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牛红云 王荃 +2 位作者 薛贵彬 胡国富 胡宝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42-545,共4页
实验在草莓茎段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0.1%升汞对茎段消毒2min时效果最好;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16-BA+0.1mg·L-1NAA;最佳分化... 实验在草莓茎段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0.1%升汞对茎段消毒2min时效果最好;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16-BA+0.1mg·L-1NAA;最佳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mg·L-16-BA+0.2mg·L-1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25mg·L-16-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茎段 组织培养 消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属二倍体种东北草莓(Fragariamandschurica Staudt)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雷家军 望月龙也 邓明琴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7-340,共4页
从中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收集到5份形态相近的二倍体野生草莓,经多年植物分类学性状观察鉴定为东北草莓(FragariamandschuricaStaudt),该中文名为首次赋予,此前国内尚无该种的记载。“Manchuria”意为满州,是对中国东北的旧称。该种... 从中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收集到5份形态相近的二倍体野生草莓,经多年植物分类学性状观察鉴定为东北草莓(FragariamandschuricaStaudt),该中文名为首次赋予,此前国内尚无该种的记载。“Manchuria”意为满州,是对中国东北的旧称。该种植株绒毛多少及其着生方式、花器官、种子等诸多性状明显不同于森林草莓(F.vescaL.)。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鉴定技术也对这一结果给予有力支持,而且表明二倍体东北草莓与四倍体东方草莓(F.orientalisLozinsk)、六倍体麝香草莓(F.moschataDuch.)的亲缘关系最近,东北草莓可能是它们的原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东北草莓 种质资源 PAPD 二倍体 植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西南草莓(Fragaria moupinensis)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荣钦 关法春 +1 位作者 孟凡娟 王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95-1898,共4页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42个引物种筛选出10个引物对11份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西南草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莓植株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91~0.99,平均相似系数为0.95,说明色季拉山野生西南草莓亲缘关系比较近,遗传分异程...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42个引物种筛选出10个引物对11份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西南草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莓植株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91~0.99,平均相似系数为0.95,说明色季拉山野生西南草莓亲缘关系比较近,遗传分异程度较低。利用RAPD技术所获得西藏不同海拔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很难在它们之间划分出明显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草莓 RAPD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 Duch.)自交后代的性状观察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葛春峰 张海元 +2 位作者 陈丙义 蔡斌华 乔玉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0-638,共9页
本研究对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 Duch.)及其自交后代5个株系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发现与亲本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在观察的67个性状中,可溶性固形物等42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其中15个差异明显的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对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 Duch.)及其自交后代5个株系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发现与亲本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在观察的67个性状中,可溶性固形物等42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其中15个差异明显的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植株高度、冠径、小花梗长、小花梗粗、花序梗粗及花粉生活力是区分绿色草莓及其自交后代株系的主要指标。5个自交一代株系自交坐果率差异明显,其中株系Ls-S1-4坐果率最低。本研究为绿色草莓自交亲和/不亲和系的创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草莓 自交后代 植物学性状 主成分分析 自交不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空心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纪闻婕 宋志伟 +7 位作者 李成 曾蓉 徐锦瑾 高萍 徐丽慧 高士刚 朱吉明 戴富明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草莓空心病是近年来草莓栽培过程中的一种新发的细菌性病害,其典型症状与草莓角斑病明显不同。本研究对不同地域来源的草莓种苗上分离的草莓空心病病原菌Xanthomonas fragariae的16S rRNA、gyrB、rpoD、dnaK、fyuA等5个核心基因序列进... 草莓空心病是近年来草莓栽培过程中的一种新发的细菌性病害,其典型症状与草莓角斑病明显不同。