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文露 陈力 +2 位作者 何绪成 陈佳 徐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9-647,共9页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非布司他、别嘌醇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探索其潜在的用药风险,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提取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有关非布司他、别嘌醇的不良事...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非布司他、别嘌醇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探索其潜在的用药风险,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提取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有关非布司他、别嘌醇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ROR法及PRR法对非布司他、别嘌醇不良事件(AE)进行信号挖掘。结果别嘌醇AE报告5060份,集中于≥60岁患者,累及系统器官分类项目(SOC)共计25项,主要累及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40.01%),发现说明书中未累及系统12项,非布司他AE报告905份,累及SOC共计17项,主要累及在心脏器官疾病(40.17%),发现说明书中未累及系统2项。别嘌醇、非布司他累及感染及侵染类疾病(5.51%、0.49%),肝胆系统疾病(5.35%、0.87%),但别嘌醇说明书中均未收录。别嘌醇累及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0.55%),妊娠期、产褥期及围产期状况(0.03%),但非布司他未发现累及以上SOC。结论别嘌醇较非布司他,说明书收录不良反应较不充分,新发现的累及SOC及AE为完善别嘌醇说明书不良反应可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累及SOC差异,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 非布司他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比例报告比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新型抗耐多药结核药物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2
作者 赵丽玲 李君霞 +4 位作者 陈爽 赵唯炜 杨海鹏 谢若函 曾莉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6-1464,共9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新型抗耐多药结核(MDR-TB)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挖掘与分析,探索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收录的目标...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新型抗耐多药结核(MDR-TB)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挖掘与分析,探索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四季度收录的目标药物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和普托马尼的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法(PRR)、标准综合法(MHRA)及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相关ADE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普托马尼ADE报告数分别为2477、1630、173份,ADE累及多个系统器官,经ROR、PRR、MHRA、BCPNN法分别检测出阳性信号246、246、215、204个(贝达喹啉);251、251、224、200个(德拉马尼);25、25、24、22个(普托马尼)。临床参考意义大的高风险信号包括心电图QT间期延长、贫血、肝脏毒性、周围神经病等。结论基于FAERS不良事件信号挖掘显示,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普托马尼在临床使用中需密切关注心电图QT间期延长、贫血、肝脏毒性、周围神经病等风险,除此之外,新的潜在ADE信号(如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等)也应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德拉马尼 普托马尼 耐多药结核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的生殖毒性: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信号挖掘与分析
3
作者 徐宵 叶小飞 +3 位作者 周祥 刘东旭 董子唯 贺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生殖系统药物毒性进行全面分析,挖掘潜在的生殖系统不良事件信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压缩估计的不相称测定分析,选取报告比值比法(ROR... 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生殖系统药物毒性进行全面分析,挖掘潜在的生殖系统不良事件信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压缩估计的不相称测定分析,选取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成分信息法(IC)对FAERS中2013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2季度有关SGLT2抑制剂的数据进行挖掘,借助重要医疗事件(IME)列表筛选出生殖系统IME。所有的不良事件及IME均由《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4.0版编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信号检测结果及指定不良事件的事件发生时间(TTO)。结果将SGLT2抑制剂作为“首要怀疑”和“次要怀疑”的生殖系统不良事件报告纳入分析,共获得2700条记录。男性生殖系统不良事件发生频率(57.59%,1555/2700)高于女性(35.70%,964/2700),单药治疗与生殖不良事件的关联强度高于联合用药(IC的95%CI下限:1.40 vs 1.21;ROR的95%CI下限:2.65 vs 2.37)。在单药治疗中共检测出56个信号,出现8个强信号和13个IME。常见的生殖系统不良事件是Fournier坏疽、生殖器真菌感染、龟头包皮炎等。说明书中未提及的IME共10个,包括男性外生殖器蜂窝织炎、乳腺癌、阴茎癌等。结论除了已知的生殖系统不良事件,SGLT2抑制剂还存在其他重要的生殖系统不良事件信号。不同SGLT2抑制剂的生殖毒性存在差异性,临床医师应充分考量用药的风险与收益,对严重不良事件进行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生殖毒性 不良事件 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不相称测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托珠单抗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正怡 倪映华 +6 位作者 高鹏 王慧娟 黄凌斐 胡燕 张莉雯 杨巨飞 方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95-902,共8页
目的:利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托珠单抗不良事件(AE),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托珠单抗相关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综合标准法检测潜在AE信号。结果:2014年7月至2019年3... 目的:利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托珠单抗不良事件(AE),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托珠单抗相关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综合标准法检测潜在AE信号。结果: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FAERS数据库中以托珠单抗为主要或次要怀疑药物的初次报告19773例,药物无效、疼痛、药物不耐受、疲劳、皮疹等最为常见。严重不良事件13642例,导致死亡602例。严重和导致死亡的AE报告占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儿童和老年显著高于中青年。报告比值比法和综合标准法分别检出潜在信号602个和490个,包括感染、药物超敏反应、白细胞减少、肝酶升高等常见AE,以及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胰腺毒性、脱髓鞘病变等说明书未提示的AE信号。结论:托珠单抗常见报告药物无效、疼痛、药物不耐受、疲劳、皮疹等。