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洋 高永宇 +8 位作者 李翰文 冯宏盛 鲜钰涵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0-1262,共13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笔者综述了FMDV基因组结构、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FMDV通过整联蛋白受体和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以及目前尚未发现的第3种“受体”侵入细胞并在宿主中进行复制表达的机制,阐明了FMDV在与宿主的长期共同作用过程中进化出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并发现多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参与了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通过对FMDV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阐明FMDV的致病机制,可为今后提高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增殖 免疫逃逸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DV、BTV、PPR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亚鹏 张琪 +3 位作者 徐丽美 庞文静 付明哲 许信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并鉴别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的多重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并鉴别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的多重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根据3种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和保守区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敏感性强,对FMDV、BTV和PPRV的核酸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5.42、6.29、16.50ng/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快速简便等特点,可以用于临床上3种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蓝舌病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DV抗原表位与hsp_(70)的融合表达及表达产物对小鼠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春霞 段相国 +2 位作者 曹瑞兵 周斌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将人工合成的O型口蹄疫病毒主要表位基因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X-33,用Zeocin平板筛选重组子,PCR鉴定后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 000,表达量约为1... 将人工合成的O型口蹄疫病毒主要表位基因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X-33,用Zeocin平板筛选重组子,PCR鉴定后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 000,表达量约为190 mg.L-1;免疫印迹分析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融合蛋白以皮下接种的方式对8只小鼠进行3次免疫,然后通过ELISA和MTT分别检测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融合蛋白既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又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其产生的抗体水平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MTT试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的A570为0.381±0.072,灭活疫苗的A570为0.340±0.050,表明融合蛋白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后者。提示,hsp70作为分子佐剂在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型口蹄疫病毒 表位基因 HSP70 毕赤酵母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MDV持续感染分离株非结构蛋白P2的克隆及基因特征分析
4
作者 魏小娟 常惠芸 +2 位作者 张继瑜 丛国政 唐江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FMDV持续感染模型动物牦牛的食道/咽部分离物(O/P液)为反转录模板,用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China/99的同源性最高... 以FMDV持续感染模型动物牦牛的食道/咽部分离物(O/P液)为反转录模板,用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China/99的同源性最高达93.4%,而与Akesu/58序列的同源性为90.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8%、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dv 持续感染 P2非结构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夏莹 郑鹭飞 +4 位作者 张秀杰 杨坤 汪其怀 周荣 吴添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0-1916,共7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是全球范围内家畜及其产品贸易最大的羁绊。FMDV通过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建立持续性感染,使患畜...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是全球范围内家畜及其产品贸易最大的羁绊。FMDV通过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建立持续性感染,使患畜持续向外界排毒,成为传染源。作者查阅了近几年FMDV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致病机理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流行病学 病原学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O/HN/93疫苗株的拯救及病毒活性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曹伟军 李平花 +3 位作者 白兴文 卢曾军 孙普 刘在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7,共6页
利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含有预期突变的口蹄疫病毒O/HN/93株全长cDNA克隆,将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线化后,与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真核质粒pcDNAT7P共转染BHK-21细胞,转染细胞盲传至第3代50 h后出现典型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第4代10 h出现典型... 利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含有预期突变的口蹄疫病毒O/HN/93株全长cDNA克隆,将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线化后,与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真核质粒pcDNAT7P共转染BHK-21细胞,转染细胞盲传至第3代50 h后出现典型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第4代10 h出现典型的CPE。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分子标签测序、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均证实成功拯救到了O/HN/93株FMDV。成功获得O/HN/93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为进一步研究抗原谱广、免疫原性好的候选疫苗株奠定了骨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疫苗株 感染性cDNA克隆 病毒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1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邢继兰 潘洁 +4 位作者 陈波 饶忠 尤永进 徐泉兴 刘惠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9-302,共4页
