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李龙 唐发兵 余勤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290-292,296,共4页
目的探讨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3例肺腺癌患者及9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因子1(pSTAT1)和... 目的探讨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3例肺腺癌患者及9例非癌肺疾病患者组织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因子1(pSTAT1)和磷酸化RAS/MAPK信号通路活化蛋白(pERK1/2)的表达。结果EGFR和活化蛋白pERK1/2在23例肺腺癌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73.9%(17/23)和65.2%(15/23),半定量分析显示肺腺癌组pERK1/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癌组(1.303±0.656)%vs(0.262±0.213)%,且pERK1/2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病理分级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9和6.626,均P<0.05),肺癌不同TNM分期间pERK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1在23例肺腺癌患者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4%,与非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肺腺癌进展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map激酶信号系统 STAT1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tions on conserved signaling pathways in biocontrol and development: G protein and MAPK genes of Trichoderma. atroviride and T. virens 被引量:1
2
作者 Benjiamin A Horwitz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4,共1页
Filamentous fungi employ conserved eukaryotic signaling pathway to detect an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ignal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f the host. Genetic experiment in which a particular signaling protein is lost, o... Filamentous fungi employ conserved eukaryotic signaling pathway to detect an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ignal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f the host. Genetic experiment in which a particular signaling protein is lost, or its activity enhanced, have defined some of the function of heterotrimeric G proteins and MAP kinases in development and virulence. A hallmark of these studies is that orthologs in different species may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Antagonistic fungal-fungal interactions form the basi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 These interactions may employ novel modes of regulation by conserved signaling elements. Tag1, a G protein α subunit of Trichoderma. atroviride belonging to fungal Gi class, is involved in repression of sporulation and hyphal coiling(1). Deletion of ortholog of this gene, TgaA, in Trichoderma (Gliocladium) virens, however, did not affect sporulation and growth, yet tgaA mutants are unable to parasitize S. rolfsii sclerotia(2). Mutation of a second G α subunit gene is now under study. TmkA, a MAPK gene of T. virens, is involved in biocontrol properties and repression of conidiation(3). Using suppression-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 and other approaches, we are beginning to identify additional elements of the signaling cascades and their downsteam targets. The role of G protein and MAPK genes are sometimes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host fungus or to parasitism of mycelia or sclerotia(2,3). Also of relevance to biocontrol,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provide a means to alter the balance between sporulation, mycelial growth and hyphal coi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属 真菌 基因 变异 信号通道 G蛋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软骨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蔚东 蒋青 +2 位作者 陈东阳 徐华 张亚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的软骨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组,均行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A、B组术后分别于关节腔注射0.1ml浓度为100、10μm/L的SB203580,...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的软骨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组,均行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A、B组术后分别于关节腔注射0.1ml浓度为100、10μm/L的SB203580,每周1次,连续6周;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6周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软骨的大体变化、OA评分、软骨表面分级及Mankin炎性分级。结果A、B组软骨大体评分、软骨表面分级及Mankin炎性分级均轻于C、D组。结论关节腔注射p38 MAPK抑制剂能延缓软骨退变程度,具有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 动物模型 骨关节炎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于芳苹 蒋萍 +3 位作者 李丽敏 赵迎春 杨永益 吴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影响,评估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影响,评估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60例,对照组6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比较法舒地尔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法舒地尔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0.20±0.06)μg/L vs(0.14±0.04)μg/L,P<0.01]。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15±0.03)μg/L vs(0.25±0.04)μg/L,(0.20±0.06)μg/L vs(0.25±0.05)μg/L,P<0.01]。