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仑伐替尼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红 郭明星 +2 位作者 王晓剑 蔺建蕊 崔向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1期1233-1237,共5页
目的 挖掘仑伐替尼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风险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PRR)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到的仑伐替尼为首要... 目的 挖掘仑伐替尼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风险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PRR)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到的仑伐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进行挖掘。检测阈值为报告数大于10,ROR与PRR值均>2,且95%置信区间(CI)下限均大于1的ADR。结果 设定时段内FAERS共收到以仑伐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报告7 922例,风险信号191个,涉及18个系统-器官分类(SOC)。说明书未提及的风险信号有52个,主要有胃肠道系统8个,肝胆疾病7个,良性、恶性和未指明的肿瘤(包括囊肿和息肉)6个,实验室检查异常6个,感染5个。仑伐替尼ADR信号强度前50位中,共有12个不良信号未在说明书中提及,其中分布在良性、恶性和未指明的肿瘤中有4个,肝胆疾病中有3个。结论 仑伐替尼可疑ADR信号的挖掘,可以为国内肝癌、肾癌等抗肿瘤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2
作者 赵俊 董丽 +3 位作者 王洋 梁瑜 杨雪 李恩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8期925-930,共6页
目的分析艾司洛尔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从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中艾司洛尔致不良反应/事件个案报道,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基于美国... 目的分析艾司洛尔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从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中艾司洛尔致不良反应/事件个案报道,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4季度)进行挖掘验证其一致性。结果文献检索共纳入14篇个案报道,14例患者发生艾司洛尔不良反应/事件;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15~94岁,平均年龄59.79岁;发生时间最短为立即发生,最长9 d;不良反应主要有癫痫发作、谵妄、低钠血症、心脏骤停、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巴酚丁胺应激超声心动图假阳性冠状动脉痉挛等。美国FAERS数据库中艾司洛尔不良事件报告208例,发生不良事件559例次,累及系统--器官分类(SOC)21个;不良事件信号强度排序为:交界异位性心动过速、心搏出量降低、无脉性电活动、外渗、热射病、心室机能障碍、室颤、输液部位渗出、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痉挛等,与文献收集的病例报告一致性较高。结论艾司洛尔临床应用广泛,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多为轻微且短暂,但有严重的且说明书未记载的不良反应/事件。建议临床使用时仍需谨慎,对不良反应/事件早期判断、及时停药、尽早给予相关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神经系统 低钠血症 心脏 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和日本JADER数据库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信号分析
3
作者 吴凡 付林杰 +1 位作者 祝赫 徐梦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56-1063,1067,共9页
目的 分析马昔腾坦、安立生坦和波生坦不良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选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和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Japanese ... 目的 分析马昔腾坦、安立生坦和波生坦不良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选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和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Japanese adverse drug event report database,JADER)中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以马昔腾坦、安立生坦、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所有不良事件报告,采用ROR法和IC法对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不良事件信号进行计算,筛选阳性信号进行对比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不良事件诱发时间差异性。结果 基于2个数据库共获得马昔腾坦不良事件报告35 150例、安立生坦75 177例、波生坦22707例。马昔腾坦、安立生坦的诱发贫血在JADER中报告数量最多,马昔腾坦、安立生坦、波生坦诱发液体潴留在FAERS中报告数量最多。波生坦肝功能异常相关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马昔腾坦和安立生坦。马昔腾坦贫血相关不良事件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安立生坦和波生坦。安立生坦液体潴留相关信号强度显著高于马昔腾坦和波生坦。对未成年患者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发现,波生坦相较其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更容易诱发未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异常,安立生坦更容易诱发未成年患者鼻咽不适。未成年患者使用马昔腾坦应重点关注贫血、血小板降低、肝功能指标异常、鼻衄、血压降低、低钾血症。马昔腾坦联合一氧化氮受体拮抗剂[173(IQR 40~544)]不良事件诱发时间最短,波生坦联合前列环素受体拮抗剂[632.5(IQR 222.75~1225.5)]不良事件诱发时间最长。结论 不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强度和不良事件诱发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对患者应开展个体化用药和监护,减少可能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马昔腾坦 安立生坦 波生坦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报告安全性数据库:FDA、WHO-UMC、Eudravigilance数据库 被引量:14
