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ESMD用于公共场所异常声音特征提取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伟红 田真真 +1 位作者 龚卫国 王伟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9-2437,共9页
由于公共场所异常声音的特殊性及背景噪声的复杂性,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用于异常声音分解时,存在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缺陷。经分析认为公共场所异常声音为非线性、非平稳信号,背景噪声服从T分布。为此,提出改进的ESMD用于公共场所异... 由于公共场所异常声音的特殊性及背景噪声的复杂性,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用于异常声音分解时,存在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缺陷。经分析认为公共场所异常声音为非线性、非平稳信号,背景噪声服从T分布。为此,提出改进的ESMD用于公共场所异常声音分解,得到有利于识别的特征。所提出方法的特点是将T分布噪声序列添加到具有背景噪声的异常声音信号中,以减小背景噪声对特征提取的影响;将模态分量的排列熵作为判定异常声音与背景噪声的准则,自适应筛选有效的模态分量;用对称中点插值法替代极值中点奇偶插值法,以缓解ESMD插值端点不明确带来的模态失真。在公共场所异常声音数据库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目前典型的时频信号处理方法相比,在提高公共场所异常声音分类识别率的同时,缩短异常声音的分解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场所异常声音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异常声音信号 特征提取 公共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决策系数和ESMD-TEO的集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东 王永浩 +1 位作者 刘颖明 高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8,共8页
为降低海上风电场结构复杂、故障行波信号微弱等因素对集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决策系数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Teager能量算子ESMD-TEO(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Teager energy operator)的集电多分支线... 为降低海上风电场结构复杂、故障行波信号微弱等因素对集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决策系数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Teager能量算子ESMD-TEO(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Teager energy operator)的集电多分支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分析风电场内不同位置故障的决策系数,得出决策系数与故障点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此关系提出相对应故障支路判据。利用ESMD将故障初始行波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并通过TEO对一阶IMF信号差分计算,实现行波波头准确标定。最后,结合双端行波法实现故障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微弱行波信号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在不采集所有线路末端的故障数据的情况下仍能准确识别故障支路并实现主集电线路故障点定位,且定位结果不受故障起始角、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复杂多分支集电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故障行波 故障支路判据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MD的浓相气力输送颗粒静电信号分析及速度测量 被引量:3
3
作者 丁佐榕 李健 +2 位作者 王胜南 许传龙 王式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2-1037,共6页
针对浓相气力输送中颗粒相的复杂流动特性,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分析静电环状和弧状阵列信号.研究了多种工况下输送系统启停过程和过渡过程中不同分解模态静电信号的能量和频率分布信息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浓相气力输送颗粒速度测... 针对浓相气力输送中颗粒相的复杂流动特性,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分析静电环状和弧状阵列信号.研究了多种工况下输送系统启停过程和过渡过程中不同分解模态静电信号的能量和频率分布信息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浓相气力输送颗粒速度测量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环状电极静电信号的能量分布信息能够用来判断输送系统在启停过程中颗粒流动的稳定性;弧状电极静电信号的能量信息可用来判断管道内颗粒相的分布情况.文中提出的静电信号瞬时频率颗粒速度测量方法相比于空间滤波测速法,其特征系数的相对标准差至少降低58%,表明该速度测量方法可以稳定并准确测量浓相气力输送颗粒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相气力输送 静电信号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流动稳定性 空间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基于ESMD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斌 封周权 陈政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173-178,共6页
提出一种环境激励下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的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带通滤波 将实测环境振动响应分解成一系列单卓越频率的窄带子信号。然后,利用ESMD方法对子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得到若 干单模态时程信号。最后,应用... 提出一种环境激励下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的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带通滤波 将实测环境振动响应分解成一系列单卓越频率的窄带子信号。然后,利用ESMD方法对子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得到若 干单模态时程信号。最后,应用随机减量法对每个单模态时程信号进行处理,获得随机减量信号并由此识别模态参数 (频率,阻尼比以及振型)。采用该方法识别一座5层剪切框架数值模型和一座3层剪切框架实验模型的模态参数,并 将识别结果与理论值或者NExT-ERA方法识别的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从环境振动响应中识别出结 构的模态参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足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模态参数识别 随机减量技术 环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插值的ESMD在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宿文才 张树团 +1 位作者 刘涛 井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6-272,共7页
