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ord2Vec模型的泥石流多源灾害数据融合研究
1
作者 晋磊 徐鹏 +2 位作者 黎杰 蔡迎春 杨海波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2,共6页
在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泥石流灾害数据正日益呈现出海量、多源、异构的特点。主要采用jieba、NLPIR和LTP等分词工具抽取模型库,对非结构化存储的泥石流灾害数据进行解析与抽取,并汇聚至数据库,实现数据融合... 在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泥石流灾害数据正日益呈现出海量、多源、异构的特点。主要采用jieba、NLPIR和LTP等分词工具抽取模型库,对非结构化存储的泥石流灾害数据进行解析与抽取,并汇聚至数据库,实现数据融合。通过Word2Vec模型将词语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实现文本中的词汇转换为实数向量;采用t-SNE算法和Kernel PCA算法将高维词向量转换为低维度的向量,使用K-means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数据抽取评估方面,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的评估均值在0.800以上,均方差小于0.050。对比PCA和t-SNE两种降维方法,通过轮廓系数(Silhouette Score,SS)评估聚类效果,PCA的SS指标值为0.359,t-SNE的SS指标值为0.336,结果显示PCA表现更优。Bert模型具有较强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更加适合泥石流灾害数据抽取,依托Word2Vec模型的CBOW架构获取词向量,结果显示PCA在评价指标上整体表现优于t-SNE。针对泥石流灾害数据多源和语义一致性问题,涵盖从数据抽取、降维到聚类的全过程,为实现泥石流灾害数据的语义融合与统一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知识抽取 质量评估 知识融合 word2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Word2vec和BiLSTM的民航非计划事件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捷 周迪 +1 位作者 左洪福 黄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7-924,共8页
安全是民航业的核心主题。针对目前民航非计划事件分析严重依赖专家经验及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结合Word2vec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民航非计划事件分析方法。首先采... 安全是民航业的核心主题。针对目前民航非计划事件分析严重依赖专家经验及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结合Word2vec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民航非计划事件分析方法。首先采用Word2vec模型针对事件文本语料进行词向量训练,缩小空间向量维度;然后通过BiLSTM模型自动提取特征,获取事件文本的完整序列信息和上下文特征向量;最后采用softmax函数对民航非计划事件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分类效果更好,能达到更优的准确率和F 1值,对不平衡数据样本同样具有较稳定的分类性能,证明了该方法在民航非计划事件分析上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安全 文本分析 非计划事件 word2vec 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Word2vec的图书情报领域机器学习研究主题演化与热点主题识别 被引量:34
3
作者 胡泽文 韩雅蓉 王梦雅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7,共14页
[目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快速发展与深刻变革背景下,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主题和方法,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领域机器学习研究主题演化过程,并识别出热点与新兴主题。[方法/过程]本文以... [目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快速发展与深刻变革背景下,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主题和方法,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领域机器学习研究主题演化过程,并识别出热点与新兴主题。[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情报领域中2011—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机器学习研究论文为例,融合LDA和Word2vec方法进行主题建模和主题演化分析,引入主题强度、主题影响力、主题关注度与主题新颖性指标识别热点主题与新兴热点主题。[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Word2vec语义处理能力与LDA主题演化能力的结合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研究主题,直观展示研究主题的分阶段演化规律;(2)图书情报领域的机器学习研究主题主要分为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信息与知识服务三大类范畴。各类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且具有主题关联演化特征;(3)设计的主题强度、主题影响力和主题关注度指标及综合指标能够较好地识别出2011—2014年、2015—2018年和2019—2022年3个不同周期阶段的热点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LDA模型 word2vec 主题演化 热点主题 主题影响力 主题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Word2Vec词嵌入的多核卷积神经网络音乐歌词多情感分类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昱 冯亚寒 丁千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598-8605,共8页