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抑制Rho激酶的活性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表达,并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相关激酶类 脑梗死 尿紧张素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介导的自噬对七氟烷后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覃琴 谢红 +4 位作者 殷明 乔世刚 曹建方 高稚淇 王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SP组、七氟烷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PD98059溶剂DMSO组(DMSO组),各15只。后5组缺血30min,再灌注4h。再灌注4h末提取心脏,用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Ⅰ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SP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35.7±10.1)%vs(56.4±12.3)%,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SP组比较,PD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加[(50.7±8.3)%vs(35.7±10.1)%,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SP减轻了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再灌注期间自噬体清除的破坏,进而抑制再灌注期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自噬 心肌再灌注损伤 麻醉药 吸入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激活与GRP78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民 赵雅宁 +3 位作者 刘乐 常学优 陈长香 李淑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活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内在关系尚不明确。文中探讨高血压大鼠CI/R后海马区JNK激活与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 目的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活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内在关系尚不明确。文中探讨高血压大鼠CI/R后海马区JNK激活与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8,GRP78)表达的关系。方法 9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分为假手术组、CI/R组、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干预组(以下简称SP600125干预组)。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作CI/R。分别在术后6、24、48 h取脑组织,应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GRP78和磷酸化JNK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I/R组各时间点存活神经元密度降低,GRP78表达和磷酸化JNK表达增高。与CI/R组比较,SP600125干预组中各时间点存活神经元密度增加,GRP78表达增高,磷酸化JNK表达减少,相关性分析显示CI/R组中GRP78和磷酸化JNK蛋白表达相关(r=-0.862,P<0.01);SP600125干预组中GRP78和磷酸化JNK蛋白表达相关(r=-0.898,P<0.01)。结论高血压大鼠CI/R后海马区JNK激活与GRP78表达有关;抑制JNK信号通路可上调高血压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GRP78表达,对神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 糖调节蛋白78 激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卵巢颗粒细胞IRS-1及ERK-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任文超 刘建新 +2 位作者 祁秀娟 丁钰 王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4-156,171,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患者卵泡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二甲双胍处理48 h,...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患者卵泡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二甲双胍处理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颗粒细胞IRS-1及ERK-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另收集行IVF-ET非PCOS患者颗粒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PCOS患者颗粒细胞IRS-1基因、ERK-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二甲双胍处理后PCOS患者颗粒细胞IRS-1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而ERK-2基因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PCOS患者颗粒细胞IRS-1与ERK-2基因受二甲双胍作用时表达不同步,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PCOS患者颗粒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活性,减轻MAPK信号通路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的负反馈作用,改善PCOS患者卵巢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受体 胰岛素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信号通路缺陷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艳芳 韩玉崑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通路是胰岛素作用的两条主要信号途径,主要完成胰岛素调节代谢、调控细胞生存与凋亡的重要生理学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两通路状态呈现...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通路是胰岛素作用的两条主要信号途径,主要完成胰岛素调节代谢、调控细胞生存与凋亡的重要生理学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两通路状态呈现出其特异性,即胰岛素信号通路缺陷并可表现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学说众多,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的通路选择性、组织特异性、内在性和(或)获得性、循环胰岛素抵抗和局部胰岛素敏感等不同学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组织器官PI3K/AKT和MAPK/ERK通路状态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抗药性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整合素过表达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又冬 孙琦 +1 位作者 刘冰阳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功能性过表达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为角膜细胞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β1整合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并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融合基因在角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能...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功能性过表达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为角膜细胞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β1整合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并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融合基因在角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能力。检测β1整合素功能性转染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激酶)磷酸化的影响。