针对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处理电机轴承故障信号存在局部模态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理Hermite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改进的ESMD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由于首先有理Hermite插值可通过控制形状参数来调节插值曲线,将固有模态分... 针对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处理电机轴承故障信号存在局部模态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理Hermite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改进的ESMD电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由于首先有理Hermite插值可通过控制形状参数来调节插值曲线,将固有模态分量(IMF)的瞬时频率带宽作为的优化准则,采用有理Hermite插值与三次样条插值相结合,既避免了插值耗时过长,又考虑了插值曲线的平滑性;采用自适应权重调整的粒子群算法(PSO)确定每阶IMF的最优形状控制参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使得IMF最优,从而提高ESMD自适应性和分解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电机轴承故障特征,并有效缓解ESMD模态混叠,与其它方法相比分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 混合插值 自适应权重 电机轴承 故障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能量熵的ESMD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宿文才 张树团 贺英政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0,26,共5页
为解决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算法存在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能量熵的ESMD信号检测方法,采用极值对称中点插值来替代ESMD原来的内部极点对称插值,以缓解三次样条插... 为解决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算法存在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能量熵的ESMD信号检测方法,采用极值对称中点插值来替代ESMD原来的内部极点对称插值,以缓解三次样条插值带来的端点漂移和模态失真,将模态能量相对值和能量熵增量结合来识别虚假模态分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抑制端点效应,得出信号包含的各频率信号的信息,还可识别虚假模态,达到较好的分解效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 能量熵 端点效应 虚假IMF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和概率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淑清 徐剑涛 +3 位作者 姜安琦 李军锋 宿新爽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5-431,共7页
针对复杂非线性的滚动轴承系统,提出了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和概率神经网络(PNN)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ESMD将固有模态函数的定义进行扩充,采用内部极点对称直接插值的方法替代外部包络线插值,引入最优的自适应全局曲线(AGM... 针对复杂非线性的滚动轴承系统,提出了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和概率神经网络(PNN)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ESMD将固有模态函数的定义进行扩充,采用内部极点对称直接插值的方法替代外部包络线插值,引入最优的自适应全局曲线(AGM)的概念优化分解的趋势线,并由此确定最佳的模态分解次数。PNN是一种基于核函数逼近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将指数函数引入神经网络用来替代S型激活函数并进行重新构造,突出体现了梯度最速下降法的概念,减少实际和预测的输出函数之间的误差。通过对经验模态分解(EMD)、屏蔽经验模态分解(MEMD)和ESMD方法进行信号仿真分解对比,以及采用ESMD和PNN对故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故障信号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概率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贺军奇 魏燕 +3 位作者 高万德 陈云飞 马延东 刘秀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3-1533,共11页
了解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厘清生态系统动态关系的重点。基于1990—2018年气象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应用偏相关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在生长季,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不同类型植被年均NDVI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年均气温与... 了解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厘清生态系统动态关系的重点。基于1990—2018年气象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应用偏相关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在生长季,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不同类型植被年均NDVI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年均气温与年总降水量对各类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8年生长季研究区植被年均NDVI显著与极显著增加面积达97.9%,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2005年之前植被年均NDVI增速缓慢,此后以0.011·a^(−1)的速率发生了突变增加,其中灌丛类植被年均NDVI增长幅度最大。(2)2000年为年总降水量与年均气温的趋势突变点,突变前年总降水量以-5.510 mm·a^(−1)的速率减少,此后以5.541 mm·a^(−1)的速率增加,且主要依赖于大雨雨量的增加;年均高温与年均低温在突变前上升速率分别为0.122℃·a^(−1)与0.230℃·a^(−1),突变后,年均高温下降速率为-0.014℃·a^(−1),而年均低温上升速率为0.022℃·a^(−1)。(3)在植被年均NDVI缓慢增长阶段(1990—2005年),年均低温对植被影响较大,与不同类型植被年均NDVI多呈显著正相关;在植被年均NDVI快速增长阶段(2006—2018年),年总降水量与不同类型植被年均NDVI呈显著正相关,大降雨事件的频发使得降水量对于植被的生长起主导作用。年总降水量与年均气温尤其是年均低温的交互作用是促进植被生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气候因子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地理探测器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近60年西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继清 张鹏 +1 位作者 赵莹玉 刘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3-1046,共14页