本研究对不同地域来源的草莓种苗上分离的草莓空心病病原菌Xanthomonas fragariae的16S rRNA、gyrB、rpoD、dnaK、fyuA等5个核心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多基因联合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上海、山东、四川、浙江和河南的草莓空心病菌菌株与国内已报道的空心病菌菌株YL19聚成一簇,国外报道的草莓角斑病菌菌株聚为另外一簇,表明国内空心病病原菌种类基本一致,但是和国外报道的草莓角斑病菌菌株在进化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选取其代表性菌株SHQP01,开展了草莓空心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筛选。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表明,该病原菌能利用D-海藻糖、蔗糖、α-D-葡糖等碳源。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47℃。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13种试剂中,中生菌素、溴菌腈、络氨铜、申嗪霉素、碱式硫酸铜、氯溴异氰尿酸、王铜、噻唑锌、春雷霉素、噻森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噻菌铜、氢氧化铜和井冈霉素A对该菌没有抑制作用。其中,中生菌素、溴菌腈、络氨铜的抑菌效果较好,EC 50值分别为137.4652、210.9610μg/mL和585.3503μg/mL。选取抑菌活性最强的前5个药剂进行草莓苗期药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对草莓空心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0.78%;碱式硫酸铜和络氨铜次之,分别为74.71%和62.27%,但是碱式硫酸铜存在药害风险;申嗪霉素和溴菌腈防效较差,仅有18.52%和3.08%。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草莓空心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今后该病害的防治化学药剂登记推荐和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空心病 Xanthomonas fragariae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野生草莓主要分布区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6
作者 孙瑞 常琳琳 +7 位作者 李双桃 董静 钟传飞 隗永青 张宏力 张运涛 王桂霞 孙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4-862,共9页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具有丰富独特的野生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草莓种质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厘清我国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从2016-2023年历时8年时间对我国的草莓野生资源进行...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具有丰富独特的野生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草莓种质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厘清我国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从2016-2023年历时8年时间对我国的草莓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研究。共在云南、黑龙江、湖北等10个省、自治区26个县域收集草莓野生资源172份。根据生物学性状,可归类为8个草莓野生种,其中五叶草莓(Fragaria.pentaphylla)60份、黄毛草莓(F.nilgerrensis)42份、西南草莓(F.moupinensis)29份、森林草莓(F.vesca)8份、东方草莓(F.orientalis)5份、东北草莓(F.mandschurica)15份、中国草莓(F.chinensis)10份、伞房草莓(F.corymbosa)3份。总体的分布情况可划分为4个区域,西部地区主要分布五叶草莓、黄毛草莓、西南草莓和中国草莓4个种,华中地区主要分布黄毛草莓和中国草莓,华北地区主要分布伞房草莓,东北地区主要分布森林草莓、东方草莓、东北草莓3个种。同时,通过考察获得了特异的草莓野生资源,如粉果类型的五叶草莓、极芳香的黄毛草莓、果实风味好的东方草莓等。本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我国草莓野生种质资源的认识,也将为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属 种质资源 分类 分布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梨草莓与森林草莓种间杂种鉴定及果实挥发性成分检测
7
作者 成智 李迎梅 +11 位作者 隗永青 张宏力 张运涛 王桂霞 钟传飞 常琳琳 高用顺 孙瑞 魏灵芝 李双桃 孙健 董静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7,共9页
为筛选果实香气浓的凤梨草莓与森林草莓种间杂种,以栽培品种‘甜查理’为母本、野生株系森林白果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了种间F1后代,采用形态学标记、流式细胞术、SSR分子标记进行种间杂种鉴定。结果表明:7个种间F1后代的叶片形态特... 为筛选果实香气浓的凤梨草莓与森林草莓种间杂种,以栽培品种‘甜查理’为母本、野生株系森林白果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了种间F1后代,采用形态学标记、流式细胞术、SSR分子标记进行种间杂种鉴定。结果表明:7个种间F1后代的叶片形态特征介于双亲之间,均存在败育,果实为粉红色或红色,其中有5个五倍体和2个六倍体,利用SSR引物Fv000003v1在7个株系中均扩增到父本特异性条带,说明供试种间F1后代均为种间杂种。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种间杂种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种间杂种的果实挥发性成分数量多于双亲,‘21-509-2’和‘21-509-9’含森林草莓特异性成分,香气更浓,可用于后续香气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草莓 森林草莓 种间杂种 果实颜色 染色体倍性 果实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莓RD21基因的克隆与蛋白酶域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8
作者 余维琪 吴浩 +2 位作者 杨先初 宋培培 江彤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8,共7页