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胰腺毒性、脱髓鞘病变等未被说明书提示,需在临床中关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珠单抗 不良事件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白雪霏 冉怡雯 +2 位作者 赵尹瑜 赵锦霞 陈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1-1139,共9页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挖掘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信号,以期优化患者治疗方案,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FAERS提取2015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共24个季... 目的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挖掘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信号,以期优化患者治疗方案,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FAERS提取2015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共24个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比值比法(ROR)和综合标准法(MHRA法)对PPIs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效信号后,利用MedDRA术语集进行汉化及系统归类。结果经过二次筛选后结果显示:奥美拉唑累及23个器官系统分类(SOC),共540个信号;泮托拉唑共累及23个器官系统分类(SOC),共340个信号;艾司奥美拉唑累及22个器官系统分类(SOC),共239个信号;兰索拉唑累及22个器官系统分类(SOC),共298个信号。结论该研究获得的常见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及其累及系统与说明书一致,证明了该研究的可靠性。4种PPIs之间ADR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比值比法 综合标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CDK4/6抑制剂发生血栓栓塞不良事件的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培尧 鄢荣 +2 位作者 游蓝 陈力 黄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抑制剂发生血栓栓塞相关不良事件的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法)和综合标准法(MHRA法)挖掘FAERS数据库2019年...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抑制剂发生血栓栓塞相关不良事件的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法)和综合标准法(MHRA法)挖掘FAERS数据库2019年第1季度—2021年第3季度共计11个季度的报告数据。结果挖掘到与CDK4/6抑制剂相关的血栓不良事件的报告627份,形成信号的血栓不良事件有7种,累及“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和“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疾病”两个系统,7种不良事件以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报告例数居多,其造成的死亡和危及生命的结局占比也最高。结论就目前的研究,支持乳腺癌患者在使用CDK4/6抑制剂时对于血栓栓塞不良事件的风险担忧,临床医生在使用CDK4/6抑制剂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及血栓既往史等),并且提醒患者关注与血栓相关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4/6抑制剂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综合标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阿伐曲泊帕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熊瑞 王瑾 +4 位作者 杨振 罗艳梅 张宏 仝永涛 来小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6,共8页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药物阿伐曲泊帕的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OpenVigil2.1药物警戒平台获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2018年5月至202...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药物阿伐曲泊帕的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OpenVigil2.1药物警戒平台获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阿伐曲泊帕的ADE数据,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0版)中ADE术语集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 SOC)和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 PT)对ADE信号进行分类和描述,并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 ROR)法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对ADE数据进行信号检测。结果 共获取到阿伐曲泊帕相关ADE报告1 879份,累及24个SOC,在PT层级检测到阳性ADE信号28个,其中信号最强的是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报告数最多的是头痛、疲劳和乏力,新发现了8个ADE信号,分别是季节性过敏、背部疾病、肌肉骨骼不适、肠胃气胀、睡眠过度、斑状皮疹、情绪障碍和流涕。结论 临床应用阿伐曲泊帕时不仅要关注其血栓形成风险,还应密切关注季节性过敏、背部疾病、肌肉骨骼不适、肠胃气胀、睡眠过度、斑状皮疹、情绪障碍和流涕等说明书尚未记载的ADE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伐曲泊帕 血小板减少症 不良事件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对玛巴洛沙韦安全警戒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潘辛梅 马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目的基于FAERS数据库对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挖掘与分析,探索其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及与药物关联的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FAERS数据库2018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三... 目的基于FAERS数据库对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挖掘与分析,探索其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及与药物关联的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检索并提取FAERS数据库2018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收录以目标药物通用名“baloxavir marboxil”及商品名“Xofluza■”为首要怀疑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玛巴洛沙韦的相关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并利用MedDRA医学用语词典进行汉化及系统归类。结果纳入分析10,608,503份不良事件报告中,以玛巴洛沙韦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s报告1428份,发现该药不良反应信号涉及多个系统,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的高风险信号包括黑便(ROR下限=12.97,IC-2SD=2.96),与神经精神症状相关的意识状态改变(ROR下限=9.66,IC-2SD=2.49)、谵妄(ROR下限=4.92,IC-2SD=1.82)、异常行为(ROR下限=4.31,IC-2SD=1.79),速发过敏反应性休克(ROR下限=12.27,IC-2SD=2.89)、速发过敏反应(ROR下限=9.20,IC-2SD=2.80)以及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多形性红斑(ROR下限=15.90,IC-2SD=2.74);另检测出高风险且说明书中未提及的缺血性结肠炎(ROR下限=23.81,IC-2SD=3.01)及横纹肌溶解(ROR下限=5.65,IC-2SD=2.13)的安全警戒信号。结论基于FAERS不良事件信号检测显示,玛巴洛沙韦在临床使用中应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缺血性结肠炎、神经精神症状、过敏反应、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及横纹肌溶解等不良事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药物安全 玛巴洛沙韦 信号检测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