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血清指标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春茹 吕健 +2 位作者 周大亮 孙宪彬 郝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 3,GATA-3)、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 3,GATA-3)、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 t,RORγt)水平与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电图结果及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7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GATA-3、Tim-3、RORγt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GATA-3和Tim-3及RORγt水平与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ATA-3、Tim-3、RORγt水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im-3、RORγ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ATA-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7.14±78.42)ng/L vs(246.45±56.81)ng/L,P<0.01;(93.18±19.94)ng/L vs(35.72±7.79)ng/L,P<0.01;(38.21±9.45)ng/L vs(71.62±14.98)ng/L,P<0.01]。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TnI、CK、CK-MB、H-FAB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GATA-3与LVEF、LVFS呈正相关,与LVEDD、LVESD、cTnI、CK、CK-MB、H-FABP呈负相关;Tim-3、RORγt与LVEF、LVFS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cTnI、CK、CK-MB、H-FABP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ATA-3、Tim-3、RORγt单独及联合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AUC分别为0.859、0.827、0.780、0.921,联合预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预测(Z=1.993、3.021、4.532,P=0.036、0.007、0.001)。结论随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疾病进展,血清Tim-3、RORγt水平升高,GATA-3水平降低,各指标与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甲型肝炎病毒细胞受体2 核受体亚家族1 F组 成员3 GATA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强化铜泡沫对SiC_(f)/SiC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钎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瑜 张宏强 +4 位作者 梅寒 龙伟民 张雷 赵伟 郭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目的通过石墨烯强化铜泡沫结合AgCuTi钎料实现SiC_(f)/SiC复合材料与Nb521合金的可靠钎焊连接,并系统研究石墨烯强化铜泡沫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gCuTi钎料结合石墨烯强化铜泡沫中间层的方法实现了SiC_(f)/SiC与Nb... 目的通过石墨烯强化铜泡沫结合AgCuTi钎料实现SiC_(f)/SiC复合材料与Nb521合金的可靠钎焊连接,并系统研究石墨烯强化铜泡沫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gCuTi钎料结合石墨烯强化铜泡沫中间层的方法实现了SiC_(f)/SiC与Nb521合金的可靠钎焊连接。通过显微组织观察、能谱分析和剪切强度测试,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强化铜泡沫对钎焊接头的影响。结果引入石墨烯强化铜泡沫后,焊缝中的Cu(s,s)从针状转变为块状,同时Ti_(2)Cu均匀弥散分布在Cu(s,s)周围,形成互锁效应与复合强化效应。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提升至85 MPa,块状Cu(s,s)的形成和Ti_(2)Cu的均匀分布改善了焊缝的韧性。结论石墨烯强化泡沫铜作为中间层有效改善了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促进了块状Cu(s,s)的形成,优化了Ti_(2)Cu的分布,从而显著提高了接头的剪切强度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钎焊 SiC_(f)/SiC复合材料 中间层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衍飞 刘荣军 +2 位作者 张金 杜金平 李端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74,共23页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韧、耐高温、抗氧化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在航空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新型空天飞行器防热结构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材料。本文从SiC_(f)/SiC复合材料的四大...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韧、耐高温、抗氧化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在航空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新型空天飞行器防热结构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材料。