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完全重构二维FIR菱形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
1
作者 朱宏擎 林良明 +1 位作者 经致远 颜国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40-8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重构的二维零相位有限冲击响应 ( FIR)菱形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采用变量代换并通过调整窗函数的参数和传递函数来改变频率特性 ,能方便、灵活地控制频率特性 .设计实例表明 ,所设计的滤波器频率特性较好 ... 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重构的二维零相位有限冲击响应 ( FIR)菱形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采用变量代换并通过调整窗函数的参数和传递函数来改变频率特性 ,能方便、灵活地控制频率特性 .设计实例表明 ,所设计的滤波器频率特性较好 ,用设计的滤波器对一真彩色内窥镜图像进行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完全重构 fir菱形子带滤波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带滤波器组的宽带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永波 水鹏朗 张守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559,共4页
文 [6 ]提出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子带滤波器组处理可以提高不同阵元信号的相关性 ,从而能改善自适应阵列抑制码间干扰 (ISI)和共信道干扰 (CCI)的能力 .在文 [6 ]的基础上 ,本文研究了子带滤波器组在宽带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中的应用 ,对其... 文 [6 ]提出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子带滤波器组处理可以提高不同阵元信号的相关性 ,从而能改善自适应阵列抑制码间干扰 (ISI)和共信道干扰 (CCI)的能力 .在文 [6 ]的基础上 ,本文研究了子带滤波器组在宽带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中的应用 ,对其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了有效的子带处理方法 .经研究表明 ,子带滤波器组处理能有效增加主、辅助天线信号的相关性 ,从而提高系统干扰相消比 .而且适当的过采样能使系统干扰相消比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雷达数据处理结果证实了子带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旁瓣相消 滤波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相位二维跳耦型数字滤波器组设计及其在图像子带编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扬 杜锡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5-70,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二维递归数字滤波器组──二维跳耦型数字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这种数字滤波器组的特点为:因果型──可用于实时图像分解与重构;线性相位──可避免传统的二维IIR滤波引起的图像的相位畸变;非线性条件下稳...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二维递归数字滤波器组──二维跳耦型数字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这种数字滤波器组的特点为:因果型──可用于实时图像分解与重构;线性相位──可避免传统的二维IIR滤波引起的图像的相位畸变;非线性条件下稳定──有限字长实现二维数字滤波器组时,不存在溢出或极限环振荡。实际的图像处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设计理论及实现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器 设计 图像编码 压缩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弦调制子带滤波器组迭代设计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艳 罗胜恩 万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余弦调制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可以转化成一个高维非线性优化问题,传统迭代设计方法虽然避免了复杂的直接求解过程,但是其混叠误差的抑制依赖于滤波器阻带衰减的大小,设计出的滤波器往往阶数过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子带余弦调制滤波... 余弦调制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可以转化成一个高维非线性优化问题,传统迭代设计方法虽然避免了复杂的直接求解过程,但是其混叠误差的抑制依赖于滤波器阻带衰减的大小,设计出的滤波器往往阶数过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子带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迭代设计算法,其代价函数除了包括子带系统响应和子带滤波器阻带能量之外,还添加了系统一次混叠项因子,更好地抑制了混叠误差。本文将新的代价函数表示成滤波器系数的二次函数形式,并推导出其极值点的闭合解表达式。算法保留了传统迭代方法逐渐逼近极值点的思想,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迭代设计方法相比,本文算法获得的子带滤波器组具有更小的混叠误差和更低的滤波器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余弦调制 代价函数 混叠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象子带编码中的滤波器组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文辉 沈兰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子带编码(SBC)已在语音、图象编码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关键技术在于分析/合成滤波器组的设计。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子带编码中的滤波器组,比较了它们在图象应用中的特点,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编码 分析/合成 滤波器 图象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带自适应FIR线性相位双正交滤波器组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水冰 史仪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50-1954,共5页
