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
1
作者 井淼 张江江 +4 位作者 刘瑾 杨思敏 谢一凡 孙梦雅 鲁春辉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部的沧州市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实地资料,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型校正、作物需水模型构建以及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配置,获得了限水灌溉条件下灌溉方案的帕累托非劣解集,并优选了代表性的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方案。结果表明:若将灌溉用水中地下水的比例压减42.13%,并将15.28%的地下水置换为替代水源,可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2.36 m,灌溉水量减少26.86%,冬小麦产量下降3.94%;若禁止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且将现状开采量的37%置换为替代水源,有望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8.95 m,灌溉水量减少62.87%,冬小麦减产12.70%,且产量仍在约束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 地下水数值模型 多目标优化 粮食产量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ARIMA方法与GMS模拟洋河流域地下水水位
2
作者 孙福宝 童菊秀 +1 位作者 梁畅 仝锦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8,共11页
传统地下水数值模型在预测未来地下水水位时,常受限于难以获取的降水与蒸发数据。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ARIMA模型预测降水与蒸发时间序列数据,并结合GMS地下水流模型,模拟洋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过程,提出一种改进的地下水水位预测方法... 传统地下水数值模型在预测未来地下水水位时,常受限于难以获取的降水与蒸发数据。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ARIMA模型预测降水与蒸发时间序列数据,并结合GMS地下水流模型,模拟洋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过程,提出一种改进的地下水水位预测方法。通过分析洋河流域2000—202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使用ARIMA模型预测2021年的降水与蒸发量,将预测结果输入GMS模型,开展地下水水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GMS模型对洋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的模拟效果较好,大多数NSE值分布在0.71~0.96之间,RMSE值均在0.05~0.45 m之间,整体精度较高;ARIMA模型对气象数据的预测精度较高,蒸发数据的预测效果优于降水;结合ARIMA模型与GMS模型的研究方法在精度和适用性上表现良好,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提出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模型对未来数据依赖性强的局限性,可为类似区域预测地下水水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降水与蒸发数据 时间序列分析ARIMA方法 GMS 洋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常用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_0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邢旭光 史文娟 王全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65,共5页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情况下的潜水蒸发强度。结果表明,针对新疆地区粘壤土类型,对于上述三种公式,若用埋深为零的土面蒸发强度代替水面蒸发强度,计算结果会产生误差,精度偏低,应选用E0为水面蒸发强度进行计算,获得了η与地下水埋深的指数函数关系。该研究为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0值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为求解雷志栋公式中参数η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蒸发 经验模型 水面蒸发 土面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空间分布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代锋刚 蔡焕杰 +1 位作者 刘璇 梁宏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9-736,共8页
为了客观评价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方案,寻求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综合应用GMS和ArcGIS软件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分布式模型,结合灌区渠系衬砌、田间节水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8种真实情景和假定... 为了客观评价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方案,寻求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综合应用GMS和ArcGIS软件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分布式模型,结合灌区渠系衬砌、田间节水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8种真实情景和假定情景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田间节水工程可减少18.5%~33.4%的井灌水量,对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效果尤为明显;灌区渠系节水工程使渠系水利用系数增加16.9%,减少地下水开采的作用次之;灌区泾阳、杨府、楼底、张卜等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与水土资源空间布局匹配不合理抵消了节水改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部分抑制作用,地下水降落漏斗呈扩大趋势.建议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完善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加大田间节水力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及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灌区 地下水模型系统 ARCGIS 地下水位 节水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宇博 梁秀娟 +1 位作者 乔雨 王中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1,共4页
为更好地研究地下水位预测模型,选用灰色GM(1,1)、叠加的马尔科夫链和BP神经网络3种模型,选取2007-2010年长春市的地下水位资料进行地下水位预测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其适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 为更好地研究地下水位预测模型,选用灰色GM(1,1)、叠加的马尔科夫链和BP神经网络3种模型,选取2007-2010年长春市的地下水位资料进行地下水位预测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其适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0%,在一定程度上表明3种模型均具备一定可信度,其中叠加的马尔科夫链模型的误差相对较大,另外两种则相差不大。灰色GM(1,1)模型适用于把握数据的大体变化趋势;叠加马尔科夫链模型适用于对相对稳定的数据的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基于相对较多的数据进行有弹回地校正模拟,且预测的结果相对拟合程度更好,预测结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水位预测 模型对比分析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波动下路基湿度动态响应及地下防排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杰 姚海林 +3 位作者 胡梦玲 卢正 余东明 陈风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17-2922,共6页