本文从SiC_(f)/SiC复合材料的四大组成单元出发,综述了SiC纤维、界面相、SiC基体和环境障涂层(EBC)制备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了SiC_(f)/SiC复合材料未来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目前第三代SiC纤维具有近化学计量的C/Si比,并且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界面相的结构和抗氧化性能对SiC_(f)/SiC复合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探索与SiC相匹配且具有优异抗氧化性能的新型界面相,并且实现连续均匀制备,是界面相发展的研究重点。SiC_(f)/SiC复合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PIP法、CVI法和RMI法,但是单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复合材料的性能需求,由此研究者主要开展了CVI-PIP联用工艺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等研究。环境障涂层作为防止SiC_(f)/SiC复合材料受到外界环境侵蚀的屏障,在第三代Si/Yb2Si2O7环境障涂层体系基础上,通过补充Si源、自愈合等策略可制备得到高可靠、长寿命的环境障涂层,从而提高SiC_(f)/SiC复合材料构件的服役寿命。为了实现SiC_(f)/SiC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未来还需要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低成本制造、新型抗氧化界面相开发、抗开裂、抗剥落的新型环境障涂层研制、失效分析与寿命预测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SIC纤维 界面相 EBC涂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基钎料钎焊SiC_(f)/SiC复合材料异质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瑜 张宏强 +3 位作者 梅寒 赵伟 徐彦强 郭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目的 解决SiC_(f)/SiC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异质钎焊接头中相容性差、组织反应复杂的问题。方法采用多种Ag基钎料实现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同质与异质钎焊连接。通过SEM与热力学计算探究了不同钎料对异质钎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剪切性... 目的 解决SiC_(f)/SiC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异质钎焊接头中相容性差、组织反应复杂的问题。方法采用多种Ag基钎料实现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同质与异质钎焊连接。通过SEM与热力学计算探究了不同钎料对异质钎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剪切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异质接头组织及物相的调控机理。结果 通过对接头微观组织进行多界面表征分析,对比分析了同质与异质接头组织的差异,揭示了活性元素Ti对SiC_(f)/SiC复合材料接头微观组织的调控作用。AgCuTi钎料钎焊异质接头形成了TiC层,实现了SiC_(f)/SiC复合材料侧薄弱界面的强化,该接头微观组织均匀且无缺陷。AuCuPd钎料钎焊异质接头因Ni、Si、Pd元素的剧烈反应而导致接头存在较多脆性相与裂纹。AgCuTi钎料钎焊异质接头的强度达59 MPa,是AgCuPd的2倍,且与同质接头强度相近。结论 活性元素Ti的添加有效改善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及异质界面连接性,接头微观组织均匀、接头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SiC_(f)/SiC复合材料 镍基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S蓝牙耳机天线实验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顾朝志 李世宝 张旭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05,228,共5页
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基于TWS蓝牙耳机天线的实验教学案例。借助特征模理论,以蛇形倒F天线为原型进行自由空间天线设计。在天线指标满足要求后,采用Solidworks建模,设计出带有电池、喇叭等部件的耳机壳,并将自由空间天线加载到耳机壳中,考... 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基于TWS蓝牙耳机天线的实验教学案例。借助特征模理论,以蛇形倒F天线为原型进行自由空间天线设计。在天线指标满足要求后,采用Solidworks建模,设计出带有电池、喇叭等部件的耳机壳,并将自由空间天线加载到耳机壳中,考虑到金属、电池、喇叭等部件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对天线进行调整优化。仿真分析了加载耳机外壳的天线加载头模的比吸收率(SAR),结果表明符合国际标准。最后,制作了天线实物,并对天线进行性能测试及结构优化。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本实验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微波天线基本原理、天线设计实现方法以及天线性能参数的理解与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工程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无线立体声耳机 天线小型化 蛇形倒F天线 特征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D C_(f)/SiC复合材料与SiC陶瓷微磨削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6
