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秋娟 梁亚芳 +3 位作者 舒娟 贾聪玲 刘潺潺 吴啟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目的考察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药效成分的促渗作用以及其促透皮吸收的能力。方法采用扩散池和大鼠离体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吴茱萸中多种成分作为指标,HPLC测定计算各成分累积透过量。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ATR-FTIR观察皮肤及角质层... 目的考察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药效成分的促渗作用以及其促透皮吸收的能力。方法采用扩散池和大鼠离体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吴茱萸中多种成分作为指标,HPLC测定计算各成分累积透过量。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ATR-FTIR观察皮肤及角质层的变化,GC-MS测定挥发油给药后皮内贮存挥发油成分。结果香薷挥发油对吴茱萸中多种药效成分均具有促渗作用,与阳性药氮酮相比,香薷挥发油对金丝桃苷、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累积透过量更大。且香薷挥发油中倍半萜成分及含量占比最大的麝香草酚更易在皮肤中贮存,可以扰乱角质层脂质结构,促进药物的渗透。结论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挥发油 吴茱萸 透皮吸收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种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5
2
作者 侯晓虹 于治国 +3 位作者 徐赞美 王艳 戴凤丽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34-337,共4页
建立了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并用该法测定了 34种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方法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采用峰面积内标法定量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 0 5~ 2 0g/mL范围内均呈线性 ,相关系数... 建立了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并用该法测定了 34种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方法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采用峰面积内标法定量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 0 5~ 2 0g/mL范围内均呈线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9、0 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6 %、9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反相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碱含量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敏 周萍 +2 位作者 徐路 马银海 郭亚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使用Kromasil Slica填充柱,流动相为含13%甲醇的CO2,流速2.0 mL.min-1,柱温60℃,背压2.0×107Pa,检测波长225 nm,测得吴茱萸次碱和吴...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使用Kromasil Slica填充柱,流动相为含13%甲醇的CO2,流速2.0 mL.min-1,柱温60℃,背压2.0×107Pa,检测波长225 nm,测得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3~8.25μg(r=0.999 3)、0.68~17μg(r=0.999 8),平均加标回收率均为100%。与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色谱可在简单的流动相条件下对吴茱萸中的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进行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吴茱萸 吴茱萸次碱 吴茱萸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奇志 梁敬钰 陈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吴茱萸中又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新碱(evodiaxinin... 目的:研究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吴茱萸中又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新碱(evodiaxinine,1)、硬脂酸-1-甘油单脂(glycerol 1-octadecanoate,2)、异香草醛(isovaniⅡin,3)、乌苏-12-烯-3-醇(12-ursen-3-ol,4)、槲皮素(quercetin,5)、尿嘧啶(uracil,6)、枸橼酸(citric acid,7)、2-十五烷酮(2-pentadecaone,8).结论:通过UV,IR,ESI-MS,HR-EIMS,1H NMR,13C NMR,1H-1H COSY,HMQC和HMBC分析,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吴茱萸新碱(evodiaxinine).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吴茱萸新碱(evodiaxinine) 分离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起辉 高慧媛 +1 位作者 吴立军 张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法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经综合分析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 (evodiamine ,Ⅰ )、去氢吴茱萸碱 (dehydroevo... 目的研究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法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经综合分析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 (evodiamine ,Ⅰ )、去氢吴茱萸碱 (dehydroevodiamine ,Ⅱ )、吴茱萸内酯 (limonin ,Ⅲ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p hydroxy benzoicacidethylester ,Ⅳ )、小檗碱 (berberine ,Ⅴ )、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Ⅵ )。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小檗碱 齐墩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楝和吴茱萸果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付娟 边静静 赵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72,共4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密楝和吴茱萸果实中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测定密楝和吴茱萸果实粗多糖对羟自由基(·OH)、H2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细胞培养板液体稀释法测定密楝和吴茱萸粗多糖最小抑...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密楝和吴茱萸果实中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测定密楝和吴茱萸果实粗多糖对羟自由基(·OH)、H2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细胞培养板液体稀释法测定密楝和吴茱萸粗多糖最小抑菌浓度。同时,将密楝果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与吴茱萸果实多糖的活性进行对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蜜楝果实多糖对·OH、H2O2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分别为0.8、0.25mg/mL和0.9mg/mL;吴茱萸果实中粗多糖对·OH、H2O2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EC50分别为1.0、0.1mg/mL和0.8mg/mL。两种多糖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活性,对H2O2和·OH清除活性尤其明显,而且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对H2O2的清除活性明显高于VC。