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抚顺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 被引量:5
1
作者 邢莹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9-1825,共7页
以辽宁抚顺地区产出的煤精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测量和变温实验,了解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结果显示:辽宁抚顺煤精红外吸收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光谱谱峰均集中于2 900~2 800和1 600~1 200cm^(-1)两个区域;低温氧化的过程红外光... 以辽宁抚顺地区产出的煤精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测量和变温实验,了解煤精官能团表征及热变异行为。结果显示:辽宁抚顺煤精红外吸收光谱和衰减全反射光谱谱峰均集中于2 900~2 800和1 600~1 200cm^(-1)两个区域;低温氧化的过程红外光谱拟合处理表征煤精的热变异行为由ν(CH_2)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谱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ν(C-O)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谱带则随温度的上升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到石化过程中的氧化作用,煤精中的烷烃逐渐减少,而含氧官能团不断增加,由此推测煤精的生成环境是厌氧还原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官能团 热变异行为 煤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蓝色蛋白石矿物学性质及致色机理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邢莹莹 亓利剑 王海涛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8-613,共6页
近年来蓝色蛋白石的研究仅限于矿物成分及致色机理,并未对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MPA)、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近年来蓝色蛋白石的研究仅限于矿物成分及致色机理,并未对其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MPA)、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的振动光谱、官能团表征、矿物组成及呈色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色蛋白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非晶态蛋白石,且振动光谱与天然蛋白石存在一定程度的频率位移。EMPA分析结果显示蓝色蛋白石主要元素为Si和Cu,且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为742 nm附近一吸收强度较高的宽谱带。综合电子探针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试结果得出,蓝色蛋白石的致色元素为Cu,在其内部呈典型平面正方形结构的[Cu^(2+)(H_2O)_4]^(2+),且Cu含量与其蓝色的体色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随着Cu含量增加蓝色体色更加浓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矿物组成 致色机理 蓝色蛋白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