目前,音乐歌词情感分类大多以二标签极性情感为主,多情感标签分类较少,并且对于情感性不确定的歌词而言,得到的分类性能不高。为了解决多情感标签研究分类的不足,以及提高分类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并使用多核卷积神... 目前,音乐歌词情感分类大多以二标签极性情感为主,多情感标签分类较少,并且对于情感性不确定的歌词而言,得到的分类性能不高。为了解决多情感标签研究分类的不足,以及提高分类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并使用多核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的音乐歌词多情感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音乐歌词文本,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可视化分析;其次利用Word2Vec词嵌入提取歌词局部特征,构建特征情感向量,挖掘歌词中情感信息,将歌词转化为更利于分类器模型输入的词向量;最后在分类器中,选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高度卷积核的方式构建新模型以此得到多情感分类。结果表明:音乐歌词多情感分类的结果达到94.26%,与传统CNN相比,分类精确率提高了6.86%,取得了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情感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词嵌入 文本分类 音乐歌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青山-阿尼玛卿山两侧三叠纪盆地沉积特征及其对布青山-阿尼玛卿洋关闭时限的约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奋宁 计文化 +6 位作者 辜平阳 李荣社 陈守建 张海军 孟勇 张晨博 查显锋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8,共17页
位于布青山-阿尼玛卿山两侧的共和盆地和巴颜喀拉山盆地,三叠纪时其沉积特征与古特提斯洋的分支洋———布青山-阿尼玛卿山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前人对盆地东部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盆地中-西部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选取共和盆地隆务... 位于布青山-阿尼玛卿山两侧的共和盆地和巴颜喀拉山盆地,三叠纪时其沉积特征与古特提斯洋的分支洋———布青山-阿尼玛卿山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前人对盆地东部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盆地中-西部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选取共和盆地隆务河群和巴颜喀拉山盆地巴颜喀拉山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的沉积序列、古流向、沉积物源和原型盆地类型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探讨布青山-阿尼玛卿洋的闭合时限。研究认为:①共和盆地三叠纪时为弧后盆地,接受不同的物源区,玛沁以北,共和、贵南、泽库、河南以西物源区为东昆仑和柴达木,玛曲以北,共和、贵南、泽库、河南以东物源主要来源于东北部的祁连山,玛沁、玛曲以南物源来源于南部布青山-阿尼玛卿山;②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时为残留洋盆地,主要物源来源于北侧的布青山—阿尼玛卿山;③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地区在三叠系沉积之前已经隆升并成为剥蚀区,为两侧盆地体提供主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源 三叠纪 共和盆地 巴颜喀拉盆地 布青山-阿尼玛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分布式工业数据治理方案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荣 杨文琴 宋志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7,共9页
针对当前工业系统缺乏统一的产品数据共享服务,限制了用户获取可信的产品追溯信息的问题,基于区块链设计可信分布式工业数据治理方案,实现高效、安全的产品数据共享与治理.产品数据生成者将数据提交到区块链系统之前,在离链状态下对产... 针对当前工业系统缺乏统一的产品数据共享服务,限制了用户获取可信的产品追溯信息的问题,基于区块链设计可信分布式工业数据治理方案,实现高效、安全的产品数据共享与治理.产品数据生成者将数据提交到区块链系统之前,在离链状态下对产品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为了在离链过程中使产品数据可用,系统通过2种类型的区块链交易(生成者交易和数据交易)支持离链/链上数据访问.提供混合访问控制机制用于加密产品数据,将秘密密钥仅提供给经过授权的数据用户.该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数据的隐私性,提供细粒度的访问控制,能够对产品数据生成的全流程进行溯源.系统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secp256k1椭圆曲线上(提供128 bit安全性),密钥生成阶段的计算和通信开销不高于81.592 ms和2.83 kB,数据提交阶段不高于50.251 ms和3.59 kB,数据更新时间不超过251.596 ms,数据读取时间不高于311.104 ms.与同类方案的性能比较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可信治理 隐私保护 细粒度访问控制 全流程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d绘图+信息检索”在高中地理试题命制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林凤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53,共4页
地理图像及图表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又是高考地理命题的关键。无论是在中学地理教材,还是地理高考题中,地理图像和图表皆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图像和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地理试卷大多以图像为载体,考核学生... 地理图像及图表既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又是高考地理命题的关键。无论是在中学地理教材,还是地理高考题中,地理图像和图表皆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图像和图表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地理试卷大多以图像为载体,考核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时候,结合“信息检索”“Word绘图”,能够为地理试题的命制带来很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图像 地理图表 信息检索 word绘图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汉代苜蓿原产地刍考
