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膜特性与1060nm窄带干涉滤光片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永昌 卢维强 +1 位作者 李宸章 施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7-42,共6页
实验研究表明,硅膜在800~1100nm是一个弱吸收膜,在波长短於800nm处是个强吸收膜;利用硅膜的这一可贵特性,设计并制备了1060nm窄带干涉滤光片。
关键词 滤光片 硅膜 滤光片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光纤通信用窄带滤光片膜系补偿膜层的最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晖 韩小兵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2-45,60,共5页
在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充当分波 合波器的全介质F B型多腔窄带滤光片的膜层层数较多,一般采用规整膜系结构,其各层膜的光学厚度均为监控波长的1 4整数倍.但仅采用规整膜层的膜系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因此,提出一种在基本满足设计指... 在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充当分波 合波器的全介质F B型多腔窄带滤光片的膜层层数较多,一般采用规整膜系结构,其各层膜的光学厚度均为监控波长的1 4整数倍.但仅采用规整膜层的膜系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因此,提出一种在基本满足设计指标的多层规整膜系上叠加少量非规整膜层的膜系设计方法,其中非规整膜层的光学厚度是在计算机上借助最优化方法寻优而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M光纤通信系统 分波/合波器 f-b型窄带干涉滤光片 膜系结构 最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鲁棒性的矩形窄带滤光片的自动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晖 陈清明 +1 位作者 杨光 朱伟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19-1023,共5页
分析了用于 WDM光纤通信系统的全介质多腔窄带滤光片的膜系结构特点及其所必须具备的光学特性 ,提出了一种利用最优化方法的原理 ,通过计算机寻优来自动完成其膜系设计的方法 ;构造了合理的评价函数 ,编制了可自动搜索既满足设计目标、... 分析了用于 WDM光纤通信系统的全介质多腔窄带滤光片的膜系结构特点及其所必须具备的光学特性 ,提出了一种利用最优化方法的原理 ,通过计算机寻优来自动完成其膜系设计的方法 ;构造了合理的评价函数 ,编制了可自动搜索既满足设计目标、又具有鲁棒性的最优化膜系的计算机程序 ;使用本程序所设计出的多腔窄带滤光片具有较小的纹波系数和较好的矩形度 ,可满足 WDM光纤通信系统对其分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滤光片 膜系结构 最优化设计 鲁棒性 矩形度 纹波系数 WDM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可调谐深紫外窄带光源模块的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凯雄 朱星玥 吴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6-74,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心波长连续可调的光源模块,实现了深紫外光源的窄带输出。设计的光源模块由氘灯、角度旋转台、滤光片旋转轮、不同中心波长的滤光片(220 nm,230 nm,240 nm,250 nm,260 nm,270 nm,280 nm)和光学透镜组成。基于多光束干... 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心波长连续可调的光源模块,实现了深紫外光源的窄带输出。设计的光源模块由氘灯、角度旋转台、滤光片旋转轮、不同中心波长的滤光片(220 nm,230 nm,240 nm,250 nm,260 nm,270 nm,280 nm)和光学透镜组成。基于多光束干涉理论,通过分析出射光的中心波长和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由每个滤光片出射的中心波长和角度旋转台旋转角度之间的定标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当角度旋转台入射角范围在0∼30°时,每个滤波片的可调谐范围可达到10 nm,实现紫外光源模块的单色光可调谐范围212 nm∼280 nm,能满足海水中硝酸盐浓度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源 紫外波长可调 滤光片 多光束干涉 硝酸盐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Rb原子共振滤光器
5
作者 陈怀林 汤俊雄 王庆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6-17,共2页
【正】 原子共振滤光器(ARF)是一种新型的量子、电子器件,是国际上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光学滤光器件。它具有超窄带宽(约0.01?)、大接收角(±90°)等特点,其滤光信噪比比干涉滤光片高二、三个数量级,因而在通信、遥控等领... 【正】 原子共振滤光器(ARF)是一种新型的量子、电子器件,是国际上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光学滤光器件。它具有超窄带宽(约0.01?)、大接收角(±90°)等特点,其滤光信噪比比干涉滤光片高二、三个数量级,因而在通信、遥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报告国内首次观测到的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Rb原子共振滤光器的窄带滤光效应。 LD的780nm光将Rb原子从基态(5S<sub>3/2</sub>)泵浦到5P<sub>3/2</sub>态,当有572nm信号光输入时,5P<sub>3/2</sub>态Rb原子受激跃迁至7d态,7d态原子经6p、7p、8p态返回基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泵浦 RB原子 光学滤光 量子转换效率 干涉滤光片 电子器件 原子共振 受激跃迁 提高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器本身的辐射对实时测温系统测温精度的影响及其抑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德恒 刘玉芳 +2 位作者 孙金锋 黄国庆 陈玉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3-758,共6页