自适应滤波器组设计是多速率滤波器组理论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其频率响应更好匹配于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这类滤波器组可获得更大的子带编码增益。该文研究了两带自适应FIR线性相位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设计算法,特别... 自适应滤波器组设计是多速率滤波器组理论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其频率响应更好匹配于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这类滤波器组可获得更大的子带编码增益。该文研究了两带自适应FIR线性相位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设计算法,特别是通过最优IIR双正交滤波器组确定初始点(初始滤波器组)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滤波器组的子带编码增益远远超过了最优的IIR正交滤波器组,与已有的设计结果比较,编码增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量滤波器 编码增益 线性相位 最优IIR双正交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完全重构约束的两通道自适应FIR滤波器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兰美 水鹏朗 +1 位作者 廖桂生 王桂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0-573,共4页
该文研究了在无完全重构约束情况下两通道自适应FIR无混叠滤波器组的时域设计方法。由于放松了对 完全重构的约束,子带编码器的失真由系统失真和量化失真两部分构成。在整体比特数和输入过程给定的情况下, 本文通过优化滤波器系数,使得... 该文研究了在无完全重构约束情况下两通道自适应FIR无混叠滤波器组的时域设计方法。由于放松了对 完全重构的约束,子带编码器的失真由系统失真和量化失真两部分构成。在整体比特数和输入过程给定的情况下, 本文通过优化滤波器系数,使得子带编码器的整体失真达到最小,实现提高其编码增益的目的。后面的设计实例验 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靠近无完全重构约束 滤波器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组与子带瞬时频率的水声目标特征提取
8
作者 连梓旭 孙向前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7-832,共6页
水声目标识别是现代海战中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针对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及多变性,文章以模仿人耳听觉感知机理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伽玛通(Gammatone)频率瞬时幅频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Gammatone滤波器组模拟人耳... 水声目标识别是现代海战中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针对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及多变性,文章以模仿人耳听觉感知机理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伽玛通(Gammatone)频率瞬时幅频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Gammatone滤波器组模拟人耳基底膜对信号的分解、处理过程,在各子带输出信号中提取目标的子带瞬时频率特征,并与传统的瞬时幅度特征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目标的固有属性。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四类实测水声目标辐射噪声数据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的特征提取算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通(Gammatone)滤波器 瞬时频率 特征提取 水声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宽频带通信干扰对消的重构滤波器设计
9
作者 张雲硕 王泽 +3 位作者 李亚星 何方敏 刘宏波 孟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围绕宽频带通信干扰对消的需求,提出了新的子带划分与重构框架,并对子带划分滤波器组与重构滤波器进行设计,简化了完全重构条件,使得重构滤波器具备过渡带幅度互补特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重构滤波器可以有效降低重构后通信信... 围绕宽频带通信干扰对消的需求,提出了新的子带划分与重构框架,并对子带划分滤波器组与重构滤波器进行设计,简化了完全重构条件,使得重构滤波器具备过渡带幅度互补特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重构滤波器可以有效降低重构后通信信号的误码率,并且解决了子带信号拼接过程中的频谱起伏现象。所提出的子带划分与重构框架及重构滤波器设计展现了良好的通信信号重构效果,可为宽频带干扰对消的子带划分与重构工程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通信系统 宽频干扰对消 划分与重构 划分滤波器 重构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带自适应提升双正交滤波器组
10
作者 徐小平 水鹏朗 王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58-1765,共8页
该文研究了利用三带提升方法设计三带自适应双正交的滤波器组,在设计中,用于带编码增益作为设计准则,从任意一个滤波器组(标准正交或双正交)开始,通过有序自适应提升方法来设计三带双正交滤波器组。最后,给出例子说明,当选择一个合适初... 该文研究了利用三带提升方法设计三带自适应双正交的滤波器组,在设计中,用于带编码增益作为设计准则,从任意一个滤波器组(标准正交或双正交)开始,通过有序自适应提升方法来设计三带双正交滤波器组。最后,给出例子说明,当选择一个合适初始滤波器组时,子带码增益可以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滤波器 码增益 自适应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方法的三带自适应双正交滤波器组
