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古汉名渊源及蕴含的古文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明乾 杨萍 陈宓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通过植物古汉名训诂研究 ,探讨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植物古汉名命名的渊源 ,以例析形式阐明植物古汉名命名的几种主要类型 。
关键词 植物 古汉名 训诂 古文化 习性 特征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籍文本分词的一次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建年 侯汉清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8-625,共8页
综合采用切分标志、分词词典和N元语法3种方法对古籍文本进行分词,并采用子串比较过滤、相邻词过滤、高频词过滤、低频词过滤等方法对分词结果进行过滤,分别以12种农业古籍和379种《广东方志物产》为语料进行了古籍分词测试。从12种农... 综合采用切分标志、分词词典和N元语法3种方法对古籍文本进行分词,并采用子串比较过滤、相邻词过滤、高频词过滤、低频词过滤等方法对分词结果进行过滤,分别以12种农业古籍和379种《广东方志物产》为语料进行了古籍分词测试。从12种农业古籍中共识别出已有词1164个,约占总词汇量的31%;未登录词2530个,占总词汇的69%。从379种《广东方志物产》资料中共识别出已有词6314个,占总词汇的8%;未登录词75 438个,则占总词汇的92%。通过对379种《广东方志物产》分词结果的分析发现,当词频等级位于区间(2000,8000)时,词频等级与频次乘积基本为常数23 000 000。这一结果说明齐夫定律在古籍文本中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词 切分算法 切分标记 N元语法 农业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偏误及应遵循的原则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丽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现代汉语词典》对古语词的释义存在详略偏误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上位概念越级,二是未释区别特征,三是未分总名与专名,四是不辨同义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详略度应该掌握的三条原则,即:上位概... 《现代汉语词典》对古语词的释义存在详略偏误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上位概念越级,二是未释区别特征,三是未分总名与专名,四是不辨同义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详略度应该掌握的三条原则,即:上位概念准确的原则、解释名物词的区别特征的原则、兼顾系统平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古词语 浑释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以智的语言哲学思想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元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2-684,共3页
方以智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著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经很自觉地将训诂工作擢升到作为追求天道的理想方法。他在"欲挽虚窃,必重实学"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言者... 方以智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著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经很自觉地将训诂工作擢升到作为追求天道的理想方法。他在"欲挽虚窃,必重实学"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言者,载道之器"、"文章即性道"和"文章薪火"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训诂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甄选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晶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首次收入29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自成一编,名为《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参照《中华再造善本》两期选目原则,根据当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存藏状况及文献自身特性,另立选目原则。本文从底本...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首次收入29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自成一编,名为《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参照《中华再造善本》两期选目原则,根据当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存藏状况及文献自身特性,另立选目原则。本文从底本核查、选目删汰、选目调整及特色选目释例等角度,全面阐述其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甄选情况。表1。参考文献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古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释系联焦点词的词汇语义特征与上古汉语核心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6,共12页
任何语言的词汇和词义都是成系统的。在辞书当中,词汇及其意义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归纳,更易于呈现其内在的系统性。借助“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的训释系联功能,对《说文》等四部古代辞书中的直训材料进行多层级系联,可以更为直观、... 任何语言的词汇和词义都是成系统的。在辞书当中,词汇及其意义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归纳,更易于呈现其内在的系统性。借助“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的训释系联功能,对《说文》等四部古代辞书中的直训材料进行多层级系联,可以更为直观、全面地呈现上古汉语词汇的复杂网络关系。其中直接系联关系词数量较多、处于训释系联图焦点位置的词,叫训释系联焦点词。这些训释系联焦点词在各辞书中的具体分布和训释角色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词汇特征,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核心词语义特征,即易认知性、广义性和多义性,是上古汉语核心词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 训释系联 焦点词 词汇语义特征 核心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丽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作为我国使用最广的权威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达到了较高的质量。