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中棕色脂肪摄取的规律和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午樱 朱朝晖 欧阳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0-373,I0007,I0008,共6页
目的明确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中棕色脂肪(BAT)摄取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2009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PET/CT躯干显像的1080例次患者的图像。结果共41例次(3.8%)... 目的明确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中棕色脂肪(BAT)摄取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2009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PET/CT躯干显像的1080例次患者的图像。结果共41例次(3.8%)有不同程度BAT摄取:主要在寒冷季节出现;常对称累及肩颈部和脊柱两侧,纵隔和腹部摄取常伴有体表摄取;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030);平均年龄(P=0.0001)和体重指数(P=0.0415)明显低于无BAT摄取者;3例患者在休息和保暖3~7d后行二次显像,BAT摄取明显减少。结论BAT摄取具有一定发生规律和特征表现,休息和保暖可减少其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棕色脂肪摄取 规律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评价肢体缺血预适应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苏玉盛 马云川 +2 位作者 王曼 张琳瑛 尚建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统计参数图(SPM)观察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门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证实患单侧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磁共振成像(M...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统计参数图(SPM)观察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门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证实患单侧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纳入肢体缺血预适应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通过比值法和SPM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脱落5例。比值分析法:好转情况方面肢体缺血预适应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进展情况方面对照组更重(P<0.05)。SPM分析法:①设治疗后代谢增加,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得到9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和丘脑,总KE值=927;对照组得到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顶叶和枕叶,总KE值=289。②设治疗后代谢减低,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得到0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对照组得到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顶叶和颞叶,总KE值=115。结论 PE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可观察到经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基底节和丘脑等处葡萄糖代谢的改善情况,从而为临床判断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缺血预适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统计参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探讨牙齿缺失对脑代谢相关影响
3
作者 李之豪 杨元山 黄劲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脑代谢改变与前磨牙及磨牙(后牙)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72例后牙缺失较多者(病例组)和126例后牙缺失较少者(对照组)CT及PET头颅影像数据,运用SPM12软件对头颅CT及PET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显著差异脑... 目的:探讨脑代谢改变与前磨牙及磨牙(后牙)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72例后牙缺失较多者(病例组)和126例后牙缺失较少者(对照组)CT及PET头颅影像数据,运用SPM12软件对头颅CT及PET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显著差异脑区(P<0.001,未校正),进一步计算显著差异脑区与全脑的标准摄取值比值,运用SPSS 26.0对病例组显著差异脑区标准摄取值比值与后牙数目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双侧丘脑、左侧舌回、右侧颞极平面、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梭状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尾状核脑代谢减低(P<0.001,未校正);病例组双侧丘脑标准摄取值比值与后牙总数呈正相关(左:r=0.388,P=0.001;右:r=0.386,P=0.001)。结论:后牙缺失可以导致脑代谢减低,涉及双侧丘脑、左侧舌回、右侧颞极平面、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梭状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尾状核,其中双侧丘脑代谢减低程度与后牙缺失数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齿 脑疾病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PET/CT对^(18)F-FDG摄取偏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4
作者 梁志盈 林培颖 +2 位作者 张汝森 李雯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CT检查的62例^(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和影像资料。参照肿瘤邻近组织对^(18)F-FDG和^(18)F-FAPI的摄取水平,将肿瘤病灶分为高摄取、中摄取与低摄取,其中高摄取病灶设为阳性。记录并比较^(18)F-FDG与^(18)F-FAPI显示的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数量及其摄取水平。结果62例原发恶性肿瘤对^(18)F-FDG低摄取18例(29.0%)、中摄取44例(71.0%),而对^(18)F-FAPI低摄取1例(1.6%)、中摄取6例(9.7%)、高摄取55例(88.7%)。原发肿瘤^(18)FFAP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明显高于^(18)F-FDG(7.5±5.6 vs.3.9±2.1,P<0.001)。^(18)F-FAPI PET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多于^(18)F-FDG PET(77个vs.38个,P<0.01)。共检出16个远处转移灶,其中^(18)F-FDG PET/CT检出11个(68.8%),^(18)F-FAPI PET/CT检出15个(93.8%),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18)F-FAPI PET/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API可作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放射性示踪剂,尤其适用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肿瘤 低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改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姜东朗 冯洪波 +1 位作者 邱湘哲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全身^(18) 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05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尿病前期组(5.6mmol/L≤空腹血糖≤6.9mmol/L),高血糖水平正常组(5.1mmol/L≤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评价糖尿病前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全身^(18) 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05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尿病前期组(5.6mmol/L≤空腹血糖≤6.9mmol/L),高血糖水平正常组(5.1mmol/L≤空腹血糖<5.6mmol/L)及低血糖水平正常组(4.6mmol/L≤空腹血糖<5.1mmol/L),每组各35例。