设计加工了室内路基防排水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下的路基水分迁移及地下防排水的室内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地下水位高度,研究了无任何隔水措施、加入普通砂垫层及新型防排水材料作为地下防排水基层工况下路基湿度的动态响... 设计加工了室内路基防排水模型试验系统,进行了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下的路基水分迁移及地下防排水的室内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地下水位高度,研究了无任何隔水措施、加入普通砂垫层及新型防排水材料作为地下防排水基层工况下路基湿度的动态响应,评价了公路路基地下防排水基层的防排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的波动影响下,近地下水位的路基湿度不仅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上部土体湿度因毛细作用的存在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当地下水位较低时,砂垫层起到了较好的防排水效果;而当地下水位较高时,砂垫层内部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大于砂垫层的高度,路基湿度产生较大变化;新型的防排水材料能有效阻止毛细水进入路基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排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地下水位波动 水分迁移 地下防排水 防排水基层 毛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潜水蒸发规律与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路广 崔远来 冯跃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2,33,共6页
潜水蒸发是浅层地下水向土壤水和大气水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消耗项。根据惠北试验站2003—2008年实测的逐日潜水蒸发资料,分析了气象因素、作物因素、土壤因素、地下水埋深以及降雨量对潜水蒸发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叶水庭... 潜水蒸发是浅层地下水向土壤水和大气水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消耗项。根据惠北试验站2003—2008年实测的逐日潜水蒸发资料,分析了气象因素、作物因素、土壤因素、地下水埋深以及降雨量对潜水蒸发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叶水庭指数模型建立了不同时段的潜水蒸发计算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日指数模型计算结果偏大的原因。基于潜水蒸发影响规律,建立了新的潜水蒸发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推导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计算精度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蒸发 地下水 降雨量 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划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璐 窦明 +3 位作者 赵辉 董四方 张彦 王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147,共5页
为构建一套服务于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划定方法,在对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红线-黄线-蓝线分级模式,针对地下水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构建了基... 为构建一套服务于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划定方法,在对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红线-黄线-蓝线分级模式,针对地下水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地下水合理水位计算方法和基于水资源调控模型的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计算方法,并以莱州市为例,开展了基于海水入侵预防目标下的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划定。结果表明,为有效防止海水入侵,莱州市全市的地下水开采规模应控制在6 850×104 m3以内,全市地下水合理水位(平均值)控制在7.69m以上,同时2015、2020、2030年的地下水管理控制水位应分别达到7.03、7.37、7.6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管理控制水位 人工神经网络 水资源调控模型 莱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煤矿立井井壁突水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荣传新 王秀喜 +1 位作者 蔡海兵 程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2-2108,共7页
将煤矿立井混凝土井壁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和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推导出立井混凝土井壁弹性区和塑性损伤区应力的解析表达式,以及井壁承受的地下水压与塑性损伤区半径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同时绘... 将煤矿立井混凝土井壁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和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推导出立井混凝土井壁弹性区和塑性损伤区应力的解析表达式,以及井壁承受的地下水压与塑性损伤区半径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同时绘制了不同的φ(混凝土孔隙率)和λ/E(混凝土损伤后的降模量与弹性模量之比)值与井壁承受水压p0和塑性损伤区半径c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井壁几何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情况下,不考虑地下水渗流对井壁的影响时(φ=0),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p0c为31.9 MPa;当φ取0.4时,p0c为15.1 MPa,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下降了52.7%。当λ/E取0.5时,p0c为30.5 MPa;当λ/E取2.5时,p0c为18.6 MPa,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下降了39.0%。由此可见,在考虑地下水渗流对井壁影响的情况下,地下水渗流效应和混凝土损伤软化对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p0c影响十分显著,井壁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随着混凝土孔隙率φ和混凝土损伤后的降模量与弹性模量之比λ/E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立井井壁 突水机理 流固耦合 地下水 统一强度理论 弹塑性损伤模型 临界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渗墙作用下堤防保护区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分析Ⅰ:模型、参数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家发 张伟 袁耀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2,67,共5页