8
作者 陶雅 柳茜 +3 位作者 李峰 张晨 孙启忠 李文龙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43,共14页
自张骞开通西域后,苜蓿遂入中国,然而目前对其原产地的认识还不统一。本文以43本不同时期记载苜蓿来源的史籍为考证材料,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开展我国汉代苜蓿原产地的考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古代史籍以及近现代研究中,对汉代苜蓿原产地... 自张骞开通西域后,苜蓿遂入中国,然而目前对其原产地的认识还不统一。本文以43本不同时期记载苜蓿来源的史籍为考证材料,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开展我国汉代苜蓿原产地的考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古代史籍以及近现代研究中,对汉代苜蓿原产地的认识存在差异。总体上有六种说法:一是来自西域;二是来自大宛;三是来自罽宾;四是来自乌孙;五是来自安息;六是来自外国。东汉王逸是首个把苜蓿和西域关联起来的学者,但他与张骞、司马迁以及班固并不处于同一时代,且稍晚于班固,故将我国汉代苜蓿来源地的范围扩大到西域缺乏史料支持。苜蓿最早载于《史记·大宛列传》,在其后的史籍中多有类似记载,即我国汉代苜蓿来自大宛是确定的,是由出使西域的汉使由大宛国带入。虽然文献没有明确指出有人将罽宾苜蓿带入中原,但《汉书·西域传》有记载,不排除大宛苜蓿进入中原后,罽宾苜蓿在其后也进入中原的可能性。其余四种苜蓿来源地的说法均缺乏充分的史料支持,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原产地 大宛 西域 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山前地区甫沙断陷侏罗系物源与沉积相
9
作者 黎立 孙春燕 +3 位作者 董尧 罗强 屈洋 朱世发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85,共16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前地区甫沙断陷甫沙8井侏罗系砂岩油气勘探取得了突破,但该区域侏罗系整体勘探程度低,物源特征以及沉积体系尚不清楚,明显制约了其油气勘探进程。利用测井、岩心与地震等资料,本研究在系统分析甫沙断陷侏罗系物源特征...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前地区甫沙断陷甫沙8井侏罗系砂岩油气勘探取得了突破,但该区域侏罗系整体勘探程度低,物源特征以及沉积体系尚不清楚,明显制约了其油气勘探进程。利用测井、岩心与地震等资料,本研究在系统分析甫沙断陷侏罗系物源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侏罗系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规律。研究认为,甫沙断陷侏罗系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南部西昆仑山物源供给能力强,北部斜坡区供源能力较弱,母岩主要为元古界变质岩、古生界岩浆岩和二叠系沉积岩。侏罗纪甫沙断陷发育一个完整的裂陷旋回,先后经历了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和断-拗转换期3个演化阶段。共识别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相类型,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且该沉积相展布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征,受控于古地貌、物源供给、盆地的裂陷活动等因素。综合以上研究,认为初始断陷期(莎里塔什组沉积时期)南部构造转换带控制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可作为甫沙断陷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沉积相 甫沙断陷 侏罗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中区N200是中文单字字形识别的神经标识
10
作者 胡伟 张豹 +4 位作者 贾小飞 陈辉贤 袁杰 方卓 张学新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7-1138,I0001-I0003,共15页
中文视觉词汇加工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中文双字词识别诱发了一个反映词形加工的顶中区N200脑电成分,该成分呈现了较为少见的重复增强效应。双字词的词形加工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包含对两个单字字形信息的加工,还有两个单字间的相对... 中文视觉词汇加工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中文双字词识别诱发了一个反映词形加工的顶中区N200脑电成分,该成分呈现了较为少见的重复增强效应。双字词的词形加工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包含对两个单字字形信息的加工,还有两个单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信息。要进一步理解N200对应的字形加工过程,需要回应一个关键问题,N200是否与单字的字形加工有关。本文以3个实验系统研究了在双字词N200这一时间段内单字诱发的脑电反应,发现与双字词一样,单字在刺激呈现后200 ms也诱发了清晰的顶中区N200反应,且该效应在重复启动时出现增强效应。N200的幅度在双字条件下高于单字,在真字条件下高于假字、非字,说明该成分反映了从部件到单字,从单字到双字的整合加工,是中文单字字形识别的神经标识,为揭示中文词汇识别的时间进程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中区N200 中文 单字 字形加工 词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邙山黄土锆石U-Pb年龄谱——晚第四纪黄土物源变化
11
作者 何静 鹿化煜 +2 位作者 张瀚之 伍江 邵可涵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38,共12页