作者 巩亚东 李远峰 +1 位作者 温泉 任启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为探究2.5D C_(f)/SiC复合材料与SiC陶瓷的微尺度磨削过程,对比2种材料在同一工艺参数下表面显微形貌、表面粗糙度与磨削力的差异,并分析工艺参数变化对磨削性能评价参数的影响;采用直径为0.9 mm的500#电镀金刚石微磨具对2种材料分别进... 为探究2.5D C_(f)/SiC复合材料与SiC陶瓷的微尺度磨削过程,对比2种材料在同一工艺参数下表面显微形貌、表面粗糙度与磨削力的差异,并分析工艺参数变化对磨削性能评价参数的影响;采用直径为0.9 mm的500#电镀金刚石微磨具对2种材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微磨削试验.结果表明,2.5D C_(f)/SiC复合材料去除过程不同于SiC陶瓷,这是因为复合材料增强纤维的存在,有效抑制了微磨削过程中裂纹的扩展;在同一工艺参数下,2.5D C_(f)/SiC复合材料表面微观形貌较好、缺陷少、表面粗糙度小,而无纤维增强的SiC陶瓷表面微观形貌较差、缺陷多、表面粗糙度大;SiC陶瓷的平均磨削力大于2.5D C_(f)/SiC,并且在微磨削过程中,2.5D C_(f)/SiC的实时磨削力信号较平稳,而SiC陶瓷的实时磨削力信号存在尖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C_(f)/SiC复合材料 SIC陶瓷 微磨削过程 表面微观形貌 表面粗糙度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KVPO_(4)F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7
作者 孙会兰 刘佳鑫 +2 位作者 李昭进 袁飞 王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3-648,共6页
【目的】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遇到能量密度提升缓慢、成本居高不下与温度适应范围窄等瓶颈,而具有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的钾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大规模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理想选择。氟代磷酸盐(KVPO_(4)F)因具有坚固三维框架结构和高工作电... 【目的】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遇到能量密度提升缓慢、成本居高不下与温度适应范围窄等瓶颈,而具有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的钾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大规模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理想选择。氟代磷酸盐(KVPO_(4)F)因具有坚固三维框架结构和高工作电压等优势,成为钾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然而,较大尺寸的钾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反复嵌入/脱出会造成KVPO_(4)F发生结构粉化,导致容量快速衰减且循环稳定性较差,由配位多面体共价键合成的结构限制了电子转移模式,极大地阻碍了KVPO_(4)F正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导致其倍率行为较差且实际容量较低。为了提高KVPO_(4)F正极材料的容量、倍率与循环稳定性,通常采用元素掺杂、碳包覆、形貌工程等策略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以改善其储钾性能,但由于晶格间距、晶面暴露与V^(3+)含量之间的不平衡性,KVPO_(4)F正极材料的容量、倍率和循环稳定性很难同步提升。KVPO_(4)F正极材料的合成通常包括两个连续的热处理步骤,包括VPO_(4)前驱体的制备以及将VPO_(4)与KF混合后进行二次煅烧生成KVPO_(4)F。因此,VPO_(4)的晶体结构势必会影响KVPO_(4)F的颗粒尺寸、晶面取向,从而影响KVPO_(4)F的储钾稳定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高温退火法制备了系列VPO_(4)材料,研究了不同VPO_(4)材料对终产物KVPO_(4)F晶格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制备的VPO_(4)会显著影响KVPO_(4)F的晶格暴露强度、晶格间距和V^(3+)含量,且随着温度从700℃升高到800℃,KVPO_(4)F的晶格暴露强度、晶格间距和V^(3+)含量均先增后减。当采用经750℃退火处理的VPO_(4)作为前驱体时,制备的KVPO_(4)F具有最强晶面暴露程度、最大晶格间距与最高V^(3+)含量,确保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离子迁移能力与离子存储数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 C(1 C=131 mA/g)下经过30次循环后,KVPO_(4)F的比容量为57.3 mAh/g,远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对照样品。此外,在0.2、0.5、1和2 C下KVPO_(4)F的可逆比容量分别为62.1、53.8、44.6和30.6 mAh/g。【结论】基于VPO_(4)调控确定了前驱体VPO_(4)对终产物KVPO_(4)F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电化学性能改善的内在机制,为获得高容量KVPO_(4)F正极材料奠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PO_(4)F材料 晶体结构 影响机制 构效关系 制备工艺 循环稳定性 可逆比容量 钾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凸优化模型张量补全的RIP条件
8
作者 王川龙 钟林江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限制等距条件在稀疏优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稀疏性的保证.在压缩感知和矩阵补全中,基于l_(1),L_(*)以及l_(1)−l_(2)和L_(*)−LF优化模型的限制等距条件已经获得较丰富的成果.本文将推广到张量上,基于Tucker秩和L_(*)−LF优化模型,研究... 限制等距条件在稀疏优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稀疏性的保证.在压缩感知和矩阵补全中,基于l_(1),L_(*)以及l_(1)−l_(2)和L_(*)−LF优化模型的限制等距条件已经获得较丰富的成果.本文将推广到张量上,基于Tucker秩和L_(*)−LF优化模型,研究低秩张量X恢复的限制等距性质(RIP),给出限制等距性常数δ_(2r_(n))的一个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_(*)-∥X∥_(F)最小化 限制等距性 低秩张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环境水体中痕量新污染物双酚F