介绍了能够考虑水文气象过程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地下水流运动数学模型。以全封闭和半封闭式防渗墙为重点研究对象,以长江重要堤防为背景概化得到典型二元和多元结构堤基、堤身断面及土层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参数;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概化得... 介绍了能够考虑水文气象过程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地下水流运动数学模型。以全封闭和半封闭式防渗墙为重点研究对象,以长江重要堤防为背景概化得到典型二元和多元结构堤基、堤身断面及土层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参数;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概化得到较典型的水文气象过程,提出降雨入渗和蒸发排泄边界处理方式以及初始条件确定方法;提出根据二维模型模拟结果用有无对比法分析防渗墙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根据三维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防渗墙端部绕渗对地下水流场动态的影响。模型和参数具有典型性,研究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数学模型 地层 水位 降雨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动力学在平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新仁 杨海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9-15,共7页
本文对平原水文模型中如何充分而又实际地运用土壤水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用数值法求解一维垂向饱和-非饱和里查兹方程来模拟垂向水流和土壤水及地下水动态;用稳定状态的近似解来计算潜水蒸发;用非线牲水库概念模型来模拟地下... 本文对平原水文模型中如何充分而又实际地运用土壤水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用数值法求解一维垂向饱和-非饱和里查兹方程来模拟垂向水流和土壤水及地下水动态;用稳定状态的近似解来计算潜水蒸发;用非线牲水库概念模型来模拟地下水对河道的排水过程.所建议的方法在五道沟实验区试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文 水文模型 饱和非饱和水流 地下水位 潜水蒸发 下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及适宜渠井用水比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周维博 曾发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以陕西泾惠渠井渠结合灌区为例,根据灌区多年降雨量、渠灌用水量、井灌用水量资料及渠井灌溉用水量的比值,利用多元非线性相关分析法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的数学模型。对减少渠灌用水量增加井灌用水量、增加渠灌用水量减少井灌用水... 以陕西泾惠渠井渠结合灌区为例,根据灌区多年降雨量、渠灌用水量、井灌用水量资料及渠井灌溉用水量的比值,利用多元非线性相关分析法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的数学模型。对减少渠灌用水量增加井灌用水量、增加渠灌用水量减少井灌用水量、渠灌与井灌用水量合理比值3种情况下地下水动态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为灌区地下水合理开采和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渠结合灌区 地下水动态预测 非线性模型 渠井用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时间序列模型在地下水动态变化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鲁魁锋 熊黑钢 +1 位作者 冒静 夏倩柔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季节性叠加趋势模型、季节周期-ARMA组合模型对奇台绿洲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通过了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时间序列模型均适合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预测,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频率p分别为(0.22、0.99)和(0.21、1)... 运用季节性叠加趋势模型、季节周期-ARMA组合模型对奇台绿洲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通过了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时间序列模型均适合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预测,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频率p分别为(0.22、0.99)和(0.21、1)。但经过综合对比,季节周期-ARMA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应用其对井灌区2005-2015年水位埋深进行预测,未来10年中,地下水位埋深以年均1.18 m的速度下降,应及时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时间序列模型 地下水动态 奇台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安焱 郭生练 +1 位作者 熊立华 郭靖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4期8-10,42,共4页
在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基础上建立三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并应用于汉江流域模拟月地下水位和径流过程,与实测月降水的变化趋势一致。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效率高、效果好、参数少、易率定和检验,可供湿润地区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借鉴。
关键词 月水量平衡模型 模型效率 径流量 地下水位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蒸发与埋深关系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明 薛明霞 王立琴 《山西水利科技》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是通过多年野外对潜水蒸发的模拟,分析了潜水蒸发与埋深之间的关系,发现潜水蒸发与埋深关系曲线呈双曲线形,提出了潜水蒸发与埋深关系模型,模型的应用将为地下水资源计算、盐碱地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埋深 关系模型 潜水蒸发 水资源 计算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对四大家鱼典型产卵场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杰 范北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四大家鱼产卵场所—宜昌江段为例,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对宜昌江段河床冲淤和水流特性(包括水位及流速流态)等水沙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初期,宜昌江段水位、流速、河床边界等... 以四大家鱼产卵场所—宜昌江段为例,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对宜昌江段河床冲淤和水流特性(包括水位及流速流态)等水沙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初期,宜昌江段水位、流速、河床边界等水沙环境变化不大,对四大家鱼的繁育影响较小;三峡工程运行2-3 a后,下游河床冲淤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数学模型 河床冲淤 水位 流速 产卵场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下降诱发含水层-弱透水层1维黏弹性固结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进 杨伟涛 +1 位作者 陈征 王少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7,共9页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具有土层变形长期发展的特点,弱透水层黏性土与含水层砂土的流变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弱透水层和含水层的流变性,结合太沙基1维固结...