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技术在乳品商业无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晶 王丹 +4 位作者 张帅 齐国新 李慧 张淑丽 陈晓民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0期64-69,共6页
[目的]为明确流式细胞技术在乳品商业无菌检测中的高效性、准确性,了解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介绍流式细胞技术的定义、原理、方法,并与国标中的商业无菌检验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流式细胞技术与国标中的商业无菌检... [目的]为明确流式细胞技术在乳品商业无菌检测中的高效性、准确性,了解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介绍流式细胞技术的定义、原理、方法,并与国标中的商业无菌检验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流式细胞技术与国标中的商业无菌检验方法对未添加微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为商业无菌,对添加目标微生物的检测结果为非商业无菌,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商业无菌和国标中的商业无菌检验方法在检测上可以达到相同的筛选目的,而且在便利性、准确性、稳定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快速放行产品,对质量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流式细胞技术 乳品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在抗生素抑菌实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蒋海霞 许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抗生素类药物抑菌实验检测中存在的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准确评估细菌自身生长状态以及实验周期较长等问题,探究不同质量浓度(0.02~20 mg/mL)和不同处理时间(1和2 h)下申嗪霉素对黄单胞菌的抑菌检测中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 针对抗生素类药物抑菌实验检测中存在的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准确评估细菌自身生长状态以及实验周期较长等问题,探究不同质量浓度(0.02~20 mg/mL)和不同处理时间(1和2 h)下申嗪霉素对黄单胞菌的抑菌检测中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时间下,申嗪霉素质量浓度越高,凋亡晚期的坏死细胞越多;相同质量浓度下,随着申嗪霉素处理时间的增加,死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技术能够在抗生素等药物抑菌实验中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菌的生长状态和活力,为抗生素等药物抑菌机理研究中的检测技术提供数据支持,也有助于拓展流式细胞技术在细菌凋亡研究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技术 抑菌检测 申嗪霉素 黄单胞菌 细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快速检测液态商品中的细菌总数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道亮 赵占民 +2 位作者 胡连霞 张峻峰 孙晓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cytometry,FCM)快速检测液态商品牛奶、果汁中的细菌总数的方法。采用膜过滤、离心技术对果汁样品进行前处理,去除影响FCM检测的基质颗粒,使样品达到FCM可检测状态,检测限达到101CFU/mL数量级。对液态商品牛... 建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cytometry,FCM)快速检测液态商品牛奶、果汁中的细菌总数的方法。采用膜过滤、离心技术对果汁样品进行前处理,去除影响FCM检测的基质颗粒,使样品达到FCM可检测状态,检测限达到101CFU/mL数量级。对液态商品牛奶进行重复性和验证实验,检测结果经Q检验法和方差分析,在一定范围浓度下,FCM检测液态商品中的细菌总数与平板法成线性相关。FCM是一种比平板法检测细菌总数更加快速、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技术 检测 细菌总数 液态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快速检测果汁中的霉菌、酵母菌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道亮 胡连霞 +2 位作者 赵占民 张峻峰 孙晓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7-391,共5页
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快速检测果汁饮料中霉菌、酵母菌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样品前处理技术条件进行优化,去除了影响FCM检测的基质颗粒,使FCM检测限达到101cfu/mL数量级,检测时间从5d缩短到100min。... 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快速检测果汁饮料中霉菌、酵母菌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样品前处理技术条件进行优化,去除了影响FCM检测的基质颗粒,使FCM检测限达到101cfu/mL数量级,检测时间从5d缩短到100min。从绘制的标准曲线可以看出,FCM与平板法线性相关,符合性好。FCM将以更加灵敏、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成为一种可替代平板法来检测果汁中霉菌、酵母菌的自动化仪器检测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技术 检测 果汁 霉菌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rdUrd/DNA双参数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动力学的方法
5
作者 邵莉 石学耕 +1 位作者 方智雯 欧阳仁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细胞群体的生长、消亡规律,也有助于分析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对细胞的影响以及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应用连续标记FCM—BrdUrd/DNA双参数方法测定了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 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细胞群体的生长、消亡规律,也有助于分析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对细胞的影响以及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应用连续标记FCM—BrdUrd/DNA双参数方法测定了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各参数,为动力学研究提供一种快速的研究方法,同时应用该法检测了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动力学 BrdUrd 双参数 细胞动力学 流式细胞技术 连续标记 白血病患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技术检测 DN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黑熊成纤维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志春 李六金 +3 位作者 杨贵忠 朱德生 张生勇 冯秀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分离培养黑熊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 d和 10 g/ L Nocodazole处理 2 4 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周期相 ,以研究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化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 ,探讨核移植供体细胞的... 分离培养黑熊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 d和 10 g/ L Nocodazole处理 2 4 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周期相 ,以研究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化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 ,探讨核移植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血清饥饿组、Nocodazole处理组及对照组的 G0 +G1 期成纤维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85 .0 5± 7.0 0 ) % ,(4 5 .9± 3.7) %和 (5 9.3± 6 .7) % ;G2 / M期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10 .4± 6 .8) % ,(4 6 .3± 4 .2 ) %及 (2 3.0 5± 1.0 5 ) %。