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西江流域的河川径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重新认识和掌握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时空演变规律对流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江流域干支流7个控制性水文站近60年的日径流资料,综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西江流域的河川径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重新认识和掌握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时空演变规律对流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江流域干支流7个控制性水文站近60年的日径流资料,综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从年代、年、季和年内多个时间尺度对径流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代尺度下,西江流域径流丰枯交替、变化悬殊,1970s与1990s径流丰沛,2010s径流偏枯,降雨影响着径流的丰枯变化,流域上、中游更易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春、夏、秋、冬季径流振荡周期依次为2~7、15~20、28~29 a,3~5、7~10、20 a,2~3、6~8、12~15 a和3~8、12~15、20 a,均呈现年际与年代的双重周期特征,IMF1的年际振荡在径流变化中占主导地位;受降雨与水库调蓄作用的影响,年、夏、秋季径流呈下降趋势,预测下降变化具有持续性,春、冬季径流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内上游的变化趋势更显著;年和季尺度径流在1980年后突变增多,尤其集中于20002010年间,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是造成西江流域突变的主要原因;2000年后,除支流柳州站外,其余站点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月平均径流的变化幅度减小,集中期均向前移,梯级水库群蓄丰补枯作用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 多时间尺度 演变规律 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与时频分析的单通道振动信号盲分离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卫东 杨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3-2939,共7页
针对单通道振动信号盲源分离的观察信号少于源信号,且传统的盲源分离方法往往忽视信号非平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的盲分离算法(ESMD-TFA-BSS)。首先,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将观察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模态,... 针对单通道振动信号盲源分离的观察信号少于源信号,且传统的盲源分离方法往往忽视信号非平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的盲分离算法(ESMD-TFA-BSS)。首先,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将观察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模态,采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估计源信号个数并利用相关系数法选取最优观察信号,由原观察信号与最优观察信号组成新的观察信号;其次,根据新的观察信号计算白化矩阵并将其白化,利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将白化后的信号拓展到时频域,采用矩阵联合对角化方法计算酉矩阵;最后,根据白化矩阵和酉矩阵估计源信号。在盲源分离仿真实验中,ESMD-TFA-BSS的估计源信号与仿真信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1、0.978 4、0.966 0,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的盲分离算法(EMD-TFA-BS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 7、0.970 6、0.854 8,ESMD-TFA-BSS比EMD-TFA-BSS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2.35%、0.80%、13.00%。实验结果表明,ESMDTFA-BSS在实际工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源信号分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盲源分离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时频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M曲线能量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建文 李璞 冯泽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14,126,共8页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准确识别故障区段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点异侧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差异显著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自适应全局均线能量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 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准确识别故障区段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点异侧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差异显著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自适应全局均线能量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得到反映故障后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的自适应全局均线;然后,利用故障后暂态零序电流自适应全局均线的能量差,描述故障后暂态零序电流波形趋势的差异程度,构建判据确定故障区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可准确识别故障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定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自适应全局均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对称分解的多分支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谢李为 李勇 +2 位作者 罗隆福 曾祥君 曹一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326-7338,共13页