采用SPM 12软件对3组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高血糖水平正常组与低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未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糖尿病前期组与高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47)、左侧额下回(BA45)、右侧额中回(BA10)、右侧额下回(BA45、BA47)。糖尿病前期组与低血糖水平正常组比较,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BA47)、左侧额下回(BA47、BA45、BA9)、右侧额中回(BA10)。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部分脑区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提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已经出现脑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葡萄糖代谢 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显像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涧兰 宋法寰 程爱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T表现,比较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FDG代谢程度的差异及代谢的均匀性。结果:高分化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均为单发,内有絮状间隔和(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团片影伴轻度代谢;黏液样脂肪肉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单发或多发,代谢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为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代谢不均匀,软组织成分代谢增高明显,常伴有大片片状坏死区;混合型脂肪肉瘤为高分化型与去分化型的混合类型,多发病灶,两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均有。局部脂肪浸润12例,其中1例复发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FNCCLE分级为G1、G2和G3级患者脂肪肉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3.00、5.67和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与G3、G2与G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患者的PET-CT表现不同,术前PET-CT检查能明确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转移情况,有利于初步判断脂肪肉瘤的病理亚型和评估组织学分级,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订,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病理学 脂肪肉瘤/影像诊断 脱氧葡萄糖f18/代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脑部转移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 被引量:3
7
作者 倪建明 林盟菲 +1 位作者 刘建军 黄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5-2178,共4页
目的探讨无脑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对葡萄糖摄取的变化。方法 57例无脑部疾患的原发性体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常规全身18F-FDGPET检查,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分析软件(SPM)回顾性分析其脑部18F-FDGPET影像资料,并与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无脑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对葡萄糖摄取的变化。方法 57例无脑部疾患的原发性体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常规全身18F-FDGPET检查,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分析软件(SPM)回顾性分析其脑部18F-FDGPET影像资料,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7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获得肿瘤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葡萄糖代谢改变。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两侧额叶(包括两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颞叶(包括两侧颞叶颞中回、颞下回)、部分边缘系统结构(扣带回,眶回)及小脑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区,额叶代谢减低以左侧为著。代谢升高区主要见于两侧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基底节、岛叶,两侧小脑亦可见部分葡萄糖代谢升高区。结论无脑部转移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异常区,这些脑代谢改变可能与肿瘤患者的复杂精神心理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代谢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入麻醉剂对人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
8
作者 于代华 徐礼鲜 +4 位作者 柴伟 张惠 姚立农 徐海峰710038西安市 林树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研究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对健康志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8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研究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对健康志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8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直至意识丧失。结果:清醒时全脑CMRglu平均为(30.0±1.1)μmol/(100mg·min),与清醒时比较,异氟醚麻醉降低全脑CMRglu22%至(23.3±1.4)μmol/(100mg·min)(P<0.05),安氟醚麻醉降低全脑CMRglu19%至(24.4±0.9)μmol/(100mg·min)(P<0.05);吸入异氟醚或安氟醚麻醉后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lu)均显著降低,其中异氟醚麻醉下以丘脑、舌回和扣带回葡萄糖代谢率降低更为显著(P<0.01);而安氟醚麻醉下丘脑、舌回、扣带回、额叶和桥脑等脑区葡萄糖代谢率的降低最显著(P<0.01)。结论:全脑及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在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时均可显著降低,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在人脑内的靶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恩氟烷 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葡萄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代谢体积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博 解敬慧 +1 位作者 冯洪波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代谢体积(MTV)与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PET/CT全身扫描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8例NSCLC患者,其中腺癌(腺癌组)92例、鳞癌(腺癌组)46例。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代谢体积(MTV)与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PET/CT全身扫描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38例NSCLC患者,其中腺癌(腺癌组)92例、鳞癌(腺癌组)46例。分析两组间MTV的差异性,MTV与分化程度、年龄、病灶大小、密度及T分期等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鳞癌组MTV明显高于腺癌组(F=28.390,P<0.001),整体(r=0.785、0.577)、鳞癌组(r=0.791、0.509)及腺癌组(r=0.720、0.439)MTV均与病灶大小、T分期呈正相关(P均<0.01),与年龄、病灶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整体及腺癌组MTV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631、-0.751,P均<0.01),鳞癌组MTV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r=-0.3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MTV纳入回归方程(OR=1.096,P<0.001);腺癌组与鳞癌组中,应用MTV评估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50(P<0.001),阈值分别为2.49 cm^3、18.49 cm^3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13%(41/46)、78.26%(36/46)和81.25%(26/32)、78.57%(11/14)。结论 NSCLC的^(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灶MTV是转移独立的影响因子,MTV越高提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代谢体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脾脏弥漫代谢增高原因分析