表明血清饥饿法能较好地使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于 G0 和 G1 期 ;Nocodazole处理可以使细胞较大程度同步于 G2 和 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分析法 检测技术 黑熊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同步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泓 刘凡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2期39-41,80,共4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深入,科研设备的不断更新,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多,植物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流式细胞仪植物检测技术是近几年在我国刚刚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对许多植物科技工作者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深入,科研设备的不断更新,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多,植物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流式细胞仪植物检测技术是近几年在我国刚刚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对许多植物科技工作者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所必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工作原理、知名品牌、常见型号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植物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HIV-1 gp41用于血清中抗体的检测的研究(英文)
8
作者 向柱方 赵树进 +1 位作者 杜红丽 林影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23,共8页
以Hexa-His和Flag为标签,利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将HIV-1囊膜蛋白gp41展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ws cerevisiase)细胞MT8-1表面.流式细胞测定结果表明His标签成功展示于重组酵母细胞MT8-1/pICAS-His和MT8-1/pICAS-His-gp41表面;活性的gp4... 以Hexa-His和Flag为标签,利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将HIV-1囊膜蛋白gp41展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ws cerevisiase)细胞MT8-1表面.流式细胞测定结果表明His标签成功展示于重组酵母细胞MT8-1/pICAS-His和MT8-1/pICAS-His-gp41表面;活性的gp41成功展于重组酵母MT8-1/pICAS-His-gp41表面,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了这一点;Flag标签可以在TM8-1/pICAS-Flag表面检测到,但Flag和gp41均不能在MT8-1/pICAS-Flag-gp41表面检测到活性.利用展示在酵母表面的gp41蛋白建立酵母细胞CbELISA体系,可成功用于检测单克隆抗体,其浓度达到了10 ng/mL,此体系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41 酵母细胞CbELISA 免疫荧光标记 facs(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丽萍 颜世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当前规模化养殖业迫切需要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高通量化。高通量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微量化等特点。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可分为高通量免疫学检测(检测抗原)和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核酸)两大类。论文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动物病... 当前规模化养殖业迫切需要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高通量化。高通量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微量化等特点。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可分为高通量免疫学检测(检测抗原)和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核酸)两大类。论文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抗体芯片技术、液相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多色荧光分析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新技术从原理、特点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检测 液相芯片 抗体芯片 流式细胞 基因芯片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分析技术
10
作者 胡芸芸 底浩楠 +4 位作者 赖辉燕 李雨柔 陈晨 田野 颜晓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5-1354,共10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液体活检、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研究方向。然而EVs在粒径、生化组成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以精准表征EVs亚群的分子组成,深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促进EVs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的发展。该文针对近年来发展的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进行综述,从检测原理、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讨论,并对单颗粒表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单颗粒分析技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流式细胞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素表达下调对C_2C_(12)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慷慨 蒋磊 +4 位作者 鄂顺梅 刘可 张玲莉 刘梅冬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核仁素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以抑制CC12细胞中核仁素的表达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 目的:探讨核仁素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以抑制CC12细胞中核仁素的表达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后24h,核仁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亦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并能检测到清晰的“梯状条带”。而正义及随机核酸导入细胞后不能降低核仁素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及凋亡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核仁素表达下调能抑制C2C12细胞增殖并能触发C2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表达下调 核仁素 C2C12细胞凋亡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MTT法检测 凝胶电泳检测 流式细胞 免疫印迹 增殖能力 抑制 琼脂糖 DNA 24h 细胞 酸处理 百分率 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致病菌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淑文 丁家旺 秦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海水中致病菌种类繁多、致病性强,对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传统的检测方法培养过程复杂繁琐、耗时长、效率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建立海水中致病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流式细胞... 海水中致病菌种类繁多、致病性强,对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传统的检测方法培养过程复杂繁琐、耗时长、效率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建立海水中致病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流式细胞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在海水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总结了上述方法在海水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致病菌 检测 流式细胞技术 分子生物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 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感染兔脑炎原虫獭兔肾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柳平 潘耀谦 段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9,共5页