9
作者 刁春鹏 陈阳 姬晓宇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0,共4页
以固相萃取为预处理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高效检测环境水体中痕量双酚F(BPF)的方法。该方法以C18固相萃取柱吸附水样中BPF,水样体积为1.0 L。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μg/L,线性范围为0.01~20μg/L,相关系数r^(2)... 以固相萃取为预处理技术,建立了一种灵敏、高效检测环境水体中痕量双酚F(BPF)的方法。该方法以C18固相萃取柱吸附水样中BPF,水样体积为1.0 L。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μg/L,线性范围为0.01~20μg/L,相关系数r^(2)=0.9991,加标回收率为97.3%~107.2%。将该方法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分析,33个采集点位的66个地表水样中,BPF的春季检出率为42.4%,平均检出浓度为0.134μg/L,均高于秋季的24.2%和0.057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动态与发展趋势推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仲科 冯硕 +6 位作者 吕天娇 冯博熙 王珊 段佳丽 李幻 罗陶然 贺明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特殊国情和立地条件决定了中国式林情和林业发展,后备造林地少、森林生长量小、幼中龄多、过熟林少,是阻碍我国林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瓶颈。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森林资源宏观管控理论,突破精准管理瓶颈,揭示了林业发展调控中造林量、生长... 特殊国情和立地条件决定了中国式林情和林业发展,后备造林地少、森林生长量小、幼中龄多、过熟林少,是阻碍我国林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瓶颈。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森林资源宏观管控理论,突破精准管理瓶颈,揭示了林业发展调控中造林量、生长量、采伐量、现存量、蓄积量、消费量6个格局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关联效应规律;引入年龄法与改进型SEIR-F模型,模拟不同政策情境下森林资源演变路径,量化新增造林率、采伐率与现存率的关系,并提出理想年采伐率。结果表明:未来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约170万hm^(2),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约0.18%,全面进入营林提升林业质量时期。预计在2050年前后实现最大生态承载覆盖率29.59%,进入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时期,每年采伐利用且迹地更新造林184.67万hm^(2),占森林面积0.65%,而99.35%(2.82亿hm^(2))森林中实施精准的森林经营方案。2050年后,森林面积约2.87亿hm^(2),蓄积量231.6亿m^(3),年生长总量达20.4亿m^(3),年采伐木材3.62亿m^(3),使用理想年采伐率可实现63 a轮伐周期下的森林动态平衡与可持续更新,有效抑制资源透支与结构失衡。本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中国式的森林经理理论体系,对实现林业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形成木材自给自足,建成稳定、高效、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高质量的产业系统,助力林业强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国家级、省级、县级林业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SEIR-F模拟 采伐模型 可持续发展 覆盖率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pase11-GSDMD-GSDMD-N通路探讨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作用机制
11
作者 赵裕沛 白宇 +3 位作者 贺彬婵 庞薇 刘梦云 朱益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目的探究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清瘟败毒饮中剂量组、清瘟败毒饮高剂量组,每组20只。用HE染色检查肺组织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探究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清瘟败毒饮中剂量组、清瘟败毒饮高剂量组,每组20只。用HE染色检查肺组织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血浆凝血因子Ⅲ(F3)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环氧化酶-2(COX-2)、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水平,血常规分析仪分析血浆中血小板(PLT)数量,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肺泡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内皮黏附物连接标记物闭合蛋白5(CLDN5)以及周细胞标记物神经元胶原抗原2(NG2),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1(Caspase 11)、GSDMD、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病理损伤变化,血清IL-1β、TNF-α、CXCL10水平和肺组织MCP-1、COX-2、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浆中PLT数量和F3含量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VE-cadherin、CLDN5、NG2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增强(P<0.01),Caspase 