4
作者 Amy Purrington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6期382-384,共3页
1 引言 自发性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是指收集和分析与药物制剂使用存在可疑相关性的不良事件(AE)个案病例报告(ISR)的过程。自发性ADR报告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之前未认知的药物毒性或在临床性质、严重度或发生率方面不同于已... 1 引言 自发性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是指收集和分析与药物制剂使用存在可疑相关性的不良事件(AE)个案病例报告(ISR)的过程。自发性ADR报告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之前未认知的药物毒性或在临床性质、严重度或发生率方面不同于已知药物安全性特征的药物反应提供早期预警或“信号”。当前药物相关AE的收集报告程序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认识到“反应停”(沙利度胺)对妊娠的影响以及诱发罕见先天性肢体畸形如海豹肢约5年后建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安全性 数据库 自发报告 fda WHO 药品不良反应 反应停”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中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施雯慧 陈颖 +2 位作者 姚捷 孙志明 许豪勤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9期552-555,共4页
目的利用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 FDA)检索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不良反应报告,了解该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open FDA的特点及利用其分析的可行性。方法检索open FDA系统中200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提交的屈螺酮炔雌醇片不良反应... 目的利用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 FDA)检索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不良反应报告,了解该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open FDA的特点及利用其分析的可行性。方法检索open FDA系统中200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提交的屈螺酮炔雌醇片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使用R软件jsonlite包对数据进行转换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报告38 617份,报告的时间分布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转折点发生在FDA发布对含屈螺酮药品的安全性通报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0.02岁,用药原因前3位为避孕、痤疮、经前期综合征,不良反应表现前3位为疼痛、伤害、肺栓塞。结论 open FDA简化了对FDA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FAERS)的分析所需的前期处理过程,方便使用者即时了解某种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但数据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进行精确分析会受到影响,而利用其进行不良反应信号挖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 屈螺酮炔雌醇片 fda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信息成分方法分析伊布替尼的不良反应
6
作者 郑轶 郭晓晶 +8 位作者 许金芳 郭志坚 迟立杰 陈晨鑫 梁际洲 韦连慧 陈枭 叶小飞 贺佳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1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全面系统地挖掘伊布替尼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医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信息成分(IC)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从建库至2021年6月1日中伊布替尼的ADR进行挖掘。结果FA... 目的全面系统地挖掘伊布替尼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医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信息成分(IC)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从建库至2021年6月1日中伊布替尼的ADR进行挖掘。结果FAERS数据库种共有伊布替尼ADR报告20120份,检测出阳性信号445个,包括Richter综合征[IC的95%置信区间下限(IC_(025))=5.67]和脑曲霉病(IC_(025)=5.05)2种IC_(025)>5的强信号ADR。房颤(n=982,IC_(025)=3.33,IC=3.44),疲乏(n=958,IC_(025)=0.36,IC=0.47),腹泻(n=931,IC_(025)=0.64,IC=0.75)是3种发生频数最高的ADR,其报告数均超过900份。结论伊布替尼在多个系统存在较为广泛的ADR,临床医生应充分关注其ADR,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药品不良反应 不成比例分析方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
7
《中国医院院长》 2012年第14期21-21,共1页
脉络宁注射液被药监局敲警钟 6月26日,国家药豁局发布公告,提示关注脉络宁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公告显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脉络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500例,... 脉络宁注射液被药监局敲警钟 6月26日,国家药豁局发布公告,提示关注脉络宁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公告显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脉络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1500例,其中严重病例报告18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脉络宁注射液 严重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药监局 数据库 公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