运用透射电镜术、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流式细胞术对11只自然感染兔脑炎原虫獭兔的肾脏进行了细胞凋亡研究,5只健康长耳白兔用作对照。结果表明,凋亡细胞多见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初期的凋亡细胞,其细胞... 运用透射电镜术、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流式细胞术对11只自然感染兔脑炎原虫獭兔的肾脏进行了细胞凋亡研究,5只健康长耳白兔用作对照。结果表明,凋亡细胞多见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初期的凋亡细胞,其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集,边缘化,粗面内质网增多、扩张呈泡状;后期的凋亡细胞,其细胞质浓缩,细胞膜起泡,细胞核分裂成块状,最后形成膜包裹的凋亡小体。TUNEL法检测,病变轻微的细胞,胞核微缩,胞膜增厚;病变严重的细胞,其胞核体积明显缩小,胞膜皱缩,最后形成膜包裹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病兔可呈现明显的亚“G1”峰,凋亡细胞百分比与对照兔相比差异极显著(P=0101),且病兔肾细胞的周期也有所改变。结果表明,3种方法检测的病兔肾上皮细胞凋亡数均高于对照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自然感染 兔脑炎 獭兔 原虫 流式细胞检测 凋亡细胞 透射电镜观察 TUNEL法 凋亡小体 粗面内质网 标记技术 上皮细胞 对照 集合管 染色质 细胞 边缘化 细胞 细胞 核分裂 病兔 百分比 细胞 包裹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同型输血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晟玮 吴侔天 +6 位作者 董颖 杨声 河春姬 唐辉 丁洁 马大山 张大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异体同型输血的科学检测方法。方法:将若干份单一血液按比例实施体外两两混合,分别采用流式细胞的免疫血液学检测法及PCR-STR分析技术检测样本是否为混合血。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205份有效混合血样,检测出为混合血样的19... 目的:探讨异体同型输血的科学检测方法。方法:将若干份单一血液按比例实施体外两两混合,分别采用流式细胞的免疫血液学检测法及PCR-STR分析技术检测样本是否为混合血。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205份有效混合血样,检测出为混合血样的198份,其中2例为真正的输血病人,疑似混合血样品7份,无假阴性报告;相对于洛桑的8种目标检测抗原,采用21种目标检测抗原提高了确诊率。对291份有效混合血样采用PCR-STR分析技术进行检测,结果确定为混合血样的240份,其中1份为真正的输血病人,疑似混合血样39份,其中1份为输血病人,未检测出混合血迹象的12份;当血样混合比例高于1:10时,确诊率才明显下降。结论:在现阶段,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和PCR-STR分析法是可行的异体同型输血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同型输血 流式细胞 混合血样 检测方法 PCR-STR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新 沈忆文 +3 位作者 顾云菊 刘志萍 孙淑惠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同时将各器官组织按不同时间段取材,制成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1)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经FCM检测,脾细胞核DNA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现较好的下降梯度,而心、肝、肾,则由于自溶较快,死后6h细胞核DNA含量已很低,其变化情况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不佳;(2)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染色强度指数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1)机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脾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最具相关性,肝、肾次之,而心最差;(2)方法学分析,图像分析技术(IAT)与流式细胞术(FCM)两种检测方法在研究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方面,各有利弊,可互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DNA 死亡时间 含量变化 相关性研究 细胞核DNA含量 流式细胞术(FCM) FEULGEN染色 流式细胞检测 图像分析技术 变化规律 时间延长 器官组织 DNA降解 细胞悬液 FCM检测 DNA染色 方法学分析 应用价值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0与CD86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洪华 陆晓和 +1 位作者 姚建兵 彭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了解协同刺激分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同种...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了解协同刺激分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同种异体组采用F344大鼠5只为供体,Lou大鼠10只为受体,对照组采用Lou大鼠5只作为供体和Lou大鼠10只作为受体。连续观察12d,进行临床及病理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角膜细胞在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结果:同种异型移植组术后角膜细胞C D80、C D86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临床及病理学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协同刺激分子C D80、C D86参与了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增加从而活化局部T细胞的功能,使免疫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CD86 CD80 实验研究 协同刺激分子 移植术后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细胞 病理学观察 对照组 发病机制 基因移植 连续观察 技术检测 流式细胞 同种异型 观察结果 分子表达 大鼠 步研究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鲑鳟鱼三倍体苗种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绍刚 张黎 +1 位作者 杨华莲 徐晓玲 《中国水产》 2017年第3期114-114,共1页
技术简介: 发明提供了一种鲑鳟鱼三倍体苗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硬头鳟雌性亲鱼与溪红点鲑雄性亲鱼杂交,7℃条件下,受精卵受精20分钟后移入26℃水体中热休克20分钟后,入7℃水体中孵化,60天左右,受精卵孵化出仔鱼。
关键词 受精卵孵化 孵化期间 红点鲑 硬头鳟 流式细胞检测 热休克 性早熟 抗病能力 技术优势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新乌鲫
18
《中国水产》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培育单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经7代群体选育的红鲫雌鱼为母本,以(白化红鲫♀×墨龙鲤♂)F2中采用红细胞测量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筛选出可育的四倍体雄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津新乌鲫。津新乌鲫体形... 培育单位: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经7代群体选育的红鲫雌鱼为母本,以(白化红鲫♀×墨龙鲤♂)F2中采用红细胞测量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筛选出可育的四倍体雄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津新乌鲫。津新乌鲫体形似鲫鱼,体色乌黑;为不育的三倍体;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与彭泽鲫和红鲫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鲫 流式细胞 群体选育 检测技术 细胞测量 养殖条件 生长速度 良种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