11、GSDMD-N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瘟败毒饮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血清中IL-1β、TNF-α、CXCL10水平和肺组织中MCP-1、COX-2、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血浆中PLT数量和F3含量均增高(P<0.05,P<0.01);肺组织中VE-cadherin、CLDN5、NG2蛋白荧光表达均减弱(P<0.05,P<0.01),Caspase11、GSDMD-N/GSDMD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清瘟败毒饮通过抑制GSDMD-N和Caspase 11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失血和血管屏障功能的损伤,从而对脓毒症引起的肺损伤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F3 Caspase11 GSDMD GSDMD-N 清瘟败毒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YOLO:复杂场景下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云飞 腰瑞琳 +1 位作者 金海波 张嘉宁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针对目标密集、有遮挡的复杂施工场景下安全帽佩戴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HD-YOLO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GRC-C2f结构,使用多分支结构捕获多尺度特征,兼顾训练阶段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阶段的计算效... 针对目标密集、有遮挡的复杂施工场景下安全帽佩戴检测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的HD-YOLO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GRC-C2f结构,使用多分支结构捕获多尺度特征,兼顾训练阶段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推理阶段的计算效率。其次,设计了DSASF颈部结构,结合动态上采样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精准识别和定位图像中的小目标,以提高检测性能。然后,引入Focal Modulation模块替换原有的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Fast,SPPF)结构模块,捕捉图像中的长距离依赖和上下文信息,聚焦于复杂背景中的目标。最后,采用空间增强注意力模块(Spatially Enhanced Attention Module,SEAM)解决小目标遮挡问题。试验结果表明,HD-YOLO算法在同一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为81.8%,相比原始YOLOv8算法提高了5.0百分点。设计的HD-YOLO算法有效提高了复杂场景中佩戴安全帽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安全帽检测 YOLOv8算法 GRC-C2f模块 DSASF颈部结构 Focal Modulation模块 空间增强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未分化癌多模态显像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郑红娜 郜莹 李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3-604,共2页
病例男,70岁,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实验室检查:脂肪酶435(23~300)U/L,癌胚抗原(CEA)1.74(0~5)ng/mL,甲胎蛋白2.93(0~5.8)IU/mL,糖类抗原CA19-99.53(0~27)U/mL。影像学检查:外院增强MRI检查显示胰腺体部异常信号占位,动脉期呈周边轻度强化... 病例男,70岁,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实验室检查:脂肪酶435(23~300)U/L,癌胚抗原(CEA)1.74(0~5)ng/mL,甲胎蛋白2.93(0~5.8)IU/mL,糖类抗原CA19-99.53(0~27)U/mL。影像学检查:外院增强MRI检查显示胰腺体部异常信号占位,动脉期呈周边轻度强化,胰腺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肝内多发异常信号影,呈环形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抗倒极早熟油葵杂交种F60的选育与应用
14
作者 王德兴 宋殿秀 +5 位作者 依兵 赵明珠 刘晓宏 刘金刚 曹瑀轩 冯良山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油葵F60是以雄性不育系150A和恢复系298R组配的矮秆、抗倒伏、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在2006、2007年油葵产量比较试验中籽粒产量达216.93 kg/667m^(2),增产6.53%;生产示范试验中籽粒产量217.60 kg/667m^(2),增产4.30%。在辽宁沈阳... 油葵F60是以雄性不育系150A和恢复系298R组配的矮秆、抗倒伏、极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在2006、2007年油葵产量比较试验中籽粒产量达216.93 kg/667m^(2),增产6.53%;生产示范试验中籽粒产量217.60 kg/667m^(2),增产4.30%。在辽宁沈阳、朝阳及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油葵适应性试种、示范试验中,籽实产量高,表现突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杂交种 极早熟 F6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调控及其气体分离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茜 赵孔孔 +1 位作者 纪德强 吴红军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1,18,共6页
