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兔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少兵 韩卉 +1 位作者 汪渊 徐胜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 ,为研究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实验组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 ,为研究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实验组下丘脑弓状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体积、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出现明显改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硬化 弓状核 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形态学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鸡脑中的定位分布、发育性变化及禁食对其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远兰 李玉谷 +3 位作者 魏凤梅 马勇江 张媛 江青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77-1184,共8页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对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内侧核、室周区、内侧区、外侧区,丘脑卵圆核、圆核,中脑丘中央灰质层、红核,脑桥前庭腹外侧核,小脑内侧核、小脑皮质颗粒层,大脑皮质多形细胞层等,均可观察到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随着日龄的增长,下丘脑主要核团中的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多,免疫反应强度增强,但细胞密度下降;在禁食条件下,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强度减弱,细胞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定位 发育 禁食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痛诱导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亚峰 张励才 曾因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远位触液神经元在乙状结肠痛刺激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B-HRP/Fos双重标记技术,观察乙状结肠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中Fos样免疫反应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乙状结肠痛刺激后,不仅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而且远位触... 目的:探讨远位触液神经元在乙状结肠痛刺激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B-HRP/Fos双重标记技术,观察乙状结肠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中Fos样免疫反应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乙状结肠痛刺激后,不仅疼痛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而且远位触液神经元内Fos表达的数量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位触液神经元可能参与了机体对乙状结肠痛刺激信息传递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位触液神经元 fos 乙状结肠 免疫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卵巢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佐君 孙志宏 +3 位作者 胡格 穆祥 高立云 段惠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5-467,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 DAB 硫酸镍铵呈色法对卵巢细胞内IFN γ的分布及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卵巢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以及黄体内都可表达IFN γ。在卵泡内IFN γ存在于颗粒细胞胞质中,且在同一个卵泡中,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 DAB 硫酸镍铵呈色法对卵巢细胞内IFN γ的分布及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卵巢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以及黄体内都可表达IFN γ。在卵泡内IFN γ存在于颗粒细胞胞质中,且在同一个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层细胞染色最深,最密集。在黄体内广泛分布IFN γ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而细胞为阴性反应。阳性纤维细长,染色较弱,上有膨体。大多数纤维在膨体处分支,并弯曲、盘绕成网络样围绕在黄体细胞周围。上述结果提示,IFN γ可能作为一种神经免疫介质参与卵巢内的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卵巢 IFN-γ 免疫反应 阳性物质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生长卵泡 成熟卵泡 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鸡脑中的定位分布、发育性变化及禁食对其影响
5
《今日畜牧兽医》 2010年第12期68-68,共1页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对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阳性神经元 发育性变化 免疫反应 定位分布 鸡脑 禁食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收缩素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赡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惇生 陈宁欣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183个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85%为Ⅰ型无长突细胞,12%为Ⅱ型无长突细胞,3%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CCK免疫...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183个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85%为Ⅰ型无长突细胞,12%为Ⅱ型无长突细胞,3%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CCK免疫阳性纤维呈点状散布于内网层的1~5各亚层.在视网膜平铺片上,CCK免疫阳性细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30 ±2.3个/mm^2,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90~200 um×60~110um,后者的突起长度约为60~100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胆囊收缩素 CCK 节细胞 免疫反应神经元 树突 蟾蜍 免疫阳性细胞 铺片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变化和Fos蛋白表达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正梅 贾友苏 +1 位作者 贾雪梅 费广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为探讨P物质(SP)和Fos蛋白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哮喘大鼠肺内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变化及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观察到SP阳... 为探讨P物质(SP)和Fos蛋白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哮喘大鼠肺内SP免疫阳性纤维的分布变化及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观察到SP阳性纤维分布于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和肺血管壁内,但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内少见SP阳性纤维。哮喘组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数量及分布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均有较密集的SP阳性纤维呈束走行;且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内也出现了SP阳性纤维。哮喘组大鼠肺内SP阳性纤维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2)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肺内几乎不表达c-fos基因,但在哮喘组大鼠肺内可观察到许多Fos阳性细胞,这些细胞主要为炎性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上结果表明,肺内SP阳性纤维增生及c-fos基因表达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c-fos 哮喘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大鼠 fos蛋白 阳性纤维 形态学研究 SP 鼠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其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研究
