收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光谱谱峰均集中于2 900~2 800和1 600~1 200cm^(-1)两个区域;低温氧化的过程红外光谱拟合处理表征煤精的热变异行为由ν(CH_2)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谱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ν(C-O)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谱带则随温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到石化过程中的氧化作用,煤精中的烷烃逐渐减少,而含氧官能团不断增加,由此推测煤精的生成环境是厌氧还原型环境。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官能团
热变异行为
煤精
Keywords
ftir functional group thermal variation behavior jet
分类号
TQ53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秘鲁蓝色蛋白石矿物学性质及致色机理初探
被引量:
7
2
作者
邢莹莹
亓利剑
王海涛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8-61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049)
文摘
近年来蓝色蛋白石的研究仅限于矿物成分及致色机理,并未对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MPA)、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振动光谱、官能团表征、矿物组成及呈色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色蛋白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非晶态蛋白石,且振动光谱与天然蛋白石存在一定程度的频率位移。EMPA分析结果显示蓝色蛋白石主要元素为Si和Cu,且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为742 nm附近一吸收强度较高的宽谱带。综合电子探针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试结果得出,蓝色蛋白石的致色元素为Cu,在其内部呈典型平面正方形结构的[Cu^(2+)(H_2O)_4]^(2+),且Cu含量与其蓝色的体色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随着Cu含量增加蓝色体色更加浓艳。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矿物组成
致色机理
蓝色蛋白石
Keyword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unctional
group
thermal
variation
behavior
blue opal
分类号
P57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8.49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宁抚顺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
邢莹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秘鲁蓝色蛋白石矿物学性质及致色机理初探
邢莹莹
亓利剑
王海涛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