为了明确森林草莓(Fragariavesca)RD21蛋白对草莓镶脉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RD21蛋白酶域(Protease)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先克隆森林草莓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分析RD2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再将RD21基因蛋... 为了明确森林草莓(Fragariavesca)RD21蛋白对草莓镶脉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RD21蛋白酶域(Protease)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先克隆森林草莓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分析RD2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再将RD21基因蛋白酶域片段(RD21-3)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RD21-3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白表达。结果表明,RD21基因序列全长1410nt,编码470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森林草莓RD21基因与9种蔷薇科植物RD21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较高,为83.4%~94.2%。构建RD21基因系统关系树,发现森林草莓与其他蔷薇科植物的RD21基因聚成一个分支,说明森林草莓与蔷薇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用纯化的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融合蛋白的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达1∶512000,Westernblot分析显示,制备的抗血清可与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本研究制备的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白的抗血清能够成功检测出靶标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 蛋白酶域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市草莓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何霞 尹辽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75-77,共3页
草莓是近几年荷花镇发展的重要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脱贫增收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着显著作用。基于荷花镇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荷花... 草莓是近几年荷花镇发展的重要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脱贫增收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着显著作用。基于荷花镇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荷花镇草莓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幼苗耐旱性鉴定
10
作者 柴文臣 阎世江 冯志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8期169-171,共3页
以8份草莓材料为对象,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研究株高、茎粗、鲜质量、干质量等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期鉴定草莓幼苗耐旱性。结果表明:发现8份草莓材料的耐旱性不同,C_(02)、C_(05)、C_(08)在干旱胁迫下农艺性状表现较高,C_(06)、C_(03)表现... 以8份草莓材料为对象,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研究株高、茎粗、鲜质量、干质量等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期鉴定草莓幼苗耐旱性。结果表明:发现8份草莓材料的耐旱性不同,C_(02)、C_(05)、C_(08)在干旱胁迫下农艺性状表现较高,C_(06)、C_(03)表现较低,进一步分析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发现,C_(02)、C_(05)、C_(08)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C_(06)、C_(03)所表现出的趋势相反,C_(04)、C_(01)、C_(07)表现居中。经综合分析8份材料按耐旱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C_(02)>C_(05)>C_(08)>C_(04)>C_(01)>C_(07)>C_(06)>C_(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耐旱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及扦插方式对草莓穴盘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丽荣 孙杨炀 +3 位作者 汪灵燚 张红秀 张登科 高正纲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55-257,共3页
以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配方基质条件下草莓母株的扩繁能力,以及不同插穗条件对穴盘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锯末∶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1配方(T3)减少草炭1/3使用量不影响草... 以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配方基质条件下草莓母株的扩繁能力,以及不同插穗条件对穴盘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锯末∶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1配方(T3)减少草炭1/3使用量不影响草莓母株扩繁能力,与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3∶1∶1配方(CK)相比,母株匍匐茎数、单株子苗数、子苗叶片数、子苗株高、子苗茎粗和子苗匍匐茎粗指标上均差异不显著;二叶一心插穗更有利于扦插成活和子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 穴盘育苗 基质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草莓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哲 范雯慧 +5 位作者 王如月 屠春宝 吴伟杰 姜华波 林玉惠 吴酬飞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3-66,共4页
由于设施环境的封闭性和湿度较高,病虫害呈多样化且易发生,严重影响设施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栽培的产量和品质。为便于设施草莓种植者及时发现和诊断病虫害发生情况,对设施草莓病虫害发生特点、影响因素、为害部位等进... 由于设施环境的封闭性和湿度较高,病虫害呈多样化且易发生,严重影响设施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栽培的产量和品质。为便于设施草莓种植者及时发现和诊断病虫害发生情况,对设施草莓病虫害发生特点、影响因素、为害部位等进行梳理分析,同时提出通过优化栽培措施,结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等构建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以期为设施草莓栽培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现代化种植 设施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草莓基质槽装填上料机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谢敬波 卢泽民 +4 位作者 高星星 庞雄斌 万乾程 王锐 廖剑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00-102,123,共4页
