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稻台中65及其F_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和它们的F_1花药培养特性
1
作者 姚焱 卢永根 +2 位作者 刘向东 冯九焕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粳稻台中65及其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和它们的F1作研究材料,对这些遗传背景基本相同但具有不同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材料进行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花药开裂性的研究.结果为:亲本与杂种在离体条件下的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差异,杂... 利用粳稻台中65及其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和它们的F1作研究材料,对这些遗传背景基本相同但具有不同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材料进行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花药开裂性的研究.结果为:亲本与杂种在离体条件下的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差异,杂种F1花粉部分败育并未导致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下降,表明F1花粉不育基因与花粉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性状无直接联系;但亲本与杂种间的花药裂药性却存在显著差异,并随着花粉败育率的提高花药开裂率下降,表明F1花粉不育基因与花药开裂性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台中65 f1 花粉不 近等基因 花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药培养过程栽培稻花粉不育杂种F_1与亲本台中65的细胞学研究
2
作者 姚焱 卢永根 +3 位作者 刘向东 张志胜 冯九焕 张桂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活体压片、半薄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栽培稻(OryzasativaL.)花粉不育杂种F1及育性正常的亲本台中65离体培养前后的小孢子及花药壁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台中65相比,杂种F1的花粉小孢子在发育至单核中-晚期,出现比例较高的胞质凝... 利用活体压片、半薄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栽培稻(OryzasativaL.)花粉不育杂种F1及育性正常的亲本台中65离体培养前后的小孢子及花药壁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台中65相比,杂种F1的花粉小孢子在发育至单核中-晚期,出现比例较高的胞质凝聚小孢子和少量星型小孢子,正常小孢子和淀粉化小孢子比例降低。在离体条件下,胞质凝聚小孢子、星型小孢子、正常小孢子、液泡化小孢子、淀粉化小孢子的发育主要沿着胞质凝聚败育过程、孢子体发育过程、配子体发育过程、液泡化过程和淀粉化过程进行;药壁组织在离体条件下,杂种F1比台中65的绒毡层降解速度快,中层膨大程度高。杂种F1与台中65在离体培养下小孢子发育及药壁细胞学的差异主要是受到S-a座位内等位基因互作及离体培养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livaL.) 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s-α 花药培养 异常花粉 花药壁组织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转基因恢复系杂种F_1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云国 王学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74-2379,共6页
对转gst基因棉花恢复系浙大强恢"配制的杂种F1(三系杂交棉)的成熟花药和花粉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花药的长、宽、鲜重和成熟花粉粒的育性方面,浙大强恢"所配的F1和保持系DES-HAB277"接近,无显著性差异,但比受体恢... 对转gst基因棉花恢复系浙大强恢"配制的杂种F1(三系杂交棉)的成熟花药和花粉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花药的长、宽、鲜重和成熟花粉粒的育性方面,浙大强恢"所配的F1和保持系DES-HAB277"接近,无显著性差异,但比受体恢复系DES-HAF277"所配的F1分别提高47.7%、61.8%、28.5%和39.6%.以不育系DES-HAMS277"和保持系DES-HAB277"的花药为对照,对浙大强恢"和受体恢复系所配的F1的小孢子发生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不育系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造孢细胞增殖期和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且在减数分裂期彻底败育,不能形成四分体;受体恢复系所配的F1在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形成的各个发育时期都有部分败育,平均败育率约为20%,且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小孢子单核期;而浙大强恢"所配的F1与保持系一样,花药的发育、小孢子的发生以及雄配子的形成均正常.研究结果从细胞形态学方面证明gst基因对三系杂交棉具有防止部分小孢子败育和提高花粉育性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强恢复系 杂种f1 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