结果:β1整合素-GFP融合基因成功转染至兔角膜上皮细胞并过表达;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加角膜上皮细胞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力并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促使MAP激酶磷酸化。结论:β1整合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MAP激酶磷酸化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细胞 Β1整合素 凋亡 map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芳 廉哲勋 +1 位作者 李妮妮 姚如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观察ATP后处理对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信号通路中的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ATP后处理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48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ATP后处理组(后... 目的观察ATP后处理对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信号通路中的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ATP后处理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48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ATP后处理组(后处理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ATP后处理组(Wortmannin+ATP组)、ERK1/2抑制剂PD98059+ATP后处理组(PD98059+ATP组),每组12只。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终点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p Akt,p ERK1/2蛋白表达。结果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再灌注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后处理组p-Akt、p-ERK1/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0.05)。结论 ATP后处理可以减轻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同时上调p Akt和p-ERK1/2的表达,提示PI3K/Akt及ERK1/2信号通路参与了ATP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腺苷三磷酸 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类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苯酞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拮抗β淀粉样蛋白致皮质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云霞 李甲龙 +1 位作者 王瑞霞 张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0-753,共4页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是否可以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_(1 42)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Aβ_(1-42)干预组(干预组)、Aβ_(1-42)+丁基苯酞0.1μmol/L...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是否可以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_(1 42)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Aβ_(1-42)干预组(干预组)、Aβ_(1-42)+丁基苯酞0.1μmol/L组(A组)、Aβ_(1-42)+丁基苯酞1μmol/L组(B组)、Aβ_(1 42)+丁基苯酞10μmol/L组(C组)。Aβ_(1-42)作用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比率,Western blot定量检测总p38、p-p38、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双染显示,对照组神经元细胞体边缘光滑,突触长,细胞核完整;干预组细胞边缘塌陷,突触缩短,细胞核碎裂。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A、B、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p p3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o.05);与干预组比较,A、B、C组caspase 3蛋白表达及B、C组p p3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以通过p38蛋白磷酸化拮抗Aβ_(1-42)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元 细胞凋亡 map激酶信号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抑制剂U0126对大鼠睾丸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姚晓霖 陈昭典 +2 位作者 谭付清 陆意 胡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讨大鼠睾丸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关系,以及MEK抑制剂(U0126)对移植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潭付清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1正常对照组;2冷灌注对照组;3假手术对照... 目的:探讨大鼠睾丸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的关系,以及MEK抑制剂(U0126)对移植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潭付清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1正常对照组;2冷灌注对照组;3假手术对照组;和应用潭付清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的4睾丸移植1组(移植后30min取材);5睾丸移植2组(移植后1周取材);6U0126预处理1组(U0126预处理并在移植30min后取材);7U0126预处理2组(U0126预处理并在移植1周后取材)。Western blot法测定移植睾丸ERK1、ERK2、pERK1及pERK2的表达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并应用放免法测定移植受体血清T、FSH、LH值。结果:各对照组间的ERK表达、组织学改变及生殖激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睾丸移植1组ERK1、ERK2、pERK1及pERK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0126预处理1组ERK1和ERK2水平较睾丸移植1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pERK1和pERK2水平显著低于睾丸移植1组(P<0.05);U0126预处理1组的组织学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类似,但明显轻于睾丸移植1组;U0126预处理2组组织学损伤轻于睾丸移植2组,生殖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睾丸移植2组(P<0.01)。结论:大鼠睾丸移植后植睾ERK1、ERK2、pERK1及pERK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导致移植睾丸组织结构损伤和生殖激素分泌功能减退;U0126可通过抑制ERK1和ERK2磷酸化,减轻移植睾丸的早期出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短期内保护其生精功能,并维持其生殖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移植 再灌注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代谢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代谢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BWMK1互作基因的分离
13
作者 潘素君 高佳 +5 位作者 刘玲 刘赛军 刘金灵 刘雄伦 王国梁 戴良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4-496,462,共3页