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具有土层变形长期发展的特点,弱透水层黏性土与含水层砂土的流变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弱透水层和含水层的流变性,结合太沙基1维固结理论和连续性条件,建立了水位变化诱发弱透水层–含水层双层系统流变固结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利用Laplace变换,给出基于传统矩阵传递法和边界转换法,分别推导了该双层系统在Laplace域内孔压和沉降的计算公式;采用Stehfest逆变换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编写计算程序,得到真实物理空间解。通过与已有单层解析解、双层模型试验值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解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对比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矩阵传递法,边界转换法可以将混合边界条件转换成单一边界条件,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最后,基于边界转换法,利用总沉降定义的固结度,研究了土体黏滞性系数、渗透系数以及水位下降速率等因素对土层长期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系数和水位下降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前中期,渗透性越小,水位下降速率越慢,固结发展得越慢;黏滞性系数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土层变形的后期,黏滞性越强,同等水位变化条件下变形完成所需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 地面沉降 双层地基 黏弹性模型 半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地下水埋深上限阈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雄德 祁浩 +4 位作者 郭亮亮 迟宝锁 王宏科 朱占荣 曹虎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70-2378,共9页
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水资源损失是生态脆弱矿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量化地下水位埋深与潜水蒸发速率关系,可为西部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思路。以隔水岩组厚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差,划分了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分区;... 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水资源损失是生态脆弱矿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量化地下水位埋深与潜水蒸发速率关系,可为西部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思路。以隔水岩组厚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差,划分了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分区;以水位埋深变浅区覆盖的风积沙为试样开展潜水蒸发试验,分析蒸发过程及不同水位条件下潜水蒸发规律;通过在水分特征曲线的转折点处构建双切线,推导求取地下水埋深上限阈值的解析公式;采用漏斗法测定榆神矿区风积沙的水土特征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取特征参数,求取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区地下水埋深上限阈值。结果表明:榆神矿区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可分为3个区,即水位埋深变浅区、过渡区和水位埋深增加区。水位埋深变浅区多位于榆神三、四期规划区,此区域水位埋深<4 m的面积占矿区面积的59.1%,开采沉陷极易造成地下水浅埋或出露;榆神矿区风积沙蒸发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即稳定蒸发阶段和水汽扩散阶段,地下水位埋深0.5 m左右时蒸发过程中的水分传输机制发生了转变,蒸发进入水汽扩散阶段;在稳定蒸发条件下建立了土壤水分运移方程,推求了地下水埋深上限阈值计算公式,地下埋深上限阈值与毛细上升高度和进气压力值有关,在数值上等于表层土与地下水之间毛管水力联系中断时表层土的基质势;地下埋深上限阈值可以通过van Genuchten方程的拟合参数α,n来求解;利用实测风积沙水土特征曲线的参数,确定榆神矿区地下水埋深上限阈值为50 cm,与蒸发试验结果一致。水位埋深变浅是中深部煤层开采遇到的普遍问题,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榆神矿区而言,控制合理的水位埋深上限已成为煤层开采中需要面临的新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矿区 潜水蒸发 埋深上限 保水采煤 水土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丘试区潜水蒸发量计算公式的推求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重 齐学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2期61-62,67,共3页
利用2000年、2001年、2002年的实测水面蒸发量,推求出潜水蒸发量计算公式,从而延长潜水蒸发量系列,满足计算要求。对2001年的实测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埋深量进行了计算,确立了潜水蒸发量E与埋深h的关系,可为地下水位预报和地下水开采提... 利用2000年、2001年、2002年的实测水面蒸发量,推求出潜水蒸发量计算公式,从而延长潜水蒸发量系列,满足计算要求。对2001年的实测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埋深量进行了计算,确立了潜水蒸发量E与埋深h的关系,可为地下水位预报和地下水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蒸发 地下水位预报 商丘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源地深层承压水合理开采水位阈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窦明 胡浩东 +2 位作者 王继华 韩宇平 潘登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5,共6页
从中国城市水源地长期开采深层承压水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发,提出了承压水合理开采水位概念及划定方法。以河南省西平县新建水源地为研究区,根据研究区实际条件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不同开采情景下地下水位的变... 从中国城市水源地长期开采深层承压水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发,提出了承压水合理开采水位概念及划定方法。以河南省西平县新建水源地为研究区,根据研究区实际条件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不同开采情景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地面沉降经验公式计算出研究区不同开采情景下的年均沉降速率,结合划定的水源地保护区边界,划定研究区城市水源地承压水合理开采水位。结果表明:在开采承压水的同时,为防止承压水开采引发严重的地面沉降,西平县新建水源地地下水平均开采强度应控制在18200~33400 m^3/d;以G06观测井为例,正常开采水位为27.58 m,限制开采水位为24.12 m,禁止开采水位为20.34 m,承压水合理开采水位阈值为20.34~27.5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承压水 地下水数值模型 承压水合理开采水位 城市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