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普融通主要模式的域外境鉴与中国建构 被引量:6
1
作者 匡瑛 刘晓萍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综观全球,职普融通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普遍趋势。为了全面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国职普融通做法,需立足各国国情,通过构建多维分析框架,梳理、总结、凝练各国职普融通的基本模式及其背后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得出,职普融通大致可以... 综观全球,职普融通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普遍趋势。为了全面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国职普融通做法,需立足各国国情,通过构建多维分析框架,梳理、总结、凝练各国职普融通的基本模式及其背后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得出,职普融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典型模式:德国和日本的职普互“通”、美国的职普互“融”和丹麦的职普互“通”互“融”兼顾。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职业启蒙教育是职普融通有效开展的前提,职普互“通”需要明确的路径设计与制度支持,职普互“融”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两类教育的有机融合与循序渐进。基于此,立足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教育因素,从内外部因素出发分析了中国职普融通的背景以及面临的两大矛盾:专深型人才培养需求与晚分流的冲突;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难以兼顾。面向未来,中国的职普融通之路包括:一是需要理顺职普关系,立足协调发展,系统推进职普融通;二是搭建双向立交,完善纵横体系,服务个体生涯发展;三是打破部门利益,出台综合制度,健全落地运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主要模式 域外镜鉴 中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现实图景、发生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宝存 戴子惠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核心议题。该文基于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提出的“3C”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现实图景,并从城乡、区域与家庭收入差异三个层面揭示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的深层成... 教育数字鸿沟治理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核心议题。该文基于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提出的“3C”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现实图景,并从城乡、区域与家庭收入差异三个层面揭示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的深层成因与发生机理:城乡、区域和家庭收入差异相互交织,在政策支持、资源分配、文化传递等方面彼此强化,从而导致并固化了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的代际传递。为进一步弥合我国教育数字鸿沟,通过借鉴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策与实践,从内容、能力和联通三个维度提出了优化我国教育数字鸿沟治理的具体路径与建议: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确保高质量教育内容的全覆盖;深化师生数字素养培养,强化数字技术对教育的赋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联通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鸿沟 现实图景 发生机理 国际经验 本土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厘定、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丽君 赵晨蕾 谢安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户外运动教育既关乎国家体育与教育的伟大事业,也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户外运动教育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概念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该研究从厘清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入手,提炼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教育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 户外运动教育既关乎国家体育与教育的伟大事业,也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户外运动教育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概念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该研究从厘清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入手,提炼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教育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从优化顶层设计、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协同多元教育主体和完善评价标准五个方面提出发展我国户外运动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教育 户外运动教育 国际经验 中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回响
4
作者 屠莉娅 刘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9,共14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而兴起的教改实验在全国广泛开展,形成了第二次教育实验运动的高潮。作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四大模式中的一种,杭州大学教学论专业与杭州市天长小学合作开展的整体改革“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而兴起的教改实验在全国广泛开展,形成了第二次教育实验运动的高潮。作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四大模式中的一种,杭州大学教学论专业与杭州市天长小学合作开展的整体改革“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简称“天长实验”),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采用综合实验方法探索学校整体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系统追溯以“天长实验”为代表的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发展理路,反思其对于中国化教育实验学体系的建构,以及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理论与实践发展所作出的特有贡献。以此为基,阐发基础教育领域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中国经验、思想与方法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改革综合实验 天长实验 方法体系建构 教育实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楚英 孙彩云 +2 位作者 许佳玲 陈笑霞 张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科研视野,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科教融合 生物科学 综合实验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应对人口变化的多维策略与国际经验(笔谈)
6
作者 张德祥 卢晓中 +3 位作者 陈廷柱 王少媛 修南 黄福涛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少子化趋势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应对人口变化,首先要关注老年教育,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塑造数字治理优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老年教...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少子化趋势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应对人口变化,首先要关注老年教育,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塑造数字治理优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老年教育体系。面对人口变化,高等教育应适时适度调整目标指向,以适应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如生源结构变化等;同时应认识到人口变化整体上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应通过拓宽生源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经费分配与筹资、推动学科专业调整、创建终身学习机会并与社会展开深入合作等举措,直面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日本高等教育应对人口变化的经验表明,中国可从优化高校布局、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深化国际化战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和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汲取经验,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高等教育 老龄化 少子化 多维策略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下的集成电路制造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试验设计”为例
7
作者 刘冬 朱辰 +2 位作者 杨斯元 高大为 程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197,共6页
针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平台缺乏、企业参与不足、重专业轻工程等问题,本研究依托我校特色的2.54 cm(12 in)55 nm 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平台资源,探索了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制造卓越... 针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平台缺乏、企业参与不足、重专业轻工程等问题,本研究依托我校特色的2.54 cm(12 in)55 nm 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平台资源,探索了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制造卓越工程师队伍实践教学模式。围绕集成电路制造大生产成套工艺开发工程需求,校企协同设计多学科交叉、紧密衔接产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试验设计”为例,详细论述了该模式下的实践课程建设背景、内容设计、实施过程与成效。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明显改善了集成电路制造专业研究生产业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强化了学生对集成电路制造的实践认知与工程核心技能;同时,提升了我校12 in CMOS成套工艺平台的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贯彻实施我国集成电路领域人才、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 产教融合 试验设计 核心工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业教育年谱制作与元分析检验--基于时间视角的大数据经验证据