为探明BWMK1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水稻稻瘟病菌诱导后的cDNA文库,以BWMK1为诱饵,对文库进行筛选,通过验证、测序和基因编码分析,获得了7个BWMK1互作基因BWIPI-BWIP7,分别位于水稻基因组第12、2、3、10、6... 为探明BWMK1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水稻稻瘟病菌诱导后的cDNA文库,以BWMK1为诱饵,对文库进行筛选,通过验证、测序和基因编码分析,获得了7个BWMK1互作基因BWIPI-BWIP7,分别位于水稻基因组第12、2、3、10、6、4、5染色体上;7个互作基因中,除BWIP2和BWIP7未找到同源编码蛋白外,其余5个基因BWIP1编码硫甲基转运酶,BWIP3编码磷酸肌醇合成酶,BWIP4编码磷转运蛋白,BWIP5编码WD-40重复包含蛋白,BWIP6编码N-乙酰谷氨酸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和伤诱导的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1 互作基因 酵母双杂交 稻瘟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慢性冬眠心肌血管紧张素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14
作者 李东野 李薇薇 +5 位作者 夏勇 张琳 朱红 徐通达 钱文浩 潘德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8-761,共4页
目的观察家兔慢性冬眠心肌(CHM)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64只家兔建立CHM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卡托普利1、2组、美托洛尔1、2组和... 目的观察家兔慢性冬眠心肌(CHM)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64只家兔建立CHM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卡托普利1、2组、美托洛尔1、2组和缬沙坦1、2组,每组8只。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1R、AT2R、ERK1/2表达的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羟脯氨酸法测定间质胶原含量。结果CHM较正常心肌AT1R水平下降、AT2R水平上升,各药物组AT1R、AT2R较对照组下降(P<0.05);各组ERK1/2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各药物组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3种药物均可抑制CHM间质纤维化、减少凋亡细胞。且药物大小剂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1R、AT2R、ERK1/2可能参与CHM的发生发展过程;卡托普利、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可能通过AngⅡ受体、ERK1/2途径发挥保护CH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型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螯合剂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陆颖 周松林 +1 位作者 赵健亚 徐广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研究锌离子螯合剂四吡啶甲基乙二胺(TPE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瘤细胞系小胶质细胞后分为对照组、LPS组(100 ng/ml LPS,30 min或4h)、TPEN+LPS组(25μmol/L TPEN,1 h+L... 目的研究锌离子螯合剂四吡啶甲基乙二胺(TPE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瘤细胞系小胶质细胞后分为对照组、LPS组(100 ng/ml LPS,30 min或4h)、TPEN+LPS组(25μmol/L TPEN,1 h+LPS,30 min或4 h)、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LPS组(PD98059+LPS组,25μmol/L PD98059,30 min+LPS,4 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pERK1/2蛋白表达和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LPS组比较,TPEN+LPS组pERK1/2蛋白表达和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D98059+LPS组IL-1β、IL一6、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TPEN可能通过减少pERK1/2表达来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小神经胶质细胞 细胞因子类 锌化合物 螯合剂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1型糖尿病颈动脉内皮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3 位作者 李达文 刘朝来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为对照组,同窝INS2^(AKITA)雄性小鼠16只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DMSO 50μl/d;PD9...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为对照组,同窝INS2^(AKITA)雄性小鼠16只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DMSO 50μl/d;PD98059 10 mg/(kg·d),连续8周。检测血糖及NO、内皮素1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颈动脉NO、一氧化氮合酶(NOS)、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R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颈动脉内皮MMP-9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组血清内皮素1和颈动脉MPO明显增高,血清和颈动脉NO、NOS明显减低(P<0.05);ERK和MMP-9蛋白表达、颈动脉STAT-3活性及颈动脉内皮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1型糖尿病组比较,干预组上述各项均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信号途径可通过STAT-3参与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MMP-9等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糖尿病 1型 颈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mycoparasitic response of Trichoderma atroviride 被引量:1
17
作者 Scala V Zeilinger S +7 位作者 Ambrosino P Brunner K Reithner B Mach R L Woo S L Cristilli M Scala F Lorito M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1,共1页
Numerous Trichoderma spp. are mycoparasites and commercially applied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gainst a large number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The mycoparasitic interaction is host-specific and several research s... Numerous Trichoderma spp. are mycoparasites and commercially applied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gainst a large number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The mycoparasitic interaction is host-specific and several research strate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main genes and compounds involved in the antagonist-plant-pathogen three-way interaction. During mycoparasitism, signals from the host fungus are recognised by Trichoderma, stimulating antifungal activities that are accompanied by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secretion of hydrolytic enzymes and antibiotics. Interestingly som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ppeared highly conserved in the strategy of pathogenicity within the fungal world, i.e. the formation of appressoria as well as the secretion of hydrolytic enzymes seem to be general mechanisms of attack both for plant pathogens