在介绍一种采用钽酸锂热释电探测器实现的实时测温系统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探测器系统本身的辐射对该系统测温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抑制探测器系统本身的辐射对该系统测温精度影响的三条措施:一是对探测器进行水冷;二是采用一带宽为150 nm... 在介绍一种采用钽酸锂热释电探测器实现的实时测温系统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探测器系统本身的辐射对该系统测温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抑制探测器系统本身的辐射对该系统测温精度影响的三条措施:一是对探测器进行水冷;二是采用一带宽为150 nm的窄带干涉滤光片;三是进行电气补偿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实验也表明,在采取上述抗干扰措施后,在要求的测温范围400℃~1200℃内,测温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探测器 测温精度 辐射 半导体激光器 水冷 干涉滤光片 电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膜光学元件对光束线宽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仕琪 曹袁睿 +3 位作者 杨霄 白金林 孟阳 刘华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5-263,共9页
多层膜光学元件的设计是基于理想的单色光进行的,然而光源发出的光束均存在光谱线宽,在非单色光条件下工作,元件的光学特性会偏离理论值。为了分析光束线宽对多层膜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影响,首先,基于薄膜辐射特性的部分相干理论,提出了... 多层膜光学元件的设计是基于理想的单色光进行的,然而光源发出的光束均存在光谱线宽,在非单色光条件下工作,元件的光学特性会偏离理论值。为了分析光束线宽对多层膜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影响,首先,基于薄膜辐射特性的部分相干理论,提出了准单色光束入射条件下多层膜光学特性计算方法;其次,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光束线宽对窄带滤光片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线宽增大,滤光片透射通带的矩形度逐渐降低,半高全宽先降低后增大,其在滤光片的理论半高全宽附近取得最小值;光谱线型主要改变透射通带的透射率,对于透射谱线的矩形度以及半高全宽影响较小;为了保证窄带滤光片的通带形状,入射光束的线宽应当小于滤光片透射谱线的理论半高全宽的一半,光谱线型应当趋近于矩形线型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光片 功率谱密度函数 光谱线 光学特性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材料与器件
8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5期74-74,共1页
O484.41 20020537371064nm窄带干涉滤光片激光破坏研究=Laser induceddamage of 1064 nm ZnS/MgF<sub>2</sub> interference filters[刊,中]/胡海洋,范正修(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薄膜技术中心.上海(201800)),罗福(中物院... O484.41 20020537371064nm窄带干涉滤光片激光破坏研究=Laser induceddamage of 1064 nm ZnS/MgF<sub>2</sub> interference filters[刊,中]/胡海洋,范正修(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薄膜技术中心.上海(201800)),罗福(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绵阳(610900))//光学学报.—2001,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破坏 监控光 技术中心 器件 干涉滤光片 物理研究所 薄膜淀积 膜系结构 薄膜材料 滤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系设计
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7年第5期72-73,共2页
TB43 97053303用超薄金属和不对称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片设计窄带高反膜=Narrowband spectral high-reflec- tivity filter coatings composed of ultrathinmetallic film and unsymmetrical Fabry—Perotinterferent filter[刊,中]/谭... TB43 97053303用超薄金属和不对称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片设计窄带高反膜=Narrowband spectral high-reflec- tivity filter coatings composed of ultrathinmetallic film and unsymmetrical Fabry—Perotinterferent filter[刊,中]/谭满清,林永昌(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北京(100081))//光学学报.—1996,16(12).—1781—1785提出利用n≈k的金属膜层材料设计窄带高反膜的一种新方法:用超薄金属膜与不对称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片组合设计法。给出了可见光区的窄带高反膜的膜系结构;定量分析了膜系的反射率、反射峰值、反射半波带宽等光谱反射特性。实验证实了理论设计和分析。同时,也提供了设计非可见光波段的窄带高反滤光片的方法。图4表1参8(严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滤光片 高反膜 不对称 法布里 材料设计 光谱反射特性 超薄金属膜 定量分析 金属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