通过研究发现,该书所涉古词语占全书相当比重,但其释义存在问题较多,浑释就是其中之一,浑释导致所释词义不别事物的区别特征,乃辞书释义之大忌,而《现汉》的... 作为我国使用最广的权威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达到了较高的质量。通过研究发现,该书所涉古词语占全书相当比重,但其释义存在问题较多,浑释就是其中之一,浑释导致所释词义不别事物的区别特征,乃辞书释义之大忌,而《现汉》的古词语浑释条目所占比重不小。今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条目,逐条进行辨析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古词语 浑释 释义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佚书整理中的谶纬辑佚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杰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进行谶纬文献产生流传史、谶纬与经学的关系、谶纬与上古文化的关系、谶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佚书佚文 谶纬文献 整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振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有些地方的训释、援引、解说、字例有可商榷之处,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列举、讨论,以便于读者使用和出版者修订。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援引 文字 训释 解说 字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方言口语词保留古音摭拾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伦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5,共5页
 潮汕方言中有不少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其中一些往往是常用词。这些词多有本字,但其常用字音与口语词读音相去甚远,一般人很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联系在一起。本文考释了27个口语中常用的"有音无字"音节的本字。...  潮汕方言中有不少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其中一些往往是常用词。这些词多有本字,但其常用字音与口语词读音相去甚远,一般人很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联系在一起。本文考释了27个口语中常用的"有音无字"音节的本字。这些音节通常保留了古代不同历史层次的读音,是研究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方言 本字 历时音变 口语词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译本《论语全解》、《孝经传》中的避讳字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常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0,共5页
西夏仁宗仁孝时期,重视儒学,发展教育,确立了以儒治国、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在这一时期,翻译、刊印了一批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有《论语全解》、《孝经传》等。在夏译本《论语全解》和《孝经传》中,初步发现了9个避讳字,有的避讳年号、... 西夏仁宗仁孝时期,重视儒学,发展教育,确立了以儒治国、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在这一时期,翻译、刊印了一批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有《论语全解》、《孝经传》等。在夏译本《论语全解》和《孝经传》中,初步发现了9个避讳字,有的避讳年号、尊号,有的避其名讳和皇姓。在皇姓中既避"嵬名",又避"李"姓,这对研究夏国史和思想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西夏文避讳字的出现,增加了文字的品种,丰富了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论语全解》 《孝经传》 避讳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佚书整理与谶纬辑佚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杰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注意谶纬文献产生流传史、谶纬与经学的关系、谶纬与上古文化的关系、谶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佚书佚文 谶纬文献 整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清律辑注》的注律特色及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锐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大清律辑注》是清代代表性的注律作品。从方法论角度看,《大清律辑注》具有精密性、创新性及论证性特点。由于沈之奇注律时,不仅"析行为之范围"、"明身份之分际"、"定罪名之界限",且"严量刑之尺度... 《大清律辑注》是清代代表性的注律作品。从方法论角度看,《大清律辑注》具有精密性、创新性及论证性特点。由于沈之奇注律时,不仅"析行为之范围"、"明身份之分际"、"定罪名之界限",且"严量刑之尺度",因此,其运用的法律概念非常谨严。在分析法条时,沈之奇广泛运用分类技术,发现了法律的诸多未尽之处,从而使得其注解非常全面,远超前代。沈之奇在法律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其辑注作品几乎是法律解释方法的教科书。除了文义解释以外,他还广泛运用"类推解释"、"体系解释"、"例分八字"等方法,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式、内部有着层级结构的法律解释方法系统。沈之奇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体系在现代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辑注》 法律解释 方法论 体系解释 “例分八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书虚字集释》的历史检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00-106,119,共8页