【目的】中国黄土高原外围东南部、黄河下游的郑州邙山黄土堆积厚度大,沉积速率快,保存着高分辨率的冰期—间冰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记录。为研究郑州邙山黄土物源,以及冰期与间冰期时期邙山黄土与古土壤形成过程的差异及机制,【方法】选... 【目的】中国黄土高原外围东南部、黄河下游的郑州邙山黄土堆积厚度大,沉积速率快,保存着高分辨率的冰期—间冰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记录。为研究郑州邙山黄土物源,以及冰期与间冰期时期邙山黄土与古土壤形成过程的差异及机制,【方法】选取末次间冰期以来郑州邙山黄土—古土壤序列的16件样品,共计4202颗碎屑锆石进行颗粒分离、制靶、激光剥蚀、质谱仪测试,再经过铅校正后得到的U-Pb年龄数据。【结果】结果显示,年龄峰值主要有240 Ma、440 Ma、800~1000 Ma、1800~2000 Ma以及2500 Ma,表明邙山黄土物源区主要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华北陆块。郑州邙山黄土是黄河及其支流将流域内剥蚀物质运输至下游形成的河漫滩与冲积扇再经风力搬运堆积的产物。冰期时,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物质贡献相对多;间冰期时,来自华北陆块的近源剥蚀物质对邙山黄土贡献量增加约10%。【结论】对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郑州邙山黄土物源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中部晚更新世区域剥蚀、沉积环境变化以及黄河流域水系演化等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邙山黄土 碎屑锆石 U-PB年龄 冰期—间冰期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历史目的看“价值语词”内涵的中西差异——以“自由”内涵的中西比较分析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宏政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F0002,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个“价值语词”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早已被使用。尽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价值语词”,但这些“价值语词”只在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词”时才是相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个“价值语词”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早已被使用。尽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价值语词”,但这些“价值语词”只在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词”时才是相同的,每一个“价值语词”的理论内涵却是不相同的。相同的“价值语词”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归根结底是因为中西对“世界历史目的”持有的根本立场不同。资本主义私有制放弃了世界历史的“终极关怀”,因而其“价值语词”脱离了物质生产关系而仅成为抽象的“天赋观念”;而马克思则为世界历史重新确立了终极关怀,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目的,决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每个“价值语词”的理论内涵,并与西方的“普世价值”具有本质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自由 价值语词 中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以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13
作者 祁灵 施振生 +5 位作者 王红岩 周天琪 李贵中 赵萌 程辉 程自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7,共16页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矿物学方法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母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特征,矿物学方法则通过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识别源区位置及其搬运路径。目前,黑...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矿物学方法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母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特征,矿物学方法则通过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识别源区位置及其搬运路径。目前,黑色页岩物源分析仅能指出潜在物源区性质,而源区具体位置、源区分布范围以及沉积物搬运路径尚未明确。以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例,系统分析其物源特征:①通过主成分分析识别出活动性元素(Si,Al,Ca,Fe,Ba,Ta,Th和Zr)和不活动性元素(Ti,P,Na,Mn,Yb,Lu和Tm)。②源岩成分成熟度整体偏低,经历了低-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分选作用和再循环作用对源岩元素特征影响微弱。③母岩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源区构造背景以碰撞环境为主,部分来源裂谷环境。④沉积物物源以黔中-雪峰古隆起为主,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次之。其中宜203井区、长宁地区、泸州地区以及川南东北地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黔中-雪峰隆起,威远地区的威207井附近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物源分析中影响沉积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矿物组分含量分布的因素多,需结合稳定同位素、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多指标、多学科交叉研究,大数据分析手段才能全面了解黑色页岩的物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元素地球化学 黑色页岩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质量调查结果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沉积相元素组成特征与物质来源