抗菌实验表明,吴茱萸粗多糖的抑菌、杀菌活性强于密楝粗多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楝 吴茱萸 多糖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与密楝果实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桦 田光辉 宫海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和密楝果实的脂溶性成分,对其极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吴茱萸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45种脂肪酸,其中有14种...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和密楝果实的脂溶性成分,对其极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吴茱萸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45种脂肪酸,其中有14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种类有:十四碳二烯酸(13.626%),亚油酸(13.992%),α-亚麻酸(10.153%),十四碳三烯酸(4.603%),反式-油酸(2.207%);饱和脂肪酸31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5.506%),壬二酸(5.363%),异-十七酸(3.82%),硬脂酸(3.306%),阿魏酸(2.909%)等。从密楝果实脂肪油中鉴定出35种脂肪酸,占其极性脂溶性成分的90%,其中有11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种类有:十四碳二烯酸(29.818%),亚油酸(9.25%),α-亚麻酸(6.699%),反-十六碳-9-烯酸(2.736%),顺-十六碳-9-烯酸(2.717%)等;饱和脂肪酸24种,主要种类有:棕榈酸(16.411%),阿魏酸(2.139%),硬脂酸(2.134%),m-香豆酸(1.567%),香草酸(1.475%)等。结果表明,吴茱萸和密楝果实中含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在人体营养、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密楝 脂肪酸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熨疗法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贵清 汤晓莉 +2 位作者 刘俊俐 罗义华 王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 h采用吴茱萸加小茴香热熨脐...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 h采用吴茱萸加小茴香热熨脐部神阙穴,2次/d,30 min/次,共热熨3 d。观察2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吴茱萸小茴香热熨神阙穴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小茴香 外治法 剖宫产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立芳 李小燕 尹显洪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1-635,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HPLC法分析吴茱萸药材生物碱类成分色谱图。色谱柱: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系(水-四氢呋喃-乙酸,体积比48∶1∶0.1);洗脱方式:线... 目的研究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HPLC法分析吴茱萸药材生物碱类成分色谱图。色谱柱: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系(水-四氢呋喃-乙酸,体积比48∶1∶0.1);洗脱方式: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20μL。理论板数按吴茱萸次碱计算不低于3 000。结果10批不同来源的吴茱萸药材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获得14个共有特征峰。结论HPLC指纹图谱法能较好地识别吴茱萸药材,为吴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特西宁的单晶X-衍射及其~1H NMR、^(13)C NMR数据的全归属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奇志 梁敬钰 冯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3-505,共3页
从吴茱萸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了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瑞特西宁,应用UV、IR、ESI-MS、1H NMR、13C NMR及单晶X-衍射分析证实瑞特西宁的结构,并首次对其1H NMR、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修正了以往文献报道数据的混乱。
关键词 吴茱萸 瑞特西宁 羟基吴茱萸碱 单晶X-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及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天勇 杨文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0-62,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吴茱萸及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建立了中药及制剂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2+48+1+0.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吴茱萸及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建立了中药及制剂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2+48+1+0.1)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80nm。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粗多糖碱法提取及脱蛋白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庆帅 李小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114,共4页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NaOH浓度等对用碱法提取吴茱萸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NaOH浓度0.6mol/L、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此时多糖... 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NaOH浓度等对用碱法提取吴茱萸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NaOH浓度0.6mol/L、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此时多糖提取率为12.58%。比较两种脱蛋白方法,Sevag法的优点在于多糖损失率较低,但比较复杂费时,TCA法优点在于其可溶性蛋白脱除相对较为彻底,同时节约大量试剂和时间。综合考虑,TCA法优于Sevag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多糖 提取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提取工艺优选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卫红 蒋孟良 +1 位作者 刘晗 马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正交设计所得9个样品的含量,以吴茱萸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来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 A3B2C1的工艺即浸泡60min,加12、9.6倍量水,提取40min,提取2次... 目的探讨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正交设计所得9个样品的含量,以吴茱萸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来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 A3B2C1的工艺即浸泡60min,加12、9.6倍量水,提取40min,提取2次的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结论本研究为萸黄连的炮制辅料——吴茱萸汁的制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最佳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炮制辅料 提取工艺 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鸿观 雷泞菲 +1 位作者 彭书明 李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134-18135,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测定吴茱萸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消解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药材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Pb、Cd、As、Hg和Cu的含量。[结果]测定的样品中5种有害元素含量均未超标...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测定吴茱萸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消解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药材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Pb、Cd、As、Hg和Cu的含量。[结果]测定的样品中5种有害元素含量均未超标,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0%~100.8%,相对标准偏差为0.65%~3.14%。[结论]该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吴茱萸等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度法 重金属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吴茱萸水提工艺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宁 刘庆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0-511,共2页
