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方法的FAST圈梁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卉 朱丽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29-132,共4页
针对我国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圈梁变形监测,提出了位置差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验证。采用基于差分方法的FAST圈梁变形监测,使得圈梁的变形监测数据更加可靠,并为今后FAST使用差分测量方法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500m球面射电望远镜 圈梁监测 差分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理论与上限分析的膨胀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华 王东清 +1 位作者 袁帅 张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在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更容易引发地表开裂甚至滑坡等工程灾害,在隧道内采用微型桩群防治滑坡比抗滑桩具有优势。本文基于均匀化理论与上限分析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膨胀土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评价微型桩群和... 在膨胀土和滑坡共同作用下,隧道洞口段施工更容易引发地表开裂甚至滑坡等工程灾害,在隧道内采用微型桩群防治滑坡比抗滑桩具有优势。本文基于均匀化理论与上限分析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膨胀土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评价微型桩群和削方卸载不同组合方式的处置效果,计算时将微型桩群及桩周土通过均匀化理论等效为符合摩尔库仑强度准则的等效加固体来,以此提高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对现场削方+微型桩群加固处置后的滑坡变形监测来验证计算的合理性,得出如下结论:相较于土的强度参数,等效加固体内摩擦角保持不变,黏聚力从26kPa提高到85.36kPa。处置前后的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做处理时,滑坡滑动面从滑坡上方岩土交界面延续到隧道洞口前;仅采用微型桩群加固时,滑坡安全系数在1.17左右,滑动面从岩土交界面延续到隧道洞口后;同时采用微型桩群加固和削方卸载时,滑坡安全系数提高到1.26~1.28,滑动面上缘由土石交界面前移。现场变形监测表明地表变形与深层土体变形均不超过3mm,该措施能保障滑坡的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滑坡 均匀化理论 极限分析 强度折减法 现场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矿房法二步骤采场地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平 王瑞瑶 +5 位作者 刘先珊 王海泉 王友元 雷高 张文锋 崔晓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1-2986,共6页
在阶段矿房二步骤开采时,为了减小上盘岩移量,常采纳采场中部切槽并向上盘、下盘两侧回采,从而缩短采场暴露时间,以便减小上盘岩移量。当地压达到流变发生的条件后,缩短采场暴露时间并不能有效控制上盘巷道发生岩移破坏。为此,利用三维... 在阶段矿房二步骤开采时,为了减小上盘岩移量,常采纳采场中部切槽并向上盘、下盘两侧回采,从而缩短采场暴露时间,以便减小上盘岩移量。当地压达到流变发生的条件后,缩短采场暴露时间并不能有效控制上盘巷道发生岩移破坏。为此,利用三维连续体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数值模拟采场上盘地压,并根据流变理论分析,采纳低松弛预应力大直径钢绞线锚索支护上盘顶板以便减小上盘地压,从而克服发生流变变形的应力条件。结果表明:在上盘岩体上施加支护抗力可减小或消除高地压导致的流变变形;采纳7排7.0 m长的锚索、每排6根支护上盘顶板后大幅度减小了上盘岩移量,但采场第2分层上排锚索及一步骤采场第3分层局部锚索的锚固力超过设计值;采纳8排7.0 m长的锚索、一步骤采场每排7根、二步骤采场每排6根支护上盘顶板后,即使回采底柱,锚索锚固力也不会达到设计值。监测表明,大直径钢绞线锚索支护后上盘岩移量减小到一般不超过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矿山安全 阶段矿房法 二步骤开采 流变分析 三维连续体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3D) 锚索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东主井区地表变形特征和机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洋洋 陈从新 +2 位作者 夏开宗 付华 张海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55-461,共7页
以地表变形监测成果为基础,结合数值计算分析,再现了程潮铁矿东主井区地表的变形过程,分析得到了井区地表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采空区和地表塌坑形成一定规模后,在矿区不同方向水平构造应力的释放和挤压作用下,被... 以地表变形监测成果为基础,结合数值计算分析,再现了程潮铁矿东主井区地表的变形过程,分析得到了井区地表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采空区和地表塌坑形成一定规模后,在矿区不同方向水平构造应力的释放和挤压作用下,被地质结构剖分为柱状结构的围岩向塌坑方向产生倾倒,引起了井区地表变形;地表变形主要以水平移动为主,垂直位移很小,但是随着柱状结构岩体不断倾斜,地表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也不断增大,并在地表形成漏斗形变形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变形 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 地下开采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岩层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关惠平 熊俊楠 +1 位作者 陶双江 吉随旺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57-362,共6页
介绍了广巴高速公路某近水平岩层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的项目、手段及方法,基于监测结果,分析了近水平岩层隧道围岩变形特点、变形原因,划分了围岩变形阶段。以隧道左线进口段某断面为例进行回归分析,利用位移加速度正负的判据... 介绍了广巴高速公路某近水平岩层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的项目、手段及方法,基于监测结果,分析了近水平岩层隧道围岩变形特点、变形原因,划分了围岩变形阶段。以隧道左线进口段某断面为例进行回归分析,利用位移加速度正负的判据分析评价围岩稳定性。相关监测及分析结果为采取整治措施和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日后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新奥法 围岩变形监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频率响应数据的图块频点分析法 被引量:26