8
作者 傅颖 贾建锋 曹曼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创业教育既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抓手,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能。来自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基于实践总结的创业教育研究,但缺乏系统、全面和高可信度的梳理与总结。将时间因素加入到创业教育研究中,基于过程演化视角研究创业教... 创业教育既是大学转型发展的抓手,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能。来自管理学和教育学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基于实践总结的创业教育研究,但缺乏系统、全面和高可信度的梳理与总结。将时间因素加入到创业教育研究中,基于过程演化视角研究创业教育并探索其效果。利用大数据爬虫技术和人工编码,在大量史料中再现了中国创业教育发展轨迹,弥补了中国创业教育年谱制作的空白,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创业教育阶段划分;进一步利用51篇实证文献和240957个样本,运用元分析研究方法揭示了2015年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刻画了2015年在中国创业教育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具有转折点性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年谱 大数据 元分析 中国经验 创业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阅启智”型乡村儿童阅读体验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
9
作者 何理 孔帅 +1 位作者 那宇 王艺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79,共10页
目的 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策略以指导乡村儿童阅读体验的情感化设计,为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注入新思路与新样例。方法 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概念予以“本土化”释义,剖析乡村儿童阅读体验情感化设计现状问题,融合“文... 目的 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策略以指导乡村儿童阅读体验的情感化设计,为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注入新思路与新样例。方法 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概念予以“本土化”释义,剖析乡村儿童阅读体验情感化设计现状问题,融合“文化人工物”的造物标准,提出“四理法”设计原则与应用策略,对相关实例设计成效的具体表现予以论述。结果 为孩童营造了富有层次感、沉浸感与启发性的趣味情境,提升了乡村儿童阅读体验的场景品质、环境效能与情感体验,增强了孩童阅读、交流与学习的动机与质量,促进了儿童身心情感、责任意识与文化认同的全面健康发展。结论 有效加深了乡村儿童阅读体验的媒介信息、环境功能与情感服务的互融程度,丰富并优化了阅读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理论维度与实践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阅读 体验设计 情感化设计 四理法 乡村教育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5.0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10
作者 兰国帅 宋帆 肖琪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4,共12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全球教育深刻变革,高等教育5.0作为融合技术赋能与人文引领的新范式,正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5.0核心内涵是加强技术赋能与人文引领的新型教育范式建设。政策赋能、产学协同、技术基础...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全球教育深刻变革,高等教育5.0作为融合技术赋能与人文引领的新范式,正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5.0核心内涵是加强技术赋能与人文引领的新型教育范式建设。政策赋能、产学协同、技术基础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及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关键动力与系统保障。为促进高等教育5.0的转型升级,我国应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深化产学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教育数字生态建设、强化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优化三大支柱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新质教育与新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高等教育5.0建设,从而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高等教育5.0 教育数字化转型 国际经验 中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实施的困境、理念与改进策略
11
作者 杨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美育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低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其实质是美育的审美性与实施过程呈现的功利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研究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美育实施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克服二元对立观,建... 美育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低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其实质是美育的审美性与实施过程呈现的功利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研究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美育实施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克服二元对立观,建立一元整体论的美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实施应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育目标,开发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开展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以促进美育高质量实施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美育 功利性 审美性 审美经验 高质量美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演进与推进路径
12
作者 李艳莉 方静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4,共10页
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经历了萌芽期、发轫期、奠基期、深化期四个发展阶段。全面回顾其发展历程,可总结出以下宝贵历史经验:以政治经济环... 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经历了萌芽期、发轫期、奠基期、深化期四个发展阶段。全面回顾其发展历程,可总结出以下宝贵历史经验:以政治经济环境为基石、以职业性为内核、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养分、以切合中国实际为底色、以借鉴国外经验为助力。今后,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更好建构,应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守职业教育特有的职业性、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合中国本土实际以及借鉴国外可用经验几方面着力,以此促进中国职业教育话语阐释力、传播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话语体系 历史演进 基本经验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体验的中美在线老年课程平台比较研究
13
作者 陈文娇 陈志琳 贺怡菲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老年人在线学习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然而,当前在线老年课程平台常常忽视老年人的学习体验,尤其是情感体验。为此,构建在线老年课程平台评价指标,提升在线课程平台质量极为重要。经过中美在线老年课程平台对比发现,... 老年人在线学习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然而,当前在线老年课程平台常常忽视老年人的学习体验,尤其是情感体验。为此,构建在线老年课程平台评价指标,提升在线课程平台质量极为重要。经过中美在线老年课程平台对比发现,我国平台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有特色且系统性强。但是,在学习环境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效果体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议在技术层面,提升平台的交互性和便利性;在行为层面,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适用性;在情感层面,增强老年人学习活动的愉悦性和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平台 老年人 学习体验 老年教育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学习科学指导硬件实验课程设计的探索
14
作者 冯建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87,205,共6页
