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rl、DL重建算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诗瑜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赵明月 王旭 张竞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Karl迭代重建技术和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联影uCT-760对腹部仿真模体(CDP-2)分别采用10~150 mAs(间隔20 mAs)行上腹部CT扫描,管电压120 kV,螺距0.9875,转速0.5 s/r,扫...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Karl迭代重建技术和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联影uCT-760对腹部仿真模体(CDP-2)分别采用10~150 mAs(间隔20 mAs)行上腹部CT扫描,管电压120 kV,螺距0.9875,转速0.5 s/r,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重复扫描三次。对原始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Karl (1~9级)、DL(1~4级)算法重建1 mm图像。在轴面图像上测量肝脏及同层腹壁脂肪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常规剂量(150 mAs)FBP重建图像为对照,由两位观察者采用五分法评估各组重建图像的主观质量并行kappa一致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组主客观图像质量。结果:各组FBP、Karl(1~9级)、DL(1~4级)重建图像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arl/DL等级的增加,相应组别的SD值降低(P<0.05),SNR和CNR升高(P<0.05)。两位观察者对各组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21~0.837),50 mAs(DL-2)、70 mAs(Karl-6)图像与150 mAs的FBP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53.3%、66.7%(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150 mAs)FBP算法相比,在获得相同图像质量情况下,应用Karl和DL算法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模体 karl算法 dl算法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