体外克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3Ku~40Ku,表达蛋白能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产生... 体外克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3Ku~40Ku,表达蛋白能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HPLC纯化后,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VP1蛋白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猪牛血清样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能反映出免疫抗体动态变化,对临床样品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两种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所以以重组VP1蛋白为检测抗原的ELISA方法有望用于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结构蛋白 vp1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林瑞庆 罗满林 +2 位作者 黄毓茂 刘镇明 辛朝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O型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为研究对象,通过RT PCR扩增出VP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2a中,分析比较不同地区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为构建VP1重组基因工程苗奠定基础.经测序表明,目的基因VP1已以正确的阅读框架整合至表达质粒中... 以O型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为研究对象,通过RT PCR扩增出VP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2a中,分析比较不同地区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为构建VP1重组基因工程苗奠定基础.经测序表明,目的基因VP1已以正确的阅读框架整合至表达质粒中,应用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菌,通过IPTG诱导方法,表达包含VP1基因产物的融合蛋白,经SDS 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表达量高,反应原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素标记的口蹄疫病毒cDNA探针的制备及其对口蹄疫病毒RNA检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时友 杨承谕 +2 位作者 陈书琨 沈正达 王锡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pF1034质粒制备FMDV O型特异性探针,并通过PCR反应扩增FMDO_1K株病毒基因组的第2962位与3071位之间共110bp序列,制备了能检测O型、A型和亚洲I型FMDV RNA的群(组)特异性探针。用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杂交试验表明,二者均...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pF1034质粒制备FMDV O型特异性探针,并通过PCR反应扩增FMDO_1K株病毒基因组的第2962位与3071位之间共110bp序列,制备了能检测O型、A型和亚洲I型FMDV RNA的群(组)特异性探针。用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杂交试验表明,二者均能检测出10pg水平的O_9K毒株的纯RNA;但前者只与O型FMDV RNA杂交,与A型及亚洲I型FMDV RNA无交叉杂交现象;而后者则能与O型、A型和亚洲I型的FMDV RNA发生杂交反应。对照试验显示:此两种探针与SVDV ssRNA、BTV dsRNA、EHDV dsRNA、DHV ssRNA、PRV DNA、乳鼠组织细胞RNA、BHK_(21)克隆13细胞RNA及DNA等均不出现交叉杂交现象,但与IBR DNA有假阳性杂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CDNA探针 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颜健华 何奇松 +7 位作者 蒋家霞 冯淑萍 黄胜斌 韦达有 易春华 许瑞胜 梁晟 熊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为建立A型FMDV的ELISA诊断方法及开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含A型FMDV VP1基因的重组质粒p MD18-T-A-VP1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扩...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为建立A型FMDV的ELISA诊断方法及开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含A型FMDV VP1基因的重组质粒p MD18-T-A-VP1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A型FMDV的VP1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 ET-32a-VP1和p GEX-6p-1-VP1,然后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诱导表达获得的VP1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别经His·Bind和GST·Bind柱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纯度较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发现,VP1融合蛋白能与豚鼠抗A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与豚鼠抗O型和Asia1型FMDV阳性血清反应。【结论】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的A型FMDV VP1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原性,可用于易感动物的免疫及血清抗体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fmdv VP1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口蹄疫病毒VP2结构蛋白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润祥 高明春 +6 位作者 曲哲会 李爽 曹永生 宋军 宋鸽 刘丹丹 王君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建立牛口蹄疫(FMD)抗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口蹄疫病毒(FMDV)的VP2基因,通过pPROEXTM HTb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获得大小为35ku的重组VP2蛋白(rVP2),western blot证实rVP2可与FMDV5种血清型的牛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 为建立牛口蹄疫(FMD)抗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口蹄疫病毒(FMDV)的VP2基因,通过pPROEXTM HTb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获得大小为35ku的重组VP2蛋白(rVP2),western blot证实rVP2可与FMDV5种血清型的牛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复性的rVP2为抗原建立了FMDVrVP2间接ELISA方法。重复性试验证实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特异性交叉试验表明,该抗原不与常见的其他7种牛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检测非免疫无口蹄疫国家牛阴性血清的特异性为100%;检测感染血清敏感性为97.3%;检测O-AsiaⅠ的二价苗免疫牛血清,与4种商品化试剂盒比较,其符合率分别为69.0%、95.0%、90.4%和86.8%。