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中美比较研究--基于Feder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姚益龙 刘晋华 谢中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78,160,共6页
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差异和人力资本形成(教育)的差异,对于探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Feder(1982)模型,作者试图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了中美两国教... 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差异和人力资本形成(教育)的差异,对于探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Feder(1982)模型,作者试图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了中美两国教育的外溢效应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研究表明,1995-2009年间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总贡献大于美国,但是中国教育部门的低效率导致其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中美两国教育部门的生产效率均低于非教育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中国教育部门的生产效率远低于美国,且与非教育部门的效率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作者据此给出了一些提高教育部门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外溢效应 fed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农产业的农业生产效应分析——基于Feder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前瞻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55-57,共3页
文章借鉴Feder模型,构建非农产业和农业的两部门非均衡模型,并利用中国1981-2011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生产具有拉动作用及溢出效应,且非农产业的要素边际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因此,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文章借鉴Feder模型,构建非农产业和农业的两部门非均衡模型,并利用中国1981-2011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生产具有拉动作用及溢出效应,且非农产业的要素边际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因此,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特点,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要考虑到非农产业的发展,积极发挥非农产业的农业生产的外溢效应,实现包容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er模型 非农产业 农业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凤芹 刘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25,共7页
本文在菲德尔(Feder)经典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将其拓展为由工业非出口部门、工业中非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组成的三部门模型,以中国2007—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的... 本文在菲德尔(Feder)经典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将其拓展为由工业非出口部门、工业中非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组成的三部门模型,以中国2007—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非出口部门的存在外溢弱效应;在区域层面,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非出口部门不存在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工业非出口部门存在外溢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出口 外溢效应 fed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3-25,共3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和发展,流通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已由附属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独立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在这种环境下必须研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进而为...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和发展,流通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已由附属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独立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在这种环境下必须研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进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方案。本文主要利用Feder模型研究我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er模型 流通产业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能源产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5
作者 焦兵 袁艺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
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利用Feder模型阐释了能源产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成分分解法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发现,陕西能源产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在水平序列、波... 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利用Feder模型阐释了能源产业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成分分解法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发现,陕西能源产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在水平序列、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等方面变化高度一致。最后通过二阶自回归方程对陕西能源产业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系数为27.20,间接溢出系数为0.26。这说明,2000年之后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呈逐步上升趋势,而间接贡献呈现先降后升的L型变化特征。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能源产业的间接溢出效应,以推动陕西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业 溢出效应 feder模型 经济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6
作者 崔校宁 李智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0,共5页
外商直接投资 (FDI)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 ,同时对相关产业效率的提高还产生间接的“外溢效应”。而我国对FDI经济效应的全面分析长期被忽略。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 ,通过计量回归构建有效的经济效应分解和量化模... 外商直接投资 (FDI)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 ,同时对相关产业效率的提高还产生间接的“外溢效应”。而我国对FDI经济效应的全面分析长期被忽略。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 ,通过计量回归构建有效的经济效应分解和量化模型 ,系统分析FDI在数量上可区分的四项实证经济效应 :直接产出效应、超额产出效应、间接外溢效应和就业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效应 feder模型 多元回归 FDI 实证分析 理论模型 效应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7
作者 焦兵 张文彬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1期56-60,共5页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将国民经济分为石油天然气产业和非石油天然气产业。用Feder模型测算了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产值变化的经济溢出效应,同时还将石油天然气产业分为开采业和加工业两部分分别估计了各自经济溢出效应。实证检验证明:石油...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将国民经济分为石油天然气产业和非石油天然气产业。用Feder模型测算了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产值变化的经济溢出效应,同时还将石油天然气产业分为开采业和加工业两部分分别估计了各自经济溢出效应。实证检验证明: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拉动效应,还具有经济溢出效应;在石油天然气的产业链中石油天然气下游加工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明显高于上游的开采业。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产业 feder模型 拉动效应 经济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略韬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5-157,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其低投资、高效率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出发,分析其内在特点,然后在Feder两部门出口模型基础上...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其低投资、高效率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出发,分析其内在特点,然后在Feder两部门出口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纳入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描述文化距离的变量。实证研究表明,文创产业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且与中国文化距离较远的国家会有较大的进口额,文化距离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应多方着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距离 经济增长 feder模型 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加工贸易和东道国产业利益——以上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产业为例
9
作者 田勤 徐美娜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41,共8页
本文在解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以及明确上海的分工和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Feder产业内两部门模型考察了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上海自动数据处理产业加工贸易对产业利益的影响。本文认为模块化加工贸易出口对产值增... 本文在解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以及明确上海的分工和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Feder产业内两部门模型考察了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上海自动数据处理产业加工贸易对产业利益的影响。本文认为模块化加工贸易出口对产值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均较显著。中间投入品(尤其是进口品)、资本投入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度较大,然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贡献则不显著。这种要素配置结构使得大部分产业利益被外资获得,而劳动所有者的利益却相对承接该产业转移之前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加工贸易 产业利益 fed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的动力重估:工业与服务业的协同效应与非线性特征
10
作者 郭英彤 邓志鹏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39-48,共10页
本文基于2000—2023年中国省际分行业数据,通过扩展Feder模型并融合机器学习与面板回归方法,系统考察了工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贡献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关联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服务业在... 本文基于2000—2023年中国省际分行业数据,通过扩展Feder模型并融合机器学习与面板回归方法,系统考察了工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贡献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关联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金融业通过与工业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扩张则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本文还揭示了工业发展存在非线性特征,其边际贡献在跨越特定阈值后显著提升。基于实证结果,本文建议产业政策应统筹工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金融业需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促进产业良性互动。本研究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feder模型 机器学习 偏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