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PCA综合评价模型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小斐 郝志敏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梳理出两者结合运用的思路(FA-PCA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价 fa—pca综合评价模型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学的茯苓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巫晓霞 黄群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72-2476,共5页
选取7批国内主产区的茯苓样品,分别测定其灰分、浸出物和有效成分含量,利用PCA法和熵权TOPSIS法对其开展质量评价,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茯苓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茯苓总灰分含量为0.15%~0.21%,浸出物含量为1.70%~2.88%,水溶性多糖含量... 选取7批国内主产区的茯苓样品,分别测定其灰分、浸出物和有效成分含量,利用PCA法和熵权TOPSIS法对其开展质量评价,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茯苓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茯苓总灰分含量为0.15%~0.21%,浸出物含量为1.70%~2.88%,水溶性多糖含量为49.85~78.61 mg·g^(-1) ,碱溶性多糖含量为407.92~679.22 mg·g^(-1) ,总三萜含量为3.06~3.96 mg·g^(-1) 。各指标变异系数在8.2%~41.39%之间,说明茯苓各成分存在产地差异,可作为茯苓质量评价的依据。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熵权TOPSIS法的评分结果更准确;PCA法评分结果的间距更大,能更好地区分不同产区茯苓药材,适用于多产地茯苓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川产茯苓的综合得分最高,品质最佳。部分产区已通过改良菌种和栽培技术而大幅提升了其品质,其品质甚至超过了云苓,这对于茯苓规范化栽培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质量综合评价 pca 熵权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