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2蛋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一种用重组蛋白检测抗口蹄疫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大利 冯宇 +6 位作者 张培因 冉波 卫红飞 邵明玉 王爱丽 王丽颖 于永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研究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后的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可能性,为建立一种非病毒颗粒的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自行构建表达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表位肽重组蛋白(VP1epi)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 目的研究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后的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可能性,为建立一种非病毒颗粒的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自行构建表达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表位肽重组蛋白(VP1epi)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和包被方法,优化各项实验条件,并以FMDV感染后的豚鼠血清作为标准阳性血清确定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FMDV感染后的阳性豚鼠血清可以很好地识别VP1epi重组蛋白,用此蛋白包被检测抗FMDV抗体的灵敏度可达1∶3200,并证明所检测的抗体是FMDV特异性的。结论VP1epi重组蛋白可以替代FMDV颗粒用于建立检测抗FMDV抗体的ELISA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抗口蹄疫病毒抗体 VP1表位重组蛋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永亮 田美娜 +4 位作者 卢曾军 杨苏珍 付元芳 曹轶梅 刘在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用E.coli原核表达并纯化的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非结构蛋白3B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筛选出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 用E.coli原核表达并纯化的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非结构蛋白3B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筛选出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3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E5、4B1、4D7、4E11、7B2、8B11。鉴定结果显示,4B1和4E11细胞分泌IgG1,其余4株细胞分泌IgG2b;纯化后6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3B蛋白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000以上;6株单抗均不与FMDV结构蛋白VP1和3D非结构蛋白发生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所制备的单抗能够识别3B蛋白;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6个月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 3B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7 位作者 李昌 鲁会军 马鸣潇 沈国顺 霍晓伟 马海利 陈晓月 屈勇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将长为525bp的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3ABCt.用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经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3ABCt).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 将长为525bp的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3ABCt.用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经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3ABCt).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重组菌株成功分泌表达了分子量为40000,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且呈二聚体形式的目的蛋白.在96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占分泌总蛋白的18%,达到23.4mg/L.为进一步研制口蹄疫免疫和感染动物鉴别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3ABC基因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抗原位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海波 邵军军 常惠芸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抗原位点是在空间结构上相互独立的蛋白结构域,并决定了蛋白的抗原特性。口蹄疫病毒有A、O、C、Asia1、SAT1、SAT2和SAT3型7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血清型有着不同的抗原位点,并且存在广泛的抗原变异。对口蹄疫... 抗原位点是在空间结构上相互独立的蛋白结构域,并决定了蛋白的抗原特性。口蹄疫病毒有A、O、C、Asia1、SAT1、SAT2和SAT3型7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血清型有着不同的抗原位点,并且存在广泛的抗原变异。对口蹄疫病毒的抗原位点进行分析一直是口蹄疫病毒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推动新型疫苗的研制。文章对病毒的基本特性、抗原位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基本特性 抗原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与猪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在杆状病毒中共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一平 郭龙军 +7 位作者 唐青海 刘丹 危艳武 李胜斌 刘建波 黄立平 吴洪丽 刘长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与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蛋白,本研究将其各自编码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TMDual)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BD-Cap-VP1),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rBacm... 为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与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蛋白,本研究将其各自编码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TMDual)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BD-Cap-VP1),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rBacmid-Cap-VP1),并转染Sf21昆虫细胞,拯救出能够共表达PCV2-Cap和FMDV-VP1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Cap-VP1)。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共表达的重组PCV2-Cap和FMDV-VP1蛋白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28 ku和30 ku,各占总蛋白含量的11.6%和3.4%,能够分别与PCV2和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共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PCV2和FMDV基因工程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O型口蹄疫病毒 CAP蛋白 VP1蛋白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龚真莉 蒋韬 +3 位作者 祁淑芸 陈国栋 刘艳红 李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92-2297,共6页