11
作者 徐小平 王峰 邹学文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研究了基于三带提升方法的三带自适应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在设计中,用子带编码增益作为设计准则,从一个滤波器组(标准正交或双正交)开始,通过联合自适应提升方法来设计三带双正交滤波器组。设计结果表明:子带编码增益可以得到明显提... 研究了基于三带提升方法的三带自适应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在设计中,用子带编码增益作为设计准则,从一个滤波器组(标准正交或双正交)开始,通过联合自适应提升方法来设计三带双正交滤波器组。设计结果表明:子带编码增益可以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M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方法 双正交滤波器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带粒子滤波的一种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乃高 殷福亮 +1 位作者 王冬霞 陈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结合多采样率系统理论中的子带技术与贝叶斯估计理论中的粒子滤波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粒子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语音信号分解成子带信号,建立各子带信号的低阶时变AR模型;然后利用R-B粒子滤波估计时变AR模型参数,对子... 结合多采样率系统理论中的子带技术与贝叶斯估计理论中的粒子滤波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粒子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语音信号分解成子带信号,建立各子带信号的低阶时变AR模型;然后利用R-B粒子滤波估计时变AR模型参数,对子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最后根据滤波后的子带信号重构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增强。该方法通过子带分解降低了R-B粒子滤波中采样空间的维数,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语音增强系统的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R-B粒滤波 分解 余弦调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谱的非均匀子带自适应滤波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小东 张炜 戴旭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8,123,共8页
根据输入信号的功率谱特征,非均匀滤波器组能够动态调整子带滤波器的带宽和位置,可以获得比均匀滤波器组更好的收敛性能.根据子带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算法的收敛特性,以提高其收敛速度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信... 根据输入信号的功率谱特征,非均匀滤波器组能够动态调整子带滤波器的带宽和位置,可以获得比均匀滤波器组更好的收敛性能.根据子带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算法的收敛特性,以提高其收敛速度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信息的非均匀子带自适应滤波方法,并详细讨论了非均匀滤波器组实现结构和信号重建性能.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分析表明,与现有的均匀和非均匀滤波器组设计方法相比,在子带数目相同的条件下,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子带信号的最大特征值扩散度,而信号重建性能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非均匀滤波器 功率谱 特征值扩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自适应提升双正交滤波器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小平 水鹏朗 王峰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三通道自适应提升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在设计中,用子带编码增益作为设计准 则,从任意一个滤波器组(标准正交或双正交)开始,通过序惯自适应提升方法来设计三通道双 正交滤波器组。最后,给出例子说明,子带码增益... 本文研究了三通道自适应提升双正交滤波器组的设计。在设计中,用子带编码增益作为设计准 则,从任意一个滤波器组(标准正交或双正交)开始,通过序惯自适应提升方法来设计三通道双 正交滤波器组。最后,给出例子说明,子带码增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滤波器 编码增益 自适应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调制的非均匀DFT调制滤波器组的构造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芳 水鹏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69-2174,共6页
由于具有灵活的频率划分能力,非均匀滤波器组在语音、图像等信号的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针对非均匀DFT调制滤波器组无法直接合并构造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调制的构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非均匀DFT调制滤波器组的子带滤波器由均匀... 由于具有灵活的频率划分能力,非均匀滤波器组在语音、图像等信号的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针对非均匀DFT调制滤波器组无法直接合并构造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调制的构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非均匀DFT调制滤波器组的子带滤波器由均匀DFT调制滤波器组经子带合并和相位调制获得。构造所得的非均匀滤波器组与原均匀滤波器组的重构特性近似相等。同时推导出非均匀子带滤波器具备良好频率特性的条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了所提的构造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 非均匀滤波器 合并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接收中匹配滤波的子带处理算法