6
作者 许渊 弓艳朋 +3 位作者 刘有为 马文媛 赵强 王文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7,共7页
频率响应分析法是诊断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重要方法。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通过对频率响应数据图谱的定性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绕组变形。文中首先对频率响应数据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根据频率响应数据定性分析的特点,将数学... 频率响应分析法是诊断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重要方法。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通过对频率响应数据图谱的定性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绕组变形。文中首先对频率响应数据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根据频率响应数据定性分析的特点,将数学形态学引入频率响应数据分析中,研究了频率响应数据幅值差异的量化分析方法,定义了频点域的概念,将频率响应数据的极值点分为匹配极值点、偏移极值点、缺失极值点和多出极值点,研究了频率响应数据极值点的量化分析方法;最后提出了频率响应数据的图块频点分析法,将频率响应数据图谱定性分析的要点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了对频率响应数据的量化分析。经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变形 频率响应分析法 幅值差异 极值点对应 数学形态学 图块频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形监测的单频GPS动态三差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志平 何秀凤 +1 位作者 张书毕 王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4-1078,共5页
分析了单历元和似单差两种GPS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适于工程结构快速、大变形监测的单频GPS动态三差法.该方法利用两个连续跟踪历元形成的三差相位值建模,直接提取动态变形,所建模型无整周模糊度,伪距单点定位和单频载波相对定位即可... 分析了单历元和似单差两种GPS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适于工程结构快速、大变形监测的单频GPS动态三差法.该方法利用两个连续跟踪历元形成的三差相位值建模,直接提取动态变形,所建模型无整周模糊度,伪距单点定位和单频载波相对定位即可分别满足其对基准点和基线向量的初值精度要求,适用于动态变形量大于半个波长的量测实践.将单频动态三差法应用于南京长江三桥结构振动监测数据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双频单历元法解算的高程变形在5 mm均方误差意义下一致,且基于该方法得到的动态变形序列准确地提取了三桥主梁一阶竖弯处的固有频率0.25 Hz及其响应信号,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变形监测 动态三差法 经验模式分解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结构分析法拟定混凝土坝变形三级监控指标 被引量:14
8
作者 顾冲时 吴中如 阳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10,共4页
将力学模型引入大坝安全监测领域 ,结合变形监测资料 ,提出利用三维粘弹塑性大变形理论拟定混凝土坝三级监控指标的原理和方法 ,并拟定了龙羊峡大坝变形三级监控指标 ,取得了安全监控大坝的实效 .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变形 安全监测 结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不稳定斜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晓洋 张宏阳 +1 位作者 冀东 毛市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402-409,共8页
位于重庆市区的某不稳定斜坡,其变形区范围内拟进行大规模基坑开挖,为保证安全施工,必须准确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在现场调查、归纳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变形监测,研究斜坡变形特征;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 位于重庆市区的某不稳定斜坡,其变形区范围内拟进行大规模基坑开挖,为保证安全施工,必须准确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在现场调查、归纳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变形监测,研究斜坡变形特征;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结果与实际变形监测曲线进行对比、拟合,得到监测点的位移情况,从而准确了解不稳定斜坡的变形情况;最后基于极限平衡法和FLAC-3D强度折减法对不稳定斜坡天然状况以及基坑开挖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斜坡 变形监测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及其在拱坝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寇晓东 周维垣 杨若琼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7,共4页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 ,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 .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 ,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以及施工...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 ,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 .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 ,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 .为此简要介绍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然后应用美国 Itasca Consulting Group,Inc.