 裴学海撰《古书虚字集释》是继杨树达《词诠》之后于三十年代出版的又一部重要的虚词著作。本文从辞书发展史及近现代学术史的角度,检讨了这部虚词名著在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成就与不足,以期对当今的汉语语文词典尤其是虚词词典的编纂...  裴学海撰《古书虚字集释》是继杨树达《词诠》之后于三十年代出版的又一部重要的虚词著作。本文从辞书发展史及近现代学术史的角度,检讨了这部虚词名著在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成就与不足,以期对当今的汉语语文词典尤其是虚词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虚字集释》 释义方式 义项设置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俞樾的训诂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其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治学方法,在其代表作《群经平议》和《诸子平议》中提出了许多训诂思想和原则,并在训诂实践中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解决群经、诸子中的疑难问题。这些思想和...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训诂学家。他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治学方法,在其代表作《群经平议》和《诸子平议》中提出了许多训诂思想和原则,并在训诂实践中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解决群经、诸子中的疑难问题。这些思想和方法对晚清训诂学以及后代训诂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训诂 思想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折与前行:新中国前30年古籍整理历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诸伟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古籍整理事业经历了起步、发展、重创与前行的历程:习仲勋关于成立古籍出版社的批示,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层面关于古籍整理工作的第一个文件,为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全国古籍整理... 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古籍整理事业经历了起步、发展、重创与前行的历程:习仲勋关于成立古籍出版社的批示,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层面关于古籍整理工作的第一个文件,为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建立和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古籍整理事业进入一个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的崭新阶段;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的创办,是20世纪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以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的出版,说明了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已取得初步繁荣;古籍整理现代范式和标准的确立,开启了古文献学科研究的新篇章;"文革"爆发,使古籍整理事业遭受重创;"四人帮"覆灭,经历了30年曲折前行的中国古籍整理正蓄势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前30年 古籍整理 古文献学 曲折前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书》复音词中的古语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久富 王芳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中古史书中 ,沈约所撰《宋书》的语料价值很高 ,颇具代表性。东晋六朝时期是汉语双音词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期 ,以《宋书》为专书进行双音词专题研究 ,可以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中古史书中 ,沈约所撰《宋书》的语料价值很高 ,颇具代表性。东晋六朝时期是汉语双音词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期 ,以《宋书》为专书进行双音词专题研究 ,可以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复音词来源的角度对《宋书》中的50个“古语词”逐一考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书》 双音词 古语词 先秦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易泛论》看王安石《易》学的训诂特色
18
作者 杨倩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9-174,共6页
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 王安石的《易泛论》是一篇解释《周易》字词的专章,反映了其治《易》注重训诂的特色。本文从《易泛论》与《易解》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易泛论》所释字词与《周易》卦爻及诸传对应的比较分析,结合《周易》语境,对王安石治《易》的训诂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易泛论》 《周易》 义理 训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钞文选集注》陆机诗注价值刍论
19
作者 冯源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78,共10页
以北宋本、尤刻本、陈八郎本、赣州本、奎章阁本、明州本、建州本等诸刊本《文选》,比勘对校《唐钞文选集注》中的陆机诗注,可发覆多重价值。其一,陆机诗注中《钞》注、陆善经注的诂训价值。《钞》注、陆善经注在释字词、通诗意方面力... 以北宋本、尤刻本、陈八郎本、赣州本、奎章阁本、明州本、建州本等诸刊本《文选》,比勘对校《唐钞文选集注》中的陆机诗注,可发覆多重价值。其一,陆机诗注中《钞》注、陆善经注的诂训价值。《钞》注、陆善经注在释字词、通诗意方面力求昭晰,诠释离情、抉发诗人心曲堪称入微,注释地理方位力求精准,且对李善注有所辩证,有助于解决学界久有争论的问题。其二,陆机诗注中李善注、《钞》注、“今案”、《音决》的版本价值。《唐钞文选集注》保存了李善注早期的样貌和注释体例,可据此辨识诸刊本《文选》中李善注与其他注互渗现象;《钞》注有益于恢复五臣注原貌,“今案”标示版本的流变,《音决》则具备特殊的注音功能。其三,陆机诗注的文学史价值。陆机诗注发显出陆机的历史观、空间观、政治文化观以及崇尚文藻的诗文观,并抉发南北士人的冲突与竞胜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钞文选集注》 陆机诗注 诂训 版本 文学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尚书》晚出词语考
20
作者 杨柳岸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古书的真伪是一种科学方法。遗贤、影响、其一曰、昏迷、来世、师古、放牛等词语仅见于《古文尚书》,终周秦之世杳无踪迹,直到汉代以后文献才"重新"出现。《古文尚书》中的这些晚出词,是作伪者"不... 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古书的真伪是一种科学方法。遗贤、影响、其一曰、昏迷、来世、师古、放牛等词语仅见于《古文尚书》,终周秦之世杳无踪迹,直到汉代以后文献才"重新"出现。《古文尚书》中的这些晚出词,是作伪者"不能完全阻止他所处的时代的语言向笔底侵袭"的明证,藉此可为《古文尚书》的辨伪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书 汉语史 辨伪 晚出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