16
作者 潘继飞 颜坤玉 +1 位作者 姜秋喜 尹亮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6,共7页
针对雷达接收机和雷达对抗侦察接收机存在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基于信号重构的雷达与雷达对抗侦察一体化接收技术。首先利用复指数调制滤波器组将中频带宽分解为若干子带,再通过频谱感知和信号重构实现非均匀动态信道化,最后利用非均匀动... 针对雷达接收机和雷达对抗侦察接收机存在的不同特征,提出了基于信号重构的雷达与雷达对抗侦察一体化接收技术。首先利用复指数调制滤波器组将中频带宽分解为若干子带,再通过频谱感知和信号重构实现非均匀动态信道化,最后利用非均匀动态信道化技术分别接收雷达回波信号和辐射源直射信号。为了满足一体化接收机的瞬时动态范围、灵敏度、监视带宽以及频率分辨率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引入一种大值高阻带衰减原型滤波器设计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一体化接收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重构 一体化接收 匹配滤波 处理 调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RCT滤波器组自适应语音增强算法
17
作者 杨桂芹 徐红莉 宁寰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语音增强方法,将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子带分解,再对子带信号进行离散分数余弦变换(DFRCT)域滤波,利用了DFRCT良好的正交特性,且自适应滤波采用最小均方(LMS)算法。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DFRCT逆变换得到增强后的子带语音信号,... 提出一种改进的语音增强方法,将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子带分解,再对子带信号进行离散分数余弦变换(DFRCT)域滤波,利用了DFRCT良好的正交特性,且自适应滤波采用最小均方(LMS)算法。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DFRCT逆变换得到增强后的子带语音信号,合成增强后的语音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减少输入信号自相关程度的基础上,提高了收敛速度,减少了计算时间(约10s),增强后的语音信号的分段信噪比(SegSNR)和PESQ值都有所提高,具有良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分数余弦变换 滤波器 自适应滤波 分解 语音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序惯提升设计双正交滤波器组
18
作者 徐小平 钱富才 +1 位作者 王峰 胡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分析三带双正交滤波器组的构建和提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序惯自适应提升法设计三带自适应双正交滤波器组的方法,并给出了设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子带编码增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 自适应 双正交滤波器 编码增益 序惯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C高速QMF-IIR滤波器组的DSP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海建 叶红 李式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研究了子带编码(SBC)技术,阐述了一种32kbit/s的语音编码方案,介绍了子带编码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在相同的比特速率下,子带编码器能获得明显优于整个频带编码的信号质量.要使滤波器具有很陡峭的带通特性,以防止采样率降低,即抽取过程中... 研究了子带编码(SBC)技术,阐述了一种32kbit/s的语音编码方案,介绍了子带编码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在相同的比特速率下,子带编码器能获得明显优于整个频带编码的信号质量.要使滤波器具有很陡峭的带通特性,以防止采样率降低,即抽取过程中产生混叠现象,对一般的数字滤波器来说运算量比较大,但子带编码采用正交镜像滤波器QMF以及抽取、内插方法可以大大改善带通滤波器的特性.设计仿真了其关键技术QMF-IIR滤波器组,并由DSKPlus开发板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C QMF-IIF滤波器 DSP 语音处理 编码 正交镜像滤波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语音压缩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相滤波器组的非线性回声抵消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萌 付中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1-931,共11页
在免提通话系统和移动通信设备中,扬声器常常工作在较高的音量下,容易发生过载现象,从而产生明显的非线性声学回声,这在小微型扬声器中更加常见。常用的线性AEC(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算法无法消除此类非线性回声,因此通话质量受... 在免提通话系统和移动通信设备中,扬声器常常工作在较高的音量下,容易发生过载现象,从而产生明显的非线性声学回声,这在小微型扬声器中更加常见。常用的线性AEC(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算法无法消除此类非线性回声,因此通话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非线性回声主要表现为额外的高频谐波分量,这些分量使得全带系统不再满足线性关系,而通常的AEC算法都是基于最小化全带误差推导而来,因此性能很容易受到非线性失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器组的子带AEC算法,把全带误差变成了各个子带的误差,因而把谐波失真成分变成了某些子带内的加性噪声,这使得谐波失真较小的那些子带依然能够正常收敛。通过仿真和实测实验,当出现非线性失真时,新方法的ERLE(Echo Return Loss Enhancement)明显高于经典的全带时域和频域方法,对于非线性失真明显的语音信号,ERLE提升约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抵消 非线性回声抵消 多相滤波器 回声抵消算法 扬声器非线性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