针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工厂化立体栽培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草莓基质槽装填上料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对输送过程中的物料基质进行运动分析,建立了基质槽装填上料机设计参数与能耗效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工厂化立体栽培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草莓基质槽装填上料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对输送过程中的物料基质进行运动分析,建立了基质槽装填上料机设计参数与能耗效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草莓基质槽装填上料机操基本满足草莓工厂化立体栽培的种植要求,有利于实现草莓工厂化栽培的机械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 基质槽 装填 上料机 螺旋输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草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娇艳 肖世伟 +3 位作者 夏瑾 倪知游 邹雨婷 乔玉山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2,共9页
建立高效、稳定的绿色草莓再生体系是构建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绿色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置于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获得试管苗。在含有不同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对叶龄为30 d的试管苗叶盘进行脱分化处理。以... 建立高效、稳定的绿色草莓再生体系是构建其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绿色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置于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获得试管苗。在含有不同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对叶龄为30 d的试管苗叶盘进行脱分化处理。以叶盘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用于绿色草莓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是MS+0.2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赤霉素(GA 3),在此培养基中绿色草莓离体茎尖成活率最高,生长状况最好;诱导叶盘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和诱导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分别是MS+1.5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2.0 mg/L噻苯隆(TDZ)、1/2 MS+1.5 mg/L 6-BA+0.1 mg/L吲哚丁酸(IBA)和1/2 MS+0.2 mg/L IBA+0.1 mg/L吲哚乙酸(IAA),其出愈率、再分化率和生根率分别为100%、91.0%、100%。本研究建立了以绿色草莓匍匐茎茎尖为试验材料获得试管苗的组织快繁体系和以叶盘为外植体经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2个阶段的再生体系,为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草莓 愈伤组织 再生 遗传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电击对草莓花粉活力的影响
15
作者 陈思宇 杨秀蓉 +3 位作者 段可 倪迪安 李斌 高清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以‘申琪’草莓花粉为材料,结合不同电脉冲形态、电场强度和电击次数进行处理,然后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上28℃黑暗孵育,于3、6、18、24h时用显微镜观察花粉萌发情况,探索草莓花粉电击适宜参数。结果表明:80μs方波脉冲在4.5—6.0kV/cm强度... 以‘申琪’草莓花粉为材料,结合不同电脉冲形态、电场强度和电击次数进行处理,然后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上28℃黑暗孵育,于3、6、18、24h时用显微镜观察花粉萌发情况,探索草莓花粉电击适宜参数。结果表明:80μs方波脉冲在4.5—6.0kV/cm强度电击1次,可逆抑制花粉萌发,抑制程度与电场强度呈正相关;电击后3h花粉萌发率为CK1的36%—70%,24h时为CK1的60%—85%。方波4.5—5.0kV/cm强度电击2次产生部分可逆抑制,电击24h后花粉萌发率为CK1的20%—50%;5.5—6.0kV/cm方波脉冲电击2次和4.5—6.0kV/cm电击3次产生不可逆抑制,电击24h后花粉萌发率低于CK1的10%。用2.75—6.0kV/cm指数衰减波3.5ms脉冲电击后,花粉活力快速下降,电击18h后花粉萌发率在1%以下。综上,强度4.5—5.0kV/cm方波脉冲80μs电击2次为草莓花粉适宜电击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花粉 DNA电击 电场强度 电击次数 花粉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颜’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文锋 郑贵一 +1 位作者 王海燕 郑曹树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红颜’草莓匍匐茎的茎尖为试材,经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初代愈伤诱导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1.0 mg·L^(-1)+6-BA 5 mg·L^(-1);最适宜愈伤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1 mg·L^(-1)+6-BA 10... 以‘红颜’草莓匍匐茎的茎尖为试材,经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获得脱毒苗。结果表明:初代愈伤诱导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1.0 mg·L^(-1)+6-BA 5 mg·L^(-1);最适宜愈伤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1 mg·L^(-1)+6-BA 10 mg·L^(-1)+TDZ 1 mg·L^(-1);最适宜诱导萌芽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40 mg·L^(-1)+6-BA 10 mg·L^(-1)+活性炭1g·L^(-1)。