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的不同红外抑制措施实验研究
1
作者 夏文翀 张勃 +2 位作者 祝华哲 马壮 姜小荧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5-181,共7页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舰船红外隐身能力,需降低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3~5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方法]通过实验测量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3~5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对比分析喷水冷却、导流锥以及引射套筒对排气系统红外辐射...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舰船红外隐身能力,需降低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3~5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方法]通过实验测量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3~5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对比分析喷水冷却、导流锥以及引射套筒对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导流锥排气引射模型,在喷水冷却条件下,舰船燃气轮机排气系统在0°,45°,90°方位角下的辐射强度分别下降了32.4%,21.9%,61.5%;未采用导流锥时,90°方位角下的辐射强度下降了40.1%;去除引射套筒之后,0°方位角下的辐射强度下降了29.5%,即喷水冷却可以较明显地抑制排气系统在大角度和小角度下的3~5μm波段内的红外辐射特征。[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舰船红外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红外辐射 引射套筒 喷水冷却 导流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管面积和位置对排气引射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广振 吴寿生 +1 位作者 王之珊 魏福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对一个轴对称波瓣主喷管与 4种不同截面积的圆形混合管、并分别在不同轴向位置时的组合试验 ,研究了混合管与主喷管截面积之比Am/Ap 及轴向间距Lmp对排气引射系统的引射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气动性能综合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 通过对一个轴对称波瓣主喷管与 4种不同截面积的圆形混合管、并分别在不同轴向位置时的组合试验 ,研究了混合管与主喷管截面积之比Am/Ap 及轴向间距Lmp对排气引射系统的引射系数、压力损失系数和气动性能综合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范围内 ,Am/Ap 增大 ,系统的引射系数增大、综合气动性能改善 ;Lmp增大 ,系统的引射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也增大。对于不同范围 ,压力损失系数增加的斜率不同 ,总的趋势则是综合气动性能变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喷管 排气引射系统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抑制器的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靖周 李立国 高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对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抑制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试验研究,旨在分析引射混合和遮挡隔热对降低目标红外辐射特征的作用机制和抑制效果,并对缩比模型的红外辐射相似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1)引射冷气掺混具有降低排气温度和混合管壁面温... 对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抑制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试验研究,旨在分析引射混合和遮挡隔热对降低目标红外辐射特征的作用机制和抑制效果,并对缩比模型的红外辐射相似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1)引射冷气掺混具有降低排气温度和混合管壁面温度的双重作用,其降温效果在大引射流量比下非常显著;当遮挡间距大于 20mm,遮挡隔热可以使遮挡罩壁温接近于环境温度. (2)引射混合对总体红外辐射强度抑制约 85%;在此基础上进行隔热遮挡可以再抑制 10%. (3)在保持主流速度、温度和压力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缩比模型的辐射亮度基本相当;红外辐射强度基本上与模型的几何模化比平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抑制器 排气系统 直升机 实验研究 红外辐射强度 红外辐射特征 缩比模型 试验研究 抑制效果 作用机制 双重作用 壁面温度 排气温度 冷气掺混 相似关系 降温效果 环境温度 主流速度 辐射亮度 遮挡 引射 隔热 混合管 流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友宏 李立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了了解有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特性 ,从圆柱坐标系出发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在同位网格上求解了流场控制方程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 为了了解有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特性 ,从圆柱坐标系出发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在同位网格上求解了流场控制方程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中心锥壁面的作用下 ,圆柱混合管中流向涡很快形成 ,次流的低温等值线可以延伸至混合管中心轴线处。计算结果与测量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喷管 引射喷管 排气引射系统 气动性能 数值仿真 流场模拟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舱排气引射器设计及其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保成 张子英 张生保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8-523,共6页
采用了利用发动机废气能量的通风散热除尘技术,考虑到动力舱空间限制的制约,为某型重载车辆优选设计了一种排气抽尘引射器.并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技术,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引射器结构对引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关键结构参数对引... 采用了利用发动机废气能量的通风散热除尘技术,考虑到动力舱空间限制的制约,为某型重载车辆优选设计了一种排气抽尘引射器.并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技术,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引射器结构对引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关键结构参数对引射系数的影响规律.据此,改进设计出5种排气引射器型式,使其引射性能得以改善;考虑到紧凑性、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在满足通风散热要求的前提下,不盲目追求最大的引射系数.给出针对混合室工作段长度参量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对比结果:混合室工作段长度在125 mm附近时,引射器可达到最优引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引射系统 动力舱 数值仿真 引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超声速引射器启动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继平 陈健 王振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8,186,共6页
建立了多喷嘴超声速引射器试车台,采用燃气作为一次流驱动工质对多种多喷嘴构型引射器的启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型引射和中心引射,具有较高一次流马赫数的多喷嘴引射在增强混合的同时引入了额外的压力损失,其启... 建立了多喷嘴超声速引射器试车台,采用燃气作为一次流驱动工质对多种多喷嘴构型引射器的启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型引射和中心引射,具有较高一次流马赫数的多喷嘴引射在增强混合的同时引入了额外的压力损失,其启动所需要的第二喉道面积更大、最小启动压力更高;引射喷嘴个数越多、管道马赫数越高、引射喷嘴出口马赫数越高,则所需启动压力越高;引射喷嘴出口马赫数越高,所获得的盲腔压力越低;二次流的"助推"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引射器的启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多喷嘴引射器 启动 性能 第二喉道 盲腔压力 高空模拟试车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射系统排气装置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孙运强 郭隆德 +1 位作者 陈志强 陈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削弱引射系统尾气对光传输的影响,依据将尾气排放到光传输区域以外的设计思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引射系统排气管道内的流场特性及尾气射流影响区域开展了研究。通过对直管道以及弯管道内流场特性的数值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排气... 为削弱引射系统尾气对光传输的影响,依据将尾气排放到光传输区域以外的设计思路,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引射系统排气管道内的流场特性及尾气射流影响区域开展了研究。通过对直管道以及弯管道内流场特性的数值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排气管道的结构设计方式。在给定系统出口速度的情况下,运用多组分输运模型,分别对无自然风和有侧向自然风状态下的尾气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尾气射流排出系统后的影响区域,并依据尾气影响区域,对管道长度及布置方式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统 排气管道 尾气 光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