10
作者 赵梅莘 毛远 +1 位作者 张卫方 张燕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中脾脏摄取弥漫性增高的原因。方法以脾脏弥漫性摄取高于肝脏为研究纳入标准,脾脏SUVmax/肝脏SUVmax>1为定量指标,共纳入36例患者,结合手术病理、出院诊断及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36例脾...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中脾脏摄取弥漫性增高的原因。方法以脾脏弥漫性摄取高于肝脏为研究纳入标准,脾脏SUVmax/肝脏SUVmax>1为定量指标,共纳入36例患者,结合手术病理、出院诊断及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36例脾脏摄取弥漫性增高的患者中,15例淋巴瘤、3例结核、9例其他感染性疾病、1例大动脉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结节病、3例实体肿瘤(其中2例正在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结论 PET/CT显像中脾脏弥漫性代谢增高的现象,在淋巴瘤、结核及其他炎症状态、贫血、结节病、正在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患者中均可以出现,并不是某一类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8f脱氧葡萄糖 脾脏 代谢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的儿童癫痫致痫区定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艳蓉 李孝媛 +3 位作者 李如帅 艾书跃 张晓军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癫痫患儿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MR脑代谢显像的46例癫痫患儿。视觉及半定量分析MR、PET及ASL图像,以视频脑电图... 目的研究18F-FDG PET/MR联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在癫痫患儿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MR脑代谢显像的46例癫痫患儿。视觉及半定量分析MR、PET及ASL图像,以视频脑电图或手术部位为参考,分别计算MR、PET/MR、ASL/MR及PET/MR联合ASL定位致痫区的准确率。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不同成像模式定位致痫区的价值;采用Cohen’s 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PET与ASL定位的一致性。结果46例癫痫患儿中,MR、PET/MR及ASL/MR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分别为45.65%(21/46)、69.57%(32/46)、73.91%(34/46)。与单独MR比较,PET/MR及ASL/MR定位致痫区的准确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1.08,P均<0.01)。PET/MR联合ASL序列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76.09%(35/46),高于MR(χ^(2)=12.07,P<0.01),但与PET/MR及ASL/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与ASL定位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86,P<0.01)。结论18F-FDG PET/MR联合ASL对癫痫患儿致痫区定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脱氧葡萄糖f18 动脉自旋标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调控血糖在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婷 李剑明 卢如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头实验用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建模后第1、4周行^(18)F-FDG PET/CT心肌显像,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和差。采用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 目的观察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头实验用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建模后第1、4周行^(18)F-FDG PET/CT心肌显像,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和差。采用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调节血糖浓度,测量并计算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末次血糖值、存活心肌百分比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最终26头实验猪入组,完成PET/CT显像52头次,其中质量优组24头次,良组19头次,差组9头次。3组间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二次血糖值、血糖下降百分比及末次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活心肌百分比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血糖值、血糖升高百分比、血糖下降百分比和末次血糖值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P均<0.05)。结论以静脉糖负荷联合胰岛素法在实验猪^(18)F-FDG PET/CT心肌显像中调控血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负荷 胰岛素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心肌代谢显像 脱氧葡萄糖18f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代谢显像标准摄取值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13
作者 俞建华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1-794,共4页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UV方法将越来越准确、可靠而受到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半定量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符合探测技术提高^(99m)Tc-MIBI/^(18)F-FDG双核素显像成功率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春华 朱家瑞 +5 位作者 赵文锐 郭烽 川玲 王新强 王春芳 王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评价符合探测技术对提高99mTc-MIBI/18F-FDG双核素显像成功率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在218例双核素心肌显像中,56例心肌代谢图像质量不满意,改用双探头符合探测采集图像。结果 56例心肌代谢图像质量不满意改用灵敏度更高的双探头符合探... 目的评价符合探测技术对提高99mTc-MIBI/18F-FDG双核素显像成功率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在218例双核素心肌显像中,56例心肌代谢图像质量不满意,改用双探头符合探测采集图像。结果 56例心肌代谢图像质量不满意改用灵敏度更高的双探头符合探测采集后,41例获得了能够用于诊断的图像,显像成功率由74.3%提高到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9,P<0.05)。结论心肌代谢显像的图像质量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探测灵敏度可以提高心肌代谢显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代谢显像 双核素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负荷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法在双核素心肌代谢显像血糖调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建文 耿亚琴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7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比较葡萄糖负荷法(普通法)和糖负荷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法(联合法)对冠心病病人行18 F-FDG/99 Tcm-MIBI双核素心肌代谢显像(DISA)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DISA显像期间的护理流程。