8
作者 胡亚娥 茅家慧 周爱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7-2027,共1页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炎症信号 TOLL受体4 大鼠 通路研究 免疫荧光法 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炎症反应 下游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nestin-ir神经元的发现-形态、化学、投射和功能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东培 汪华侨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1-643,共3页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 巢蛋白(nestin)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由于其主要在胚胎期和成年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的特性,自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然而,本实验室首次观察到,正常成年大鼠和成人一些脑区内的神经元也呈nestin免疫阳性反应[1,2].关于这些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nestinir神经元)的许多特性尚需阐明,如这些nestin-ir神经元的化学属性是什么?是否为投射神经元?投射的靶区何在等.近几年来,本实验室针对这些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及其可能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现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蛋白 神经元 形态特征 免疫阳性反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应激对大鼠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军祥 姜玉新 +2 位作者 杨琼霞 王炎钦 黄佩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采用噪声应激的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在慢性应激过程中大鼠脑内有关神经核的Fos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视上核(SON)与脑桥蓝斑(LC)的Fos蛋白表达高峰出现在噪声应激的第5 d,而边缘前脑的海马(HC)和杏仁核则出现在... 采用噪声应激的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在慢性应激过程中大鼠脑内有关神经核的Fos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视上核(SON)与脑桥蓝斑(LC)的Fos蛋白表达高峰出现在噪声应激的第5 d,而边缘前脑的海马(HC)和杏仁核则出现在第10 d,以后Fos蛋白表达逐渐减少,而且100 dB组比80 dB组的Fos蛋白表达水平更高.提示噪声应激的Fos蛋白表达不仅与刺激类型与强度有关,且有多重脑机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应激 c—fos表达 fos免疫反应神经元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患者对脂蛋白(a)的自身免疫反应
11
作者 王宁皎 扬程德 +4 位作者 武建国 李露言 徐军 庄一义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80-181,共2页
脂蛋白(a)[Lp(a)]是不同于其它脂蛋白的一种新的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已发现Lp(a)存在。临床研究表明,高Lp(a)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本文报告对Lp(a)在这些患者体内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包括抗Lp(a)自身抗体和Lp... 脂蛋白(a)[Lp(a)]是不同于其它脂蛋白的一种新的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已发现Lp(a)存在。临床研究表明,高Lp(a)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本文报告对Lp(a)在这些患者体内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包括抗Lp(a)自身抗体和Lp(a)-抗Lp(a)特异免疫复合物[Lp(a)-IC]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反应 心脑血管病 独立危险因子 硬化斑块 免疫复合物 自身抗体 血症 过氧化物酶 阳性例数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浓度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远舟 刘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3-366,371,共5页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A组),无水酒精(B组),0.33%阿霉素(C组),0.5%阿霉素(D组)。2天后,观察脊髓T6-9背根神经组...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A组),无水酒精(B组),0.33%阿霉素(C组),0.5%阿霉素(D组)。2天后,观察脊髓T6-9背根神经组织中阿霉素荧光表达。第8周末,制做胃痛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和脊髓背角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Fos-like immunoreactive neuron,FLIN)阳性神经元含量分布变化。结果:C,D组背根神经节内显示阿霉素荧光表达,A,B组未见荧光。A组大鼠胃痛反应明显,B,C,D组都对胃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A组FLIN神经元分布集中,区别于B,C,D组散在分布。A组脊髓背角FLIN阳性神经元出现率为33.43±6.52%,B组为23.30±7.82%,C组为27.80±10.02%,D组为23.27±6.99%,其中B,D组脊髓背角FLIN阳性神经元计数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能达到镇痛效果,0.33%的阿霉素副作用比0.5%的阿霉素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腹腔神经 背根神经 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玉宏 许从峰 +2 位作者 史剑慧 马会利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13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 .pn)感染与 2型糖尿病 (DM 2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DM - 2患者 1 2 8例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DM 2患者 2 5 0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 .pn)感染与 2型糖尿病 (DM 2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DM - 2患者 1 2 8例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DM 2患者 2 5 0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ELISA法检测血清C .pn特异性抗体IgA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的C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 ;并记录基线资料和AMI。根据血清学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 4组 :非DM -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阴性 (A组 ) ;非DM -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阳性 (B组 ) ;DM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阴性 (C组 ) ;DM -2患者合并血清抗C .pn抗体IgA阳性 (D组 )。 结果 DM - 2与非DM - 2患者之间C .pn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 (45 .2 %与 4 6 .8%) ;DM - 2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 ,C .pn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意义。A、B、C、D各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 (1 6 .6 0± 3.89)、(2 5 .1 2± 3.98)、(33.1 1± 3.0 9)、(2 9.5 1± 2 .2 9)mg/L ;B、C和D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A组明显增高 ,但 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83.8%、84 .3%、81 .0 %与 6 2 .7%)。上述各组AMI的发病率分别为 2 5 .6 %、2 7.2 %、2 7.1 %、4 3.1 %,DM -2合并感染组AMI率明显升高。结论 C .pn感染与D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 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AMI) ELISA法检测 免疫散射比浊法 冠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IgA 特异性抗体 C反应蛋白 P水平 年龄性别 检查诊断 阴性患者 抗体阳性 合并感染 协同作用 发病率 pn 抗C 血清C DM2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