在继代培养中最适宜诱导愈伤的部位为叶片,最适宜诱导萌芽的部位为茎尖处;最适宜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50 mg·L^(-1)+TDZ 20 mg·L^(-1)+活性炭1g·L^(-1);最适宜茎尖诱导萌芽的培养基配方为MS+IBA 5 mg·L^(-1)+活性炭3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5 mg·L^(-1)+活性炭3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颜’草莓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脱毒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草莓育苗期炭疽病病害调查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向发云 韩永超 +4 位作者 曾祥国 张鹏 吴润玲 冯小明 顾玉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650-5653,共4页
2012年夏季,对湖北省草莓(Fragaria ananassa)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湖北省草莓主栽品种晶瑶、丰香、法兰地等。结果表明,晶瑶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最严重,平均发病率为41.7%,平均病情指数为21.5;丰香次之;法... 2012年夏季,对湖北省草莓(Fragaria ananassa)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湖北省草莓主栽品种晶瑶、丰香、法兰地等。结果表明,晶瑶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最严重,平均发病率为41.7%,平均病情指数为21.5;丰香次之;法兰地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为16.2%,平均病情指数为7.5。并对炭疽病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炭疽病 病害调查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邱朝坤 范露 +1 位作者 赵晓菲 舒玉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31-1633,1722,共4页
为了研究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的低温保鲜效果,使用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与Nisin复配液对草莓进行保鲜处理,贮藏于4℃,对贮藏期间草莓的烂果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进行测定... 为了研究溶菌酶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的低温保鲜效果,使用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与Nisin复配液对草莓进行保鲜处理,贮藏于4℃,对贮藏期间草莓的烂果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01%溶菌酶与0.10%Nisin复配保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最好,贮藏前5 d无烂果。贮藏第五天草莓失重率为8.24%;维生素C含量为109.0 mg/100 g,下降13.6%;还原糖含量为7.21 g/100 g,上升14.3%;总酸含量为6.21 g/kg,下降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 保鲜 溶菌酶 乳酸链球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瑶”草莓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生产性状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向发云 曾祥国 +4 位作者 张鹏 冯小明 吴润玲 宋金锋 顾玉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58-4860,4899,共4页
分别研究了"晶瑶"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Jingyao)在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中植株的营养生长情况,比较二者在果实产量、果实品质、果实感灰霉病病情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草莓的植株地上部分营养生长表现中庸... 分别研究了"晶瑶"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Jingyao)在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中植株的营养生长情况,比较二者在果实产量、果实品质、果实感灰霉病病情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草莓的植株地上部分营养生长表现中庸,稍弱于有土栽培,而地下部分营养生长较强;基质栽培草莓第一批产量低于有土栽培,但第二批以后的产量则高于有土栽培,单株果实产量、平均单果重均优于有土栽培;基质栽培草莓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有所提高,而固酸比与有土栽培的相比差异不大;同时,基质栽培草莓的灰霉病发病程度较有土栽培轻。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相比具有较多优势,管理方便,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灰霉病抗性等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an anassa) 基质栽培 有土栽培 生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基质对‘红颊’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红 马华升 +3 位作者 方献平 来文国 郑桂珍 汪建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515-16517,16520,共4页
[目的]研究6种不同复合基质对‘红颊’草莓营养生长、物质分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基质栽培下‘红颊’草莓植株的形态指标、植株鲜(干)重、产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结果]不... [目的]研究6种不同复合基质对‘红颊’草莓营养生长、物质分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基质栽培下‘红颊’草莓植株的形态指标、植株鲜(干)重、产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结果]不同基质栽培对‘红颊’草莓植株的形态指标影响较小,对植株鲜(干)重的影响较大,且各处理间产量和品质指标差异明显。综合评价,该试验中以泥炭∶砻糠灰∶珍珠岩=3∶1∶1(V/V/V)的复合基质栽培效果最好。[结论]复合基质泥炭∶砻糠灰∶珍珠岩=3∶1∶1适合‘红颊’草莓生长,值得在草莓基质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tch.) 基质栽培 营养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