[方法]55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病人,均行DISA显像,采... [目的]比较葡萄糖负荷法(普通法)和糖负荷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法(联合法)对冠心病病人行18 F-FDG/99 Tcm-MIBI双核素心肌代谢显像(DISA)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DISA显像期间的护理流程。[方法]55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病人,均行DISA显像,采用半定量方法评价图像质量。将采用普通法和联合法调控血糖的病人分别设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依照是否执行心理护理将合并糖尿病病人设为普通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普通组和联合组图像得分分别为2.22分±0.87分和2.72分±0.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21),且联合组图像质量好于普通组(Z=-2.43,P=0.015);心理护理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法调控血糖可改善图像质量,规范的护理流程在DISA显像的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 双核素心肌代谢显像 18 f 脱氧葡萄糖 血糖调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腺癌有效性的动物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林艳 李超杰 +6 位作者 王子寅 单群刚 庞浩鹏 陆健 贡桔 王忠敏 刘芬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549-luc人肺腺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20 d后成瘤大小8~10 mm。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125I放射性粒...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549-luc人肺腺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20 d后成瘤大小8~10 mm。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6只,吉非替尼组6只,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6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持续测量肿瘤大小变化。利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肺腺癌A549-luc细胞在体内的生物发光活性。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35 d后处死裸鼠,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4组治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周4组(对照组,125I放射性粒子组,吉非替尼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509.25±709.93)、(840.45±43.35)、(1052.96±247.42)和(317.34±52.08)mm3,联合组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05,P<0.05)。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125I放射性粒子组和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4组治疗前肿瘤生物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4组肿瘤生物荧光光子数分别为(198605000.0±12976503.00)、(99263333.33±49293480.57)、(87419500.0±24039740.21)、(48433333.33±14417910.62)P/sec/cm2/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75,P<0.05),吉非替尼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明显低于单独125I放射性粒子组、吉非替尼组和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4组治疗前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4组SUVmax和SUVmean值分别为0.79±0.14和0.54±0.06、0.76±0.33和0.47±0.41、0.79±0.15和0.48±0.11、0.74±0.14和0.57±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1,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腺癌 吉非替尼 生物荧光成像 18 f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示踪剂PET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小艺 刘翔 +1 位作者 李淼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2-897,共6页
目的探讨双示踪剂PET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诊断AD患者和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同期进行11 C标记匹兹堡化合物(11 C-PIB)和18 F标记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脑部成像。采用视觉观察法、感兴趣区技... 目的探讨双示踪剂PET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诊断AD患者和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同期进行11 C标记匹兹堡化合物(11 C-PIB)和18 F标记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脑部成像。采用视觉观察法、感兴趣区技术与脑代谢分析软件评价示踪剂在脑区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D患者上额叶、下额叶、上顶叶、外侧颞叶、后扣带回葡萄糖代谢显著减低,平衡相显示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于额前叶、内侧顶叶、外侧顶叶以及部分外侧颞叶皮层,两种成像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PIB与FDG PET联合成像为AD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但仍需进一步证实此方法的实用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11 C标记匹兹堡化合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肿瘤标志物与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段小艺 白璐 +4 位作者 李艳 张卫善 刘翔 李阳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2-586,共5页
目的比较PET/CT成像中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评估提供证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ET/CT显像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 目的比较PET/CT成像中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评估提供证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ET/CT显像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结果,根据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SUVmax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大小影响SUVmax高低,肿块最大直径≥3 cm者SUVmax显著高于<3 cm者(P<0.01),肿瘤SUVmax及血清NSE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组SUVmax及NSE水平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P<0.01)。SUVmax、CEA、CYFRA21-1和NSE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SUVmax和NSE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作为间接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f18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肿瘤标记 生物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晓强 韩涛 +3 位作者 张斌 邓靓娜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已纳入结直肠癌诊疗体系,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及新兴的影像组学方法对于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卓越价值。本文对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已纳入结直肠癌诊疗体系,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及新兴的影像组学方法对于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卓越价值。本文对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f18 影像组学 分子标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