硬件实验课程对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具有关键作用,但知识抽象难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感到畏惧。为提高学生底层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改善学生硬件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应用学习科学理论对“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 硬件实验课程对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具有关键作用,但知识抽象难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感到畏惧。为提高学生底层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改善学生硬件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应用学习科学理论对“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两门硬件实验课程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确定了涵盖认知、实验技能和情感态度的教育目标,按照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设计了层次递进的实验项目。通过设置科学合理、多元开放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课程思政活动及考核评价环节,促进学生产生意义学习,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实现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实验课程设计 应用学习科学 计算机系统能力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安全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远民 王勇刚 +3 位作者 刘和剑 朱志强 魏娟 高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244,共6页
针对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基于立德育人视角,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虚实交叉―多元融合"建设模式。通过分析生产事故的发生现状,构建了以工业生产与环境认识、生活安全与消防、标识认知与急救复苏为主题的3个模块,并... 针对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基于立德育人视角,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虚实交叉―多元融合"建设模式。通过分析生产事故的发生现状,构建了以工业生产与环境认识、生活安全与消防、标识认知与急救复苏为主题的3个模块,并设置了电气安全平台、机械夹卷安全平台等8个体验平台。实践表明,安全教育实验室增加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与广泛性,突出学员主体性和教学规范性,提高师生的实践素养和安全意识。期望这一建设成果能为相关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沉浸式体验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国清 高利红 +2 位作者 郑国芳 许青青 赵颖俊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3,共8页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针对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在线学习平台的搭建、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SPOC混合教学框架体系,实现了“线上自学+线下操作、课前预习+课中实操+课后总结”的立体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重点”的OBE教学理念。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科研创新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传统工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物理化学实验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混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慧丽 唐钢锋 雷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针对课程思政案例易重复,以及课程思政考评难的问题,本文以仪器分析实验中的经典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介绍了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实验的具体内容为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普适性和专属性两类课程思政案例的具... 针对课程思政案例易重复,以及课程思政考评难的问题,本文以仪器分析实验中的经典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介绍了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实验的具体内容为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普适性和专属性两类课程思政案例的具体实践过程,包括案例意义、案例导入、案例实施、案例拓展和效果考核,普适性案例以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性为例,专属性案例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国产化之路为例。此外,阐述了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内,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程思政的内容,分阶段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除了价值引领和思想教育的功能,本文同时强化了课程思政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并主张通过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特点 课程思政 仪器分析实验 创新意识 仪器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识别与培养的经验和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妙婷 靳玉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90,305,共15页
在新时代全球竞争与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战略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基础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承担着早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基础性任务。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天赋和才能的儿童,... 在新时代全球竞争与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国家战略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基础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承担着早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基础性任务。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天赋和才能的儿童,人们对其的认识经历了智力决定观、潜能发展观、协同交互观三个演进阶段。国际上关于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的实践模式,主要有地方自主实施模式、国家统筹治理模式和教研协作推动学校改革模式。未来我国应致力于构建早期识别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识别与培养一体化发展的动态机制,以及重视社会情感能力和个性化支持的融合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切实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识别与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识别 培养举措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CK理论的力学实验教学案例探讨——以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为例
19
作者 汪亚平 拉龙措 +1 位作者 张强英 宁长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178,共6页
针对民族地区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探索基于TPACK框架的师范生培养路径。以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为例,通过整合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实验探究、SPSS数据处理、Tracker物理影像分析的教学... 针对民族地区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探索基于TPACK框架的师范生培养路径。以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为例,通过整合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明确了教学目标。以实验探究、SPSS数据处理、Tracker物理影像分析的教学活动链,采用问题导向的项目式教学策略,将教育技术工具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机融合,重建了教学方案。教学实践表明,将SPSS、Tracker与经典力学实验相结合,师范生TPACK素养和实验设计的技术整合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摆实验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项目式教学 师范生教育 物理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思政、凸特色、重过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20
作者 张丹丹 黄伟韩 +4 位作者 黄鑫 王少博 杜海娟 郝克倩 汪青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2-722,共11页
针对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定位不明晰,实验内容设置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以及实验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以轻工类专业为例,明确了基础化学实验系列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地... 针对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定位不明晰,实验内容设置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以及实验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以轻工类专业为例,明确了基础化学实验系列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优化、精选了融入思政元素和轻工专业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科学合理、结构完整连贯的实验课程体系,创新了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重点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化学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践结果表明,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实验技能、数据收集与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理念等均获得全面提高,学生对于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和实验课程思政教育较为满意。这种“融思政、凸特色、重过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可推广至化学类专业及其他非化学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基础化学实验 工程教育理念 专业特色 过程性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