针对多分支行波定位结果受行波波头标定精度和线路参数变化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极点对称分解的多分支故障定位方法。为解决现有时频分析的行波波头标定方法存在分解尺度或模态混叠等问题,通过分析故障行波信号中的频率特性,利用极... 针对多分支行波定位结果受行波波头标定精度和线路参数变化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极点对称分解的多分支故障定位方法。为解决现有时频分析的行波波头标定方法存在分解尺度或模态混叠等问题,通过分析故障行波信号中的频率特性,利用极点对称分解算法(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ESMD)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分解,滤除故障信号中的低频分量,然后利用Teager能量算子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增强行波波头的突变特征,实现故障行波波头的精确标定。考虑到行波波速受线路参数的影响,基于故障行波传输路径,建立故障点反射行波辨识规则,提出一种减少线路参数影响的故障定位算法。进一步分析多分支线路各端到故障点的距离与线路支路长度的数值关系,定义系统端点元素值Q,提出相应的故障位置判定依据,实现故障点的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标定故障行波波头和准确辨识故障点反射行波。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和更小的定位误差,且受装置间时钟同步误差的影响较小,有效提高了多分支线路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反射行波 多分支线路 极点对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15年中国北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2
13
作者 何航 张勃 +3 位作者 侯启 李帅 马彬 马尚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80,共11页
基于中国北方1982—2015年GIMMS NDVI数据及408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M K趋势检验、相关分析、趋势分析和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1982—2015年中国北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 基于中国北方1982—2015年GIMMS NDVI数据及408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M K趋势检验、相关分析、趋势分析和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1982—2015年中国北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982—2015年中国北方植被NDVI以0.002(10 a)-1速度呈增加趋势(P<0.05),ESMD方法显示生长季NDVI呈波动上升;NDVI显著增加区域包括新疆北部天山及塔里木盆地北缘、甘肃祁连山区及陇南山地、黄土高原和河套平原、辽西低山丘陵一带、吕梁山及太行山区,NDVI显著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一带;从植被类型上来看,植被覆盖增加最多的是栽培植被、草地和荒漠植被;生长季NDVI与温度和降水整体呈正相关且对气温的响应更强烈,NDVI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异质性;1982—2015年极端气温指数均呈极显著增加或减少趋势,极端降水指数中仅1日最大降水量、异常降水总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极值对NDVI的影响强于降水极值,最低气温和暖夜日数与NDVI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GIMMS NDVI 3G V1.0数据集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极端气候 响应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一化序列的贵州高原1960-2018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志龙 罗娅 +4 位作者 杨胜天 余军林 刘洋 石春茂 徐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9,共9页
基于均一化处理后的1960-2018年贵州高原34个气象站的日均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启发式分割算法、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SMD)等方法对贵州高原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气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8年贵州高原气温显著... 基于均一化处理后的1960-2018年贵州高原34个气象站的日均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启发式分割算法、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SMD)等方法对贵州高原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气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8年贵州高原气温显著升高,呈现“非线性、非平稳、跳跃式”的上升特征,气温倾向率为0.1710℃/10a,并在1997年发生突变;1998-2012年出现与全球增温“停滞”相一致的升温减缓现象;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均检测到突变,秋冬季气温对全年升温的贡献最大,夏季最小;空间上呈现全域升温的态势,其中第Ⅱ阶梯对整个区域的贡献率最大;四季气温变化的分布与全年类似,除春季外的季节均呈自西向东3级阶梯升温倾向率减小的格局。研究结果对于贵州高原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可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水热资源、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时空变化 均一性 启发式分割算法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smd) 贵州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调蓄前后径流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逍迪 李继清 纪昌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2,共6页