柔性金属有机框架(F-MOFs)是一类具有独特动态孔隙系统的多孔吸附材料。形变机理和结构设计的差异直接影响材料的柔性特性,进而改变其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等。首先介绍了F-MOFs的柔性机制和形变机理;探讨了优化F-MOFs的调控策略与设计方... 柔性金属有机框架(F-MOFs)是一类具有独特动态孔隙系统的多孔吸附材料。形变机理和结构设计的差异直接影响材料的柔性特性,进而改变其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等。首先介绍了F-MOFs的柔性机制和形变机理;探讨了优化F-MOFs的调控策略与设计方法;进一步总结了柔性材料在CO_(2)捕获、烃类纯化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金属有机框架 结构调控 形变机理 CO_(2)捕集 烃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时相18F-FDG PET/CT及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张敬苗 庞小溪 +2 位作者 黄山 陈红 李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及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DTC全切术后患者的^(18)F-FDG PET/CT及颈部超声检查,检出转移(转移组)或非转移(非转移组)淋巴结... 目的探讨双时相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及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DTC全切术后患者的^(18)F-FDG PET/CT及颈部超声检查,检出转移(转移组)或非转移(非转移组)淋巴结共143个,分别计算^(18)F-FDG PET/CT及超声检查探测DTC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通过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中不同分组颈部转移淋巴结检出率的差异及淋巴结长、短径等因素,探索超声诊断不足的原因;再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PET/CT检查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淋巴结的纵横比、早期及延迟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延迟与早期SUV_(max)差值(△SUV_(max))等相关因素,研究^(18)F-FDG PET/CT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效能及其原因。结果^(18)F-FDG PET/CT在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1.58%(98/107)、72.22%(26/36)、86.71%(124/143)。而超声在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0.47%(54/107)、97.22%(35/36)、62.24%(89/143)。超声检查在第一组颈部淋巴结假阴性率高于第二组[56.6%(30/53)vs 43.4%(23/53)],χ^(2)=20.396,P<0.001)。颈部转移淋巴结^(18)F-FDG PET/CT延迟显像SUV_(max)高于其早期SUV_(max)(Z=-8.147,P<0.001)。以2.5为SUV_(max)临界值,延迟较早期显像检出更多阳性淋巴结(χ^(2)=18.127,P<0.001)。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纵横比小于非转移组(Z=-4.529,P<0.001),转移淋巴结早期及延迟SUV_(max)均高于良性淋巴结(Z=-3.689,P<0.001及Z=-4.550,P<0.001),△SUV_(max)(Z=-4.189,P<0.001)显著增大。结论双时相^(18)F-FDG PET/CT在诊断DTC全切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超声。其中,延迟显像具有更高的肿瘤与本底比值,提高了转移淋巴结可视性。此外,在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方面,双时相^(18)F-FDG PET/CT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超声 PET/CT 18F-FDG 双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SUVmax、TBR与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17
作者 张晶晶 温鑫 +2 位作者 阮翘 韩星敏 王瑞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靶/本比(TBR)与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动脉炎患者110例,根据Kerr评分将患者分为临床活动组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靶/本比(TBR)与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动脉炎患者110例,根据Kerr评分将患者分为临床活动组92例和非活动组18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采用感兴趣区技术测量动脉壁SUVmax,将SUVmax分别与下腔静脉中心平均SUV及肝右叶最大SUV相比得到TBR_(血池)、TBR_(肝)。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SUVmax、TBR_(血池)、TBR_(肝)对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诊断效能,评价PET/CT各参数与Kerr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关系。结果临床活动组的SUVmax、TBR_(血池)和TBR_(肝)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3.70(3.03,5.18)比1.45(1.38,1.53)、2.50(1.93,3.88)比0.91(0.79,1.16)、1.37(1.00,1.96)比0.44(0.39,0.63);Z=5.510~5.900,P均<0.001];SUVmax判断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最佳界值为2.65(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100%,曲线下面积为0.91);TBR_(血池)判断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最佳界值为1.63(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94.4%,曲线下面积为0.93);TBR_(肝)判断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最佳界值为0.81(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100%,曲线下面积为0.94)。