本研究通过核酸探针与免疫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敏感、特异的检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试验利用RT-PCR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3D核苷酸片段,在引物中设计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核酸探针——生物素和地高辛,使扩增产物结合探针... 本研究通过核酸探针与免疫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敏感、特异的检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试验利用RT-PCR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3D核苷酸片段,在引物中设计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核酸探针——生物素和地高辛,使扩增产物结合探针。利用胶体金的放大原理将链霉亲和素与金颗粒形成胶体金混合物,从而与RT-PCR产物中的生物素探针结合。硝酸纤维素膜上端标记生物素化山羊抗兔IgG作为指控条带,下端标记抗地高辛抗体以捕获RT-PCR产物中的地高辛探针。组装金标试纸条,检测RT-PCR产物,结果表明该核酸试纸条可以检测到0.3×10^-3-3×10^-3μg/μL,敏感性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两种方法的符合率高,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是一种敏感性高、成本低且费时短的新型检测方法。该方法为口蹄疫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基因 核酸试纸条 生物素探针 地高辛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苏珍 孙亚宁 +2 位作者 刘运超 柴书军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53-3962,共10页
【目的】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稳定的生产工艺,促进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胶体金免疫探针结合猪IgG,FMDV结构蛋白(SP)及非结构蛋白(NSP)的表位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 【目的】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稳定的生产工艺,促进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胶体金免疫探针结合猪IgG,FMDV结构蛋白(SP)及非结构蛋白(NSP)的表位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设置两条检测线精准拦截抗体的检测模式,以试纸条特异性及敏感性为评价指标,对胶体金免疫探针用蛋白、试纸拦截用多肽抗原、检测线位置及喷膜缓冲液、金标蛋白保存液、样品垫缓冲液以及样品稀释液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试纸检测266份田间猪血清样品,并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LPB ELISA)和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3ABC ELI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该试纸与商品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结果】经优化后,口蹄疫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生产工艺参数如下:以胶体金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免疫探针;选择混合多肽的形式设置拦截线,以非结构蛋白多肽(BSA-NSPs)喷涂T1线,结构蛋白多肽(BSA-SPs)喷涂T2线,以0.1 mol/L Tris-HCl为喷膜缓冲液;以ddHO含15 mg/mL BSA、13.25 mg/mL NaHPO·12HO、15.9 mg/mL NaHPO·2HO、10%Trition X-100和0.3 mg/mL NaN为金标蛋白保存液;以0.02 mol/L NaBO·10HO含10 mg/mL酪蛋白、5%Trition X-100、0.3 mg/mL NaN为样品垫缓冲液;以生理盐水含1.0%Tween-20为样品稀释溶液。制备的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与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20%,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36%。【结论】通过对试纸生产工艺的优化,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工艺,制备的二联试纸检测线显色清晰可见,肉眼识别度高,试纸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本研究为该试纸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基层口蹄疫的检测提供了稳定、特异、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抗体 试纸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O/LZ株的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鸣潇 金宁一 +9 位作者 李昌 刘慧娟 郑敏 金明兰 贾雷立 张林 鲁会军 沈国顺 王瑞林 金扩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7-1035,共9页
采用RT-PCR方法对口蹄疫病毒O/LZ株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O/LZ株除poly(C)和poly(A)外基因组序列长8 104nt,其中包括1 042nt的5′非编码区和6 969nt的多聚蛋白编码区。将O/LZ株与其它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 采用RT-PCR方法对口蹄疫病毒O/LZ株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O/LZ株除poly(C)和poly(A)外基因组序列长8 104nt,其中包括1 042nt的5′非编码区和6 969nt的多聚蛋白编码区。将O/LZ株与其它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O/LZ株与O/HNK/2002、O/ES/2001、O/CHP/TW/97等遗传关系最近,而与其它毒株遗传关系较远,属于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与ME-SA拓扑型PanAsia株的毒株比较,两者在主要抗原位点1和位点3呈现出明显的以拓扑型为特征的氨基酸差别,提示两拓扑型毒株之间有较高的抗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O/LZ株 基因组 分子生物学特性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D原核表达、纯化和反应原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继怀 杨利恒 +3 位作者 高闪电 独军政 常惠芸 薛慧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2,共6页
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细胞毒O/Akesu/58的非结构蛋白3D(NSP 3D)基因编码区,并定向克隆到pProexHTb原核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pProex-3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鉴定和Wester... 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细胞毒O/Akesu/58的非结构蛋白3D(NSP 3D)基因编码区,并定向克隆到pProexHTb原核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pProex-3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鉴定和Western-blot分析抗原性;以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豚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制备的豚鼠抗NSP 3D多克隆抗体与细胞毒天然抗原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大小为53ku左右;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 024以上;Western-blot分析表明,纯化后的蛋白能与FMDV感染动物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豚鼠抗3D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与细胞毒天然抗原反应,与阴性对照未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基因 非结构蛋白 反应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