径流时间序列复杂多变,既存在着非周期成分(趋势、突变等)变化特征,又存在着多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水文径流的多尺度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对宜昌水文站多年实测径流量进行模态分解及时频分析,得... 径流时间序列复杂多变,既存在着非周期成分(趋势、突变等)变化特征,又存在着多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水文径流的多尺度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对宜昌水文站多年实测径流量进行模态分解及时频分析,得出不同的时间尺度下,该站径流的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进而分析三峡水库调蓄前后的径流变化规律;同时分别利用传统径流分析方法中的Mann-Kendall(M-K)法、小波变换法及希尔伯特-黄变换法三种方法对ESMD法所得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峡调蓄前后,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径流均存在2003年6月左右的突变点,趋势项上均表现为不显著的递减变化趋势,这表明三峡工程的正式蓄水对径流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年、月、日的周期则表现出了一致性,证实了径流研究具有不同尺度上的嵌套性,同时ESMD法在径流多尺度分析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分析 多尺度分析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极值波延拓的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端点效应抑制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宿文才 张树团 刘陵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94-301,共8页
针对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在电力谐波检测中出现端点效应问题,在分析总结目前抑制方法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极值波延拓与对称中点插值相结合的ESMD端点效应抑制方法。首先利用改进极值波延拓将信号在两端延拓,然后采用对... 针对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在电力谐波检测中出现端点效应问题,在分析总结目前抑制方法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极值波延拓与对称中点插值相结合的ESMD端点效应抑制方法。首先利用改进极值波延拓将信号在两端延拓,然后采用对称中点插值进行ESMD分解,截去两端延拓部分,最大限度遏制端点效应污染内部信号。同时,提出一种自适应确定有效数据长度的端点效应评价指标,可有效避免人为确定数据长度导致的问题,更为客观地量化各固有模态分量(IMF)端点“漂移”程度。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分析,并与极值波延拓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抑制ESMD电力谐波端点效应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改进极值波延拓 对称中点插值 端点效应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下陕西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申雨晨 李双双 +2 位作者 延军平 武亚群 汪成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6,共11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受人类活动和气候系统波动共同影响,气候要素响应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如何识别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信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基于1970-2017年气温和降水逐日数据,辅以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和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 全球变暖背景下,受人类活动和气候系统波动共同影响,气候要素响应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如何识别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信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基于1970-2017年气温和降水逐日数据,辅以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和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等方法,对陕西3大地理单元气候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不同海区厄尔尼诺指数与气温、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70-2017年,陕北气候变化经历“暖干-冷湿-暖湿”的变化过程;关中和陕南气候在20世纪80-90年代末呈现暖干化,随后增温停滞,降水增多,近期再次呈现暖干化;利用ESMD对陕西气温和降水变化信号进行分解,发现区域气温响应变暖停滞,是受年代波动影响,周期为9.2~11.5 a左右;从趋势项分析,除陕北气温平稳波动之外,关中和陕南气温增速并未减缓;在影响因素上,不同海区海温异常与陕西气温、降水变化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气温影响主要在中国东部海区,且与NINO A区、黑潮区海温显著正相关;影响降水变化的关键海区在赤道太平洋,即赤道太平洋中部海温异常偏高时,关中和陕南降水呈现下降,而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偏高,陕北降水减少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气候变化 时空分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特征融合的J波自动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毋凡铭 李灯熬 赵菊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48-2551,共4页
临床研究表明,J波可作为一些心脏疾病的高危预警指标。针对当前医生诊断J波仅通过经验进行识别,易造成误诊的问题,从信号处理角度,提出了一种J波自动识别方法。通过提取心电数据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后的能量特征与高阶累计量特征,融合线性... 临床研究表明,J波可作为一些心脏疾病的高危预警指标。针对当前医生诊断J波仅通过经验进行识别,易造成误诊的问题,从信号处理角度,提出了一种J波自动识别方法。通过提取心电数据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后的能量特征与高阶累计量特征,融合线性与非线性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最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现J波的自动识别。对比实验结果,提出的方法平均准确率为97.3%,可有效地识别J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波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高阶累计量 人工蜂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