14
作者 周亚龙 郭志娟 +3 位作者 王乔林 刘飞 王成文 宋云涛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26,共13页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取的表层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通过元素含量或比值示踪等多元统计方法,揭示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与表生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冲湖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低SiO_(2)和Na_(2)O,高Al_(2)O_(3)、Fe_(2)O_(3)、MgO、CaO、K_(2)O和Na/Rb特征;冲洪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高SiO_(2)和Na_(2)O,低Al_(2)O_(3)、Fe_(2)O_(3)和Ca/Ba特征。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常量元素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源源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控制,同时表生环境对常量元素的贫化富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源区目前处于以斜长石风化为主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阶段,风化产物未遭受钾交代影响。区内各沉积相土壤样品成土母质物源主要来自雄安新区西侧太行山隆起的成熟大陆石英质物源区,同时在冲湖积平原亚区的洼地小区内还存在部分少量的样品成土母质来源于基性火山岩物源区和中性岩火成物源区。【结论】土壤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组合(Rb–U–Ga、Fe–Mg–Ni–V均一化累加和)等地球化学指标特征能有效指示区内各沉积相环境,对成土母质特性具有示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指标 沉积相 物源示踪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大三江盆地”原型与构造古地貌演化——来自鹤岗盆地碎屑锆石年代学约束
15
作者 王永超 侯贺晟 +3 位作者 侯芳 魏丽娟 黄始琪 安栋召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2-1150,共19页
【研究目的】鹤岗盆地是黑龙江东部白垩纪盆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沉积充填特征和源区物质组成方面的分析,可有效揭示黑龙江东部白垩纪盆山系统演化和构造古地貌变迁的重要信息。【研究方法】针对鹤岗盆地关键层位开展了碎屑锆石... 【研究目的】鹤岗盆地是黑龙江东部白垩纪盆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沉积充填特征和源区物质组成方面的分析,可有效揭示黑龙江东部白垩纪盆山系统演化和构造古地貌变迁的重要信息。【研究方法】针对鹤岗盆地关键层位开展了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在充分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黑龙江东部白垩纪地层的年代学格架。【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和东山组分别形成于116~111 Ma、111~107 Ma和107~105 Ma,上白垩统猴石沟组底界年龄接近104 Ma。根据碎屑锆石年龄组成,认为黑龙江东部白垩纪盆地群在城子河组与穆棱组时期已经相互贯通,形成了统一的、面积广阔的“大三江盆地”原型。此时的古地貌为西高东低,小兴安岭成为盆地主要的母岩源区。至猴石沟组时期,佳木斯地体发生差异隆升,“大三江盆地”原型逐渐解体,西侧的小兴安岭被淹.没至水下,古地貌由西高东低过渡为东高西低。【结论】猴石沟组下伏的角度不整合与此次盆山系统调整密切相关,其对应的时间跨度可能仅有1 Ma,甚至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东部 鹤岗盆地 白垩纪 碎屑锆石测年 物源分析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西红花倍性·生长性状及开花性状比较分析
16
作者 周琳 邢鲁亭 +3 位作者 吕伟德 夏芸 张永春 杨柳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为筛选出优质西红花种源,对伊朗、西班牙、荷兰和中国上海崇明、浙江建德、贵州遵义、西藏林芝7个不同地理种源地的西红花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形态特征及田间栽培期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地的西红花均为三倍体(2n=3X=24)... 为筛选出优质西红花种源,对伊朗、西班牙、荷兰和中国上海崇明、浙江建德、贵州遵义、西藏林芝7个不同地理种源地的西红花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形态特征及田间栽培期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种源地的西红花均为三倍体(2n=3X=24)。在植株形态上,不同种源西红花资源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然而,在田间栽培过程中,其生长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荷兰和上海崇明种源在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及子球茎质量上表现优异,且球茎腐烂率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进一步的室内培花期观察发现,尽管各种源的花期相近,但荷兰和上海崇明种球在开花数量及柱头产量上优于其他种源。药用成分分析显示,荷兰和上海崇明种球柱头中的西红花苷Ⅰ+Ⅱ含量高于其他种源,分别达到20.37%和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种源 倍性 生长性状 开花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属性及亲缘性: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17