目的  用正交实验提取吴茱萸中有效成分吴茱萸次碱,优选吴茱萸的工业提取路线。方法  采用 HPLC法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求出最佳条件。结果  实验表明,煎煮次数、溶媒用量对吴茱萸次碱的提... 目的  用正交实验提取吴茱萸中有效成分吴茱萸次碱,优选吴茱萸的工业提取路线。方法  采用 HPLC法测定吴茱萸水提物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求出最佳条件。结果  实验表明,煎煮次数、溶媒用量对吴茱萸次碱的提取影响较大,煎煮时间则次之。结论  经筛选,吴茱萸中生物碱水提取的工艺路线为:煎煮 0.5 h,煎煮 3 次,每次用 16 倍量水,在此条件下吴茱萸中生物碱提取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正交试验 最佳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区带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和去氢吴茱萸碱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倩 周思多 +4 位作者 李大鹏 王晓 耿岩玲 郑振佳 杨丙田 《食品与药品》 CAS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吴茱萸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p H区带逆流色谱,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3:1:3:3,v/v)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加入10 mmol/L盐酸作为固定相;下相加入5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转速850 r/min,流速2.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 目的分离纯化吴茱萸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p H区带逆流色谱,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3:1:3:3,v/v)为两相溶剂体系,上相加入10 mmol/L盐酸作为固定相;下相加入5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转速850 r/min,流速2.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所得馏分经HPLC检测,并经电喷雾电离(ESI)质谱和核磁共振谱(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2 g吴茱萸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得101 mg吴茱萸碱和304 mg去氢吴茱萸碱,其纯度为90.0%和93.1%。结论此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上样量大,适于制备性分离吴茱萸碱和去氢吴茱萸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区带逆流色谱 吴茱萸 吴茱萸碱 去氢吴茱萸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吴茱萸水煎液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健 温庆辉 +3 位作者 马琰岩 张立富 范斌 吕俊海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建立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水煎煮提取吴茱萸,运用LC-MSn联用技术得到各化合物的总离子流图和多级质谱图,从而对各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从吴茱萸提取物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 HPLC-MSn... 目的建立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水煎煮提取吴茱萸,运用LC-MSn联用技术得到各化合物的总离子流图和多级质谱图,从而对各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从吴茱萸提取物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 HPLC-MSn法可用于吴茱萸中3类成分的结构分析,为建立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液质联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地区小花吴茱萸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光荣 梁玉勇 袁德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110-3111,共2页
经初步调查,贵州省铜仁地区小花吴茱萸的主要病虫害有煤污病、锈病、褐天牛、桔柑凤蝶、小地老虎、红蜡蚧、吹绵蚧等。介绍了它们的为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花吴茱萸 病害 虫害 防治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式对吴茱萸“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会 朱兰兰 +1 位作者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吴茱萸中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吴茱萸"含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吴茱萸中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提取方式对吴茱萸"含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吴茱萸不同提取物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吴茱萸水提物、醇提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百分含量分别为0.028%和0.027%、0.046%和0.075%,水提物组和醇提组无法作出LD50,MTD试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80.0g·kg-1.d-1和70.6 g·kg-1.d-1。结论吴茱萸经不同方式提取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且各样品均出现死亡,其最大耐受量显示吴茱萸经不同方式的提取均具有毒性,其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醇提物组>水提物组;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依次为:醇提物组>水提物组。说明提取方式对吴茱萸"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可能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通过"质量-毒性"综合评价模式确定有毒中药的提取方式,更全面、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提取方式 质量 毒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病例讨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锐 陈颖 +2 位作者 赵亚茹 谭晓蕾 周小东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应用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13 d急诊入院。3周前行人工流产术查肝功能正常,术后自感身... 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应用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13 d急诊入院。3周前行人工流产术查肝功能正常,术后自感身体虚弱,口服含补骨脂、吴茱萸、当归、甘草等中药颗粒剂,用药剂量符合药典规定,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查肝功能异常。追问病史得知,口服中药制剂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明确诊断为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立即停药,予保肝、卧床休息等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运用含有补骨脂、吴茱萸等中药方剂时注意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定期复查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方剂学 甘草 吴茱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