开发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 FLAC-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 大变形 拱坝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拱坝变形监测的分区及其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江 马福恒 王春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测点间的联系和异质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特高拱坝的分区安全监测模型。通过实测温度的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到典型实测温度变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法,提出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变形测点分区方法;以此建立各分... 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测点间的联系和异质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特高拱坝的分区安全监测模型。通过实测温度的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到典型实测温度变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法,提出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变形测点分区方法;以此建立各分区面板数据,通过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类型,构建基于实测温度的分区变形测点的回归模型;通过分区及其回归模型的截距项、变量系数等的对比分析,识别各分区及坝体空间变形特征。以初期运行期的某特高拱坝为例,将研究测点分为4个区,构建各分区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坝体变形符合客观规律,封拱后坝体非稳定温度场、初期运行期时效等因素对坝体变形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变形监测 面板数据 分区 多测点 主成分分析 层次聚类法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小直径管道焊接应力技术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建民 陈怀宁 林泉洪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6,共4页
小直径管道的应力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界较难解决的问题 ,作者针对这一难题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消除应力方法———温差形变处理技术。利用MSC .Marc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小直径管道环缝焊接接头的原始残余应力及温差形变法... 小直径管道的应力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界较难解决的问题 ,作者针对这一难题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消除应力方法———温差形变处理技术。利用MSC .Marc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 ,对小直径管道环缝焊接接头的原始残余应力及温差形变法消除残余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模拟 ,得到了一系列关于加热位置、加热宽度和加热持续时间的数据和规律。结果表明 ,采用温差形变处理技术 ,在内外表面的焊缝处都可以得到零值左右的残余应力 ,从而为进一步的试验分析工作和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温差形变法 小直径管道 应力腐蚀 管道焊接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东通道CRD法施工段中隔壁变形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建国 王明年 俞尚宇 《隧道建设》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研究很少,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中中隔壁的变形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为实现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CRD法 中隔壁 海底隧道 现场监控量测 变形分析 安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水坝外部变形监测的全站仪非固定站差分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伟 李会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8-49,共2页
全站仪固定设站用于大型水库大坝变形监测已有了不少成功实例 ,但监测条件要求较高。为此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型水坝的监测方法 ,即全站仪非固定站差分方法 ,并通过对某水库大坝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准点每次的坐标差分与初始坐标... 全站仪固定设站用于大型水库大坝变形监测已有了不少成功实例 ,但监测条件要求较高。为此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型水坝的监测方法 ,即全站仪非固定站差分方法 ,并通过对某水库大坝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准点每次的坐标差分与初始坐标差分比较 ,差值不大于 2mm ;高程差分值与初始值比较 ,差值不大于 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坝 变形监测 全站仪 非固定站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的改进型IQR粗差探测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楠 董元锋 +3 位作者 郭世泰 吴浩 王晓丽 张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17,共4页
在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序列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粗差。在变形监测环境下,由于监测数据序列分布较复杂,导致常规粗差探测方法在监测数据序列处理方面效果不理想。为此,将小波分析、3σ法与IQR法相结... 在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序列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粗差。在变形监测环境下,由于监测数据序列分布较复杂,导致常规粗差探测方法在监测数据序列处理方面效果不理想。为此,将小波分析、3σ法与IQR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QR粗差探测法,并分别结合仿真模拟数据和金堆城露天矿边坡GPS变形监测数据对改进型IQR法、IQR法以及3σ法的粗差探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IQR法的粗差探测效果优于其余2类方法,对于提高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边坡变形监测 粗差探测 3σ法 IQR法 小波分析 改进型IQ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跨度洞室收敛变形监测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永峰 罗延婷 +1 位作者 王耀邦 王泉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共4页