SUVmax、TBR_(血池)、TBR_(肝)与Kerr评分均呈正相关(r=0.88、0.89、0.90,P均<0.001),以TBR_(肝)与Kerr评分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SUVmax、TBR_(血池)、TBR_(肝)有助于评估大动脉炎患者疾病活动性,以TBR_(肝)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疾病活动性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5G全光网络助力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转型
18
作者 杨振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I0016-I0018,共3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概况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该学院于2014年圆满完成了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任务,并在2019年正式启动了安徽省技能...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概况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该学院于2014年圆满完成了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任务,并在2019年正式启动了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汇集了580余名教职员工,服务超过1.2万名在校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F5G全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非均匀TOPMODEL与陆面模式SSiB4的耦合及流域水文模拟
19
作者 王倩 丹利 邓慧平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为了寻求合理简化的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TOPMODEL(Topographic Index model)用于大尺度的陆面模式,推导了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k0、衰减因子f和地下水补给速率R空间都可变的扩展的TOPMODEL,并将f空间非均匀分布的TOPMODEL与陆面模式SSiB... 为了寻求合理简化的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TOPMODEL(Topographic Index model)用于大尺度的陆面模式,推导了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k0、衰减因子f和地下水补给速率R空间都可变的扩展的TOPMODEL,并将f空间非均匀分布的TOPMODEL与陆面模式SSiB4耦合(SSiB4/GTOP)。通过耦合模型在f空间非均匀条件下进行实际流域的水文模拟,分析f空间非均匀对流域土壤湿度、蒸散发、地表径流、基流和总径流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k0和R的空间变化并不改变经典TOPMODEL原有关系式,只要定义新的地形指数,k0和R空间非均匀TOPMODEL与空间均匀的TOPMODEL并无区别;(2) f空间变化条件下由于局地的地下水埋深还与局地的f值有关,地形指数相同的区域具有水文相似性这一结论不再成立;(3)与f空间均匀的模拟结果相比较,f随海拔高度h i增加而线性减小使模拟的流域土壤湿度、地表径流和流域蒸散减小但使基流和总径流增加;(4) f空间非均匀对流域水文模拟结果有影响,但其影响明显小于流域地形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性 扩展的TOPMODEL推导 耦合模型SSiB4/GTOP 流域水文模拟 f空间非均匀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评估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疗效的价值
20
作者 宋乐 李慧 +1 位作者 张安南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索18F-FDGPET/CT对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11例接受RANKL单抗治疗的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数目、部位、骨质破坏特点,测量... 目的探索18F-FDGPET/CT对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11例接受RANKL单抗治疗的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数目、部位、骨质破坏特点,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长径。按照修改后的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inverse Choi density/size(ICDS)标准判断肿瘤的客观缓解率。结果11例患者骨病变均为单发,呈溶骨性破坏,骨皮质不完整,治疗后病变均见边缘骨质硬化。病变基线SUVmax为12.12±3.64,用药后为4.39±2.10,%△SUVmax为31.81%~80.52%。按照修改后的EORTC标准,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病变长径基线中位值为46.21(33.84,85.93)mm,用药后为42.25(32.44,79.29)mm,变化率为0.71%~22.90%。按照修改后RECIST 1.1标准,疾病稳定11例;按照ICDS标准,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9例。结论PET/CT可用于脊柱骨巨细胞瘤RANKL单抗治疗效果评估,采用修改后EORTC标准获得的客观缓解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抗体 单克隆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