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阿比旦·阿力木江 +1 位作者 黄鹏 甘敬民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44,共22页
南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交界处,其构造属性及亲缘性长期存在争议。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和鉴别古块体构造亲缘性等方面行之有效。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两件碎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 南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交界处,其构造属性及亲缘性长期存在争议。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和鉴别古块体构造亲缘性等方面行之有效。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两件碎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依据3颗最小有效年龄的加权平均值,限定研究区砂岩和片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312±1.4 Ma和373±1.7 Ma。与柯坪塔格构造带同时代地层对比,两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均以古生代年龄峰值为主,且与伊犁—中天山地块岩浆弧年龄分布规律一致,但缺乏塔里木克拉通的标志性构造—热事件年龄信息,表明塔里木并非其物源区。在物源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岩石组合及其构造样式,认为研究区碎屑岩是南天山增生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天山古大洋岩石圈向北俯冲消减作用的物质记录。在晚古生代期间,南天山属于伊犁—中天山地块南缘汇聚板块边缘的一部分,而非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年龄 沉积物源 构造属性 增生杂岩 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的汉语句子阅读中的促进作用
18
作者 王永胜 韩洋 +1 位作者 李馨 何立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阅读词间空格句子的效率显著高于阅读无空格的句子,从右向左阅读时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注视次数显著少于无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下目标词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无空格条件,但词切分线索与词频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词间空格作为词切分线索可以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效率与词汇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维吾尔族大学生 汉语阅读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与经典诠释的方法论问题
19
作者 韩德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5,共8页
经典诠释实践中的语文化偏向,可溯源至传统经学的训诂化思维。片面依傍工具书释义从而遮蔽字词在特定语境中作为理论范畴被赋予的具体义理性内涵,这种诠释实践中的语文化偏向,是刘敞等宋儒对荀学产生抵拒心理的重要诱因。白话今译是经... 经典诠释实践中的语文化偏向,可溯源至传统经学的训诂化思维。片面依傍工具书释义从而遮蔽字词在特定语境中作为理论范畴被赋予的具体义理性内涵,这种诠释实践中的语文化偏向,是刘敞等宋儒对荀学产生抵拒心理的重要诱因。白话今译是经典诠释的特殊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拓展古代经典的传播范围发挥了推动作用。但在这个领域,对于文本理解上的语文化偏向,相较注疏等其他诠释方式,表现得似乎更加突出,通行的各种《荀子》白话译本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具体分析此类问题的实际表现,有助于提升经典诠释方法论的自觉。就经典今译乃至一般意义上的文本翻译实践而言,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个原则是,译文表述的直接参照对象,不应该是作为局部的原文的字词句,而是译者在消化原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内在精神性理解。没有这种整体性的内在理解作为依托,对原文亦步亦趋式的所谓“直译”,违背诠释的本性,不可能有效承担翻译的应有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 语文化偏向 经学方法 玄学方法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新词学习中的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
20
作者 刘妮娜 孙文涛 +2 位作者 于杰 高乾程 邬诗卉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睡眠在离线记忆巩固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动物古代雅称的双字生僻真词为材料,探讨立即与延迟睡眠在汉语新词语义学习中的作用。41名大学生被分为夜晚学习的睡眠-清醒组和清晨学习的清醒-睡眠组,并在学习后进行立即、12h和24h的三次测... 睡眠在离线记忆巩固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动物古代雅称的双字生僻真词为材料,探讨立即与延迟睡眠在汉语新词语义学习中的作用。41名大学生被分为夜晚学习的睡眠-清醒组和清晨学习的清醒-睡眠组,并在学习后进行立即、12h和24h的三次测试。结果显示,在外显测试任务中,睡眠-清醒组在12h后的成绩提升(vs.立即)大于清醒-睡眠组,即立即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其优势在定义任务中保持至24h;而清醒-睡眠组在24h的提升(vs.12h)更大,即延迟睡眠也能有效巩固记忆,且在图片命名任务中与立即睡眠作用相当。在内隐大小判断任务中,立即和延迟睡眠均促进了新词的语义整合,但方式不同。结果支持睡眠在记忆巩固中的积极巩固和被动保护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 新词学习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