地下洞室开挖后开挖面各点都会发生位移变化,尤以断面方向变形最为明显。因此,及时监测断面收敛变形情况并预测变形趋势,对施工及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大跨度洞室收敛变形监测方法。详述了监测实施方案并对误差... 地下洞室开挖后开挖面各点都会发生位移变化,尤以断面方向变形最为明显。因此,及时监测断面收敛变形情况并预测变形趋势,对施工及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大跨度洞室收敛变形监测方法。详述了监测实施方案并对误差作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措施。该法弥补了传统监测方法在大跨度洞室收敛变形监测上的不足,可站立于地面操作,避免了高空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监测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变形 监测方法 误差分析 大跨度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率差信息法在震情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雪松 薄万举 周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63-68,共6页
利用斜率差信息法对唐山地区准连续型大地形变资料进行了前兆信息的提取,对形变资料进行了全时域扫描,并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筛选。对首都圈、尤其是唐山附近的5级以上地震与异常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由于地震活动存在阶段性差异,优... 利用斜率差信息法对唐山地区准连续型大地形变资料进行了前兆信息的提取,对形变资料进行了全时域扫描,并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筛选。对首都圈、尤其是唐山附近的5级以上地震与异常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统计。由于地震活动存在阶段性差异,优化筛选方案后进行了分段扫描,取唐山附近3级以上小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统计结果进行了R值评分,在97.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活动的强弱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斜率差异常信息与该区域中小地震的对应关系也存在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率差信息法 跨断层水准测量 发震断层 余震 地壳形变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振动特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丰华 张君 江秀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2,12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压器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变压器绕组变形振动检测技术的准确性,通过定制2台10 kV电力变压器,设计和搭建了变压器振动特性测试平台。基于该平台,借助于变压器空载试验、短路试验和负载试验,得到了变压器箱...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压器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变压器绕组变形振动检测技术的准确性,通过定制2台10 kV电力变压器,设计和搭建了变压器振动特性测试平台。基于该平台,借助于变压器空载试验、短路试验和负载试验,得到了变压器箱壁振动信号特性及其与变压器工作电压、绕组电流和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变压器绕组振动与电流的平方线性相关,铁芯振动与电压的平方线性相关,变压器箱壁振动为绕组振动与铁芯振动的非线性叠加。研究结果可为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铁芯振动 绕组振动 绕组变形 振动分析法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碾压混凝土坝变形二级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相豪 《水电能源科学》 2005年第5期64-66,共3页
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特点,运用四参数、Mohr-Coulumb和Drucker-Parger准则分别模拟坝体、层面和基岩的非线性特征,并以渗流水压力和位移为未知数,建立坝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拟定碾压混凝土坝变形二级... 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特点,运用四参数、Mohr-Coulumb和Drucker-Parger准则分别模拟坝体、层面和基岩的非线性特征,并以渗流水压力和位移为未知数,建立坝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拟定碾压混凝土坝变形二级监控指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弹塑性有限元法 变形监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静力法和有限差分法的细砂尾矿坝动力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秦晓鹏 陈立宏 +1 位作者 孙洪月 余雪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46-51,共6页
通过采用拟静力法和有限差分法两种方法分别对北京密云县的和尚峪尾矿库坝进行了动力稳定性分析,然后计算得到在地震荷载影响下的边坡时程安全系数,并将此处所得到的安全系数与笔者之前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得到安全系数进行对比。最后,基... 通过采用拟静力法和有限差分法两种方法分别对北京密云县的和尚峪尾矿库坝进行了动力稳定性分析,然后计算得到在地震荷载影响下的边坡时程安全系数,并将此处所得到的安全系数与笔者之前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得到安全系数进行对比。最后,基于陈育民开发的PL-Finn模型并利用FLAC3D对尾矿坝在地震条件下的液化区域以及液化后的大变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拟静力法 有限差分法 抗震分析 动力响应 液化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