and mycoparasitic antagonists. This knowledge is being used to identify receptors and key components of signal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fungus-fungus interaction. For this purpose we have cloned the first genes (tmk1, tga1, tga3) from T. atroviride showing a high similarity to MAP kinase and G protein subunits (see abstract by Zeilinger et al.), which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icity by Magnaporthe grisea. To identify the function and involvement of these factors in mycoparasitism by T. atroviride, tmk1, tga1, tga3 disruptant strains were produced. The knock-out mutants were tested by in vivo biocontrol assays for their ability to inhibit soil and foliar plant pathogens such as Rhizoctonia solani, Pythium ultimum and Botrytis cinerea . Disruption of these genes corresponded to a complete loss of biocontrol ability, suggest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mycoparasitism. In particular,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ga3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hitinase-encoding genes, the secre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enzymes and the process of conidiation. Comparative proteome analysis of wild type and disruptants supported this hypothesis, and indicated many changes in the protein profiles of T. atroviride in different interaction conditions with plants and pathogenic h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OGENICITY map kinase G prote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影响
18
作者 田明慧 高航 +1 位作者 刘磊 海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PD-98059组(PD组)。厄贝沙坦灌胃...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PD-98059组(PD组)。厄贝沙坦灌胃1周后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D-98059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BcI-2、Bax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ERK的活性;TUNEL检测凋亡细胞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P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明显降低,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厄贝沙坦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PD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明显增加,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激活ERK通路,进一步调控Bcl-2、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抗高血压药 细胞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神经元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玲 张盼盼 +4 位作者 韩晓庆 王袁 黄超 王金环 王红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3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间歇低氧组、U0126组,每组45只,每组又分为1、3、7、10、14d共5...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3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间歇低氧组、U0126组,每组45只,每组又分为1、3、7、10、14d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9只.各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ERK1/2、P53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间歇低氧组比较,U0126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1、3、7、10、14 d ERK1/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间歇低氧组和U0126组海马CA1区3、7、10、14d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间歇低氧组比较,U0126组海马CA1区3、7、10、14d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0).100±0.021 vs 0.133±0.015,0.160±0.017 vs0.253±0.019,0.239±0.027 vs 0.351±0.024,0.332±0.033 vs 0.500±0.048,P<0.05).结论 ERK抑制剂U0126通过阻断ERK信号通路减少间歇低氧早期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与其降低P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低氧 海马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对间歇低氧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玲 王袁 +3 位作者 张嘉宾 汪彦辉 张敏 张盼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5%间歇低氧组(5%IH组)、ERK抑制剂组(U0126组),每组又分...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5%间歇低氧组(5%IH组)、ERK抑制剂组(U0126组),每组又分为7、14、21、28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体等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ERK1/2、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TUNEL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UC组比较,5%IH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5%IH组比较,U0126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ERK1/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15.48±2.00 vs 27.91±2.15,15.51±1.93 vs 35.86±2.58,15.57±2.09 vs 47.04±3.96,15.43±1.97 vs 59.03±4.09,P<0.05)。与UC组比较,5%IH组和U0126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5);与5%IH组比较,U0126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UC组比较,5%IH组和U0126组大鼠7、14、21、28 d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5%IH组比较,U0126组大鼠7、14、21、28 d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ERK抑制剂U0126通过阻断ERK信号通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的激活,进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低氧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认知功能障碍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海马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